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881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docx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实证分析

分类号密级

UDC

 

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的实证分析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论文外文题目:

Shenzhenareaofforeigntradeexportstatusoftheempiricalanalysis

论文主题词:

深圳出口结构竞争力外贸增长方式

外文主题词:

ShenzhenExportstructureCompetitivenessThegrowthmodeofforeigntrade

论文答辩日期:

2012.6.3.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教师:

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毕业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日期: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经济全球化已经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和重要趋势。

它对每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2008年下半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向世界迅速蔓延,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世界经济增长下滑,国际经济形式持续走低,这加剧了国外相关产业的压力,全球掀起了一股贸易保护主义的风潮,也造成我国与外国贸易摩擦的增多。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国出口大港之一。

2009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深圳也成为重灾之地。

因此,对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深圳出口结构竞争力外贸增长方式

ABSTRACT

Sincethe90’s,thehightechnologyofwhichthecenteristheinformationtechnologyrevolutionhasbeendevelopingrapidly.Itnotonlyhasbrokenthroughthenationalboundary,butalsoreducedtheregionaldistancesbetweencountries,causingtheworldeconomicstogetcloser.Theeconomicglobalizationhasalreadybeenoneofimportantcharactersandtendencyintheworldnow.Itisahandleofdouble-edgedswordofopportunityandchallengetoeachcountryandregion.Especiallytodevelopingcountriesoftheweakeconomy,thechallengewillbefiercerwhentheyfacetheglobalcompetition.Thesecondhalfof2008,astheU.S.subprimemortgagecrisisspreadquicklytotheworld,theinternationalfinancialcrisiscomprehensiveoutbreaks.Theworldeconomicgrowthdown,internationaleconomicformkeepfalling,thisaggravatedforeignrelatedindustrypressure,globalopenawaveoftradeprotectionismagitation,alsocauseourcountryandforeigntradefrictionincreasing.Shenzhenspecialeconomiczoneisourcountrytoopentotheoutsideofthewindow,alsoisoneofChina’sexportmarket.In2009,asChinaastheworld’sbiggestexporter,shenzhenhasbecomemostsufferedland.Therefore,theforeigntradeexportinshenzhenareaareanalyzed,andthestrong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

ShenzhenExportstructureCompetitivenessThegrowthmodeofforeigntrade

1引言

1.1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经济全球化把各国相对独立的生产体系逐渐卷入全球生产体系中,使全球贸易、投资、金融和消费市场一体化;通过WTO等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把各国的经济活动统一在一个制度框架内。

同时,经济全球化使竞争从国内扩展到全球,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当前及未来时代的基本特征,国际竞争力成为决定一国(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也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国际竞争力更加激烈。

而外贸竞争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或本地区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或本地区开放的国外市场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是国家或地区在国际竞争中实力的直接表现。

一国或地区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外贸竞争力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入WTO己经使中国全面融入了世界经济,有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增长。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紧临港、澳,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说,深圳对外贸易发展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不容置疑的。

但深圳外贸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通过对深圳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的评析,不仅有利于把握深圳对外贸易竞争力的状,对正确把握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的现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研究意义

通过对深圳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能力的分析,以及对企业转型,外贸人才、劳动力、政府政策等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深圳的企业需要通过产权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的优化等来增强竞争力,同时政府也需要健全企业出口促进体系、金融支持体系,来促进其外贸发展。

可以说本课题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2深圳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发展的基本情况

2.1深圳市外贸出口现状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其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300%左右。

截止2009年,深圳外贸出口总额已连续十七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

表2-1深市外贸出口基本情况(单位:

亿美元)

年份

指标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全国出口额

5933.20

7619.50

9689.40

12177.80

14285.5

广东出口额

1915.69

2381.7l

3019.48

3692.39

4040.97

深圳出口额

778.46

1015.18

1361.08

1684.93

1797.20

深圳出口额占全国比重

13.1%

13.3%

14.0%

13.8%

12.6%

深圳出口额占广东比重

40.6%

42.6%

45.1%

45.6%

44.5%

数据来源:

《深圳统计年鉴2009》

如表2-1所示,在出口规模上,深圳市出口额2005年就已经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而且每年以高速度递增,即使在2008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深圳市出口额依然实现比上年增长6.6%。

就深圳出口额占广东省出口比重来看,从2004年到2007年,每年均在40%以上,而且逐年呈增长态势。

而深圳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也是每年均在13%以上,也就是说,仅仅深圳市,其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就在13%以上。

2008年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深圳市出口额占广东省和全国的比重均有略微下降,但也依然居较高位。

由此可见,外贸出口在深圳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2深圳市外贸出口特点

2.2.1外贸依存度高,呈现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特征

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对外贸易是促进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自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到2007年,深圳进出口总额以每年平均27%的速度递增,而深圳出口额更是以每年平均28.55%的速度递增。

深圳拥有世界第四大集装箱码头,在2007年底,盐田港区年吞吐量已突破1000万标箱。

这些都表明深圳对外贸易依存度远远高于我国其它沿海发达城市。

2.2.2进料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

表2-2深圳市出口贸易方式总体情况(单位:

亿美元)

年份

指标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一般贸易出口额

105.65

169.38

320.94

457.96

479.05

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

460.50

623.62

778.26

904.45

924.94

其他贸易出口额

75.00

91.28

120.67

158.44

220.56

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13.6%

16.7%

23.6%

27.2%

26.7%

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59.2%

61.4%

57.2%

53.7%

51.5%

其它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9.6%

9%

8.9%

9.4%

12.3%

数据来源:

《深圳统计年鉴2009》

由表2-2可知,深圳市出口贸易方式主要包括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

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出口额由2004年的460.50亿美元,递增到2008年的924.94美元,虽然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逐年略有降低,但依然占50%以上。

外资企业是推动深圳市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力量。

截止2008年,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数累计达164家。

外资企业出口由2004年的509.7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110.91亿美元。

仅次于进料加工贸易的是一般贸易方式,深圳市一般贸易出口额由2004年105.65亿美元到2008年的479.05亿美元,增幅也很大。

其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2.2.3出口产品主要是机电等高新产品

深圳市出口主要产品是机电等高新产品,机电产品包括机械设备及电子信息产品等。

如下表2-3所示,2004年,深圳市机电产品出口额为590.47亿美元,而剑2008年,其出口额已经增长到1332.62亿美元,机电产品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平均为73.66%。

此外,随着深圳市出口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已由2004年的350.57亿美元,递增剑2008年的793.72亿美元,高新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均达40%以上。

表2-3深圳市主要出口产品基本情况(单位:

亿美元)

年份

指标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高新产品出口额

350.57

470.92

613.50

725.45

793.72

机电产品出口额

590.47

755.41

954.72

1241.20

1332.62

高新产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45.0%

46.4%

45.1%

43.1%

44.2%

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75.9%

74.4%

70.1%

73.7%

74.2%

2.2.4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国、欧盟

近年来,深圳出口市场主要是香港、美国、欧盟。

深圳对这三大经济体的出口额占全市总出口额的70%左右。

深圳毗邻香港,由于地域优势,香港成为深圳最大的贸易伙伴。

特别是从2003年,深港实行24小时通关,使双方的交流更加便利化,这也迅速加快了相互经济合作。

众所周知,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其转口贸易相当发达。

深圳出口的大部分产品都被转口销往世界各地。

如表2-4所示,2004年,深圳出口香港的出口额为341.74亿美元,而到2008年,已经增至705.50亿美元,年平均增幅达20%左右。

出口香港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一直在40%左右。

其次,美国也是深圳较大的出口市场,尽管出口美国占出口总额比重呈略微下降趋势,但自2004年来,深圳出口到美国的出口额也是一直递增,截止2008年,已经达到308亿美元。

此外,深圳对欧盟的出口额也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86.41亿美元递增到2008年的248.50亿美元。

出口欧盟占出口总额比重平均为11.96%。

表2-4深圳市主要出口市场基本情况(单位:

亿美元)

年份

指标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出口香港金额

341.74

450.60

581.43

694.91

705.50

出口美国金额

172.04

219.44

266.59

292.45

308.00

出口欧盟金额

86.4l

119.10

147.18

208.10

248.50

出口香港占出口总额比重

43.9%

44.4%

42.7%

41.2%

39.3%

出口美国占出口总额比重

22.1%

21.6%

19.6%

17.4%

17.1%

出口欧盟占出口总额比重

11.1%

11.7%

10.8%

12.4%

13.8%

3深圳外贸出口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3.1现行外贸发展模式与出口贸易结构的弊端日益显现

3.1.1外贸增长方式以粗放型、数量扩张型为主

深圳的外贸出口规模虽然迅速扩大,但是依靠的是“三高一低”的数量扩张型发展模式,外贸企业往往片面地强调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利益,一味地追求规模和速度,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出口扩张的结果是占用了大量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大量能源,造成能源紧张,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影响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出口的扩张还带来了贸易条件的恶化。

由于深圳出口企业的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争夺海外市场,许多企业不惜采用低价营销策略推动出口,例如某些机电产品的单位出口价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如彩色电视机的出口数量在1997~2009年之间增长了817.29%,但是出口金额仅增长了664.24%,静止式变流器的出口数量增加了568.12%,而出口金额仅增长了271.3%。

贸易条件恶化意味着出口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经济效益的相应增加,甚至反而是使经济效益减少,导致了静态贸易利益的丧失甚至是“贫困化的经济增长”。

同时还会引起各个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调查,使得国际贸易争端不断上升,针对深圳企业的贸易救济案件从2000年的9起增加到2009年的48起,严重阻碍了深圳外贸出口的进一步发展。

3.1.2出口结构不合理

首先,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深圳的出口商品结构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8~1989年,这一阶段出口商品结构完成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轻纺产品)的转变。

1978年在深圳出口商品中,农副产品占49.98%,轻纺产品占29.71%;1988年农副产品比重为30.6%,轻纺产品比重为49.2%,10年基本完成了从以农副产品为主向以轻纺产品为主的转换;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开始,主要由出口轻纺产品向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转变。

2009年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额为209.64亿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8.80%,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644.1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9.03%。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出口额从2000年的170.2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835.7亿美元,出口比重也从18.52%增加到35.09%。

但是,深圳出口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到技术、资金密集型产品的转变,目前出口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和旅行箱包、鞋类及其零件、玩具、家电产品等仍占出口的较大比重,出口产品中的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不高,缺乏自有品牌、缺乏自主核心技术的现象比较严重。

其次,是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

深圳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比较集中,主要集中于港澳、美国、欧盟、日本、东盟等国家地区。

由于港澳与深圳的地缘和经济贸易依存关系,港澳市场一直是深圳最大的出口市场,香港曾一度在深圳的出口贸易中占80%以上,从1997年开始,这种高度集中的出口市场结构有所改善,对香港出口所占份额开始下降,到2009年时仅占35.2%,而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市场的出口份额则大幅上升,目前美国、欧盟已经成为深圳出口的第二和第三大市场,2009年对其出口分别占深圳出口总额的24%和14%。

虽然近几年来由于频繁遭遇国际贸易争端,深圳开始致力于调整市场结构和开发新市场,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对非洲、拉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但占总量的比例仍然很小,目前出口仍较集中于香港、美国、日本等少数市场,市场结构没有根本性改变。

其次贸易方式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深圳的第一大贸易方式。

近年来,虽然一般贸易获得了较快发展,出口额从1980年的21.2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533.21亿美元,但是相比于加工贸易仍然相形见细,根据2009年的统计资料,深圳的对外贸易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1750.6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3.51%,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42.04%,对深圳经济和外贸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可是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相当一批企业在开展加工贸易过程中,没有在引进的基础上做好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没有致力于创建自己的品牌和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赚取的仅仅是微薄的加工费,研发和销售都在国外。

而且,深圳加工贸易的产业没有在国内得到充分的延伸,产业链条短,国内配套能力不足,仍然处于“一进一出,单一工序”型发展阶段,没有对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和制造业产业的升级换代起到充分的促进作用。

因此,改变对外加工贸易比例过高、扩大一般贸易比重,促进贸易方式结构升级已经成为一个关系深圳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

3.2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持续增大

当前深圳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仍属依靠高投入、资源与能源的高消耗拉动的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外贸出口增长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约束。

3.2.1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

深圳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察赋差、对外依存度极高的省份,目前人均拥有常规能源储量不到全国同类的l/20,重要资源主要依靠进口满足需求,铝、铜原料基本靠外调和进口,94%的煤炭、木材靠调入,72%的钢材和62.5%的原油靠外调和进口。

资源利用率低,产出成本高,单位生产总值产出的资源消耗量明显高于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数据表明,深圳的进出口总额在2000年至2008年期间增长了110%,而在此期间,全省能源消费量也增长了59.72%。

2008年,广东省全年终端能源消费量己达14503.24万吨标准煤,而深圳全年能源生产总量仅为4852.29万吨标准煤,能源需求量与能源供给量之比约为3:

1,存在着相当大的缺口。

其中仅制造业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就达8153.21万吨标准煤,是深圳全年能源生产量的1.7倍。

在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电荒、煤荒、油荒接踵而至。

2009年上半年,因电力短缺,深圳工业增加值增速被拉低约7个百分点。

深圳2009年第一季度近四成的大型出口企业的出口出现下降,而导致出口下降的主因之一就是用电紧张影响了加工贸易接单生产和增资生产。

除此之外,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民工荒”的出现,使企业的出口成本不断攀升,给出口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使企业很难继续依靠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来占据国际市场。

3.2.2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深圳对外贸易的资源高消耗、高排放导致的高污染大大超过了环境负荷能力。

污染物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2009年,废水排放总量达638403万吨,比2004年增长42.65%,其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达105.8万吨,比2004年增长11.23%;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3447亿标立方米,较2004年增长61.51%,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29.4万吨,比2004年增加43.03%;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2896.2万吨,较2004年增长70.93%。

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水环境污染严重,全市仍有26.6%的江河断面水质为V类和劣V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偏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仅为67.8%,个别城市水质达标率不到30%,有大量人口不能享用安全的饮用水源;20%的农田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城市酸雨污染严重,2009年降水酸雨频率达到54.5%。

受重金属二次污染严重。

由此引起的生态矛盾和问题日益尖锐,已成为深圳出口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3.3频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虽然只是近几十年的事,但发展迅猛、涉及的领域广泛,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由于它相比于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多地受到一些国家的青睐,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深圳作为外贸出口大港口,在向外贸强省转变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均已经或即将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其中机电类产品、纺织服装类产品、玩具类产品、茶叶、水产品、蔬菜等主要出口产品所遭受的影响程度甚至超过了反倾销。

在机电产品方面,欧美、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率先重视对电磁污染的控制。

1992年欧盟制定了严格的电磁兼容指令(EMC),美国要求医疗及牙科设备、计算机、微波炉、电视、收音机、转换器、半导体控制设备等必须经过EMC测试,并与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建立了四方互认机制,加拿大和德国也相继实行,严重影响到广东省乃至深圳大屏幕电视、大功率吸尘器等高档家电和收音机、灯具、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

在纺织品和服装方面,欧共体对部分成分的含量要求高达ppb级。

我国现有技术难以达到或现有实验设备无法检测ppb级的物质,即使能检测,检测费用也十分高昂。

2002年,欧盟授权纺织产品使用生态标签Eco-lable,规定2003年9月11日后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相关产品中的氨基联苯等22种偶氮染料的含量不得超过3OPPM。

深圳部分纺织印染企业被迫使用德国拜耳和瑞士汽巴、山德士等公司的进口染料,由这些公司出具其染料非禁用偶氮染料的保证书,并对样品进行测试认可后方投入生产,大大增加了贸易成本。

部分企业虽已大幅降低偶氮染料的使用量,但在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标准化生产方面离国际技术标准体系仍有较大差距。

在农产品和水产品方面,深圳的园艺产品、畜产品、水海产品等主要产品不断因农药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包装材料中含有有害病虫卵等问题遭进口国拒关。

2002年欧盟以我国农产品兽药及化学物质监控体系不健全、输欧水产品含氯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