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0437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 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docx

生物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

遗传与进化模块检测

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命题人:

王晓红校对人:

肖红

一、选择题(1-25,每题1分,26-45题每题1.5分,共55分)

1.大麦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是

A.7条B.14条C.28条D.56条

2.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个染色体,这32个染色体有8种形态,韭菜应是

A.四倍体B.二倍体C.六倍体D.八倍体

3.人工诱变区别于自然突变的突出特点是

A.产生的有利变异多B.使变异的频率提高

C.可人工控制变异方向D.产生的不利变异多

4.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

A.培养技术操作简单B.单倍体植物生长迅速

C.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单倍体植物繁殖条件要求低

5.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三倍体  B、二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6.某男孩患有21三体综合症,其原因是与卵细胞融合的精子中有一对21号染色体,请分析与该精子形成有关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中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B.初级精母细胞中21号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

C.次级精母细胞中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联会

D.精原细胞中21号染色体没有复制

7.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是

A.白化病B.血友病C.苯丙酮尿症D.猫叫综合症

8.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来自于

A.生物的新陈代谢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的高繁殖率  D.生物之间的斗争

9.下面是关于家蝇对DDT抗性的实验:

把混合群体中的雌雄家蝇成对分开分别饲养成若干个家系,此为第一代。

然后,将每个家系分为A、B两瓶,用a浓度DDT分别处理每个家系的A瓶部分;B瓶部分再成对分开分别饲养成若干家系,此为第二代,再把每个家系分成A、B两瓶。

将DDT浓度增加到2a,分别处理第二代家蝇各家系的A瓶部分;在第二代B瓶部分再培养若干个家蝇家系(第三代)。

用同样方法将DDT浓度逐代增加1a,逐代处理家蝇至15代。

此时DDT浓度增加到15aDDT,仍然有抗15aDDT浓度的家蝇成活。

根据上面的材料,下面关于家蝇抗药性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家蝇的抗药性变异是由DDT“诱导”产生的

B、家蝇的抗药性完全来自DDT的选择作用

C、若长期使用DDT,能使频率极低的抗药性基因大大增加,形成大量具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

D、由于长期使用DDT,能使家蝇个体发生定向变异

10.基因突变对大多数生物而言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对这一问题解释中最准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利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而且是定向的变异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作用却是定向的

C.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生物个体的繁殖,容易导致绝种,所以活下来的物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D.凡是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都可能导致死亡,但却出现了适者生存的结果,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11.在某动物种群中,如果基因型Aa的个体互相交配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图中哪个图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情况?

12.在某一种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占16%,那么该性状的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A、0.36、0.48B、0.36、0.24C、0.16、0.48D、0.48、0.36

13.马(2N=64)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子是高度不育的,说明马和驴之间

A.染色体不能共存    B.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C.存在着生殖隔离现象   D.遗传物质有本质的区别

1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为20种,则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和转运RNA种类分别约为

A.20种和20种B.64种和61种C.64种和64种D.61种和61种

15.下图四个遗传图示中,能够排除与色盲遗传方式相同可能性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16.观赏植物藏报春,在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为AA或Aa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开白花,但是,如果把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OC条件下,虽然基因型仍为AA或Aa,但新开的花全是白色的,这说明

A.基因完全决定性状B.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C.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改变,性状一定改变

D.每种植物在环境条件改变时都能开多种颜色的花

17.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

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黑色短毛

黑色长毛

白色短毛

白色长毛

雌(F2)

52

19

16

6

雄(F2)

49

14

15

5

A.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

B.F1中雌配子与雄配子数目之比为1﹕1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个体接近5/8

D.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中都有杂合体

18.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

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

假如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色盲,则此染色体变异又发生在什么之中?

下面哪一组是正确的?

A.精子、卵、不确定B.卵、不确定、精子

C.卵、精子、不确定D.精子、不确定、卵

19.下列概念中一定不含等位基因的是

A.单倍体B.二倍体C.多倍体D.染色体组

20.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果与黄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计算,其后代的基因型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

0或1:

1B.1:

0或1:

2:

1C.1:

2:

1或1:

1D.1:

1:

1:

1

21.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显示的时期进行

B.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②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在图②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中,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所示的小得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22.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中100%含32P、35S

B.色盲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男性的色盲基因只会传给女儿,女性的色盲基因既会传给儿子,也会传给女儿

C.如果控制人的血红蛋白的基因中有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D.与酶一样,转运RNA也具有专一性,在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中,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23.某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推测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可能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24.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①—T—C—G—②—C—A—

—A—G—C—T—T—A—A——G—T—T—C—C—A—

③—A—A—T—T—C—④—A—G—C—T—T—C—

—G——A—G—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5.下列关于四分体的错误叙述是

A.一个四分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B.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交叉互换

D.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26右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

下列对图示的分析,错误的是

A.DNA合成的抑制物能作用于AB段

B.此图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相关数量变化

C.有丝分裂后期在BC段

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某个时期在BC段

27下列有关实验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使用甲基绿可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核呈绿色

②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层析液提取色素

③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④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吡罗红染色剂使染色体着色

⑤用健那绿给细胞染色,都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

⑥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择有该遗传病的家族

A.①③⑤B.②③⑤C.③D.③④⑥

28一对色盲夫妇,生育了一个XXY的色肓男孩,下列哪项不可能是致病来源

A.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相同染色体未分开

C.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相同染色体未分开

29.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32P

30.右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B.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C.图I示的细胞中全部DNA是8个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31.下列关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实验思路是分离出S型活细菌中的DNA、RNA、蛋白质等物质,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

C.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离心的目的是使菌液分层,上清液中析出被感染的细菌,而沉淀物中留下重量较重的噬菌体完整颗粒

D.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上清液中也具有放射性的原因之一是培养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能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分布于上清液中

32人类的X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

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X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注:

密码子GCC——丙氨酸):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CGG重复次数(n)

n<50

n≈150

n≈260

n≈500

X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

50

50

50

50

X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

1000

400

120

0

症状表现

无症状

轻度

中度

重度

A.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B.CGG重复次数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有关

C.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D.遗传病症状的轻重与蛋白质中丙氨酸的多少有关

33.下列关于细胞增殖表述正确的是

①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③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DNA和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⑤二倍体生物减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不含同源染色体

⑥二倍体生物减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含有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③⑥

34.下列关于实验材料或调查对象的选择,合理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

B.观察染色体数量变化——蝗虫精母细胞

C.观察线粒体——黑藻细胞

D.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多个患者家族

3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ATP的生成B.唾液淀粉酶的合成

C.mRNA的合成D.H2O的生成

36.右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

37.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个体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不同时期种群基因库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意味着形成新的物种

D.生物变异的方向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8.通过测交实验,不能推测被测个体的

A.产生配子的种类B.各种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D.产生配子的数量

39.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n代表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

下列有关该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

B.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C.可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中

D.在细胞分裂中出现着丝点分裂

40.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

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是显性性状,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黑色蜂王与褐色雄蜂交配,则其后代的体色是

A.全部是褐色B.褐色:

黑色为1:

1

C.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是褐色D.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是黑色

41.1979年对野生大象的种群调查统计发现,地球上大约有1300000只大象。

但到了1999年,大象只剩下700000只。

另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现有50%的非洲雄象不再长有长牙。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野生大象一旦灭绝,人类将丧失部分宝贵的基因资源

B.非洲象群中控制长牙的基因频率下降

C.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可使大象的数量回增

D.上述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2.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A.①④⑤B.②④C.②③④D.①⑤

43.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这是一个有关控制基因信息流程的关键机制。

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的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

C.分化后不同形态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同

D.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44.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

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45.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明外,每空2分,共45分)

46.图甲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生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甲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还应具有的结构是。

(2)若图甲细胞能产生某种抗体,则抗体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生物膜为(填标号)。

(3)研究表明,图甲结构②的功能越复杂,其上面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发现该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

(4)若图甲是动物的胚胎细胞,检测到细胞中有合成血红蛋白的mRNA出现,说明该细胞正在发生____________,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细胞。

(5)若图甲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乙中(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

47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

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显性基因B可抑制显性基因A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

请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可能是。

(2)通过图解可知: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纯种白花植株设计杂交育种方案如下:

①选择基因型为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

②让F1植株自交获得F2;

③从F2植株中选择开黄花的个体进行自交留种;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后代为止。

(4)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控制报春花花色遗传的两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填“是”或“否”)(1分)。

②F2中开黄花与白花的植株之比为。

③上述方案利用的原理是,但具有育种周期过长的缺点,若采用育种方法则能够克服这一缺点。

48.以下是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的育种原理是。

杂种优势在抗逆性等方面明显优于纯种亲本。

玉米、小麦等作物的杂种优势一般只能利用F1,F2开始就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为减少每年均需制种的工作量,可利用技术,将F1体细胞通过培养得到大量的杂种幼苗。

(2)图中④过程对种子或幼苗进行相关处理的最佳作用时期是。

(3)图中③过程的育种方式是。

49.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起的变异叫缺失。

个体正常发育的内在条件是具有全套基因,在控制某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中,如果缺失一个,个体的生活力可能会降低但能存活,如果一对基因都缺少,则会因为在个体发育中该性状无法发育形成而使个体不能存活。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ZW型,芦花与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且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芦花母鸡ZBW与非芦花公鸡ZbZb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非芦花公鸡。

请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这只非芦花公鸡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方法一:

取该非芦花公鸡的部分精巢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然后按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制成细胞分裂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找到时期的细胞进行观察,观察染色体是否出现“拱形”结构。

如果有,则是由染色体缺失引起的,反之则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

方法二:

杂交试验法:

将该非芦花公鸡与多只(芦花、非芦花、芦花和非芦花均可)母鸡进行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数量比为______,则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子代雌雄数量比为______,则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答案:

1—5DABCC6—10ADBCB11—15ABCDC16—20CCDDA21—25CCABD

26-30CCBDA31-35DDABB36-40BADCD41-45DDDDD

除特殊标明外,每空2分,共45分

46

(1)③中心体细胞壁

(2)⑥④②

(3)蛋白质抑制了运输K+的载体的活性(4)细胞分化(5)BC

47

(1)AAbb或Aabb

(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AABB和aabb不出现性状分离

(4)①是(1分)②3:

13③基因重组单倍体

48

(1)基因重组植物组织培养

(2)细胞分裂间期(3)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49方法一: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

方法二:

芦花和非芦花均可1:

1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