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0489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docx

医考类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

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分类模拟题38

A1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黏液表皮样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少年

B.大多数发生于男性

C.多见于舌下腺

D.小涎腺多发于舌腺

E.均属恶性,但恶性度不同

答案:

E

黏液表皮样癌多数发生在中年以后,女性较男性多见,在大涎腺肿瘤中占5%~10%,其中90%发生在腮腺,其余发生于颌下腺;在小涎腺肿瘤中,占4%~20%,多见于腭腺,在WHO新分类中,已明确为癌瘤,但依据分化程度可表现不同程度的恶性。

2.造釉细胞瘤的组织学分型,除外

A.滤泡型

B.丛状型

C.梭形细胞型

D.基底细胞型

E.棘皮瘤型

答案:

C

造釉细胞瘤由上皮和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可呈现组织类型有滤泡型、丛状型、颗粒细胞型、基底细胞型、棘皮瘤型、韧带型。

备选答案中仅C不符合造釉细胞瘤组织学分型,故选C。

3.以下不是多形性腺瘤的病理表现的是

A.上皮和肌上皮细胞形成条索

B.上皮和肌上皮细胞形成片块、密集排列

C.与黏液样或软骨样组织混合

D.鳞状化生

E.包膜完整、厚薄一致

答案:

E

多形性腺瘤肉眼观察有包膜但不完整。

4.下列关于多形性腺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多于女性

B.颌下腺最多

C.小涎腺中唇腺多见

D.40岁左右多见

E.生长较快

答案:

D

多形性腺瘤多发于青壮年,男女无明显差别,临床上腮腺最多见,其次是腭腺及颌下腺,肿瘤生长缓慢。

小涎腺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10%,半数以上发生于腭部。

5.下述不是腺淋巴瘤的细胞成分的是

A.高柱状上皮细胞

B.立方状基底细胞

C.大嗜酸性粒细胞

D.暗细胞

E.淋巴细胞

答案:

D

肿瘤由腺上皮和淋巴样组织组成。

上皮细胞排列成双层,内层为高柱状细胞,具有颗粒状、嗜伊红的胞质;外层细胞呈立方形、多角形或圆形,核空泡状,淡染,可见核仁。

有时可见上皮细胞呈鳞状化生,偶见黏液细胞、皮脂腺细胞和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间质有许多淋巴细胞密集排列成大小不等的团块,或形成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

暗细胞不是肿瘤组织成分,答案是D。

6.关于腺淋巴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肿瘤由上皮和淋巴样组织组成

B.上皮成分形成不规则的大腺管或囊腔,并呈乳头状突入管腔内

C.上皮细胞排列成假复层

D.立方状细胞自基底膜达腺腔表面,镶嵌于高柱状细胞之间

E.高柱状细胞与基底膜相连,镶嵌于立方状细胞之间

答案:

D

腺淋巴瘤组织学表现为淋巴样组织和胞质嗜伊红染,腺上皮细胞形成囊样间隙,是其独特的组织病理表现。

腺上皮排列成假复层:

高柱状细胞面向囊腔面,含有深染的、致密的细胞核,排列一致并接近腔面;内层由立方状和多角形细胞组成。

7.关于腺淋巴瘤,以下错误的是

A.最常见于腮腺

B.生长缓慢

C.肿瘤部分呈囊性

D.由上皮和淋巴样组织组成

E.占全部涎腺瘤50%以上

答案:

E

腺淋巴瘤占全部涎腺肿瘤的15%。

8.腺样囊性癌的细胞成分主要为

A.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B.鳞状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C.肌上皮细胞和纤维细胞

D.黏液细胞和导管内衬上皮细胞

E.黏液细胞和软骨样细胞

答案:

A

腺样囊性癌由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

9.下列涎腺肿瘤易于侵犯神经的是

A.腺样囊性癌

B.多形性腺瘤

C.恶性多形性腺瘤

D.黏液表皮样癌

E.肌上皮瘤

答案:

A

腺样囊性癌易浸润周围神经而引起疼痛和神经麻痹,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甚至成为患者就医的主要症状。

10.多形性腺瘤中可见下列结构,除了

A.导管样结构

B.肌上皮团块

C.角化珠

D.鳞状上皮化生

E.筛孔状结构

答案:

E

多形性腺瘤由于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混合而且多方向分化,组织图像较为复杂,具有多形性,构成瘤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结构组合等的变化都很大,大致结构可分为:

腺管状或腺泡状排列;实体细胞团;黏液样和软骨样组织;鳞状细胞团,鳞状上皮化生在瘤组织内颇为常见,有时呈典型鳞状上皮结构,中心有角化珠;肌上皮巢。

筛孔状结构不是多形性腺瘤组织结构,答案为E。

11.腺样囊性癌可表现以下组织学类型,除外

A.腺状

B.筛孔状

C.乳头状

D.小管状

E.实性

答案:

C

腺样囊性癌根据其组织学形态可以分为腺样(管状型)、筛孔型、实性型、条索型、弥漫型和异型型,但无乳头型的排列。

12.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组成是

A.表皮样细胞、腺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

B.表皮样细胞、软骨样细胞和中间细胞

C.腺上皮细胞、黏液细胞和中间细胞

D.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中间细胞

E.黏液细胞、软骨样细胞和中间细胞

答案:

D

黏液表皮样癌由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中间细胞构成不规则的癌巢。

13.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点是

A.中间细胞多

B.黏液细胞占50%以上

C.表皮样细胞多

D.中间细胞形成团块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14.下列不是嗜酸性腺瘤的病理表现的是

A.瘤细胞体大,胞膜清晰,胞质中充满嗜酸性颗粒

B.部分细胞体积变小,颗粒深染,核染色质密集

C.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小梁或腺泡样团片

D.结缔组织间质内形成淋巴滤泡

E.电镜下瘤细胞胞质内充满扩大和变形的线粒体

答案:

D

肿瘤间质由少量纤维组织和淋巴细胞构成。

15.关于腺泡细胞癌,下列正确的是

A.发病无年龄差异

B.女性为男性的2~3倍

C.肿瘤主要发生于颌下腺

D.临床表现与多形性腺瘤相似,但触之较硬

E.是高度恶性肿瘤

答案:

B

腺泡细胞癌是低度恶性肿瘤,发生部位以腮腺最多,以40~60岁多见,女性较男性多见,肿瘤多为圆形,实质性,可有结节,中等质地或稍偏硬,少数呈囊性改变。

16.造釉细胞瘤有以下临床表现,除外

A.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

B.渐进性颌骨膨大

C.按之有乒乓球感

D.X线可为单囊或多囊性透射影

E.肿瘤区牙齿移位、松动

答案:

A

17.下列各型造釉细胞瘤中复发率最低的是

A.滤泡型造釉细胞瘤

B.基底细胞型造釉细胞瘤

C.丛状型造釉细胞瘤

D.棘皮瘤型造釉细胞瘤

E.颗粒细胞型造釉细胞瘤

答案:

C

滤泡型、棘皮瘤型、基底细胞型及颗粒细胞型较易复发,丛状型处于肿瘤发展的早期,恶性度较低,即使用简单刮除术的复发率也不高,故选择答案C。

18.关于牙龈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发生于牙间组织

B.菌斑和牙石是主要病因

C.80%发生于前牙区

D.术后有复发倾向

E.组织学特点与复发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答案:

E

牙龈瘤是机械刺激及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增生物,根据病理组织结构不同,可分为肉芽肿型、纤维型及血管型三类,好发于前牙区唇颊侧牙龈。

手术切除应包括齿槽突及受累牙齿的拔除,否则易致复发。

但组织学特点与复发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19.基底细胞腺瘤的特点是

A.绝大多数包膜不完整,易复发

B.主要发生在颌下腺

C.不会转变为基底细胞腺癌

D.上皮团块或条索周边层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有明显的基底膜样结构包绕

E.间质为黏液样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含量较少

答案:

D

基底细胞腺瘤好发于腮腺,肿瘤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生长缓慢,有完整的被膜,术后复发者比较少见。

组织结构排列:

肿瘤细胞上皮呈团块或条索,周边层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有明显的基底膜样结构包绕,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黏液含量极少。

仅有答案D是正确的。

A2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男性,50岁,左腮腺区无痛性肿块数年。

镜下见肿瘤由上皮和淋巴样组织组成,上皮成分形成不规则囊腔,细胞排列成假复层,间质中淋巴细胞密集,并形成淋巴滤泡。

病理诊断为

A.多形性腺瘤

B.肌上皮瘤

C.基底细胞腺瘤

D.嗜酸性腺瘤

E.腺淋巴瘤

答案:

E

腺淋巴瘤由腺上皮和淋巴成分构成。

肿瘤形成较多的囊样腔隙,内有假复层排列的腺上皮衬覆,间质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并形成淋巴滤泡。

2.女性,50岁,腮腺区无痛渐进性肿物1年,近日出现疼痛。

镜下可见肿瘤由黏液细胞、鳞状细胞和体积较小、核深染的细胞组成,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性腔隙,有黏液聚积并有间质炎症反应。

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黏液表皮样癌

B.腺样囊性癌

C.多形性腺瘤

D.单形性腺瘤

E.肌上皮瘤

答案:

A

黏液表皮样癌多发生在40~50岁,女性多发,在大涎腺肿瘤中,90%发生在腮腺,结合组织病理改变,可诊断。

3.男性,50岁。

腮腺区渐进性肿块2年,界限清楚,活动,与皮肤无粘连,活动度良好。

表面光滑,呈结节状,触之质硬。

镜下可见肿瘤性上皮细胞形成不规则的腺管样结构或实性条索,还可见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各种结构之间无明显界限。

病理诊断为

A.黏液表皮样癌

B.腺样囊性癌

C.多形性腺瘤

D.肌上皮瘤

E.恶性多形性腺瘤

答案:

C

肿瘤生长缓慢,无痛、圆形,表面光滑呈结节状,依据组织病理表现,诊断符合多形性腺瘤。

4.男性,60岁,腮腺区无痛性包块2年,近3个月来肿物区有疼痛和麻木感,包块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活动。

镜下可见肿瘤组织内腺管样上皮、软骨样组织和黏液样组织,其中上皮细胞成分丰富,核多形性,瘤体组织侵犯包膜。

病理诊断为

A.多形性腺瘤

B.恶性多形性腺瘤

C.腺样囊性癌

D.腺泡细胞癌

E.腺癌

答案:

B

恶性多形性腺瘤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生长迅速,局部有疼痛与麻木感,结合肿瘤肉眼和镜下改变可诊断为B。

5.患者,8岁,男性,下唇囊肿直径约0.5cm,镜下见囊肿无衬里上皮,由炎性肉芽组织包绕,其中见大量泡沫细胞。

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甲状舌管囊肿

B.黏液囊肿

C.腮裂囊肿

D.鼻唇囊肿

E.表皮样囊肿

答案:

B

A3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道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女性,58岁,硬腭部出现一小的包块,约1cm,偶有轻微不适。

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排列成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上皮团块,呈筛孔状排列,筛孔中心为黏液样组织,嗜酸性染色。

1.病理诊断为

A.肌上皮瘤

B.黏液表皮样癌

C.腺淋巴瘤

D.多形性腺瘤

E.腺样囊性癌

答案:

E

腺样囊性癌好发于硬软腭交界处,肿瘤有压痛,依据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为腺样囊性癌。

2.鉴别诊断包括以下疾病,除外

A.基底细胞腺癌

B.涎腺导管癌

C.上皮肌上皮癌

D.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E.Mikulicz病

答案:

E

腺样囊性癌在诊断时应与基底细胞腺癌、涎腺导管癌、上皮-肌上皮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进行鉴别。

Mikulicz病又称淋巴上皮涎腺炎,是炎症改变。

女性,50岁,以颊黏膜粗糙感、反复刺激性疼痛就诊。

体检:

双颊黏膜及下唇红有网状白纹,右颊及唇红损害区有少量充血区。

组织活检:

上皮表面不角化、棘层细胞增厚、基底细胞排列紊乱。

3.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A.盘状红斑狼疮

B.多形性红斑

C.口腔黏膜扁平苔藓

D.白色角化病

E.白色水肿

答案:

C

所述的“双颊黏膜及下唇红有网状白纹”符合扁平苔藓对称、多部位发生、好发于颊黏膜的特点,但下唇的白色网纹也不能排除盘状红斑狼疮的可能。

依据组织病理表现,皮损的表现特点和部位可诊断。

选项A、B、D和E的皮损特点都与本题口腔黏膜病损的联系相去甚远,故应选C。

4.鉴别诊断时最需与该疾病鉴别的是

A.盘状红斑狼疮

B.多形性红斑

C.口腔溃疡

D.白色海绵状痣

E.白色水肿

答案:

A

扁平苔藓的特征性病损是黏膜白色角化条纹,选项B、C多形渗出性红斑和口腔溃疡不出现此病损,首先可排除;白色海绵状痣和白色水肿虽然是白色病损,但不是角化病损,亦可排除之,只剩下选项A。

患者,男性,40岁,腮腺无痛性肿物4年,近半年明显增大就诊。

镜下见瘤细胞呈梭形和浆细胞样,两种细胞同时存在,这些细胞聚集成条索或团块,导管样结构少见。

5.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多形性腺瘤

B.Warthin瘤

C.基底细胞腺瘤

D.腺泡细胞癌

E.肌上皮瘤

答案:

E

6.鉴别诊断时最需与该疾病鉴别的是

A.淋巴上皮涎腺炎

B.淋巴上皮囊肿

C.浆细胞肿瘤

D.嗜酸细胞腺瘤

E.基底细胞腺瘤

答案:

C

浆细胞瘤免疫蛋白抗体和甲基绿派若宁染色阳性;肌上皮瘤(浆细胞为主型)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S-100蛋白等染色阳性。

患者,女性,35岁。

因左下颌区无痛性肿胀1年就诊,不伴左下颌疼痛。

临床检查见左下颌角明显膨隆,皮肤色、温均正常,无波动感。

口内左磨牙区龈颊沟丰满,舌侧膨隆明显,触有乒乓球感,黏膜无破溃。

组织病理学见肿瘤上皮形成上皮岛,中心由多边形或角形细胞疏松连接类似成釉器星网状层,星网状区常发生囊性变,上皮岛周边细胞核极性倒置。

7.有可能的诊断是

A.角化囊肿

B.造釉细胞瘤

C.颌骨中心性癌

D.颌骨骨髓炎

E.骨肉瘤

答案:

B

依据临床表现特点、组织病理表现和部位可诊断。

8.可能的组织类型是

A.滤泡型

B.丛状型

C.颗粒细胞型

D.棘皮瘤型

E.基底细胞型

答案:

A

B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A.囊肿衬里上皮为一薄层复层鳞状上皮,无上皮钉突。

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棘层较薄

B.瘤细胞呈交错排列的纤维结缔组织,内散在牙源性上皮团

C.肿瘤组织内可见到淀粉样物质钙化,呈同心圆样沉积

D.肿瘤内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排列如同正常牙

E.巨细胞多分布于出血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构成间质

1.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可见

答案:

C

2.牙源性角化囊肿可见

答案:

A

3.组合性牙瘤可见

答案:

D

4.牙源性纤维瘤可见

答案:

B

5.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可见

答案: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