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1039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5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6页
亲,该文档总共1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

可爱的校园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数数,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有序的观察图,数数手口一致

教学准备

主题图、投影仪

教学步骤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

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在我们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你们说的真好,正好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

动物们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实物投影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能用上数字吗?

(1)生自由说,同桌互相说。

(2)指名说。

引导学生在序地观察并一一数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数字进行有序地排列。

1-10也可10-1。

可适当担些小问题:

(1)最小,哪个数最大。

(2)双数还有哪些,单数还有哪些?

(3)你还知道什么?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引导学生数身边的物体。

数字就藏在我们身边,你能找到我们的教室或你的身边藏着的数字吗?

2.实践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看一看,边看、边数、边交流,鼓励学生自主观察,积极表达。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回家以后把今天学过的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可爱的校园

1头大象2只兔子3个蘑菇4只松鼠5个汉字

6只小熊7朵花8棵树9只鸟10只蝴蝶

12345678910

作业设计

在我们的家中有很多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的事物请你们回家去数一数,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排队。

课后反思

 

课题

快乐的家园第1课时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中抽象出的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数量的1的物体,认识1~10各数;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2.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体会交流的乐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理解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教学难点

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步骤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一个图钉,一把扫帚,一台电视,一双筷子。

这些物品和数量用的是哪个数来表示的?

1的作用事真大。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你们想去吗?

乡村的早晨非常美,看一看图上有什么?

1可以表示什么?

生活中很多事物可以用1表示。

1可以表示1个单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能表示很小的东西,也能表示很大的东西。

第一名也用数字表示。

“1”可以表示这么多事物,你知道生活中“1”还可以表示什么吗?

2.认识其它和数:

说一说,在生活中2可以表示什么?

3呢?

4呢?

鼓励学

生多说。

3.看图:

(1)图上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你喜欢踢足球吗?

(2)请学生读出运动员衣服上的号码。

衣服上的数字表示什么?

(数有基数与序数之分)

(3)与5号运动员相邻和有谁?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看懂题意,独立连线

2.数一数,画一画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自己试做,然后集中交流。

3.第3页3题、

引导学生先弄清题意:

数出左边要求的数量,画出相应的符号来,看谁画得快又准。

四、小结:

谁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

学习了1-10各数的认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表示一个人、一座山、一个箩卜......也可以表示一群

 小鸟、一筐箩卜.......还可以表示1号。

表示数量的:

1.2.3.4.5、6、7、8、9、10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课后反思

 

 

课题

快乐的家园第2课时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中抽象出的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数量的1的物体,认识1~10各数;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2.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体会交流的乐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理解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教学难点

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步骤

修改意见

一、复习:

1.复习1可以表示什么?

观察课本中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

(1个萝卜、1筐萝卜、1个太阳、1座大山……)

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2.复习2.3.4可以表示什么?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看的?

(3)集体交流。

体会数不仅可以表示多少(如运动员的人数),也可以表示顺序(如小运动员球衣上的号码)。

3.练习

(1)连线。

(找朋友)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

(2)数一数,画一画。

先让学生说说,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书上是怎么来表示看到的数的?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画画来表示吗?

(3)选同样的数。

老师说清题目的意思,在让学生自己完成。

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数出左边的数量,再从右边选出同样数量的物体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圈起来。

4.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表示一个人、一座山、一个箩卜......也可以表示一群

 小鸟、一筐箩卜.......还可以表示1号。

表示数量的:

1.2.3.4.5、6、7、8、9、10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玩具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正确地数出5以内物体的具数;识田字格,能按要求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1~5各数;

2.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联系与区别。

3.(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正确、美观地写出1~5各数),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体会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

1~5的书写

教学难点

1~5的书写格式,2和3的书写。

教学准备

教学PPT、挂图、各小组准备一些玩具、主题图、1~5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步骤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指名说

2.每说一种在练习本上用圆圈表示。

3.指导写1-5各数。

形象记忆:

1象小棒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秤钩

要求学生对数1-5的书写逐步达到整齐、匀称、熟练。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写数:

理解题意,第一行,仔细数一数,认真写出数;

第二行通过观察发现要写涂色的三角形的个数。

2.练一练第2题:

看数画线,画的方法不唯一,但尽量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3.第3题:

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几节车厢

(2)挡住的是第几节车厢?

(3)用数字表示出来。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如1的后面是几?

5的前面是几?

和3相邻的数是几?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5各数的写法,请大家要注意认真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的好。

板书设计

玩具

1——5的认识

12345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课后反思

 

课题

小猫钓鱼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0是怎么产生的;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0。

2.体会数的意义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在生活中会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

教学难点

认识“0”的其它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PPT、挂图、各小组准备一些玩具、主题图、1~5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步骤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谁会讲小猫钓鱼和故事书中有4只小猫结伴到河边钓

鱼,直到傍晚才回来,我们一起看他们的收获吧!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小猫钓鱼图:

(1)谁来介绍一下第一只小猫钓了几条鱼?

用几来表示?

第2只小猫呢?

第三只小猫呢?

第4只小猫吹胡子瞪眼睛地怎么了?

一条鱼也没钓着用几表示呢?

(2)指导写0。

数字0占田字格的右半格,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逆时针轨迹。

回到起笔处,一笔写成。

2.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

这是什么?

谁来介绍一下是做什么用的?

这上面画的这些是什么?

师指出0刻度以上是表示零上温度,0刻度以下是零下温度。

帮助小青蛙找今天的温度。

3.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

(1)把自己的直尺拿出来,看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2)仔细观察直尺是由哪个数字开始的?

从0开始,0是起点。

它在1的前面,比1小。

4.0的含义。

通过刚才的学习,0都有哪些含义?

说明:

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可以表示刻度,0还有占位的作用,比如10。

5.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0,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练一练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

2.第2题:

读一读,写一写,照样子独立完成。

3.一笔画分析题意。

4.怎样数得快?

鹏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有几个。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认识了0,0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板书设计

小猫钓鱼

0的认识

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表示刻度,0表示位置……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课后反思

 

课题

文具第1课时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

6~10各数的书写。

教学难点

8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学PPT、挂图、各小组准备一些玩具、主题图、1~5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步骤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文具,你能说一说文具里都放些什么吗?

复习1-5各数。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文具请大家观察一下:

图画上画了些什么?

2.知道怎么做了吗?

每一种文具各有多少分别用数字几来表示?

连线,指名说。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6-10这几个数来表示?

4.6-10的写法。

形象记忆:

6象哨子,7象镰刀,8象葫芦,9象“q”。

重点讲9一笔写成,8从右上角起笔,上圆稍小,下圆稍大,10是由1和0组成,0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回到起笔处。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练一练,第一题:

看图画线,学生独立完成。

2.第二题,数一数,写出数,再画圈。

3.第三题;填数,发射火箭倒计时,从10写到0。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10各数,并会写6-10各数。

板书设计

文具

6——10的认识

678910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课后反思

 

课题

文具第2课时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

6~10各数的书写。

教学难点

8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学PPT、挂图、各小组准备一些玩具、主题图、1~5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步骤

修改意见

一、复习

1.找朋友

交流图意。

先独立数数,说出每副图中有什么?

多少?

如:

第一幅图中有铅笔10枝。

再连一连

连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全班交流。

2.活动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文具。

充分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交流,再说一说铅笔盒里有什么?

有多少?

3.写一写

小朋友能正确地数出这么多的文具用品,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写写吧!

6个圆圈,6本书,6枝铅笔,用“6”表示。

学写6,

同样的方法理解7、8、9。

学写7、8、9。

注意书写“8”的顺序,师先师范,学生再练习。

还要注意6和9的区别。

让学生说说。

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或“门牌号码”!

4.6、7、8、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5.练一练

先要弄清图意,看懂第一幅图提出的示范,再独立完成,“数一数,画0,再写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逐步体验实物,符号,数字之间的联系。

第3题,学习数数,数数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

本题是发射火箭倒记时的情境,可以先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0数到1。

板书设计

文具

6——10的认识

678910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课后反思

 

课题

快乐的午餐(比多少)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教学难点

结合动手操作活动,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

教学步骤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

一群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动物餐厅,准备美餐一顿,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

板书:

快乐的午餐

二、操作感知,感悟“一一对应”

1.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①盘子够吗?

学生说出后,你是怎么知道的?

6和6一样多。

要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数数;也可以一个对一个的进行比较。

老师这里有松鼠和盘子图,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看盘子到底够吗?

一只松鼠要发一个盘子,那我们就把一个盘子对着一只松鼠摆,一个对着一个。

②勺子够吗?

餐厅里的勺子够吗?

我们一起来摆一摆。

指名学生摆一摆。

③杯子够吗?

有了盘子勺子,还要给每只小松鼠准备杯子,餐厅里的杯子够吗?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读一读小动物说的话,然后小组演一演,借助学具摆一摆,最后全班交流

2.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最多、那个最少。

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

三、练习反馈,强化思维

1.拍手游戏,前后呼应。

如:

师拍3下,你和我一样多。

生相应拍手3下。

师拍4下,你比我多。

生相应拍手5下。

(指名说)

师拍4下,你比我少。

生相应拍手3下。

(指名说)

2.画一画。

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1题。

引导学生先读每道题的要求,再按要求画。

画完后,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3题。

4.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下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快乐的午餐

比多少

同样多最多最少

作业设计

课本15页练一练

课后反思

 

课题

快乐的午餐(比多少)(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比较多少的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

小朋友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

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好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和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

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

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

它们各有几只?

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m

2.汇报交流

师:

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各有几只?

(学生:

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

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

(2)师:

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

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

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

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设疑激趣

师:

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

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1)、小组讨论:

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

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5、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师:

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

谁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

动手操作:

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

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展示、交流:

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

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

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猜一猜:

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

   (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认识“=”

揭示同样多:

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

它们的只数?

(“同样多”、“一样多”、……)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

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

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

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

  4=4    读作:

4等于4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师:

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

这两种动物谁多?

怎么比较?

比的结果是什么?

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①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

怎么比?

{引导学生表述:

--比—多(少)}

师:

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

你们知道吗?

谁会写“>”?

这个式子5>3怎么读?

(5大于3);  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

应用什么符号表示?

这个式子怎么读?

3<5(3小于5)。

指导书写:

“>”、“<”

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引导发现:

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

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

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

想到把“箭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

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练习与拓展

(1)师:

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

哪种动物最少?

(小鸟最少,小兔最多)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

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

请同桌交流:

说一说谁比谁多?

谁比谁少?

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

(2)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3)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  3  〇4    小鹿比小兔-----      4〇5

小熊比小猴多  4  〇3      小兔比小鹿-----      5〇4

最多        最少

板书设计

小于<  大于>  等于=

    开口对大数  尖尖对小数

作业设计

填一填:

7  〇3  4  〇9  3  〇3  5  〇8  10  〇1

2〉□  6〉□    6=□  □=8    □和□<9  

课后反思

 

课题

过生日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掌握了“”多“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比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

今天是小红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会呢?

(课件出示)

2.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合作研讨,探索新知

1.小红将蛋糕切成了3块,也将西瓜切成了3块。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那一块最大,哪块最小。

2.接着观察主题图,你发现桌上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1)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

(2)分别往3个杯子中倒上水,3杯水的高度一致。

(3)你现在能一眼看出哪杯装得最多吗?

A、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B、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C、教师小结

3.动手操作,比较多少

(1)4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

(2)提问:

请你猜一猜那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

(3)动手试一试。

(4)各组演示比较的方法, 

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

学生观察后,说出谁最大,谁最小。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

小组演示汇报。

三、加深理解,拓展延伸

1.出示教材p19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出示教材p19第4题

(1)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淘气学习什么。

(2)谁喝得多?

说一说理由。

学生独立试一试,集体评讲。

四、全课总结

通过小红的生日聚会,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大小

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p19第5题

课后反思

 

课题

下课啦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懂得比较垂直(水平)摆放的物体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