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52278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_3篇(共8页)4800字.docx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篇1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在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已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么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既关系?

  一:

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他给的分寸是以直(公正与正直)报怨,以德报德

  二:

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三:

当我们关注社会环保的时候,但没有关注的我们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四:

避免资源的浪费,就是面对一件事情,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自已最有价值的方式

  五:

做任何事,要注意,过犹不及,要光意把握住个&;度&;,这是人际关系最重要关注的。

  六:

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这就是人际关系分寸的一个&;度&;

  什么叫好朋友:

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你好好地去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了,再说就是自取其辱。

好友也有个度

  七: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越早让孩子独立,脱离自已的关爱,这才是父母真正对孩子的爱

  八:

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

人际关系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九:

禅宗说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留一点以期待,从而产生美。

  十:

在什么位置做好本身,不要越过位置做不该你做的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为别人操心是锦上添花,自已的工作则是雪中送炭。

  十一:

做人做事多思多想多看多做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什么是君子:

先把自已修炼好,修好则影响别人,帮助别人(修已而安人)

  十二:

自已身经力行的为直接经验,听别人所做的事为间接经验,多听间接经验可以让自已多些直接间接

  十三:

(小孩子生气拔钉的故事)与亲人朋友之间争吵,过后可以道歉,但在亲人朋友心中永远留下了伤痕

  十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多做事,少说空话。

  十五:

说话要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要懂得礼节。

做好人首要是学好礼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坚难,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就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了

  十六:

格物致知诚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需先端正自心,正心需先诚实自已所发的意念,立念则需学知识,而学知识当研究一切事物的真理。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篇2

  在现代生活中,如何把握为人处世之道?

孔子说:

&;过犹不及&;。

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

那么如何把握分寸?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要保持怎样的心态?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又应该怎样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弟子问孔子说:

&;老师,以德抱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一个人已经以德报怨了,那他还拿什么抱人家的恩德呢?

当别人对你好时,你该怎么办呢?

&;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报怨&;也不可取,因为怨怨相报何时了?

还是&;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

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

  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当前人的心灵环境荒芜,自身生命能量浪费,物质繁荣了,但心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变得欣欣向荣。

怎样才能避免心灵资源浪费呢?

就是面对一件事要迅速做出判断,选择最有价值的方式。

  宰我问孔子曰:

&;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

&;就是说如果有一个特别仁义人掉入井中,你会跟着跳下去吗?

子曰:

&;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君子也许不能避免许多伤害了,可以被别人欺骗了,但自己的心不可迷惘,人不能被自己欺骗了,不可冲动、莽撞行事,做出人生没有效率傻事。

孔子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把握尺度。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为什么孩子会反感?

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为什么会彼此伤害?

费尽心机和领导、同事套近乎,为什么总是好心不得好报?

  是因为&;过犹不及&;。

你去工作,面对领导,要忠诚,要热爱领导,这没有错;面对朋友要将心比心,甚至是两肋叉刀的,也没有错;但不管是对领导,还是对待朋友,要有分寸吗?

子由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就是说,你跟你的领导关系过于密集,离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与你的朋友关系过于密集,就离你们俩疏远程度就不远了。

  有一个哲学寓言叫&;豪猪的哲学&;.说有一群身上带刺的豪猪,大家挤住在一起过冬,它们一直有一个困惑,不知道大家在一起保持怎样的距离最好,离得稍远一些,冬天冷,不能互相取暖,离的太近,彼此的刺又扎的慌,多少次磨合后找到最合适、最恰如其分的距离,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群体的温暖。

  今天的社会,物质生活是越来约发达了,但人际关系却越来越冷漠。

  子贡问孔子说:

&;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啊?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务必辱焉。

&;朋友有不对之处就善意地告诉他,如果不听就不要说了,否则就是自取其辱了。

好朋友也有度,因为没有任何人能给他人一个未来。

  无论是朋友还是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稀疏的分寸,那么对自己亲人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吗?

父母和子女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吗?

  现代人交往中有一种&;非爱行为&;,就是以爱名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的掠夺,这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以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自己的意愿去做。

英国有一个心理学女博士说:

&;世上的所有的爱是以聚合为最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所以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的教育就越成功。

&;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有。

  《论语》中讲的仁爱之心到底是什么呢?

是从一开始就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的分寸,保留一点的余地,就像禅宗里所说一种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就要亏损了。

而未全开,未全园,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无论对待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那么对待工作也要有分寸吗?

无论是对待份内还是份外工作,是不是做的越多越好呢?

  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在什么位置上,做好本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要把你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这个社会不缺少锦上添花,缺少雪中送炭。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我也,义之于比.&;这是一个多么坦荡、磊落的态度,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薄厚亲疏之分,只有一个标准在前,就是一个字义,按照你的标准去做。

  处世之道首要任务就是把握好一个度,否则&;过犹不及&;。

为人处世更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言谈举止要适度。

  论语处世之道心得体会篇3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首先想要说的是,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每每去到书店,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关于教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挫折、怎样处事&;的书籍比比皆是,而这些所谓的&;心灵鸡汤&;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下处于&;心灵冲撞&;中的人们所需要的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而这些书籍中,我认为于丹教授关于《论语》的心得体会却是最值得一看的。

  想起以前读中学的时候,什么《论语》《庄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奥的东西,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

或许,没有于丹,我大脑中不会再想起《论语》,不会想到通过读《论语》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也不会理解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当看了于丹教授的书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伟大,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

于丹教授说:

&;《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教授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

  对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于我这等凡夫俗子来说,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读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

或许,迷茫中的你我,会不经意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吧!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

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

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

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

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

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好一些,她的语言没有易中天那样幽默,但绝对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

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

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

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

&;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

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