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133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 14页.docx

推荐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word范文模板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欧阳询虞恭公墓志铭

篇一:

欧阳询书小楷虞恭公温公墓志铭拓本

篇二:

欧阳询碑帖全集

1.周罗睺墓志

徐敞撰,欧阳询正书,,

志目又称《周罗睺墓志》。

大业元年四月立。

著录首见赵明诚

《金石录目》第五一六,其“跋尾”有“右《隋周罗睺墓志》,无书人姓

名,而欧阳率更在大业中所书<姚辩墓志》、<元长寿碑》与此碑字体

正同.盖率更书也,,往时书学博士米芾善书.尤精于鉴裁,亦以余

言为然”云。

志主周罗睺(542—605),字公布.九江浔阳人.官至上大将

军,封爵义宁郡公。

《隋书》卷六五有传。

六业元年四月卒,年六十

四,赠柱国、右翊卫大将军,谥曰“壮”.

2.姚辩墓志

虞世基撰,欧阳询止书。

万文韶镌。

志目又称《姚辩墓志》、《姚恭公墓志铭》、《左光禄大夫姚辩墓

志》、《左屯卫大将军姚辩墓志》、《隋故左屯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姚

恭公墓志铭》。

文见严可均《全隋文》卷十四(《全上古三代秦汉三

国六朝文》)。

十月二十一日入窆万年县。

著录首见朱长文《墨池

篇》卷十七,武亿《授堂金石一跋》卷四所见为“近人重刻”:

王昶

《金石萃编》卷四十记宋时重刻本“一石二面”,“多讹字落字。

高三

尺三寸,广一尺五寸。

三十二行,行四十二字”。

欧阳询结衔“太常

博士”。

志主姚辩(546—6ll),宇思辩.武威人,官至左屯卫大将军、右

光禄大夫,大业七年三月十九日(《隋书》卷三《炀帝上》记“三月丁

亥”即初二日)卒,年六十六.赠左光禄大夫,谥曰“恭”。

3.元寿碑

虞世基撰,欧阳询正书。

碑目又称《左仆射元长寿碑》、《尚书左仆射元长寿碑)。

大业

八年正月,立在万年县.著录首见《金石录目》笫五三一。

碑主元寿(550—6l2),字长寿,以字行,河南洛阳人,宫至内史

令、右光禄大夫兼左翊卫大将军。

《隋书》卷六三有传。

大业八年

正月甲辰即二十四日卒,年六十三,赠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谥曰

“景”。

碑目“左仆仆射”乃右仆射之讹,且为赠官。

4.窦抗墓志

欧阳询撰并隶书:

志目又称《司空窦抗墓志》。

武德五年三月,入窆京兆著录

首见《金石录目》第五四六

志主窦抗(?

—621),字道生。

扶风平陵人,太穆皇后之从兄,

高祖朝官至纳言.新旧《唐书》有传,见《旧书》卷六一、《新书》卷九

五。

武德四年卒,赠司空,谥曰“密”.志目“司空”乃赠官。

5.宗圣观碑

欧阳询撰序并隶书。

陈叔达铭。

碑目又称《大唐宗圣观记》。

序见《全唐文》卷一四六。

铭见卷

一三三。

武德九年二月十五日,立在盩厔县。

著录首见《墨池篇》

卷十八。

《金石萃编》卷四一记:

“碑高一丈二尺五分.广三尺七寸。

二十三行,行六十字.隶书。

额题?

太唐宗圣观记?

六字,正书。

”欧

阳询结衔“给事中骑都尉”。

朱枫《雍州金石记》卷二有“信本楷书

名高千古,其分书如《房彦谦碑》亦多传于世。

今玩碑宇,时作篆

体.乃唐隶之佳者,微露笔意,似信本楷书”云。

6.楚哀王智云碑

欧阳询撰并隶书.

碑目又称《楚哀王稚诠碑》。

武德初年立在万年县。

著录首见

《墨池篇》卷十七。

《丛编》卷八“万年县”引《集古录目》记欧阳询

“时为给事中”,盖武德四年后所立。

碑主楚哀王智云,初名稚诠,高祖第五子.大业末遇害,年十

四岁。

武德元年,追封楚王,谥曰“哀”。

新旧《唐书》有传,见《旧

书》卷六四《高祖二十二子》。

《新书》卷七九《高祖诸子》。

7.杜如晦碑

虞世南撰,欧阳询隶书。

碑目又称《赠司空杜如晦碑》。

贞观四年,立在醴泉县昭陵。

著录首见《金石录目》第五五九,其《跋尾》称:

“右《唐杜如晦碑》,虞

世南撰。

验其字画.盖欧阳询书也。

”《类编》卷一从之。

碑主杜如晦(585—630),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太宗朝官至尚书右仆射。

新旧《唐书》有传,见《旧书》卷六六,《新书》卷九六。

观四年三月甲申即十九日卒,年四十六,赠司空,谥曰“成”。

如晦

为贞观良相,初为秦王奇兵曹参军,又兼文学馆学士,虞世南入唐,

即与其同属秦王府僚,当有行谊。

参《旧传》:

“太宗手诏著作郎虞

世南曰:

?

朕与如晦,君臣义重.不聿奄从物化,追念旧勋,痛悼于

怀。

卿体吾此意,为制碑又也、”?

虞世南盖奉敕撰文.时著作郎

任上。

8.房彦谦碑

李百药撰,欧阳询隶书。

碑目又称《徐州都督房彦谦碑》、《临淄郡公房彦谦碑》、《赠徐

州都督房彦谦碑》、《临淄定公房彦谦碑》。

全称《唐故都督徐州五

州诸军事徐州刺史临淄定公房公碑》。

文见《全唐文》卷一四三。

贞观五年三月三日,立在章丘县赵山。

著录首见《金石录目》第五

六十、五六一。

《金石萃编》卷四三记:

“碑高一丈一尺一寸四分,广

五尺三寸。

三十六行,行七十八字,隶书.额题?

唐故徐州都督房公

碑?

九宇,篆书。

”欧阳询结街“太子中允口口修撰”。

碑主房彦谦(547—615),字孝冲,清河人.贞观良相房玄龄之

父,隋日官至泾阳县令,大业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卒.年六十九。

观三年因子贵追封使持节都督徐、泗、仁、谯、沂五州诸军事、徐州

刺史。

四年又追封临淄公.谥曰“定”。

上引碑目结衔并属赠官.

9.化度寺碑

李百药撰.欧阳询正书。

碑目又称《化度寺邕禅师塔铭》、《化度寺舍利塔铭》、《邕禅师

舍利塔铭》。

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文见《全唐文》

卷一四三。

贞观五年十一月十六日,立在洛阳.著录首见《墨池

篇》卷十七。

欧阳询结衔“率更令”。

《金石萃编》卷四三引解缙《春

雨集》:

“河南范谔隆兴初跋尾云:

庆历初,其高王父开府公讳雍举,

使关右.历南山佛寺,见断石砌下,视之乃此碑,称叹以为至宝。

而寺僧误以为石中有宝,破石求之,不得,弃之寺后,公他日再至

失石所在.问之,僧以实对,公求得之,为三断矣,乃以数十缣易之

以归,置里第,赐书阁下。

靖康之乱,诸父取藏之井中。

兵后,好事

者出之,椎拓数十本已。

乃碎其石,恐流散.浙右者皆是物也”是

知南宋时石己残卒不堪。

三壮弘《增补校碑随笔》记:

“光绪廿六年,道士王圆箓于敦煌

东南鸣沙山千佛洞发现……碑刻四种,其一为旧拓《化度寺》剪裱

残本,存前二百二十六宇,至十行?

耀秀华宗?

止,共六页.首页卅九

字,为法人伯希和所得,现藏法国巴黎博物馆。

余五页为英人斯坦

因所得,现藏英国伦敦。

”此属《化度寺铭》最早之善拓本。

10.醴泉铭

魏徵撰,欧阳询正书。

铭目又称《九成宫醴泉碑铭》。

文见《全唐文》卷一四一。

贞观

六年四月,立于麟游县。

著录首见《集古录跋尾》卷五。

欧阳询结

衔“兼太子率更令渤海男”。

11.从幸九成宫题铭

醴泉铭碑阴,太尉长孙无忌等七人题名,欧阳询正书。

另有中

书门下及见从文武三品已上并学士各自书题名,凡四十六人。

录首见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十。

12.兰惹帖

欧阳询撰并行书。

又见《全唐文》卷一四六。

贞观六年五月中旬书。

著录首见

《淳化阁帖》“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13.付善奴帖

欧阳询撰并书。

帖目又称《传授诀》、《秉笔帖》。

文见《全唐文》卷一四六。

观六年七月十二日书,立在凤翔.著录首见郑樵《金石录》卷下。

《类编》卷一记:

“宋至和二年重摹”。

《宣和书谱》卷八记有“三帖”。

14.张崇碑

欧阳询书.

碑目又称《丹州刺史张崇碑》、《丹州刺女肃恭公张崇碑》。

观八年十一月立在咸阳县。

著录首见《丛编》卷八“咸阳县”引《金石录》。

《类编》同。

《金石录目>第五七一记“无书、撰人姓名”。

清季雍正年间曾出土于志宁《张琮碑》。

目曰《睦州刺史张琮碑》、

《南安公张崇碑》、《南安懿公碑》、文见《全唐文》卷一四五.其有

“君讳琮,字文瑾,武威站臧人也。

……贞观十一年十三月之任.在

道寝疾,薨于宋州馆舍,春秋五十有五。

……即以十三年二月二十

一迁厝于始平之原”云,参阅《金石录》跋尾卷二三记:

“右《唐丹州

刺史碑》,首尾已残阙,其可见者,云:

?

公讳崇,字平高。

?

按《新唐

书.刘裴传》后载起义功臣事迹有张平高,云:

?

绥州人,从唐公平京

城。

累授左领军将军、萧国公.贞观初,为丹州刺史,坐事.以右光

禄大夫还第,卒。

?

今以碑考之,其事皆同,惟传以字为名尔。

”《丹州

刺史张崇碑》与《睦州刺史张崇(琮)碑》,俨然二石。

碑主张崇,字平高,以字行,绥州肤施人,为武德功臣.官至右

光禄大夫,封爵萧国公。

卒后改封罗国公。

永徽中追赠潭州都督。

新旧《唐书》有传,见《旧书》卷五七《刘文静传》附,《新书》卷八八

《裴寂传》。

15.心经

欧阳询书。

帖目又称《小字心经》。

,贞观九年十月,立在越州.著录首见

《博古堂帖存》,刻在越州。

16.昭陵刻石文

唐太宗撰,欧阳询隶书。

碑目又称《长孙皇后碑》、《文德皇后碑》。

贞观十年十、一月初

四日,立在醴泉县昭陵。

著录首见《金石录目》第五七三。

碑主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601—636),河南洛阳人,贞观重

臣、高宗顾命大臣司空长孙无忌之妹。

新旧《唐书》有传,见《旧书》

卷五、《新书》卷七六《后妃传》。

贞观十年六月己卯即二十一日卒,

年三十六,谥文德。

虞世南作《哀册文》志之,有《女则》十卷。

上元

元年八月改谥文德顺圣皇后。

18.温彦博志

欧阳询撰并正书

志目又称《右仆射温彦博墓志》、《大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

国虞恭公温公墓志》。

文见《唐文拾遗》卷一四。

贞观十一年十月

廿二日.入窆醴泉县昭陵。

著录首见《墨池篇》卷十七。

《金石录

目》第五七七记“无撰人姓名,世传欧阳询书。

”参《唐代墓志汇编》

贞观0五二拓本有“东北道招慰大使十年六月贞观检校太子右庶

子银青光禄大夫欧阳询撰并书”字样及觉罗崇恩《香南精舍金石

契》所谓“此亦复刻本.然尚有典型,较胜于近世之生造伪品远矣。

其脱落处,或就空格补刊,当是不谙文义人据剪本、旧本入石也”。

盖出欧阳询撰书者。

其结衔“检校太子石庶子、银青光禄大夫”,可

补史阙。

19.温彦博碑

岑文本撰,欧阳询正书.

碑目又称《右仆射温彦博碑》、《虞公温彦博碑》、《温虞恭彦博

碑》、《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彦博碑》。

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

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文见《全唐文》卷一五0。

贞观十一年十

月廿二日,立在醴泉县昭陵。

著录首见《金石录目》第五七八。

《金

石萃编》卷四四记:

“碑连额高一丈一尺七寸五分.广四尺四寸.三

十六行。

行七十七字,正书。

额题?

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

公之碑?

十六字。

篆书。

”欧阳询结街“银青光禄大夫

口口口口□(弘文馆学士)口海县男”。

碑主温彦博(574—637),字大临,并州祁人。

官至尚书右仆

射,新旧《唐书》有传,见《旧书》卷六一,《新书》卷九一《温大雅传》

附。

贞观十一年六月甲寅即朔日卒,年六十四(《新书》作六十三)。

特进,谥曰“恭”。

20.赠高颎礼部尚书诏批答

欧阳询正书。

贞观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批答赠高颎官疏。

立在京兆。

著录首见《类编》卷一。

其有云:

“贞观十一年二月诏,无姓名。

二月二十八日批诏乃询书。

”参《金石录》卷二三记“右《唐赠高颎诏书》。

贞观十一年改葬,有诏赠礼部尚书”云,其批答与赠礼部尚书

诏为别一文。

21.皇甫诞碑

于志宁撰,欧阳询正书。

碑目又称《隋宏义明公皇甫诞碑》、《皇甫府君碑》、《唐立隋柱

国皇甫诞碑》、《左光禄大夫皇甫诞碑》、《皇甫明公碑》。

全称《隋柱

国左光禄大夫宏义明公皇甫府君碑》。

文见《全唐文》卷一四四。

贞观中(六年四月后),立在万年县,著录首见《全石录目》第六0

七。

欧阳询结衔“银青光禄大夫”。

《金石萃编》卷四四记:

“碑高七

尺六寸.广三尺八寸。

二十八行,行五十九字,正书.额题?

隋柱国

宏义明公皇甫府君碑?

十二字,篆书。

”现存陕西省博物馆碑林。

碑主皇甫诞(554—604),字元宪,安定朝那人(《隋书》本传作

“字玄虑”)。

官至并州总管司马,仪同三司,《隋书》卷七一有传。

仁寿四年九月,死于汉王凉并州之乱,年五十一。

赠柱国、左光禄

大夫,宏义郡公,谥曰“明”。

上引碑目结衔,盖隋日赠官。

22.唐瑾碑

于志宁撰,欧阳询正书。

碑目又称《周大宗伯唐瑾碑》.贞观中,正在万年县。

《隋书》

卷三三《经籍二》记其有《书议》十卷。

著录首见《墨池篇》卷十七,

惟误为“唐景碑”。

23.六马赞

唐太宗撰,欧阳询隶书。

赞目又称《昭陵六马赞》、《六马图赞》。

文见《全唐文》卷一0。

贞观中,立在醴泉县昭陵.著录首见《金石录目》第五七四。

24.段文振碑

潘徽撰,欧阳询隶书。

碑目又称《兵部尚书段文振碑》。

贞观中,立在咸阳县。

著录

首见《金石录目》第六O八。

《丛编》卷八“咸阳县”引《京兆金石录》

记:

“大业八年立石。

”《类编》从之。

参欧阳棐《集古录目》卷五记:

“文振字元起,陇西姑臧人,仕隋至兵部尚书.封龙岗郡公.赠右仆

射,谥曰襄.碑不著所立年月。

”《新书》卷八三《诸帝公主》:

高密

公主夫婿段纶,“隋兵部尚书文振子。

工部尚书。

杞国公,”及《类编》

有《工部尚书晋昌郡王碑》,即段纶碑,“于志宁撰,贞观中立”。

《金

石录目》所谓“工部尚书”者或因出其子段纶结衔而致讹。

父子当

同时立石。

《京兆金石录》“大业八年”者,盖其卒年。

今从《金石

录目》。

碑主段文振。

字元起,北海期原人,官至兵部尚书,左侯卫大将

军,《隋书》卷六十有传,大业八年三月辛卯即十二日,卒于征辽途

中,赠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北平侯.谥曰“襄”。

25.段纶碑

篇三:

任政临欧阳询《虞恭公碑》册

篇四:

温彦博墓志铭与新旧唐书中温彦博传之异同(修改)

温彦博墓志与新旧唐书中温彦博传之异同

(201X级中国古代史王彤)

摘要:

温彦博是隋唐之际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言行举止对隋唐政治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了解温彦博的生平能够加深我们对隋唐之际历史的认知。

然而,不同的史料中对温彦博的记载又有所不同,这不利于我们对温彦博的认识。

基于此,本文选取温彦博的墓志铭和新旧唐书中温彦博传为底本,通过三者之间的比照,找出其异同,力图对温彦博有个精细而全面的认识,这也有助于了解隋唐之际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关键词:

隋唐时期;温彦博;墓志铭;人物传

温彦博是隋唐之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有很多,但不同史料中对他的记载又略有不同,例如我们常见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对他的记载在某些细节上就有差异。

温彦博墓志与新旧唐书上对其记载又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对温彦博墓志与新旧唐书中温彦博传的比较,找出其异同,让我们对温彦博其人有更加详细深刻的了解。

温彦博墓志由欧阳询作于唐贞观十一年,该墓志长宽各五十六厘米,共三十六行每行三十二字,共一千一百五十二字。

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隋唐之际的重要史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一、温彦博墓志与《旧唐书·温彦博传》之异同

《旧唐书·温彦博传》位于《旧唐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十一。

与其兄温大雅传、弟温大有传并立。

纵观《旧唐书·温彦博传》,对其家世渊源没有任何记载,只是在其兄温大雅传里略有提到他父亲的情况“父君悠,北齐文林馆学士,隋泗州司马”,从中我们只能得知温彦博的父亲名君悠,曾做过北齐的文林馆学士和隋朝的泗州司马等官职,其他具体情况不得而知,温彦博传中简要提到了“其父友薛道衡①1、李纲②常见彦博兄弟三人”,薛道衡、李纲都是当时负有极高才学名望之人,其父能够与他们交朋结友,可见其父也是个满腹才学,有声望的人,并能够常见他们,说明他们和温彦博父亲还不是一般的朋友,应该算得上至交好①《隋书·薛道衡传》,卷六十七,列传三十二

②《旧唐书·李纲传》,卷六十二,列传十二

友了。

而传记中对于其父亲以前的家世状况没有一字提及,他的墓志铭刚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

温彦博墓志铭中对他的先世源流有较为详细的记述。

如“其先分土于晋,勤王囗囗,书社于温迺囗韩魏,囗其鸿囗载德流其茂祉。

是以魏图伊囗,曼基驰龚黄之?

?

祖裕,魏太中大夫?

?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皇朝赠魏州

①2诸军事魏州刺史?

?

”从这段墓志中我们可以看出温彦博的先世最先居住在晋

国,后来由于“勤王”而迁到了韩魏,改成了温姓,并在魏(此“魏”指的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因前文提到了“晋国”和“韩国”,说明这一时期应该在战国末期,晋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从而有了魏国)国做了“图伊囗”的官。

到他祖父时,官至魏(此“魏”应为“西魏”,因温大雅传中说其父亲曾仕于北齐,而在北齐之前为西魏,据推算,他祖父应为西魏时人)太中大夫,后来更是转为魏州诸军事魏州刺史。

虽然这个记载也不是非常的详细,但相对他的传记要充实的多,从中我们至少知道了温彦博的先祖最先来自于哪里,后来为什么要迁移,知道了温氏家族不平凡的过去。

温彦博的一生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我想这也和他的家世渊源分不开,其墓志铭中对于他先世的记载刚好证明了一点。

关于温彦博最初的入仕时间和入仕途径两者也有所出入。

墓志铭中说的是“隋开皇中,有一诏举士,公首应嘉诏,以对策高第,囗囗礼省,寻除通事舍人?

?

”从中我们可以只可得知温彦博的最初入仕时间在开皇时期,方式是通过诏举,温彦博是以对策在皇帝下诏举行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囗囗礼省,不久又提拔为通事舍人。

而人物传中的记载却是这样:

“开皇末,为州牧秦孝王俊所荐,授文林郎,直内史省,传通直谒者。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温彦博开始入仕时间为开皇末年,这要比墓志中的入仕时间更具体。

是为被州牧秦孝王俊推荐而做官的,秦王俊是隋文帝第三子,当时在并州担任州牧,对此地温彦博的才学很是赏识,于是推荐他为内史省的文林郎。

这与墓志铭中的温彦博以诏举对策入仕完全不同。

温彦博在隋炀帝时的有关情况此传记中没有提及。

但墓志中略有记载,如“?

?

以丁忧去官,俄多情起复旧职,属炀帝巡历六合,?

?

共伏辽左,则夷貊革心,张囗蓟北。

则奸宄改过?

?

”这段记载了温彦博在入仕之后,由于父母过世辞去官职,但后来又被皇帝重新征召回朝廷,并在隋炀帝北征高丽之前的一段①《唐代墓志汇编(上、下)》贞观〇五二

时间内治理辽东,他把辽东地区治理的井井有条,使少数民族无二心,奸邪之人没有容身之地,可谓政绩斐然。

我个人认为这段内容的记载很重要,正是因为温彦博的政治才能在治理辽东时得到很好的体现,所以在隋末天下大乱之时幽州总管才会看中他并把他引入幕府,才会有后来与唐太祖及太宗的交集,才会能在唐初政治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温彦博墓志对这一时段的记载为我们了解温彦博后来的政治生涯提供了很重要铺垫。

《旧唐书》对温彦博对于突厥投降之后的安边政策有详细的记载。

温彦博议曰:

“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因而抚之。

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忌之心,若遣向西南,则乖物性,故非含育之地”太宗从之,遂处降人于朔方之地,其入居长安者且近万家。

温彦博提出的这项安置投降突厥的政策最终被唐太宗采纳,这是一个十分开明的民族政策,维持了汉族和突厥之间的和平交往,使得突厥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性在当时没有被汉化,但这也给唐的边疆留下了隐患,后来,唐于突厥关系出现反复,到唐高宗时灭了西突厥。

所以说,温彦博安边政策对初唐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墓志中没有的,而《旧唐书》中的记载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二、温彦博墓志与《新唐书·温彦博传》之异同

《新唐书·温彦博传》位于《新唐书》卷九十一,列传第十六。

与其兄温大雅传、弟温大有传并立。

和《旧唐书》一样,《新唐书》对其家世源流也没有任何的记载,墓志中有关温彦博先祖的记载同样可以用作对此的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新唐书》中关于温彦博入仕的时间和途径与墓志中是相同的,都是“开皇末,为州牧秦孝王俊所荐,授文林郎,直内史省”,通过三者的比照,我们可以看出《旧唐书》中对于温彦博入仕的时间和途径记载有误,后人对这个误记也有发现,所以,在《新唐书》中予以了改正,这个新改正的史实在他的墓志铭中也得到了印证。

除此之外,《新唐书》记载内容大致和《旧唐书》相同,但《新唐书》要简略的多。

这大概与欧阳修“文省于前,事增于后”的修史理念有关。

三、结语

通过对温彦博墓志与新旧唐书中的温彦博传的比照,我们可以发现三者的长处和不足。

墓志对温彦博的家世源流叙述的比较清晰,同时对温彦博在隋朝特别是在隋炀帝是的事迹有所提及,这样我们可以了解其家世和其早期的政治活动情况。

但对后期政治活动记述太过于简略,我们只能了解到一个事件的大概,对其细节却无从得知,墓志中对其溢美之词过多,占据了全文的一大部分,就使得内容很空洞,史学价值也大打折扣。

《旧唐书》对温彦博的记载比较详细,但都集中于初唐时,对其初唐以前的事迹和先祖的情况则记载的很少,《新唐书》大致内容和《旧唐书》内容长不多,但较之更为简略,这大概是由欧阳修的春秋笔法和“文省事增”修史原则决定的。

但值得肯定的是《新唐书》对前史中的错误如温彦博的入仕时间和途径进行了更正。

总之,通过对三者的比照,可以找出史书中的某些失误之处,扬长补短,我们不仅可以更加全面、细致、精确的了解温彦博的生平状况,还可以对隋唐之际的这段历史有个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旧唐书·温彦博传》,卷六十一,列传第十一。

[2]《新唐书·温彦博传》卷九十一,列传第十六。

[3]《旧唐书·李纲传》卷六十二,列传第十二。

[4]《隋书·薛道衡传》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二。

【附记】温彦博墓志

志文

大唐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墓志

公讳彦博,字大临,太原祁人也。

其先分土于晋,勤王囗囗,书社于温迺囗

韩魏,囗其鸿囗载德流其茂祉。

是以魏图伊囗,曼基驰龚黄之囗;囗囗多故,太真囗囗囗之绩,永言盛烈,可胜言哉!

祖裕,魏太中大夫,澄波万倾,竦萼千仞,屈迹中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皇朝赠魏州诸军事魏州刺史;文为德表,范为士则,荣被幽泉,流芳惇史。

公陶黄灵之囗气,礼生民之上姿,因心而齐闵,抗迹而偶杨墨,行之所践,比一乡而靡贵;言之所应,踰千里如音。

下帷维志,含囗擅奇,採学肆之珠玉,价倍梁楚伐翰林之杞梓,才高廊庙。

临川永欢,望古遐想,讥诅溺长勤,漏晏管之底绩,是以屈已成务之规,肇于傅严之下;经国应变之术,得于圮桥之上,岂唯马况清囗阳之器小,桓彝囗叔通鉴季野之名,高而已哉!

隋开皇中,有一诏举士,公首嘉招,以对策高第,囗囗礼省,寻除通事舍人。

敷纳青浦,雍容丹陛,冕旒悦音旨,搢绅美其风標。

以丁忧去官,俄夺情起复旧职。

属炀帝巡历六合,征伐八荒,鹰扬之将战驰,凤举之使结囗。

共伏轼辽左,则夷貊革心,张囗蓟北,则奸宄改过。

亦如傅介之斩楼兰,暴胜之静渤海也。

既而火运告谢,天历有归,下车而弘大道,当展隆至治。

兆发螭龙,轶有周之得士,赏穷带砺,迈炎汉之畴庸。

乃授公上柱国,幽州总管府长史,封西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征为中书舍人,迁侍郎。

昔士季智谋,无闻德行之美;孟阳辞藻,非有政事之才;兼之有者公也。

久之,出为行军长史,属胡骑蛾集,穹庐蝟起,合为过于百重,在危侔于七日。

数回溪之垂翅,若殽陵之丧师,张拳大泽,耻怀少卿之志,茹毛穷海,终全子卿之节。

圣上丕怀景业,惟新实命,求衣切如中夜,思治劳于日昃。

征随会于秦国,将寄盥梅;召张裔于吴朝,方资啓沃。

囗乘获反,驰燕之高衢;和璧既归,增秦赵之重价。

除雍州治中,检校尚书礼部侍郎。

未几,复为中书侍郎,迁御史大夫。

囗囗囗囗上,庶寮哀恸于下。

虽魏惜景兴,晋悲子若,不是过焉。

敕遣民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尚书工部侍郎庐义恭监获丧事,又遣银光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杜正伦持节弓祭,又赐以秘器及茔地一区并立碑纪德。

前后赙赠二千段。

丧葬所须,并令官给。

诏遣尚书礼部侍郎令狐德棻、水部郎中文纪持节册赠特进,谥曰恭公,礼也。

粤以其年十月廿二日陪葬与昭陵侧之东所,悲哉逝水,矣夜壹,懼岸谷之或迁,怀金石之久可,式铭盛德,永播遗音,其词曰:

东北道招慰大使十年六月贞观检校太子右庶子:

汉水永矣,发自长源,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