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037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docx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主体工程第二版创新

 

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图例库

(主体工程)

目录

1.混凝土工程………………………………………………………………1

1.1模板………………………………………………………………………1

1.2钢筋………………………………………………………………………8

1.3混凝土……………………………………………………………………15

2.砌体结构…………………………………………………………………20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模板-1

 

模板拼缝大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接缝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模板变形;

导致后果:

1、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

2、影响砼构件观感质量;

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细部翻成详图,认真交底,认真拼装模板;

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湿润;

4、1-3mm模板拼缝应用双面胶黏贴,如下图:

5、3mm以上模板拼缝,应用木片塞嵌牢固,并保持表面平整;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模板-2

模板损坏、陈旧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模板周转次数过多导致陈旧、损坏

导致后果:

1、漏浆,影响砼观感,严重时出现蜂窝麻面及露筋;

2、模板陈旧导致刚度不够,会造成砼构件尺寸偏差;

防治措施:

1、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模板使用计划;

2、加强现场巡视,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相邻模板高差大于2mm,不符合规范要求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模板安装不牢固,板面支撑不合理;

2、标高控制不当;

导致后果:

砼工程平整度差,影响观感及后期装饰工程

防治措施:

1、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钉牢楔紧;

2、木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模板-3

模板内垃圾未清理干净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

2、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3、墙柱根部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清扫;

导致后果:

1、砼有效受力厚度减少,形成空洞,影响结构性能;

2、在受水情况下,容易发生渗漏;

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同时应要求监理单位做好砼浇筑前的检查工作;

2、封模前,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3、墙柱根部预留清扫孔,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

模板存在孔洞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将墙模用于板模,未将原先对拉螺栓的孔洞封死

导致后果:

1、漏浆,影响砼工程观感;

2、模板刚度受到影响

防治措施:

1、墙模、板模尽量避免混用;

2、孔洞要用木楔或油灰将其封死,如下图: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模板-4

模板在浇筑砼前未用水湿润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未按规范施工

导致后果:

干燥模板容易过量吸收砼中水份,影响砼质量,脱模后表面出现气泡、起皮现象

防治措施:

浇筑砼前1-2小时用水润湿模板,如下图:

上翻梁处模板未能牢固安装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此处模板不容易固定,规范作法需花费较大人力物力,所以施工单位经常采用简便方法处理

导致后果:

1、模板变形,导致砼构件尺寸误差大;

2、安装不牢固,模板倒塌;

防治措施:

必须采用钢管支架、钢筋支架或对拉螺栓的方法牢固安装模板,使其减少变性,下图为钢管支架方式,以供参考: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模板-5

脚手架立杆间距过大

脚手架立杆未设置扫地杆和斜撑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少租赁脚手钢管;

2、施工单位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导致后果:

1、支撑强度不够,导致模板变性;

2、模板系统不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

1、脚手架立杆的间距应根据楼板砼重量及施工荷载大小及开间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立杆的间距为800~1200mm(详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汇编》2-8章节中1.4.5款条文);

2、脚手架立杆底端100~300mm处一律遍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详见《建筑施工手册》5-1-2相关条文);

>60cm

木龙骨与墙模间距过大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为便于拆除墙模,脚手架立杆需距墙模一定距离,如不注意合理安排龙骨,即会出现问题

导致后果:

龙骨间距过大,导致模板容易下挠,板底出现不平现象

防治措施:

应根据模板设计合理安排龙骨间距,跨中部位龙骨间距一般为400~600mm。

临墙、梁的首根木龙骨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0mm;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模板-6

未落地

脚手架立杆未落地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严重违反施工要求

导致后果:

1、支撑强度不够,导致模板变性;

2、模板系统不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

楼板脚手架必须落地设置,并确保提供有效的支撑

立杆下部未垫垫板

脚手架立杆下部未垫垫板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未按规范要求施工

导致后果:

在集中力的影响下易损坏下层楼板砼,造成结构缺陷,影响结构质量;

防治措施: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6.3.1条款,脚手架立杆下部必须设置底座或垫板,如下图: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模板-7

砼构件缺棱掉角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模板拆除过早

导致后果:

1、拆模时砼构件容易遭受破坏;

2、砼强度未达到,无法承载上层重量及施工荷载,易造成受力结构损伤;

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出现盲目赶工;

2、要求施工单位多准备可供周转的模板(尤其是墙模);

3、应按规范要求,正确把握模板拆除的时间,在一般气温下24小时内不允许拆除侧模;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导致后果:

防治措施: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钢筋-1

钢筋直螺纹套筒可以用手松动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不认证操作,复查工作不仔细,钢筋和套筒的正反丝口不符合

导致后果:

钢筋连接不牢固,造成结构受力严重缺陷

防治措施:

1、要求监理组织检查、验收;

2、钢筋连接端应划出明显定位标记确保在挤压时和挤压后可按定位建记检查钢筋伸入套筒内的长度;

钢筋焊接搭接长度不够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钢筋下料不当,造成搭接长度不够;

2、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未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焊接;

导致后果:

钢筋连接不牢固,影响钢筋砼构件受力

防治措施:

1、钢筋下料应充分预留搭接长度;

2、施工人员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3、要求监理加大隐蔽工程检查力度,并促成整改;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钢筋-2

偏心

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质量不佳,上下钢筋错位明显超过规范要求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钢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

2、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

3、顶压时用力过大,使上钢筋晃动和移位;

4、焊后夹具放松过早,接头未及时冷却,使上部钢筋倾斜;

导致后果:

造成钢筋受力缺陷

防治措施:

1、钢筋端部歪扭和不直部分在焊接前应矫正,歪扭的钢筋不得焊接;

2、上下钢筋在夹具内应同心;焊接过程中上钢筋应保持垂直和稳定;

3、钢筋下送加压时,顶压力应适当,不得过大;

4、焊接完成后,不能立即卸下夹具,应在停焊后2min在卸夹具,以免钢筋倾斜;

钢筋焊接质量差,存在气孔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碱性低氢型焊条受潮、药皮变质或脱落、钢芯生锈;酸性焊条烘焙温度过高,药皮变质失效;

2、钢筋焊接区域内清理工作不彻底;

3、焊接电流过大,焊条发红造成保护失效,使空气侵入;

4、焊接速度过快,或空气湿度太高;

导致后果:

钢筋连接效果差,影响钢筋受力

防治措施:

1、各种焊条应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培。

药皮开裂、剥落、偏心过大以及钢芯锈蚀的焊条不能使用;

2、钢筋焊接区域内的水、锈、油、熔渣及水泥砂浆等必须清理干净;

3、引燃电弧后,应将电弧拉长些。

在焊缝端部收弧时,应先拉长电弧,使该处适当加热,然后缩短电弧,稍停一会再断弧;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钢筋-3

梁内钢筋接头位置有误,接头不允许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钢筋下料长度不合理;

2、对规范不熟悉,未意识到不应如此施工;

导致后果:

受力薄弱区内留接头,构件抗震性能损失;

防治措施:

1、钢筋下料时应注意将接头避开箍筋加密区;

2、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受压区不应大于50%,受拉区不应大于25%;

同一连续区段内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积占总截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钢筋下料长度不合理;

2、当有特殊情况发生,未采取正确处理方式,使同一截面钢筋接头率超出规范要求;

导致后果:

过多接头的区域是受力薄弱区,构件抗震性能受损;

防治措施:

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

2、现场发现有问题时,应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工;

3、类似图示的情况,在钢筋焊接前,应针对处理钢筋错位问题;一般情况下,当楼层达到一定高度后,宜进行一次钢筋专项处理和调整,以保证焊接断面高度和错开比例;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钢筋-4

钢筋接头距起弯点过近,小于10d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为减少成本,利用下料所剩的短钢筋加接钢筋

导致后果:

焊接点离起弯点过近,钢筋加工时容易影响焊接质量

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短钢筋的使用;

2、加强钢筋翻样工作质量,合理安排钢筋配合;

3、及时阻止施工单位使用此类钢筋,如现场发现已经使用,也应抽出重新返工;

绑扎铁丝未盘起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为赶进度工作马虎

导致后果:

1、绑扎不牢固,浇筑砼时绑扣点易松脱,影响钢筋骨架的整体性;

2、铁丝不盘紧容易与空气接触,造成铁丝锈蚀,进而造成墙面有锈点,影响工程表观质量

防治措施:

要求施工人员认真按操作规程作业,盘紧铁丝,建议参考下图:

具体做法可参考《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钢筋安装分部中第16.3.20条款和《建筑施工手册》钢筋工程9-7-1-1条款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钢筋-5

楼板钢筋变形,上下排钢筋间距没有得到保障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马凳(钢筋撑脚)损坏、漏放、少放,无法支持楼板钢筋的施工荷载;

2、施工人员在楼板钢筋上随意踩踏行走;

导致后果:

无法保障楼板有效受力厚度,导致楼板承载能力下降

防治措施:

1、马凳应具备一定强度,以免无法承受钢筋及人员重量;钢筋马凳的钢筋直径应与楼板厚度匹配,板厚小于30cm时为8~10mm,板厚为30~50cm时,为12~14mm,板厚大于50cm时为16~18cm;

2、马凳应每隔1米放置一个;

3、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扎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

浇筑砼时派工人负责修理,确保钢筋位置的正确;

楼板开洞处未采取技术措施(没有补强钢筋)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不熟悉节点处理方法;

2、现场监督力度不够;

导致后果:

楼板容易出现裂缝

防治措施:

楼板开洞处必须补强,现场人员应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应参照下图进行整改:

其他类型洞口的处理方法参考图纸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钢筋-6

钢筋锈蚀严重(氧化铁皮鳞落严重)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施工单位购买的钢筋进场时已经生锈;

2、钢筋长期暴露在外容易生锈;

导致后果:

钢筋有效受力面积减小,且容易持续锈蚀,与砼的握裹力下降。

造成砼构件容易开裂,达不到设计承载能力;

防治措施:

1、加强钢筋进场检验,严重锈蚀的不得使用;

2、对于现场生锈不严重的钢筋可以采用人工除锈(用钢丝刷、沙皮),有条件的工地应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

但如锈蚀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不用;

墙、柱插筋严重偏位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钢筋固定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

2、浇筑砼被振动器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

导致后果:

构件的有效受力面积减小,承载力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防治措施:

1、在外伸的钢筋处加一道箍筋,按图纸位置安设好,然后用铁卡、方木卡好;浇筑砼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位移应及时校正;

2、注意浇筑操作,尽量不要碰撞钢筋;

3、如偏位较小,可采取紧靠搭接;在紧靠搭接不可能时,仍应使上柱钢筋保持设计位置,并采用垫筋联系;对错位严重的外伸钢筋(甚至超出模板范围),应采取专门措施处理(如设置附加主筋及箍筋以联系上、下柱钢筋,加大柱截面)。

具体补救方案视实际情况由设计单位确定;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钢筋-7

墙体拉钩安装不牢固,可以用手松动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为赶工期,工人造作马虎,绑扎铁丝绑扎不牢固

导致后果:

墙体受力钢筋无法固定,骨架整体性差,容易位移,导致构件有效受力厚度减小;

防治措施:

1、要求施工人员认证操作,并要合理选择绑扎铁丝,以确保绑扎牢固;

2、发现松扣处应重新绑牢;

楼板分布筋绑扎就位性差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光圆钢筋采用了一面顺扣,绑扎不牢固,钢筋容易滑移

导致后果:

分布筋容易移位,间距无法保障,宜产生裂缝

防治措施:

1、绑扎时要选择不易松脱的绑扣形式,绑扎平板钢筋网(尤其是光圆钢)时,应加一些十字花扣;

2、保护层垫块和双排钢筋间的马凳应及时放置;

3、发现松扣处应重新绑牢;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混凝土-1

 

砼构件露筋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浇筑砼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

2、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砼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帮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

导致后果:

钢筋保护层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容易致使钢筋锈蚀,影响耐久性

防治措施:

1、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

保护层厚度可参照《企业技术标准——结构专业》表4.1.4;

2、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

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度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宜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3、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4、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防止离析;

5、模板充分湿润并堵好缝隙;

6、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振捣密实避免踩踏钢筋;

7、防止过早拆模,损坏棱角;

8、若是表面露筋,可先在露筋部分用清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并湿润,再用水泥砂浆抹压平整。

如露筋较为严重,应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混凝土-2

出现蜂窝现象(照片换)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材料计量错误,加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未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或未设串筒,造成石子与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段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靠近模板处漏振,或下料与振捣未很好配合,未及时振捣就下料,应漏振而造成蜂窝;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大量流失;或模板未支牢,振捣时模板松动或振捣过度造成严重漏浆;

6、构件截面小,钢筋较密,混凝土被卡住,造成振捣不实;

导致后果:

结构受力截面受到削弱,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拌和均匀,搅拌时间应符合要求(具体参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现浇砼工程,表18-3);

3、混凝土下料高度如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4、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其厚度不得超过规定数值(具体参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现浇砼工程,表18-5);

5、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带浆下料法或赶浆捣固法。

捣实砼伴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至模板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

为保证上下层砼良好结合,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5cm;

6、混凝土每点振捣时间可参考《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现浇砼工程,表18-6;

7、模板缝应堵塞严密;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混凝土-3

砼楼板表面不平整,出现凹坑、脚印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

2、为赶工程进度,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便上人操作或运料;

导致后果:

砼楼板外观质量较差,楼板的受力性能遭到破坏,严重时可能出现结构集中开裂;

防治措施:

1、浇筑混凝土后,应用抹子找平、压光;要控制二次收光的时间和工艺;

2、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上面走动;确有临时施工需要时,应铺设垫板;

砼柱有烂脚跟现象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底部模板支模不密实,水泥浆大量流失,造成构件底部空洞;

2、构件截面小,钢筋较密,混凝土被卡住,造成振捣不实;

3、独立构件浇筑混凝土前的接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导致后果:

砼构件端部受力面积减少,影响承载能力

防治措施:

1、模板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固定,以免底部模板在砼浇筑时移位;

2、可用水泥砂浆沿柱、墙模板底部模板外圈封堵空隙;

3、竖向构件浇筑前,应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予以接浆处理;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混凝土-4

 

砼构件出现收缩裂缝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砼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正确地养护,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导致开裂;

2、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多的粉砂,或砼水灰比过大;

3、设计时砼构件钢筋配置(直径、间距)不当,石子粒径配置不合理;

4、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导致后果:

严重时影响钢筋使用寿命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

2、砼浇筑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砼中水分;

3、切实做好砼初凝前的二次收光工作;

4、砼浇筑后,应对裸露表面及时进行科学养护;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混凝土-5

对拉螺栓未及时抽出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对拉螺栓套管设置遗漏;

2、模板固定时造成对拉螺栓变形;

3、施工中,对预留的对拉螺杆造成破坏,包括砼浇筑时的损坏;

导致后果:

容易导致外墙存在渗漏隐患

防治措施:

1、要求监理单位加强隐蔽工程检查力度,仔细检查所有外墙上的螺栓;

2、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规范、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开展外墙防水工作;

3、如确实无法取出,不可采取图示的电焊切割方法以免损伤表面砼,应用钢凿凿断端部;

砼构件外形尺寸存在偏差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放线出现较大误差,没有认真检查和校正,造成轴线累计误差过大,或模板就位时没有认真吊线找直,导致结构发生歪斜;

2、门洞口模板固定不牢固,砼浇筑、振捣方法不当,造成较大的位移;

3、模板支设不牢固或支顶在松软地基上,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或倾斜;

导致后果:

结构尺寸偏差过大,导致粉刷层过厚,容易开裂、空鼓

防治措施:

1、测量放线位置要弹准确,认真吊线找直,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积累,并仔细核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

2、门洞口模板应支设牢固,保证位置和标高准确,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砼;

3、模板应固定牢靠、拼缝严密,并支顶在坚实的基层上,无松动;螺栓应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检查核对,以防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倾斜;

制表人

仇臻瑜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主体工程-砌体-1

轻质加气砌块直接落地堆放,且未考虑防雨措施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贪图方便,质量意识差

导致后果:

气质砌块含水量过大,砌上墙后,砌块逐渐干燥而收缩,因此体积不稳定,容易在灰缝中产生裂缝,导致墙体整体性差,且墙面易开裂

防治措施:

1、轻质加气砌块堆放时应防止雨淋,底部应架空;

2、抹灰前,对砌块墙面的污渍、油渍、尘土等污物,应用钢丝刷、竹扫帚或其他工具清理干净。

加气砌块应在砌筑前提前1~2天浇水使其湿润,抹灰时再浇水湿润一遍;

砌块灰缝砂浆饱满度差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贪图方便,质量意识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