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106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喀腊塑克水库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阿富准铁路工程

 

编号:

 

桥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阿富准铁路S2标项目经理部

2016年06月

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桥梁钻孔桩、承台、明挖基础、挖井基础、实体墩、空心墩等施工。

2、作业准备

2.1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收集施工作业层所需的各类参数,对于测量放样、钻孔施工、模板设计、钢筋施工、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拆模养生等工艺性参数严格控制,并详细记录。

2.2人员配备

现场作业人员均通过岗前培训,具有相当丰富施工作业经验。

2.3机具配备

各种机械设备均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可进行安全施工生产。

3、技术要求

3.1钻孔桩

(1)场地

钻孔场地在旱地时,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陡坡时,也可用枕木、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

在浅水中,宜用筑岛围堰法施工,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设备大小等决定。

钻孔场地在深水中或淤泥较厚时,可搭设工作平台进行施工,平台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活荷载,同时应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退场。

如水流平稳时,钻机可设在船舶或浮箱上进行钻孔作业,但须锚锭稳固保证桩位准确。

(2)护筒

岸滩上,黏性土应不小于1m,砂类土应不小于2m。

当表层土松软时,宜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

岸滩上埋设护筒,应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

可用锤击、加压、振动等方法下沉护筒。

水中筑岛上,护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m;水中平台上可按最高施工水位、流速、冲刷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埋深,必要时打入不透水层。

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3)泥浆护壁

在砂类土、碎(卵)石土或黏土夹层中钻孔,宜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

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浮碴能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

冲击钻机钻孔,可将黏土加工后投入孔中,利用钻头冲击造浆。

泥浆性能指标,应按钻孔方法和地质情况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泥浆比重:

正循环旋转钻机、冲击钻机使用管形钻头钻孔时,入孔泥浆比重为1.1~1.3;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钻孔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

砂黏土为1.3;大漂石、卵石层为1.4;岩石为1.2。

反循环旋转钻机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05~1.15。

黏度:

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

含砂率:

新制泥浆不大于4%。

胶体率:

不小于95%。

PH值:

应大于6.5。

为提高泥浆粘度和胶体率,可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碳酸钠、烧碱等,其掺量应经试验决定。

造浆后应试验全部性能指标,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检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并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

(4)钻孔施工

钻机安装及钻孔:

安装钻机前,底架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

钻机顶端设置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cm。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钻孔,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应使初成孔壁竖直、圆顺、坚实。

钻孔时,孔内水位宜高于护筒底脚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

在冲击钻进中取渣和停钻后,应及时向孔内补水或泥浆,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和泥浆比重及粘度。

钻孔时,起、落钻头速度宜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

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有钻杆的钻机应将钻头提离孔底5m以上,其他钻机应将钻头提出孔外,孔口应加护盖。

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并记录土层变化情况,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应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进行检验,并填写钻孔记录表。

孔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

冲击钻孔:

在碎石类土、岩层中宜用十字形钻头;在砂黏土、砂和砂砾石层中宜用管形钻头。

冲击法钻孔,钻头重量应考虑泥浆的吸附作用和钢丝绳及吊具的重量,使总重不超过卷扬机的起重能力。

开始钻孔时应采用小冲程开孔,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正常冲程后方可进行正常冲击钻孔。

钻进过程中,应勤松绳和适量松绳,不得打空锤;勤抽碴,使钻头经常冲击新鲜地层。

每次松绳量应按地质情况、钻头形式、钻头重量决定。

吊钻头的钢丝绳必须选用同向捻制、柔软优质、无死弯和无断丝者,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

钢丝绳与钻头间须设转向装置并连结牢固,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其状态及转动是否正常、灵活。

主绳与钻头的钢丝绳搭接时,两根绳径应相同,捻扭方向必须一致。

钻孔工地应有备用钻头,检查发现钻孔钻头直径磨耗超过15mm时应及时更换修补。

更换新钻头前,应先检孔到孔底,确认钻孔正常时方可放入新钻头。

为防止由于冲击振动导致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浇筑混凝土强度,应待邻孔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开钻。

旋挖钻机钻孔:

旋挖钻机适用于各种土质地层、砂性土、砂卵砾石层和中等硬度以下基岩的施工。

施工前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钻头。

钻孔时,孔口护筒应高出地面20~30cm,并及时向孔内补充浆液,以保持足够的泥浆压力。

套管跟随钻进时,套管底口应与钻头旋挖深度相适应,确保不超挖。

钻孔作业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腿支承处地面变化情况,发现下沉现象应及时停机处理。

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

钻孔异常处理:

钻孔中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和位置,进行分析处理。

坍孔不严重时,可采用加大泥浆比重、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措施后继续钻进;坍孔严重时,回填重新钻孔。

冲击法钻孔时,可投黏土块夹小片石,用低锤冲击将黏土块和小片石挤入孔壁制止坍孔。

钻孔中发生弯孔和缩孔时,一般可将旋转钻机的钻头,提起到偏斜处进行反复扫孔,直到钻孔正直。

如发生严重弯孔、梅花孔、探头石时,应采用小片石或卵石与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偏斜处,待填料沉实后再重新钻孔纠偏。

发生卡钻时,不宜强提。

应查明原因和钻头位置,采取晃动大绳以及其他措施,使钻头松动后再提起。

发生掉钻时,应查明情况尽快处理。

发生卡钻、掉钻时,严禁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内。

必须进入有防护设施的钻孔时,应确认钻孔内无有害气体和备齐防毒、防溺、防埋等保证安全措施后,方可进入,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指挥。

钻孔桩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孔径

不小于设计孔径

2

孔深

摩擦桩

不小于设计孔深

柱桩

不小于设计孔深,并进入设计土层

3

孔位中心偏心

群桩

≤100

4

倾斜度

≤1%孔深

5

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渣厚度

摩擦桩

≤200

柱桩

≤50

(5)清孔及钢筋笼应用

钻孔至设计高程,经对孔径、孔深、孔位、竖直度进行检查确认钻孔合格后,应即进行清孔。

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允许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

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

清孔可选用以下方法:

抽渣法适用于冲击或冲抓法钻孔。

吸泥法适用于土质密实不易坍塌的冲击钻孔。

换浆法适用于正、反循环旋转钻孔。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清孔,在抽渣或吸泥时都应及时向孔内加注清水或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

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

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

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

清孔达标后应抓紧安装钢筋笼和浇筑水下混凝土。

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应符合《铁道部现行混凝土与砌体相关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钢筋笼主筋与加强箍筋必须全部焊接。

钢筋笼吊装入孔后不影响清孔时,应在清孔前进行吊放。

吊装时,应严防孔壁坍塌。

钢筋笼入孔后应准确、牢固定位,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cm。

在钢筋笼上端应均匀设置吊环或固定杆,钢筋笼外侧应对称设置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用的垫块。

柱桩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用射水或射风冲射钻孔孔底3~5分钟,将孔底沉淀物翻动上浮,射水或射风压力应比孔底压力大0.05MPa。

钢筋笼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

2

钢筋骨架直径

±10

3

主钢筋间距

±10

4

加强筋间距

±20

5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20

6

钢筋骨架垂直度

骨架长度1%

(6)水下混凝土导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

导管直径应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可为20~30cm。

导管管节长度,中间节宜为2m等长,底节可为4m,漏斗下宜用1m长导管。

导管使用前应进行试拼和试压,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

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宜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宜大于10cm,连接时连接螺栓的螺帽宜在上;试压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长度应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

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应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

导管接头法兰盘宜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

宜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但必须有防松装置。

导管应位于钻孔中央,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升降试验。

导管吊装升降设备能力,应与全部导管充满混凝土后的总重量和摩阻力相适应,并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7)水下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当桩身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可适当加大。

漏斗底口处必须设置严密、可靠的隔水装置,该装置必须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出。

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途不得停顿。

并应尽量缩短拆除导管的间断时间,每根桩的浇筑时间不应太长,宜在8小时内浇筑完成。

混凝土浇筑完毕,位于地面以下及桩顶以下的孔口护筒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

套管钻机钻孔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经常转动和逐渐提升套管,套管刃脚埋入混凝土不宜小于1.5m,也不宜大于5m,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将套管立即拔出。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位置,保持导管埋深在1~3m范围。

当混凝土浇筑面接近设计高程时,应用取样盒等容器直接取样确定混凝土的顶面位置,保证混凝土顶面浇筑到桩顶设计高程以上1.0m左右。

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填写检查钻孔桩桩孔和钢筋笼情况的“工程检查证”,在浇筑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应填写“水下混凝土浇筑记录”。

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导管漏水或拔出混凝土面、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断桩事故,应予重钻或与有关单位研究补救措施。

(8)质量检测

所有钻孔桩桩身混凝土质量均应进行低应变动测法检测。

地质条件较差、桩长超过40m的桩应按设计有要求进行超声波检测。

每根桩作混凝土检查试件不少于两组。

对质量有问题的桩,应钻取桩身混凝土鉴定检验。

承台底平面桩位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上面盖有帽梁的排架桩

垂直帽梁的轴线

100

沿帽梁的轴线

150

2

3~20根桩基中的桩

0.5D

3

桩数多于20根以上桩基中的桩

最外边的桩

250

中间的桩

250并不大于D/2

与承台边缘的净距

桩径≤1m时不小于0.5D,且不小于250mm,桩径>1m时不小于0.3D,且不小于500mm。

3.2承台、明挖基础、挖井基础

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

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开挖范围和防、排水措施。

基坑可采用垂直开挖、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他加固的开挖方法。

在有地面水淹没的基坑,可修筑围堰、改河、改沟、筑坝排开地面水后再开挖基坑。

混凝土应在无水条件下浇筑,可按地质、地下水位和水深条件,采用排水或防水措施。

钢筋绑扎前,应核实底面高程及每根基桩埋入构筑物长度,并应对构筑物基底面进行修整。

在基底为软弱土层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构筑物在灌筑混凝土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

构筑物底面以上到设计高程范围的基桩顶部应显露出新鲜混凝土面。

基桩埋入构筑物长度及桩顶主钢筋锚入构筑物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基桩顶主钢筋伸入构筑物联结时,构筑物底层钢筋网在越过桩顶处不得截断。

采用基桩顶部直接埋入构筑物联结时,构筑物底层钢筋网碰及基桩时,可以调整钢筋间距或在基桩两侧改用束筋越过,确需截断时,宜在截断处增设附加等强度钢筋连续绕过。

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当混凝土与环境温差大于25℃时,应采取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内部温度措施。

在水中修建构筑物,当设计构筑物底面位于河床以下时(低构筑物),可采用钢板桩围堰、双壁钢围堰修建承台。

设计构筑物底面在低水位以上时(高构筑物),宜采用吊箱围堰修建构筑物。

高构筑物及墩身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将构筑物顶面以上临时结构物清除。

高结构构筑物施工,当构筑物及墩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将构筑物顶面以上的钢结构切除,不得危及通航船只的安全和洪水期造成漂浮物堆积。

构筑物质量标准:

构筑物施工前应检查并记录每根基桩在构筑物底平面的位置和桩身倾斜度。

构筑物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蜂窝、麻面和露筋,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承台、明挖基础、挖井基础各部位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尺寸

±30

2

顶面高程

±20

3

轴线偏位

15

4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30

3.3墩台

(1)墩台身

墩台身施工前,应将基础顶面浮浆凿除,冲洗干净,整修连结钢筋。

并在基础顶面测定中线、水平,标出墩台底面位置。

墩台身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

模板宜采用大块钢模板。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墩台身模板采用分块吊装时,其吊装高度视吊装能力并结合墩台施工分段而定,一般宜为0.5-2m,并应有足够的整体性与刚度。

从事钢筋加工和焊(连)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钢筋正式焊(连)接前,应进行焊接试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生产。

钢筋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做到下垫上盖,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钢筋加工应设置专用加工场,并按牌号、炉罐号、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表示存放。

钢筋弯曲成型时,应按设计弯曲角度一次弯曲成型,不得反复弯折。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和接头面积百分率;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品种、规格、数量的进行检查。

接地钢筋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沉降观测点及预埋部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墩台身混凝土宜分段浇筑。

墩台顶帽施工前后均应复测其跨度及支承垫石高程。

施工中应确保支承垫石钢筋网及锚栓孔位置正确,垫石顶面平整,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墩台施工完毕,应对全桥进行中线、水平及跨度贯通测量,并标出各墩台的中心线、支座十字线、梁端线及锚栓孔位置。

暂不架梁的锚栓孔或其它预留孔,应排除积水并将孔口封闭。

在空心墩混凝土浇筑至底部实体部位时通过全站仪放样墩中心点,安装激光灯,在激光灯上方约1m处在重复放样,使其控制光束与混凝土边缘处于同一条直线。

墩台施工允许误差:

序号

项目

允许误(mm)

1

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20,0

2

简支T梁与

连续梁

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3

每孔(每联)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3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最小断面尺寸在300mm以上的结构)前,应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预先采取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如搭设遮阳棚、预设循环冷却水系统等。

(2)椎体砌筑

桥台后及椎体填土必须待桥台混凝土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施工。

锥体填筑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处理、压实,并准确放样。

锥体填筑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锥体应与桥台过渡段同步施工。

施工中应采用机械分层填筑压实。

锥体填筑的检查项目和标准应与相邻路堤标准一致。

椎体与台后路基填土,应在设计之外适当加宽,待整修边坡时再把多余土方刷去。

椎体护面铺砌应自下而上分段进行。

砌石时放样拉线应拉紧,表面平顺,反滤层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做反滤层边砌筑,同时做好沉降缝和泄水孔。

干砌片石护坡勾缝待椎体稳定后进行。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桩基施工程序

桩基施工程序为:

施工准备(钢筋加工、泥浆池制备、导管水密性试验)施工放样→旋挖钻(冲击钻)就位→成孔测量→钢筋笼下放→钢筋笼焊接→导管安装→二次清孔→混凝土现场检测→首批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导管和导管随混凝土灌注进程的提拔→拆卸→清卸→埋深控制→声测管检查→填写灌注作业记录。

4.2承台施工工序

承台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钢筋加工、模板打磨、涂刷脱模剂)→测量放样→基坑开挖(人工配合基底整平)→桩头凿除→桩基检测→承台钢筋绑扎→安装综合接地→模板支架→混凝土现场检测→浇筑混凝土→填写混凝土浇筑记录→养护→模板拆除。

4.3明挖基础、挖井基础

明挖基础、挖井基础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模板打磨、涂刷脱模剂)→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垂直开挖)→基底整平→预埋墩身钢筋→综合接地安装→混凝土现场检测→浇筑混凝土→填写混凝土浇筑记录→养护→模板拆除。

4.4空心墩墩身施工工序

空心墩墩身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钢筋加工、塔吊安装、墩底接触面凿毛、模板打磨涂刷脱模剂)→测量放样(墩底接触面调平)→钢筋绑扎→模板支架→现场混凝土检测→浇筑混凝土→在墩身底部实体顶面安装激光灯→墩身钢筋绑扎→翻模(逐步施工至墩顶)→填写混凝土浇筑记录→养护→拆模。

4.5实体墩墩身施工工序

实体墩墩身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钢筋加工、墩地接触面凿毛、模板打磨涂刷脱模剂)→测量放样(墩底接触面调平)→钢筋绑扎→模板支架→现场混凝土检测→首次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进行二次浇筑)→填写混凝土浇筑记录→养护→拆模。

5、施工要求

5.1导管水密性试验及安装

5.1.1导管受压计算

导管在使用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除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的检查外,还需做拼装、过球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时的压力应不小于灌注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1.5倍。

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按下式计算:

Pw=1.3(γcxhc-γwxhw)

式中Pw——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kg/m2);

γc——混凝土容重(kg/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γw——导管内水或泥浆比重,一般为1.0~1.25kg/m2,大于1.25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5.1.2水密试验方法

把拼装好的导管先灌满水,两段封闭,一端焊接出水管接头,另一端焊接进水管接头,并与水泵出水管相接,启动水泵给导管注入压力水,当水泵的压力表压力达到导管需承受的计算压力时,稳压15min后接头及接缝处不渗漏即为合格。

5.1.3导管拼装

可在钻孔旁预先分段拼装,在吊放时逐段拼装。

分段拼装时,应仔细检查,变形和磨损严重的不能使用。

导管内壁和法兰表面如黏附有灰浆和泥砂应擦拭干净。

5.1.4导管吊放

宜用两根钢丝绳分别系吊在最下端一节导管的两个吊耳上,并沿导管每隔6m左右用铁丝将导管和钢丝绳捆扎在一起。

导管吊放时,应使位置距孔中,轴线顺直,稳步陈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

导管上用油漆划上刻度,导管安装好后,插入孔底,然后提离孔底30cm,检验导管实际长度。

导管下放完毕后,做提升试验,检查在导管提升过程中是否与钢筋笼相互影响,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提升导管时不会出现导管挂住钢筋笼的情况。

5.2二次清孔

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必须进行二次清孔。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

钻孔应经成孔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浇筑工作,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进行一次测定。

如厚度超过规定,可用前述喷射法向孔底喷射3~5min,使沉渣悬浮,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混凝土。

5.3混凝土拌合物现场性能检测

水下混凝土灌注前,需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扩散度四项指标进行测试,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

5.4隔水栓

1一般采用混凝土制作,其外径宜比导管内径小20~25mm,采用3~5mm厚的橡胶垫圈密封,其直径宜比导管内径大5~6mm。

2采用混凝土制作的隔水塞,宜制成圆锥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为桩基混凝土同等级。

为保证隔水塞隔水性能良好和能顺利从导管内排出,隔水塞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表面光滑,形状尺寸规整。

3封底混凝土施工后导管埋置深度为1~3m。

检查导管内混凝土顶面标高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漏水现象,不满足要求则重新进行封底。

5.5混凝土灌注

灌注开始后,应紧凑的连续进行,严禁途中停工,同一个桩的混凝土持续灌注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

尽量缩短导管拆除时间,下料掌握好速度,不宜太快太猛,以免造成气堵。

工作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

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而使测深不准确。

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导导管的提升和拆除。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料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空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5.6导管提升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

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并挂上升降设备,然后松动导管的接头螺栓或快速接头,同时将起吊导管用的吊钩挂上待拆的导管上端的吊环,待螺栓全部拆除或快速接头拆除后,吊起待拆的导管,徐徐放在地上,然后将料斗重新插入井口的导管内,校正好位置继续灌注。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

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并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5.7灌注混凝土测深和导管埋深控制

5.7.1测深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探测水面或泥浆面以下的孔深和所灌注的混凝土高度,以控制沉淀层厚度、埋导管深度和桩顶高度。

测深锤法:

目前多采用绳系重锤吊入孔内,使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上,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混凝土灌注深度。

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体测锤在接触混凝土顶面以前与接触混凝土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

测深桩的测锤的重量以重一些为好,为防止测深锤接触混凝土表面后陷入太深,以平底为宜,且底面积不宜太小。

一般制成圆锥形,锤底直径15cm左右,高8~12cm,锤用铁铸成,其重量视所系绳种类、测探深度和泥浆比重等而定,一般为6~9kg。

测绳用质轻、拉力强、遇水不伸缩,标有尺度的如尼龙皮尺为宜。

探测时须仔细,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数量校对,防止错误。

5.7.2导管埋深控制

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宜在2~4m较好。

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m或大于6m。

少于1m时,已发生拔导管时拔漏事故,大于6m以上时,易发生埋管拔不出来的事故。

拔管前须仔细测探混凝土面深度。

用测绳锤探测时,须有2人用2个测锤探测,防止误测。

5.8混凝土最终灌注高度的确定

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施工图桩顶高程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

增加的高度可按孔深,成孔方法、清空方法确定,一般不宜小于0.5m,深桩不宜小于1m。

混凝土灌注到接近施工图桩顶高程时,工地值班人员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

通知拌合站按需要数拌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