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141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9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docx

唐代宰相魏征经典故事

以铜为镜

  【词目】以铜为镜

  【发音】yǐtongweíjìng

  【近义词】以古为镜以史为镜以史为鉴

  【出处】《旧唐书·魏徵传》: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解释】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同“以古为鉴”。

  【应用】“以史为镜”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

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

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一样。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

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

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

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

“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

  “以人为镜”乃指以人为借鉴。

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百科名片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成语,意思是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唐朝时,唐太宗问宰相魏征:

“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

”魏征回答说:

“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拼音

英文

释义

出处

示例

1.[原文]

2.[释文]

3.[字词]

4.[辨析]

成语故事

拼音

英文

释义

出处

示例

1.[原文]

2.[释文]

3.[字词]

4.[辨析]

成语故事

展开

拼音

  jiāntīngzémíng,piānxìnzéàn。

英文

  Listentobothsidesandyouwillbeenlightened;heedonlyonesideyouwillbebenighted.

释义

  兼听:

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

明:

明辨是非。

暗:

糊涂,辨不清事实真相。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示例

  唐朝人魏徵说过:

“~。

  ★毛泽东《矛盾论》

  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辩明是非得失;只听一方面的意见,就信以为真,往往要作出错误的判断。

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上问魏征曰:

‘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

’对曰: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原文]

  ⑴上问⑵魏徵曰:

“⑶人主何为而⑷明,何为而⑸暗?

”对曰: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昔⑹尧清问下民,故⑺有苗之恶得以上闻。

舜明四目,达四聪,故⑻共、鲧、欢兜不能⑼蔽也。

秦二世偏信⑽赵高,以成⑾望夷之祸;⑿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⒀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⒁彭城阁之变。

是故人君兼听⒂广纳,则⒃贵臣不得⒄拥蔽,而下情得以⒅上通也。

”上曰:

“善。

[释文]

  唐太宗问魏徵:

“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

”魏徵答:

“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

从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

帝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驩都不能蒙蔽他。

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勿入;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人君广泛听取意见,则宦官不敢蒙蔽,下情得以上达。

”唐太宗说:

“好啊!

[字词]

  ⑴上:

指唐太宗。

⑵魏徵:

唐初政治家,字玄成。

⑶人主:

君主。

⑷明:

明辨是非。

⑸暗:

昏庸糊涂。

⑹尧:

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

⑺有苗:

古部落名。

⑻共、鲧、欢兜:

指上古传说中的共工、姒鲧{gǔn}、欢兜,均为劣臣。

⑼蔽:

蒙蔽。

⑽赵高:

秦宦官。

⑾望夷:

秦朝望宦官。

⑿梁武帝{464-549}:

即萧衍。

南朝梁的建立者。

⒀台城:

城名。

梁武帝因受贿在这里被下臣侮辱。

⒁彭城阁:

隋炀帝被杀于扬州彭城阁。

⒂广纳:

广泛的采纳(建议)。

⒃贵臣:

宦官。

⒄拥蔽:

堵塞、遮掩。

拥:

堵塞。

⒅上通:

反映上来。

[辨析]

  魏徵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一系列的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事例正反对比,有气势,说服力强。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善于纳谏的明君形象和一个敢于进谏直言的大臣形象。

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阐发的深刻哲理,已为千百年来社会实践所证实。

成语故事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

“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

”魏征回答说:

“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说不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

“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

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重蹈覆辙

成语资料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成语举例

成语资料

  【成语】重蹈覆辙

  【注音】chóngdǎofùzhé

  【解释】蹈:

踏;覆:

翻;辙:

车轮辗过的痕迹。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

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

贬义。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说、希望和警告的场合。

  【结构】动宾式

  【出自】《后汉书·窦武传》:

“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英文】followthesamedisastrousroadtoruin

  【相近词】重蹈前辙、蹈其覆辙、覆车继轨、重蹈前辙

  【反义词】改弦易辙、改弦更张、前车可鉴、前车之鉴

  【辨误】“覆”不写成“复”(当倾倒、败坏讲的“覆”,不简化为“复”。

  【押韵词】为虺弗摧,为蛇若何、同心合德、弄嘴弄舌、二三其德、水牛过河、土洋结合、碌碌寡合、张口结舌、百年好合、琼台玉阁[1]

成语出处

  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后汉书·窦武传》[2]

成语故事

  东汉光武帝刘秀重用外戚梁冀一家,梁家横行无忌,毒死汉质帝刘瓒。

汉桓帝刘志当皇帝后,利用身边的五个宦官除掉了无恶不作的梁家,将这五个宦官封侯,大将军窦武写信给汉桓帝不要重蹈覆辙,结果被宦官杀害。

[3]

成语举例

  1、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

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

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傅雷家书两则》

  2、这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威胁农业生产的病虫害,以免重蹈覆辙。

  3、划不动了,数着数再划;数不清了,唱着歌划;好不容易挣扎着前进了一点,又在河中心遇到了大片浅滩,我们的“少年梦幻号”首先搁浅,后面的船不想重蹈覆辙,便绕道而行,但还是陆续被撂在河心浅滩上。

  4、1997年,当网上出现关于奔腾二代和奔腾Pro信息处理器上的病毒的报道时,Intel的代表立即在新闻组上做出了反应,从而避免了重蹈覆辙。

[4]

  5、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

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作为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6、思维的灵活性就是善于随机应变,不固执成见,也不重蹈覆辙。

魏征

  

魏征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

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

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中文名:

魏徵

别名:

玄成

国籍:

中国唐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唐巨鹿人

出生日期:

西元580年

逝世日期:

西元643年

职业:

政治家

主要成就:

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代表作品:

《隋书·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次礼记》

爵位:

郑国公

谥号:

文贞

享年:

63岁

人物生平

担任职务

实行政策

作品一览

相关事件

史籍记载

魏征故里

综述

五代

民国考古发现

新中国辞海

广元剑阁魏征故里争论

魏征传说

历史美名

魏征语录

人物生平

担任职务

实行政策

作品一览

相关事件

史籍记载

魏征故里

综述

五代

民国考古发现

新中国辞海

广元剑阁魏征故里争论

魏征传说

历史美名

魏征语录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

后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

太宗即位

  

魏徵彩像

,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

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于任。

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

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

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

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次,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一不受到采纳。

贞观十三年(639)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在法律思想上,遵循封建儒家正统,强调“明德慎罚”,“惟刑之恤”。

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

一个明哲的君主,为了移风易俗,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义;光凭法律来规范天下人的行为是办不到的。

“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

他把治理国家之需要有刑罚,比作驾车的人之需要有马鞭,马匹尽力跑时,马鞭便没有用处;如果人们的行为都合乎仁义,那么刑罚也就没有用了。

但法律或刑罚毕竟是不可少的,他认为法律是国家的权衡,时代的准绳,一定要使它起到“定轻重”、“正曲直”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执法时“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而决不可“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否则便不可能求得“人和讼息”。

这一点对君主来说尤其重要。

所以在进谏时,他总是特别要求太宗率先严格遵守法制以督责臣下。

在听讼理狱方面,他特别强调“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做到“求实”,而不“饰实”,严防狱吏舞文弄法,离开事实去严讯旁求,造成冤滥。

他自己每奉诏参与尚书省评理疑难案件,都按照这些思想,着眼于大体,公平执法,依情理处断,做到“人人悦服”。

  魏徵所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20卷,和虞世南、褚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

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

  (现多将“征”写作“徵”)

编辑本段担任职务

  太子洗马

  太子詹事主簿

  谏议大夫

  尚书左丞

  秘书监

  侍中

  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

编辑本段实行政策

  在法律思想上,遵循封建儒家正统,强调“明德慎罚”,“惟刑之恤”。

认为治理国

  

魏征

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

一个明哲的君主,为了移风易俗,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义;光凭法律来规范天下人的行为是办不到的。

“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

他把治理国家之需要有刑罚,比作驾车的人之需要有马鞭,马匹尽力跑时,马鞭便没有用处;如果人们的行为都合乎仁义,那么刑罚也就没有用了。

但法律或刑罚毕竟是不可少的,他认为法律是国家的权衡,时代的准绳,一定要使它起到“定轻重”、“正曲直”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执法时“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而决不可“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否则便不可能求得“人和讼息”。

编辑本段作品一览

  魏征所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

  

群书治要

》20卷,和虞世南、褚

  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

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文:

  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

  

谏太宗十思疏

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

同样的道理,如果想使国家安定,统治稳固,就必须积聚道德和仁义,缓和与百姓间的矛盾。

反之,源流不深却要它流长,根不牢固却要树长得茂盛,德义不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无知,也知其不可,更何况像您这样的明君呢!

作为统治天下的国君,如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从长远利益出发,那就等于是刨了树根希望树木茂盛,堵了源泉还要流水畅通啊!

  历代的帝王承天景命治理天下,善始者实多,而善终者却少。

难道取之容易而守之艰难吗?

原来是在打天下的时候,帝王对待臣民诚心诚意,一旦得志,便纵情傲物;如果彼此竭诚相待,虽远隔一方心也会在一起;如果远离臣民,即使是骨肉之亲,也形同陌路。

如果只是用严刑监督,用威势镇压百姓,就会使百姓外表恭顺而内心不服。

时间久了必然会激起民愤。

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定要慎重啊!

  因此恳请国君接纳臣下的建议:

遇其所好,理应“思知足以自戒”,要懂得知足;要修建什么,就要克制自己,以安定百姓生活为前提;想到高处不胜寒,就要谦虚并加强自己的修养;担心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就应有江海容纳百川的度量;喜欢游乐,就要严格按照国君一年打猎三次的规定;害怕自己懈怠;就应慎始慎终;忧虑自己受到蒙蔽,就要虚心纳谏;害怕谗言和邪恶,就要自身行得正;有所赏赐不要因为个人的喜好乱加赏赐;施行刑罚,也不要因为自己一时怒气而滥用。

总之,如果国君您能发扬光大这十点陈述的话,选拔能者任之,择其善者从之,那一定会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自然可以达到垂拱而治的情景了。

哪里需要您劳神苦思,代管百官的职事呢?

编辑本段相关事件

  岁末民变

  瓦岗军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唐太宗征讨高丽

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新唐书·魏征传》: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落魄有大志。

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秘书监,寻晋检校侍中,封郑国公。

以疾辞职,拜特进,仍知门下省事。

徵性

  

魏徵头像

[1]

谅直,知无不言。

太宗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尝以古名臣称之。

校辑秘省群书,及撰齐、梁、陈、周、隋诸史,序论多出其手。

卒谥文贞。

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

河北巨鹿人,祖籍为四川省广元剑阁人。

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

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

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

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

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

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

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

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

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

「何谓明君、闇君?

」魏征回答说: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

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

」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

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

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

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

「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

」魏征当即面奏说:

「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

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

」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

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

「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

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

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

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

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

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

「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2]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

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

」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

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

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

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

魏征直截了当地说:

「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

其中缘故十分清楚。

不足为怪。

」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

  

魏徵全身像

[3]

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

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

「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

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

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

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

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

「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

」魏征回答说:

「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

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

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

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

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

」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

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

「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

」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

「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

」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

魏征谏道:

「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

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

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

」最后还强调说:

「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

」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陈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

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

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

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

  

隋书

《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

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另一版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叁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畏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