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说课稿.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54467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顾茅庐》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顾茅庐》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顾茅庐》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顾茅庐》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顾茅庐》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顾茅庐》说课稿.doc

《《三顾茅庐》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顾茅庐》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顾茅庐》说课稿.doc

《三顾茅庐》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部由历史小说改编的课文《三顾茅庐》,课文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文中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本课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

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方法的恰当使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强化写作技巧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学生们虽然对《三国演义》的一些小故事略知一、二,但毕竟不够全面,所以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课文的背景也了解得也不够透彻,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体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色,我初步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习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4、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我将目标3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目标4为是教学难点。

  以上目标,我初步设想通过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我将采用质疑读、合作读、评价读等多个层面的读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首先,我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为学生再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出示课题,在引导学生通过字典来理解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意思后,以刘备三顾茅庐是为了_________这一填空,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接着,结合初读检查,指导学生再读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着、塞两个多音字,运用多重方法理解词语,如通过查词典来理解蜿蜒、茅塞顿开;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辅助、悠然。

在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指名读、小组读、评读等多种方式,着重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我还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堂作业,找到文中三个比喻句抄写下来,想想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为下节课进一步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设计

  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设想以诚心诚意为品读文本的切入点,通过复习导入,整体感知精读感悟

  体会诚意品悟比喻句,读写结合三个环节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一、复习导入,寻找切入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文中的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

所以,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刘备这个人物的印象,在学生的交流中,我相机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鼓励学生通过自读、评读感受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并由这一词语引发疑问:

刘备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备为什么对诸葛亮这样诚心诚意?

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得到了哪些回报?

让学生以此为切入点,随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线索更清晰,更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精读感悟体会诚意

  1、抓住人物对话,感悟人物品质

  围绕以上3个问题,我引导学生到二mdash;mdash;四段中去圈一圈,画一画,分别用_和﹍,找出人物对话及人物的动作,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读一读,品一品,体会其中的含义,品味人物的精神。

而后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进行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例如:

在学生汇报人物对话一部分时,我相机出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象对话时的场面,教师适时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张飞嚷时的语气和神态,体会他嚷时不耐烦的心情及他率直的性格。

读出刘备责备兄弟时的内心的想法,体会出他对诸葛亮的尊重。

这时学生再读时眼前的画面更加真实,学生也更能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2、抓住人物动作,体会诚心诚意

  文章的三、四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在学生汇报人物动作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几个重点句子: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侯。

中的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等词语体会刘备对诸葛先生的尊重,届时,我还将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诠释自己的理解,如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画面,通过课文的插图,感受刘备的谦卑。

通过表演体现刘备的求才若渴的心情。

接着,我启发学生想象:

刘备就这样等啊等啊?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这样站了多久?

此时此刻,刘备会想些什么?

在学生的交流中我引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句名言,此时,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这时再次引出课前的问题:

刘备为什么对诸葛亮这样诚心诚意?

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得到了哪些回报?

并引导学生自读第四小节,透过群雄纷争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结合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不难看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而刘备有了诸葛亮的指点更是拨开云雾见青天。

这也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

  三、品悟比喻句,读写结合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回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三处比喻句: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的卧龙。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啊!

,指导学生想一想,句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仿照例子说几句比喻句。

在此处,我还将安排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结合文后第5题的要求,用来到只见进行仿写,使读写结合落到了实处。

  在课后,我将布置这样几个供学生多项选择的作业:

1、读读《三国演义》,将精彩段落摘记下来。

2、将《三国演义》的一个小故事改编为小课本剧,在班会上进行表演。

  以上是我的初步设想,在教学中,我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及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