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会变》习作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54523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如我会变》习作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假如我会变》习作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假如我会变》习作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假如我会变》习作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假如我会变》习作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假如我会变》习作教学设计.doc

《《假如我会变》习作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如我会变》习作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假如我会变》习作教学设计.doc

《假如我会变》习作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假如我会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的习作内容。

本组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主题编排的。

在学习了几篇想象瑰丽,语言优美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安排了假如我会变这样的以写想象为内容的习作训练,是教材编撰者的用心之处。

教师用好教材中的这些学习资源,会有效的帮助学生写好这次习作。

  二、习作目标

  1.能用比较通顺的语句,不拘形式地写下想象中的我之变。

  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在交流中,学会欣赏写的成功的地方,学习修改习作的不足之处。

  3.享受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的乐趣,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三、习作重难点

  1.拓展习作思路,让学生有所写。

  2.习作有内容,根据想象编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四、教学策略

  1.这次习作所在的单元主题是神话传说故事。

在教学中,利用教材的特点,在学生广泛阅读课内外优秀神话、童话、传说的基础上,感受想象的瑰丽神奇。

将读写融合起来,积累语言和表达方式。

  2.最大能力地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着痕迹地、快乐地、由易到难地进行习作。

激励学生的习作热情,消除习作畏难情绪

  3.充分预设学情。

  学生的天性爱想象,对我会变的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如何让学生说得思路广,说的内容比较具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笔者认为,这次习作教学的关键之处,一是拓展学生的思路,放飞想象。

二是习作有内容,有所写,编写一个相对完整的想象中的故事。

  五、习作前准备

  1.广泛阅读课内外优秀神话、童话、传说等,感受想象的瑰丽神奇,举办神话传说故事会。

  2.教师准备:

课件、音乐。

  六、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

  教学板块

  学生活动

  教师引领

  设计意图

  打开思路

  海阔天空的想

  说一说喜欢的事物。

  推荐的表达句式如下:

  1我最喜欢

  2我喜欢还喜欢

  3、这都是我的最爱。

  1.联系课文阅读谈话:

仔细想想,人类的想象力真是太神奇了。

正是在想象力的帮助下,有了像女娲炼石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想象有多遥远,故事就有多精彩。

今天,我们也要放飞想象,编织我们心中的精彩故事。

  2.激发兴趣

  首先,我们先来给大脑做运动。

让我们的大脑活跃起来!

怎么做呢很简单,就是请你说一说你喜欢的事物,可能是人物,聪明可爱的,智慧超群的、神通广大的可能是动物,天空的,水中的,陆地的还可以是花草树木,风云雷电,江海湖泊,古代的,未来的,现实的,虚拟的看谁说的独特,与众不同,谁的大脑就会运动。

可以说一中,也可以说多种。

  3.适时恰当地给予点拨、鼓励。

  这里借阅读神话、传说感受到的想象的独特魅力,激励学生树立信心大胆想象。

  此环节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触角无限延伸。

  创设情境

  随心所欲的变

  进入所变角色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感受、体会新角色。

  1.教师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像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变成自己喜欢的事物老师有一个秘诀,就能让你们实现这个愿望,一会儿,我就让你变成多功能电脑,一会儿让你变成七色花,一会儿让你变成多拉A梦这个秘诀就是想象,在想象的帮助下你们就可以变成自己喜欢的事物。

现在你们就可以变了,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给你五秒钟,(在电视剧《西游记》体现孙悟空变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马上变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变!

  教师创设神秘氛围,目的是学生进入自己所变角色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感受、体会变化。

  激发情感

  激动兴奋的说

  1.带着喜悦兴奋之情介绍我变成了____。

  2.介绍自己变成的新事物的样子。

  1.教师引导

  

(1)你变成了什么

  

(2)你变成了____,高兴吗你能不能高兴地说

  (3)你们都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事物,太了起了,让我们一起高兴地、兴奋地、激动地大声说:

我变成了____!

  2.教师示范

  各位新朋友,你们都变了,我也想变。

现在我也变了,我变成了──棒棒糖。

你瞧我,大脑袋,小细脖,你们一定喜欢我。

(介绍样子)

  A很高兴认识你。

(和新朋友握手、打招呼。

  B我知道了你的名字,你变成了什么样子的呢讲给大家听。

  目的让学生表达变成新事物的喜悦兴奋之情,并入情入境地介绍自己的样子,达到情动辞发的效果。

  放飞想象

  酣畅淋漓的讲

  1.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的烘托下,放飞想象,踏上神奇旅行。

  2.创意表达

  1.教师引导:

我棒棒糖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好高兴啊!

我要奖励各位朋友,带你们进行一次神奇的旅行,你们愿意吗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我们的旅行马上就要开始了。

  2.在音乐的烘托下,教师描述,:

你是谁啊,你在哪里在茫茫宇宙蔚蓝大海还是在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一闻、摸一摸你周围那些奇怪的东西你现在肯定变得特别与众不同,有什么神奇的本领你周围一定有很多好朋友,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3.请大家睁开眼睛,旅行结束了,我想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在脑子里想一想怎么说。

如果你

  感到有点儿困难,可以参照我棒棒糖的提示。

(课件投影大屏幕)

  4.想好了吗赶紧和你的朋友说一说,怎么想就怎么说。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适时点拨指导。

  教师创设足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放飞想象。

  分享交流体验百变后的快乐

  1.指名说变的经历,分享变的快乐。

  2.其他学生评价、提问。

  4.根据其他学生评价、提问,指导该学生把大家关心的关键问题说具体。

  5.互相讲一讲自己的故事,夸一夸别人的优点,向对方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互相交流补充。

  1.看到你们说的兴奋的样子,我棒棒糖也想听听你们的故事。

谁愿意讲一讲其他朋友们认真听,他哪些地方说得好,一会儿你就夸夸他,看谁会欣赏别人;你有什么不明白的,一会儿可以向他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

看谁会倾听,会思考。

  2.根据其他学生评价、提问,指导该学生把大家关心的关键问题说具体。

  3.深入到学生中间巡视、倾听他们的交流、给予及时恰当的激励、点播。

  以给别人提问题和听别人的讲述,你最关心内容的方式意在提醒学生仔细倾听、认真思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把教师的要求变成学生的需求。

  学生习作

  学生完成习作内容

  习作讲评

  好题共读

  1.生大声读出自己的习作题目

  2.简要评价。

  有人说,好的文题,就象文章的眼睛。

把这些习作的题目展示给大家,请大家评价这些文眼的美丽指数。

  佳作欣赏

  1欣赏学生习作中的优点。

  2用一、两句话评价。

  1指名若干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读后师生共同评议,发现习作中的优秀片段,精彩语句,恰当的用词;发现习作中独特的思路,奇妙的想象,个性化的创意,引导学生给予赞扬。

  培养学生欣赏别人习作优点的审美意识

  作文讲评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

  精雕细琢

  1.学生自改互批习作。

  2.修改之后,读给同桌听,互提修改意见。

  3.展示几篇修改之后的习作。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次习作中的佳作、精彩片段,还发现了同学们习作中思维的火花,想象的灵光。

在欣赏和发现中,我们仿佛又进行了一次神奇、丰富的旅行,谢谢你们出色的表现。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

经过精雕细琢的修改后的习作将更加精彩。

  (出示一篇习作,师生共同修改。

在朗读中,改正错字;在朗读中,顺通句子;在朗读中,领悟内容的简洁丰盈。

  针对内容不具体的,出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的片段,指导学生如何写具体,提出修改的具体意见。

  在朗读中修改,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朗读培养语感,良好的语感是修改能力的具体体现。

  读写结合,不仅体现在习作的指导环节,笔者认为在习作的讲评,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领悟修改,意义更大。

  课外延伸

  将习作整理、汇编成习作集。

  教师总结:

激发习作兴趣、拓展延伸习作空间。

  汇编成习作集。

  激发习作兴趣、拓展延伸习作空间。

  教学反思:

  依据课标理念:

要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笔者设计了人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假如我会变的习作内容,并开展了教学实践,反思如下:

  一、充分利用童心,激发童趣

  孩子天生爱幻想,如果让他们连续一周阅读神话、传说,让那些奇异,怪诞的故事和孩子们亲密接触,他们会像海绵似的将那些故事吸收到自己的大脑中,他们的童心被激活,童趣会自然的萌发出来。

习作前的阅读教学,我除了让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还让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的神话与传说,在口语交际课上,安排了讲故事,评故事,改故事,创编故事等环节,让学生充分的表达和想象。

在习作指导的开始,以做脑力保健操的方式让学生任意说喜欢的事物。

看似简单的游戏,但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想说的与众不同,说得新颖独特,就要看思路是否开阔。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宏大的宇宙,走进微观世界,从古代走向现在,又冲向未来,现实的,虚拟的说得千姿百样,丰富多彩,这时候学生的思维被打开,童趣被唤醒。

  二点燃想象之火,激发表达欲

  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大脑进入兴奋状态时,教师创设情境,点燃每个学生的想象之火,让大家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事物,然后教师扮演棒棒糖这个新角色,来营造一种新角色互相自我介绍的氛围。

此时,以自我介绍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样子,也顺理成章,达到情动辞发的效果。

这时,教师什么也不说,给一定的遐想的空间,学生一个个仿佛还陶醉在想象中。

然后让学生去说、去讲,他们的表达欲被尽情的释放出来了。

  三、对自由表达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在习作中自由表达,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可习作是很容易的,避免造成畏难心理。

但是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有些学生他的口或手并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

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的指导上还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的表达。

如何将作文的写法指导与自由表达统一起来,是习作指导需深入研究的课题。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