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54590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doc

《《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doc

《古诗两首》的评析(《池上》和《小儿垂钓》)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它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为童年都是快乐的,无论古代还是现在。

本节课中,韩老师力图创设、体现和诗文相吻合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诗中孩子的有趣、天真,去有滋有味的诵读,轻松的学古诗。

  古诗教学的精髓是诵读,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

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把握住这一点,韩老师精心设计了三读:

初读,正确流利;再读,读出画面;三读,不同形式读得兴趣盎然。

层层递进,整个教学过程十分的轻松、愉悦。

  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课内古诗文的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还是秉承传统,采用讲解法,即解词释句mdash;mdash;串讲全诗mdash;mdash;背诵默写。

如此,古诗中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意蕴常遭忽略,学生自读感悟,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的时间和空间都很少。

实际上,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程标准》)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直面经典:

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

  老师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点,课堂上,没有刻意花精力去逐字地讲解,没有担心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

这样,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渐渐理解,慢慢受滋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认识这两个和他们一般大的孩子,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课程标准》)古诗文教学的课堂当然也应该如此。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

就诗的表现方式来说,诗显示出整体艺术,所以在诗的领域里,其他各门艺术的表现方式也用得上。

韩老师利用这一点,充分解读教材,把握住《池上》这首诗独特的韵律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音乐带入课堂,让学生将古诗唱出来,孩子们唱得兴趣盎然,也令我们眼前一亮,原来古诗还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

  另外,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韩老师在教材的处理上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将《小儿垂钓》放在前面执教,可能因为学钓鱼,和我们这里的孩子的生活更接近,孩子们学起来也更有兴趣;同时,相对于《小儿垂钓》,《池上》语言更加直白,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这首诗是在二年级学习的。

  古诗文的教学,如何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让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以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里,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现在、将来都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