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后记(《池上》《小儿垂钓》).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54598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池上》《小儿垂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池上》《小儿垂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池上》《小儿垂钓》).doc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池上》《小儿垂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教学后记(《池上》《小儿垂钓》).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池上》《小儿垂钓》).doc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

  《池上》、《小儿垂钓》,两首儿童诗,适合孩子的阅读口味,理解难度适中。

  《池上》教学从主题入手mdash;mdash;学生自由读诗,说说诗中的小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活泼、顽皮)然后让学生说说从哪看出孩子的顽皮?

引导学生回到诗中。

先让学生说出哪些字词理解上有困难,然后通过查字典或是联系插图解决。

接下来设置情境,自己就是那个小娃,因何去采莲?

如何去采莲?

用动作、神情来表现自己的理解。

在适当的时候,师生共同指出优缺点。

在这个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说话练习以及针对重点字的理解上。

说话训练主要是让学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在引导学生想像荷堂景色时,进行了一些训练。

而诗句的重点字则是偷,让学生思考偷字在这是否是偷窃的意思。

那么它是什么意思?

将孩子的偷采与作者的偷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小儿垂钓》从这首诗中的孩子是否同《池上》中的小娃性格相同呢?

入手mdash;mdash;学生读诗后,每个教学过程与上面的教学大致相同。

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说的话是:

上节课,我们是如何做的呢?

为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将学习方法巩固一下

  最后为了检查一下学生是否掌握了此类古诗的学习方法,特地找了一首诗让他们自由学习一下,效果还不错。

  古诗学习,重在方法!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