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54596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doc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doc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教学简析】

  回顾middot;拓展一包括三个栏目: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交流平台是对本组四篇课文的内容的回顾与交流,本次交流应抓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西部的认识与感受;走进西部,要引导学生结合四篇课文和课外搜集的资料,交流对祖国西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西部大开发建设等方面的了解和感受。

二是文章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的交流。

这个交流的内容是两篇精读课文的表达特点,《草原》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白杨》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学习中的其他收获,如,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质疑、背诵、搜集资料等方面,只要有所收获,都可与同学交流。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本单元的趣味阅读主要讲了标点符号的妙用。

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故事的趣味性。

  【设计理念】

  借助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展开交流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体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内外资料的引用和延伸,也是在本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交流平台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交流要结合具体课文加以体会,并鼓励学生在今后习作中尝试运用

  2、在完成日积月累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教师相机指导。

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3、趣味阅读的教学要突出阅读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可让学生讲一讲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什么,也就是把握主要内容。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品读故事中的诗和词,最后可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

并让学生将原诗诵下来。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5、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

  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西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徜徉,草原的风光,丝绸之路的广倪,白杨树的高大挺拔,无一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忆一下,学习了这组课文,你有哪些体会哪些收获。

  2、学生进行自由地交流。

  3、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⑴ 首先谈谈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

可以从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到西部的建设与开发,直至对西部的未来及发展作以大胆的想象。

  ⑵ 谈谈对这组课文的写作手法的认识。

  ① 《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

  (借物言志,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

  ② 《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

  (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⑶ 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① 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

  ② 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词语的含义等。

  4、除此之外,在学习上你还有其他的收获,说一说和同学们共同分享。

  (回忆本组课文内容,产生联系,互动交流学习成果,品尝收获的感受。

  二、日积月累

  1、设计情景激情引入:

  教师感情朗读《浪淘沙》,学生边听边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意境,可以让同学们猜猜作者。

  介绍唐代诗人刘禹锡。

很多同学都知道他,可以让同学们把知道的和同学们说一说。

  (在教师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2、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

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

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

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

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通过到课外查找诗词,及对这些诗词进行背诵和朗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词的积累,同时也助于语文视野的开阔。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