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7827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docx

精选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专题复习图文转换附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不超过20字)

(2)针对这幅漫画写一则短评。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

(1)一群小学生提前放学,急盼家长来接。

(2)孩子从小习惯于依赖父母,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从小刻苦锻炼,将来方可成有用之才。

作为父母,对孩子不可娇惯和溺爱,应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独立的人格。

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会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解析】【分析】

(1)要求答出画面的内容。

从图上看是一群小学生,从他们的语言中,可知他们提前放学了,关键是他们等家长来接,并且表现的很急切。

(2)根据画面内容写短评。

从第一题中可体会到绘画的观点倾向。

这么多孩子等家长来接,着实让人担扰。

可见再在的孩子没有自立能力。

而做为家长对它们过分溺爱,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故答案为:

⑴一群小学生提前放学,急盼家长来接。

⑵孩子从小习惯于依赖父母,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从小刻苦锻炼,将来方可成有用之才。

作为父母,对孩子不可娇惯和溺爱,应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独立的人格。

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会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描述图画的内容及蕴意。

画中的文字通常都为解题作出提示,在仔细对画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发散思维(分析、联想、想象等)这个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

答题前要仔细观察画面,要看清,看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明确画所指内容,包括画中的文字。

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表达方式应以描写为主。

2.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简要介绍漫画内容。

(2)揭示漫画的寓意。

【答案】

(1)这是一幅题为《吸引》的漫画。

画面的左边是一只正在前行的鸭子,鸭子的叫声变成手机网络信号的模样,后面三只小鸭子正在跟着它走;另外一只鸭子发出的叫声对小鸭子毫无吸引力。

(2)这幅漫画揭示了当下人们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实,反映了现代社会很多人只生活在虚拟网络之中的现实,呼吁人们放下手机,从网络回到现实中来。

【解析】【分析】

(1)本幅漫画由一只大鸭子和跟在它后面的三只小鸭子组成,鸭子的叫声变成手机网络信号的模样,有一只鸭子发出的叫声对小鸭子毫无吸引力。

(2)漫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行为。

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

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由漫画的内容我们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而得出当下人们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实,从而呼吁人们放下手机,从网络回到现实中来。

故答案为:

⑴这是一幅题为《吸引》的漫画。

画面的左边是一只正在前行的鸭子,鸭子的叫声变成手机网络信号的模样,后面三只小鸭子正在跟着它走;另外一只鸭子发出的叫声对小鸭子毫无吸引力。

⑵这幅漫画揭示了当下人们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实,反映了现代社会很多人只生活在虚拟网络之中的现实,呼吁人们放下手机,从网络回到现实中来。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的能力,注意抓住图表中关键的内容。

做此题,先要弄清图表的直观内容,推出图表深层次的内容;然后理出陈述的顺序和层次;再结合题目要求组织答案。

⑵本题考查的是探究能力,注意联系社会现实。

抓住图中的重点内容,联系现实生活来组织答案。

3.阅读下图,对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注】两代表一委员:

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A. 社区工作室负责民意收集,容易的事情尽快办理,难事交给红色议事厅。

B. 红色议事厅的主要职责是“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C. 红色议事厅按区域指定一位监督人对红色议事厅进行监督。

D. 从红色议事厅的监督机制来看,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满意度回访。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呈现的是“‘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

由图可看出,社区工作室负责民意收集,容易的事情尽快办理,难事交给红色议事厅。

故A正确。

红色议事厅协调相关部门合力落实。

落实之后要进行反馈及满意度回访。

依据图示箭头指向可知,“红色议事厅”的工作职能,其下方为联系部门,其上方为处理的问题。

据此可知红色议事厅的主要职责是“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故B项正确。

图标中,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按区域指定一位监督人对红色议事厅进行监督。

故C项错。

从红色议事厅的监督机制来看,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满意度回访,故D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图文、表文转换规律如下:

①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图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②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有数据的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④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进行回答,归纳概括。

4.阅读下面的文字和模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情感在性质、强度、紧张度等方面存在的向背两极状态,这就是情感的两极性。

向背两极性不是各占一端,截然对立,而是在一个连续体上的向背两极的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由此提出了情绪三维模型(如下图),他根据强度、相似性和两级性这三种基本的特性来划分情绪,构成一个倒立的锥体模型。

(1)请概括该模型图垂直维度上情绪强度的变化特征。

(2)请简要说明该模型图顶部扇面的情绪分布情况。

【答案】

(1)顶部扇面上的情绪最强烈,沿扇面向下,情绪强度递减。

(2)①八个扇面代表八种基本情绪;②越邻近的情绪性质越相似,距离越远差异越大;③互为对顶角的两个扇形中的情绪则是相互对立的。

【解析】【分析】

(1)题干要求“请概括该模型图垂直维度上情绪强度的变化特征”,结合题干提示“他根据强度、相似性和两级性这三种基本的特性来划分情绪,构成一个倒立的锥体模型”,抓住“狂怒”“惊喜”“恐惧”,“厌恶”“真伪”“惧怕”,“厌烦”“忧郁”“忧虑”等分析,越靠近底部,情绪越微弱。

(2)一共为八个扇面,结合“狂怒”“狂喜”“惊喜”“悲痛”“恐惧”“警惕”等分析,八个扇面代表八种情绪,临近扇面的情绪相近。

但是,结合“狂怒”“惊喜”,“狂喜”“悲痛”等分析,互为对顶角的两个扇形中的情绪则是相互对立的。

故答案为:

⑴顶部扇面上的情绪最强烈,沿扇面向下,情绪强度递减。

⑵①八个扇面代表八种基本情绪;②越邻近的情绪性质越相似,距离越远差异越大;③互为对顶角的两个扇形中的情绪则是相互对立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⑵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5.下面是司法部清理投诉监督平台工作机制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社会公众在投诉监督平台上提出批评意见,司法部汇集转交相关地方和单位予以处理。

处理完毕后要在规定时间内向该社会公众和司法部反馈处理情况,司法部全程督办。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清理投诉监督平台工作机制”表述,可由左往右按照箭头指示方向表述。

本題难点有两处:

一是“处理”部分较为复杂,分为“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处理,根据简明的原则,应表述为“相关地方和单位”;二是下面“注”的内容不要丢掉。

故答案为:

社会公众在投诉监督平台上提出批评意见,司法部汇集转交相关地方和单位予以处理。

处理完毕后要在规定时间内向该社会公众和司法部反馈处理情况,司法部全程督办。

【点评】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6.下面是某商场的商品销售过程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用户下单后,订单将经过检验,不合格的订单发回用户修改,合格的订单将进行出库处理,同时将发货票发给顾客。

如果商品缺货,将通知采购员进行采购。

【解析】【分析】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某商场的商品销售过程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要素“用户下单”“检验”“出库处理”“采购员”等,结合箭头指向,用概括性的语言,准确表述。

故答案为:

用户下单后,订单将经过检验,不合格的订单发回用户修改,合格的订单将进行出库处理,同时将发货票发给顾客。

如果商品缺货,将通知采购员进行采购。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7.请根据图表及材料内容,在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远低于发达国家。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还是呈①________。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0%。

目前这一发展态势为②________奠定了基础。

科学素质既是③________,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乃至地区的公众科学素质水平,既构成了其文化的根基和底蕴,也决定了其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答案】逐渐递增的趋势;2020年目标的实现;个人素质发展(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析】【分析】第一处是对“我国公民基本科学素调查统计图”的整体把握,根据图表可知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还是呈逐渐递增的趋势的;第二处要根据前文提到的“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0%”可知,这是未来的计划,而目前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是呈逐渐递增的趋势的,2018年已经达到了8.47%,所以这一发展态势正好为2020年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第三处是对科学素质价值的总结,根据后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区”的顺序,是按照由小到大的范围来论述的,所以可填“个人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内容。

故答案为:

逐渐递增的趋势;2020年目标的实现;个人素质发展(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补写句子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8.下面是某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流程图,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

【答案】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需先进入网报系统进行报名。

若已完成报名,查看报名信息,确定信息无误,则报名成功;若未完成报名,需阅读网上报名须知,进行报名。

若查看报名信息有误,应联系老师,修改报名信息,确定无误后,方为报名成功。

【解析】【分析】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某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箭头的指向,注意“报名完成”后的“是”“否”两个要素,若已完成报名,查看报名信息,确定信息无误,则报名成功;若未完成报名,需阅读网上报名须知,进行报名。

故答案为:

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需先进入网报系统进行报名。

若已完成报名,查看报名信息,确定信息无误,则报名成功;若未完成报名,需阅读网上报名须知,进行报名。

若查看报名信息有误,应联系老师,修改报名信息,确定无误后,方为报名成功。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9.下面是某市小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许可初审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申请人提交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受理凭证,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告知理由。

经过审查,提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审核决定,审核不合格的告知理由,合格的将审核报告报卫生监督局备案,至此办结。

【解析】【分析】小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许可初审大致分为五个步骤,申请人提交材料、受理、审查、审核决定、办结。

注意不予受理的和审核不合格的要告知理由。

故答案为:

申请人提交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受理凭证,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告知理由。

经过审查,提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审核决定,审核不合格的告知理由,合格的将审核报告报卫生监督局备案,至此办结。

【点评】该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内在联系,重点把握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事理上的因果关系,注意发展变化所依赖的条件。

接着明确答题要求,关键明确答题范围、内容、字数、遣词造句、表述角度与表达方式等。

最后精心组织语言,注意表示次序、方位、事理等词语的选用。

10.下图是某市“图书馆还书流程图”。

请用一段文字表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读者入室验证还书,如果不过期,归还书后,管理员直接把书归库上架;如果借书过期,管理员要根据规定收取图书借阅逾期费,并把书还回归库上架。

管理员每月统计当月图书借阅逾期费金额,上交财务。

【解析】【分析】按箭头顺序梳理内容:

读者入室验证还书,不过期,归还书后归库上架;借书过期,根据相关规定收取图书借阅逾期费,此处注意箭头走向-----还是要把书还回归库上架;最后每月统计当月图书借阅逾期费金额,上交财务。

整合以上内容,加上主语“图书管理员”即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

读者入室验证还书,如果不过期,归还书后,管理员直接把书归库上架;如果借书过期,管理员要根据规定收取图书借阅逾期费,并把书还回归库上架。

管理员每月统计当月图书借阅逾期费金额,上交财务。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11.下面是我国南方某地生态农业模式——“桑基鱼塘”的生产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述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注】蚕沙:

又作“蚕砂”,是蚕的粪便,可以作鱼的饵料。

【答案】在池塘边栽种桑树,用桑树的叶子养蚕,用蚕沙来喂鱼或生产沼气烧水做饭,沼气的残渣也可以用来养鱼,鱼塘里产生的塘泥可以用来作桑树的肥料。

【解析】【分析】本题所示为我国南方某地生态农业模式——“桑基鱼塘”的生产示意图,可以以桑树为起始点,然后依照箭头所示依次说明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注意不要遗漏并列项,注意字数限制即可。

故答案为:

在池塘边栽种桑树,用桑树的叶子养蚕,用蚕沙来喂鱼或生产沼气烧水做饭,沼气的残渣也可以用来养鱼,鱼塘里产生的塘泥可以用来作桑树的肥料。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初步构思框架来写一段话;二要充分利用试题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要求。

解答本题时,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其次,读懂框架关系及流程,要尽量把它们体现在答案中。

即要准确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图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结构图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

12.下面是《人体不同姿势腰椎受力情况表》,请择取图表中最能说明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的三点信息,用文字进行概括说明。

每条不超过25个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人在平躺时,腰椎受力(或:

负荷)最小;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或:

负荷)最大;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身体前倾使会腰椎受力(或:

负荷)加大。

【解析】【分析】由图表可知,人平躺时腰椎受力为25,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为220,人在站立时腰椎受力为100,人在站立身体前倾时腰椎受力为150,坐着时腰椎受力为140,坐着身体前倾时腰椎受力为185。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

故答案为:

人在平躺时,腰椎受力(或:

负荷)最小;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或:

负荷)最大;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身体前倾使会腰椎受力(或:

负荷)加大。

【点评】该试题属于图文转换的题型。

做图文转换题的步骤分三步:

一要看清题干,弄清图表针对的对象,以及题干的要求;二要依据题干的调查对象和题干要求认真观察图表寻找有效信息;三要根据试题要求把寻找的有效信息理清思路,形成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