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7975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期中检测卷

八下语文期中检测卷(YW)

 

(第一、二、三、五单元)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仆射(shè)   顽皮   剜口割舌(wān)   以词害义

B.兀自(wù)狼籍褒贬不一(bāo)南腔北调

C.受窘(jiǒng)颠倒死而后已(yǐ)鸡犬不宁

D.星宿(sù)鹌鹑弃弓绰刀(chāo)班弄是非

【解析】A项“仆射(shè)”应为“仆射(yì)”,“义”应为“意”。

B项“籍”应为“藉”。

D项“星宿(sù)”应为“星宿(xiù)”,“班”应为“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昨天我淋雨回家感冒发烧了,真是祸不单行。

B.“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C.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D.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解析】A项中“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B项中“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意思和语境不符。

C项中“略胜一筹”指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不用于价格高低的比较。

3.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3分)

A.《伊索寓言》中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蚂蚁和蝉》就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对人们有教育意义。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战役的胜利,如: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等。

C.《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

D.《朝花夕拾》回忆了众多的人物,如善良热忱的阿长、质朴方正的寿镜吾、正直严谨的藤野……这些形象都倾注了作者丰富真挚的感情。

【解析】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

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解析】A.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因为全句为陈述语气。

B.引号里的句号去掉。

D.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3分)

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遵义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收缩”后加“的过程”;C项语序不当,应为“宣传、推广武术”;D项搭配不当,应将“问题”改为“压力”。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3分)

A.(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

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

令郎小学毕业了吧?

B.(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

“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某市长在看望人大代表时说)诸位代表,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全市人民感谢你们!

D.(某杂志社在征文通知中写道)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沃土》就任你挑上一本了。

【解析】B.“府上”使用对象不当;C.主客倒置;D.口语与书面语混杂。

7.按要求默写句子。

(12分)

①《赤壁》:

__折戟沉沙铁未销__,自将磨洗认前朝。

②《过零丁洋》:

山河破碎风飘絮,__身世浮沉雨打萍__。

③《曹刿论战》:

__忠之属也__。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④《邹忌讽齐王纳谏》:

燕、赵、韩、魏闻之,__皆朝于齐__。

__此所谓战胜于朝廷__。

⑤《最苦与最乐》:

__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__,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⑥《诉衷情》中运用典故的词句是:

__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匹马戍梁州__。

⑦默写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下阕。

年少万兜鍪,__坐断东南战未休__。

__天下英雄谁敌手__?

__曹刘__。

__生子当如孙仲谋__。

二、阅读(50分)

(一)(2017·鄂州)分析题(12分)

安 勇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

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

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

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

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

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起来会更有意思些。

题目是这样的:

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个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

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长,他是公认的好学生,成绩好,口才好,模样好,没啥不好的地方。

班长说:

“因为这个男人是人贩子,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会拔腿而逃。

老师笑了笑,点点头。

第二个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一些恶作剧。

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

“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

”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辞地说:

“你就当她漂亮吧!

”调皮鬼摇头晃脑地说:

“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同学们一阵大笑。

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

“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

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

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老师点点头:

“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略显得意地说:

“你们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

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取得女人的信任,伺机抢东西。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

“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

”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

女生接着说:

“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

“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

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

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给出的答案。

老师不太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吸引来的。

老校长先对同学们说:

“大家的发言都很好。

”然后又对老师说:

“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

”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

“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

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

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

“那个女人的丈夫呢?

如果一个陌生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老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

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

“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

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老校长点点头说:

“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三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

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那时候,每个人都在学雷锋。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老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有删改)

8.这篇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3分)

__以一道分析题的答案为线索。

__

9.回答问题的学生具有共同的优点,同时暴露出怎样的不足?

(3分)

__回答问题的几个学生,性格中都有自私、冷漠、提防、猜疑的不足。

__

10.试分析小说中学生、年轻老师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

(3分)

__“标准答案”体现的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而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受到影响并发生变化,社会上急功近利,自私冷漠的思想也影响了老师和学生。

__

11.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分析题”这个文章题目的理解。

(3分)

__一语双关:

明指老师出了一道分析题,小说围绕分析题展开情节;暗指借分析题分析了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等问题。

__

(二)(2017·江西)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12分)

梁 衡

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

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

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

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

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

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

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

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

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储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

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

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

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

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

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

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

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需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

后来背的诗词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

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带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

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了。

强调背和记,绝不是限制创造,文学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

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的;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胎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就是毛主席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

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绝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

高明的作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

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

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

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

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选自《我的阅读与写作》,有删减)

12.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

请概括。

(3分)

__①语文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

②少时先背诵记忆,以后再慢慢理解。

③要使语言准确、生动,需要平时记背的词句来供选择。

④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

__

13.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证过程。

(3分)

__作者以一句俗语引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

首先列举小时作文时写鸟的动作的事例正面论证观点,其次以现在写作时遇到的情况反面论证观点。

__

14.文章语言不乏生动之处,请从第三段中列举一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

__示例:

例句:

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

分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阐明了“少时先背诵记忆,以后再慢慢理解”的观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__

15.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3分)

__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要加强对所记忆的内容的理解;在强调背诵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创新。

__

(三)中国游客的“wifi依赖症”(9分)

材料一 近年网上流传一则笑话:

到海边度假,德国人来了整天潜水;意大利人每天晒日光浴;中国人则问:

有wifi吗?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一出国就到处蹭wifi也成了中国人的突出形象之一,有人称之为“wifi依赖症”。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特别呢?

材料二 专门带赴法中国旅游团的导游李先生称,近来中国旅游团的一个主要诉求就是上网,老中青三代都如此。

有些酒店不提供免费wifi,中国团就会表示不满。

如果一个酒店只有在大厅提供免费无线网,你会看到许多中国游客待在大厅而不离开。

携程网高级经理顿继东说,中国游客现在的旅行方式是上车睡觉、玩手机、看视频,下车吃饭、玩手机、刷微信微博。

一旦处于脱离wifi环境,他们就会显得特别抓狂,特别无聊,会时不时地把手机拿出来看一下,整个人好像缺了点什么。

法国雅高酒店集团一名负责人说,过去欧洲酒店大多上网需要另外付钱,由于中国团组来得多,雅高旗下的欧洲酒店现已完全实现免费互联网服务。

我们将上网步骤写了中文交给中国游客,因为相比较而言,他们上网的需求最迫切。

材料三 携程网2014年发布的《出境游免费wifi调查报告》显示,90%的中国旅游者认为,免费wifi是旅游行程中不可缺少的服务。

根据携程网提供的《2015出境wifi用户报告》,58%的出境wifi用户为男性,近半使用者年龄在30~39岁之间,91%的用户会通过境外wifi上网使用社交APP,查询和上传攻略是旅途中用得最多的旅游类应用功能。

材料四 除了刷微信朋友圈外,中国游客离不开wifi还因为需要手机为出门旅游提供便利,比如需要谷歌地图导航,需要点评类网站帮助找到宾馆餐厅等,甚至有时候需要wifi在购物时进行比价。

学者张凌云称,中国人喜欢到处拍照,立即上传微博或朋友圈,有人是为了和朋友分享,有人则是为了炫耀。

一名法国社会学者说,他注意到中国人在汽车、电脑、手机、奢侈品、上网等方面十分赶时髦,这是与西方人最大的差别。

他还注意到,中国人即使是上了年纪的一代也积极上网,这在法国相对少见。

由于平时通过微信、QQ和朋友联系,一旦没有网络就和朋友失联了,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安。

喜欢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东西的人,都是在强调存在感。

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称,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中国人对网络越来越依赖,出国没有wifi的话,1兆就要花大概3元,基本做不了什么,1G可能就要花掉3000元。

中国游客出国依赖wifi的原因,主要还是资费问题。

16.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什么是“wifi依赖症”。

(3分)

__离不开wifi,离开了就会抓狂,就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__

17.请你写出从材料三中得出的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3分)

__中国游客对免费wifi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中国游客中男性比女性更依赖wifi;大部分出境的中国游客使用wifi主要是为了查询和上传旅游攻略等。

__

18.下面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3分)

A.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都喜欢到处蹭wifi。

B.中国游客喜欢到处蹭wifi是因为智能手机太普及。

C.在法国,上了年纪的一代中也有少数人会积极上网。

D.在走出国门的游客中,只有中国游客才会到处蹭wifi。

【解析】走出国门的大多数中国游客喜欢到处蹭wifi,故A不符合文意。

而到处蹭wifi的原因主要还是资费问题,故B项不符合文意。

并不是只有中国游客才会到处蹭wifi,只是中国游客蹭wifi的形象更突出。

故D项不符合文意。

(四)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11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谓其妻曰      谓:

__告诉,对……说__

(2)旦日,客从外来旦日:

__第二天__

(3)暮寝而思之寝:

__躺着休息,睡觉__

(4)私我也私:

__偏爱__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__邹忌身高八尺多,体态容貌光艳美丽。

__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__客人认为我美,是(因为)想有求于我。

__

21.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

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

(3分)

__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

__

(五)满江红(6分)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2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__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显示出她反对封建婚姻家庭、冲破旧礼教的英雄气概和决心走向革命道路的抱负、志向。

__

23.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词的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B.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C.“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的留恋。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里指自己泪湿衣衫,极言自己对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解析】“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诗词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积淀,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决定开展“诵读经典,吟咏诗词”的活动。

为此,八年级

(2)班将利用双休日举行一次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活动一:

推荐经典诗词】

24.为了达到“诵读经典”的目的,同学之间进行了经典诗词推荐活动。

(3分)

你推荐的经典诗词是:

__岳飞的《满江红》__

你推荐的理由是:

__这首词展现了岳飞满腔热血、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

(答案不唯一)__

【活动二:

吟咏诗词比赛】

25.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这次比赛活动的开幕词。

(3分)

__示例:

诗词,是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虽然比不上世界八大奇迹,却也吸引了许多人。

今天,我们将举行诗词吟咏比赛,把中国伟大的文化传承下去!

(合理即可)__

【活动三:

宣传发动】

26.宣传组的同学为了搞好这次活动,准备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一则宣传海报,请你帮忙完成。

(4分)

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本周双休日(10月21日、10月22日),我班将组织全体同学在校体育场南侧“读书角”开展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吟咏诗词的行列,一起来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八年级

(2)班班委会

2017年10月18日

四、写作(60分)

27.根据下面的材料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书写5分,作文55分)

生活中的风景随处可见:

校园里求知若渴的读书声是一道风景,家里妈妈的轻轻叮咛是一道风景,社区里载歌载舞的男女老少是一道风景。

人生中的风景也随处可见:

成功时灿烂的笑容是一道风景,失败时坚强而挺直的身影是一道风景,跋涉时勇往直往的信念是一道风景……

请以“人间何处无风景”为题目作文。

要求: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