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降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085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井降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井降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井降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管井降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管井降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管井降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管井降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井降水.docx

《管井降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井降水.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井降水.docx

管井降水

 

 

编制日期:

二OO九年七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施工方案选择

4、井点设计依据

5、主要施工方法

6、组织保证措施

7、安全保证措施

 

1、工程概况

1.1本工程为一医院,位于五铭县东五街与东十一道交叉口西南侧,地上主楼为十二层,裙楼为五层,地下一层。

南北方向○轴至○轴距离为91.4米,东西方向北侧①轴至⑩轴距离为61.6米,东西方向南侧①轴至○轴距离为81.9米,基坑开挖深度为6米左右。

本工程±0.00为黄海高程10米。

1.2基坑东侧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市政污水河,基坑边距离河边为2.5米,基坑南侧距离居民住宅12米,基坑西侧北部距离居民住宅外墙6米,西侧南部距离居民住宅(中医院内部)外墙3.5米,基坑北侧距离施工临时建筑10米。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土层自上而下简述如下:

①层:

填土,灰色,以粘性土为主,上部富含建筑垃圾。

②层:

粘土,灰色,可塑,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属中压缩性土。

一般层面标高为8.7米,一般层厚约为1.6米。

③层:

粘土,灰色,可塑,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属中压缩性土,夹粉土。

一般层面标高为4.1米,一般层厚约为5.1米。

④层:

粉土,黄色,中密,湿,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属中压缩性土,夹粉砂或粘土。

一般层面标高约为3.0米,一般层厚约为9.5米。

⑤层:

粘土,灰褐色,可塑,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属中压缩性土,夹砂礓。

一般层面标高约为-8.5米,一般层厚约为5.7米.

⑥层:

细砂,灰黄色-青黄色,密实,饱和,夹砂礓或粘土,属低压缩性土。

一般层面标高约为-14.2米。

2.2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统全新统及上更新统中的浅层含水层、浅层微压水层,共2个含水层。

分别为:

②层粘土中的上层滞水—潜水;④层粉土及⑥层细砂中的浅层微承压水。

②层粘土中的稳定地下水位标高在8.12—7.12米,其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潜水类型,地下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并随季节与气候变化,水位有深降变化,变化幅渡一般最高为2.0米,本场地3—5年内最高潜水位标高9.0米左右。

④层粉土及⑥层细砂中的浅层微承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侧向补给,透水性较弱,富水性较差。

3、施工方案选择

3.1基坑降水是工程的先行工作,由于地下水位较浅和地下水的毛细上升作用,地基土中的空隙几乎为水所饱和,地基土的粘度很大,使得开挖和倾倒困难。

为了确保土方开挖的顺利施工必须在土方开挖前10天进行降水。

3.2人工降水的方法有多种:

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降水、管井井点等。

结合本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该地区以往降水经验,对各种降水方法施工可行性和工程造价的综合比较分析后认为:

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是本工程优选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

降水效果好、作业条件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操作维修简便、运行成本低、可塑性大。

4、井点设计依据

4.1依据

4.1.1本工程的岩土勘察报告

4.1.2本工程的施工图

4.1.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98)

4.1.4临近基础降水工程成功案例

4.2管井降水计算

4.2.1基坑涌水量

Q=1.366K(2H-S)×S/㏒(1+R/r0)

Q—基坑涌水量

K—土壤的渗透系数,根据中医院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K=0.2m/d

H—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潜水水平标高为-2m,降水井深为12m

H=h-2=12-2=10m

S—基坑水位降深

S=7-2+0.5=5.5m

R—降水影响半径

根据经验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降水影响半径按下式计算

R=2S(KH)1/2

R=2×5.5×(0.2×10)1/2=15.6m

r0—基坑等效半径

r0=(A/3.14)1/2A为基坑面积

r0=(A/3.14)1/2=(6600/3.14)1/2=45.8m

Q=1.366K(2H-S)×S/㏒(1+R/r0)=1.366×0.2×(2×10-5.5)×5.5/㏒(1+15.6/45.8)=171.4m3/d

4.2.2单井出水量

q=65∏rsLK1/3

q—单井出水量

rs—过滤器半径,现场采用直径300的PVC管井,故rs=0.15m

L—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按L=1m计算

K—土壤的渗透系数

q=65∏rsLK1/3=65×3.14×0.15×1×0.21/3=17.9m3

4.2.3管井数量

n=1.1Q/q=1.1×171.4/17.9=10.5

取11口管井

由于管井降水时,一般采用一个以上的井,降水井同时抽水时,互相形成干扰,单井的实际出水量会大为减少,故要考虑适当增加管井数量。

4.3管井设计

4.3.1每个管井的降水影响半径一般为15米左右,在基坑周围按20米的井距布置管井,大概需要18口管井,因本工程侧东为市政污水河,长年流水,且地下室施工正值多雨季节,故在东侧增设2口管井,基坑周边管井为20口。

地下室建筑面积为6600M,若仅在基坑周边布置管井,基坑中部地下水位将无法被降低,故在基坑中部增设管井4口,总管井数为24口。

井深为12米,孔径为600mm,滤管为DN300mm的PVC波纹管。

管井位置布置见平面布置图。

4.3.2,若电梯井、集水坑在开挖时有积水情况,可根据情况在电梯井、集水坑旁增设管井,以降低地下水。

4.4地表排水

在基坑周边距坡顶1米布置一圈排水沟,排水沟深500mm,宽300mm,在排水沟上每30米留一个1米×1米×1米的集水坑,排水沟底按0.5%坡度向集水坑找坡。

排水沟采用砖砌筑水泥砂浆抹面。

排水沟与坡顶间浇筑100厚C15混凝土垫层,坡向排水沟,坡顶砌筑200高挡墙,防止雨水进入基坑。

管井所抽地下水直接排入排水沟,再由集水坑用水泵排至东侧市政污水河。

5、主要施工方法

5.1施工顺序:

设备进场—井点定位—管井施工—试抽水—开始降水—基础施工—基础回填—管井封闭—设备退场。

5.2管井定位

根据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钢卷尺定位。

5.3成井

采用泥浆护壁回旋钻机钻进成孔。

成孔后要洗井冲净孔底沉渣,并连续下入井管和滤料。

5.4安装管井

井管采用PVC波纹管,长度为6米。

管与管连接口要用胶带密封,用铅丝扎紧。

在PVC波纹管管身波纹与波纹之间用10号钻头,每隔10mm布置渗透眼,打孔过后在管身上面用60膜的尼龙网布均匀缠绕在滤管上并绑牢。

井管外填滤料,滤料采用5#-10#的瓜子片掺中粗砂灌至地面。

摆放PVC波纹管时要扶正,确保井管整体垂直度。

5.5洗井

管井安装后,及时放入1.5千瓦的高扬程水泵抽水洗井,防止时间闲置,使滤管堵塞。

5.6抽水

洗井12—24小时后,流出清水,即可连续抽水。

如出现出水混浊并大量含有粉粒成分时,要调细滤料粒径。

5.7施工控制

降水过程中注意地下水位观测。

在基坑开挖前及开挖过程中,24眼井全部启动强力降水,之后可以根据水位观测情况及天气状况适当调整降水井数。

管井内水泵位置置于地面下8米处,当管井内水位低于水泵时,停止抽水,当水位高于水泵位置,继续抽水。

6、组织保证措施

6.1组织保证措

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明确分工责任,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制,各岗位各行其职。

6.2技术保证措施

6.2.1原材料均由合格供应商供应,材料进场后做好复检工作,合格后方可使用。

6.2.2安装管井质量是降水效果能否达到要求的前提条件,选派有丰富经验的施工员及质检员严格控制质量,尤其是关键环节,如成孔直径、滤料投入量等。

6.2.3派责任心强的施工员全场巡视设备运行情况,不允许有丝毫松懈,发现问题及时抢修或更换备用设备,以确保降水质量。

6.2.4各施工小组密切配合,保证降水设备正常运转。

加快施工进度,尽量缩短降水周期,避免长期降水加剧对环境的影响。

6.2.5为保证降水效果和降水质量,要提供50KVA的发电机,防止停电后水位反弹。

6.3经济保证措施

建立奖罚制度,对施工质量优秀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使他们再接再厉,把质量干的更好。

对施工质量低劣的人员给予惩罚,严重的予以除名。

7、安全保证措施

7.1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在钻机旁设泥浆池,并派人及时清理。

7.2钻井施工时钻机旁要有人看守值班,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3在降水过程中,现场设专人24小时看护,巡视每个水泵查看水位变化情况,防止水泵干抽发生事故。

7.4降水施工时,各管井应同时工作,使水位差控制在同一面上,基本保证土层中的裂隙水不进入基坑。

7.5降水过程中注意用电安全,施工用电必须采取TN-S接零保护系统(即三相五线制),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

经常检查线路有无磨损,发现电缆有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电缆。

7.6加强安全监控,在基坑周边设沉降观测点,特别是西侧民房,每间房屋设两个观测点,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以观测数据指导和控制降水,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