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5822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

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不少文学佳作书写了传统节日,老舍《四世同堂》写中秋,沈从文《边城》写端午等,这些作品多半是将节日作为人物活动的时空,情节在其中推进,人物性格在此得到展现。

由于现代文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传统节日不可幸免地遭到销蚀,幸好有这些文学作品,把旧日过节的活动方式和所涉及的事物,细致而又充满趣味地保存在文字世界里。

(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光明日报》2019年4月2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等,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阐发。

B.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

C.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活动,与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

D.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需要文学在其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B.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对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

C.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D.文章列举了王安石等人的诗歌,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B.有关传统节日的作品强化民族记忆、增强文化认同,也使传统节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

C.科学使人类文明进步,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使人类精神世界完全失去光彩。

D.传统节日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与销蚀,而不少文学作品又使传统节日得以保存与传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闭幕。

38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50多个国家、近5000位外宾与会。

本届论坛突显“一带一路”发展图景正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高质量发展出现端倪。

各方认为,要着眼更深入的务实合作、更开放的联动发展、更广泛的互利共赢;

要以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为重点,解决好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民心相通等关键问题;

要为此建立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支持,形成更多可视化成果。

论坛期间,发挥元首外交引领作用,深化了双边关系。

各方发布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合作倡议和报告,形成了一份283项的成果清单。

尤其是创新地举办了企业家大会,搭建起地方及工商界对接新平台。

完善了“一带一路”合作架构,打造了支撑体系。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越来越多,合作越来越深入。

高峰论坛汇众智、聚众力,得到广泛支持,将继续为高质量共绘“一带一路”“工笔画”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从谋篇布局“大写意”转入精谨细腻“工笔画”》,2019年4月30日人民网)

材料二:

“一带一路”六周年:

互联互通成绩单(单位:

%)(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材料三:

为加大国际人才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北京大学近日启动“未来领导者”国际双学位本科项目。

该项目是依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科优势,与全球知名院校构建高水平教育合作联盟而共同打造的学位项目,旨在培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国际人才。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介绍,学院现已与莫斯科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4所院校达成合作,并将在合作院校中选拔培养优秀青年人才。

课程设置方面,开设以中国发展、中国文化等为主题的课程,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以准备今后投入“一带一路”建设。

据教育部数据,截至4月底,我国已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位学历互认协议,60所高校在23个沿线国家开展境外办学。

(摘编自魏梦佳、赵旭《北京大学启动国际本科项目加强“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新华社2019年5月9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中国外贸增长率和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长率,与上年度相比,均有提升,分别达到了12.50%和13.80%。

B.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率达到13.45%,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与2014年相比增长两倍多。

C.中国外贸增长率近四年来连年提升,2017年走出连续两年负增长的低谷,实现7.45%年度增长率,又创历史新高。

D.2013年至2018年六年间,除2015、2016年外,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长率均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增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坛期间各方提出要进行更深入的务实合作、更开放的联动发展、更广泛的互利共赢,为“一带一路”“大写意”做了深入谋划。

B.在论坛期间发布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合作倡议和报告,形成了一份283项的成果清单,说明各方已经达成了多方面的合作共识。

C.北大依托光华管理学院与14所知名院校达成合作,启动了“未来领导者”国际双学位本科项目,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D.我国已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位学历互认协议,60所高校开展了多元的境外办学与经贸服务。

6.“一带一路”发展图景转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高质量发展出现端倪,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邢兰孙犁

我这里要记下这个人,叫邢兰的。

他在鲜姜台居住,家里就只三口人:

他,老婆,一个女孩子。

这个人,确实是三十二岁,假如你乍看他,你就猜不着他究竟多大年岁,你可以说他四十岁,或是四十五岁。

因为他那黄藁叶颜色的脸上,还铺着皱纹,说话不断气喘,像有多年的痨症。

但你也可以说他不到二十岁。

因为他身长不到五尺,脸上没有胡髭,手脚举动活像一个孩子,好眯着眼笑,跳,大声唱歌……

去年冬天,我随了一个部队机关住在鲜姜台。

我的工作是刻蜡纸,油印东西。

我住着一个高坡上一间向西开门的房子。

那几天正冷得怪。

我躲在屋里,把门紧紧闭住,西北风还是找地方吹进来。

我一坐下来,刻不上两行字,手便冻得红肿僵硬了,脚更是受不了。

这时,邢兰推门进来了。

我以为他是这村里的一个普通老乡,就请他坐坐,并且说:

“冷得怪呢,这屋子!

“是,同志,这房子在坡上,门又冲着西,风从山上滚下来,是很硬的。

这房子,在过去没住过人,只是盛些家具。

“唔,这是你的房子?

”我觉得主人到了。

“是咱家的。

”他紧接着又向我说,他是来问问我想烧炕呢,还是想屋里烧起一把劈柴。

我便说:

“不要吧,老乡,现在柴很贵。

他好像没注意我这些话,只是问我是烧炕,还是烤手脚。

当我说怎样都行的时候,他便开门出去了。

不多会,他便抱了五六块劈柴和一捆茅草进来,拿一把茅草做引子,蹲下生起火来。

我也蹲下去。

他向我说:

“我知道冷了是难受的。

从此,我们便熟识起来。

我每天做着工作,而他每天就拿些木柴茅草之类到房子里来替我生着,然后退出去。

晚上,有时来帮我烧好炕,一同坐下来,谈谈闲话。

后来,我知道了邢兰的详细情况。

从小就放牛,佃地种,干长工,直到现在,家境也不好,孩子冬天都没有裤子穿。

小时放牛,吃不饱饭,而每天从早到晚在山坡上奔跑呼唤。

直到现在,个子没长高,气喘咳嗽……

但是,我从没有看见或是听见他愁眉不展或是唉声叹气过,这个人积极地参加着抗日工作。

邢兰发动组织了村里的代耕团和互助团。

代耕团是替抗日军人家属耕种的,互助团全是村里的人,无论在种子上,农具上,牲口、人力上,大家互相帮助,完成今年的春耕。

而邢兰是这两个团的团长。

看样子,你会觉得他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

但在一些事情上,他是出人意外的英勇地做了。

去年冬天,敌人“扫荡”这一带的时候。

邢兰在一天夜里,赤着脚穿着单衫,爬过三条高山,为部队探到平阳街口去……

邢兰参与抗日工作是无条件的,而且在一些坏家伙看来,简直是有瘾。

近几天,鲜姜台附近有汉奸活动,夜间,电线常常被割断。

邢兰自动地担任作侦察的工作。

每天傍晚在地里做了一天,回家吃过晚饭,我便看见他斜披了一件破棉袍,嘴里哼着歌,走下坡去。

我问他一句:

“哪里去?

他就眯眯眼:

“还是那件事……”

按照他这样一个人,矮小、气弱、营养不良,有些工作实在他是勉强做去的。

有一天,我看见他从坡下面一步一步挨上来,肩上扛着一条大树干,明显的他是那样吃力,但当我说要帮助他一下的时候,他却更挺直腰板,扛上去了。

当他放下,转过身来,脸已经白得怕人。

他告诉我,他要锯开来,给合作社做几架木犁。

还有一天,我瞧见他,赤着背,在山坡下打坯,用那石杵,用力敲打着泥土。

而那天只是二月初八。

如果能拿《水浒传》上一个名字来呼唤他,我愿意叫他“拼命三郎”。

一个小个子,腰里像士兵一样系了一条皮带,嘴上有时候也含着一个文明样式的烟斗。

而竟在一天,我发现了这个家伙是个“怪物”了。

他爬上一棵高大的榆树修理枝丫,停下来,竟从怀里掏出一只耀眼的口琴吹奏了。

他吹的调子不是西洋的东西,也不是中国流行的曲调,而是他吹熟了的自成的曲调,紧张而轻快,像夏天森林里的群鸟喧叫……

在晚上,我拿过他的口琴来看,是蝴蝶牌的,他说已经买了二年,但外面还很新,他爱好这东西,他小心地藏在怀里,他说:

“花的钱不少呢,一块七毛。

我粗略地记下这一些。

关于这个人,我想永远不会忘记他吧。

1940年3月23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邢兰“说话不断气喘,像有多年的痨症”,又写他身长不过五尺,“手脚举动活像一个孩子”,说明他体弱、矮小。

B.小说写了邢兰每天拿来当时很贵的柴火给“我”烧火取暖,表现了当时老百姓对革命队伍的无私支援和深厚情感。

C.不论是从小放牛,还是现在参加抗日工作,人们从没看见或听见他愁眉不展或唉声叹气过,表明邢兰是个乐天派。

D.小说首尾照应,内蕴丰富,最后一句“关于这个人,我想永远不会忘记他吧”表明了作者对邢兰无限崇敬的感情。

8.文章为何称邢兰为“拼命三郎”和“怪物”?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小说以“我”为视角布局谋篇,这样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裴漼,绛州闻喜著姓。

父琰之,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不主曹务,刺史李崇义始轻之,语之曰:

“同,三辅,吏事繁,子盍求便官?

毋留此!

”琰之唯唯。

属吏白积案数百,崇义让使趣断,琰之曰:

“何至逼人?

”乃命吏连纸进笔为省决,一日毕,既与夺当理,而笔词劲妙。

崇义惊曰:

“子何自晦,成吾过耶?

”由是名动一州,号“霹雳手”。

后为永年令,有惠政,吏刻石颂美。

以仓部郎中病废。

漼侍疾十余年,不肯仕。

琰之没,始擢明经,调陈留主簿,迁监察御史。

时崔湜、郑愔典吏部,坐奸赃,为李尚隐所劾,诏漼按讯,而安乐公主、上官昭容为阿右,漼执正其罪,天下称之。

累进中书舍人。

睿宗造金仙、玉真二观,时旱甚,役不止,漼上言:

“春夏毋聚大众,起大役,不可兴土功,妨农事。

若役使乖度,则有疾疫水旱之灾,此天人常应也。

今自冬徂春,雨不时降,人心憔然,莫知所出,而土木方兴,时旱之孽,职为此发。

今东作云始,丁壮就功,妨多益少,饥寒有渐。

《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冬,不雨,是时岁三筑台;

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是时作南门。

陛下以四方为念,宜下明制,令二京营作和市木石,一切停止。

有如农桑失时,户口流散,虽寺观营立,能救饥寒敝哉?

”上不报。

迁兵部侍郎。

以铨总劳,特授一子官。

开元五年,为吏部侍郎,甄拔士为多。

拜御史大夫。

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改太子宾客。

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懿。

(节选自《新唐书·

裴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B.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C.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D.漼雅与张说善/说方为宰相/数荐之/漼长于敷/奏天子亦重焉/擢吏部/尚书世俭素/而晚节嗜酒/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经是古时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的人须通晓经学,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谓之进士,以经义取士谓之明经。

B.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属官,历代名称和职务不尽相同,唐时掌管诏令、侍从、宣旨和接纳上奏文表等事。

C.《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D.二京是指汉代的东京和西京,即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张衡《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是指长安与洛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漼侍父多年,不求仕进。

裴漼父亲既有才华又施政惠民,任仓部郎中时患病辞官,裴漼为父侍疾十多年,直至父亲去世后才肯出来为官。

B.裴漼不畏权贵,秉公处事。

崔湜、郑愔因贪赃被弹劾,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偏袒他们,裴漼不徇私情,引经据典,公正地处置他们的罪过。

C.裴漼进言劝谏,毋妨农事。

睿宗建造金仙、玉真二观时旱灾严重,裴漼引用《春秋》的记载劝谏天子春夏不可役使过度,应该停止一切土木工程。

D.裴漼量才选人,多士被选。

任兵部侍郎时选才有功,天子奖励其子为官,开元五年裴漼转任吏部侍郎,选拔了很多士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属吏白积案数百,崇义让使趣断,琰之曰:

”(5分)

(2)有如农桑失时,户口流散,虽寺观营立,能救饥寒敝哉?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郊闲望有感韩偓①

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

鱼冲骇浪雪鳞健,鸦闪夕阳金背光。

心为感恩长惨戚,鬓缘经乱早苍浪。

可怜广武山前语②,楚汉宁教作战场。

注:

①韩偓,晚唐诗人,曾深得昭宗器重,官至兵部侍郎,后为小人所忌,被迫流落至江西、福建等地。

②《晋书•阮籍传》:

“籍曾登广武,观楚汉交战处,叹曰: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选取了富有秋天特征的“枫叶”“秋霜”“碧云”等意象,描绘了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深秋景色。

B.诗歌颔联形象地写出了鱼儿在水中冲浪健游,鳞片如雪;

乌鸦在夕阳下自由飞翔,翅膀闪着金光。

C.全诗围绕“闲”字,写出了诗人悠闲地观赏眼前色彩斑斓、生机蓬勃的秋景,表现了诗人自在、悠闲的心态。

D.这首诗前四句描绘秋郊秋景图,后四句联系自己的遭遇,感时抒怀;

以乐景衬哀情,脉络清晰。

15.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惨戚”的原因。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出下列空缺部分。

(1)《论语》里“吾日三省吾身”前“两省”是:

(2)“杜鹃”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登高》写杜鹃的句子是;

《琵琶行》写杜鹃的句子是。

(3)《逍遥游》中说,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这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万户飞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在诉说着对太空的向往。

70载风雨兼程,中国航天跨越发展,在浩瀚太空成就了一段的东方传奇。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而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不仅嫦娥四号成功发射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又一大壮举,更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突破。

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

从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航天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航天人努力前行的初心伟力。

长征运载火箭顾问龙乐豪,率领团队研制出世界一流大型火箭,耄耋之年依然坚守航天第一线……这样的例子。

发展航天事业,不能、依循他国道路,而应自主创新。

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在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嫦娥四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突破,更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又一大壮举。

B.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不仅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又一大壮举,更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突破。

C.不仅嫦娥四号成功发射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又一大壮举,更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突破。

D.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突破,更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又一大壮举。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波澜壮阔不孚众望不胜枚举杞人忧天

B.气象万千不负众望吉光片羽杞人忧天

C.波澜壮阔不负众望不胜枚举邯郸学步

D.气象万千不孚众望吉光片羽邯郸学步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自探月工程启动以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B.探月工程自启动以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C.启动探月工程以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D.探月工程的启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20.按照要求,对下联。

平仄可不论,注意得体。

(1)给学校劳动基地写一下联。

(2分)

上联:

流汗方知拓荒苦,。

(2)一位大学生即将毕业,参加工作,请你为他写一下联。

(3分)

干事创业,爱岗敬业,业业出奇迹;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苏轼说: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王守仁说: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可见,。

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

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

四、写作(60分)

22.下面提供两个作文题,请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6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国歌》歌词

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我的祖国》歌词

③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着海的欢乐。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2)仔细观察下面《爷爷、爸爸、我》《爷爷,不用再找了》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这两幅漫画都展示了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在一次高中学生漫画欣赏会上,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

那么你呢?

请以“我更喜欢漫画《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请把你选择的漫画题目填在作文题目空白处;

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联想、感受与理由。

语文参考答案

1.B(“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说法错误,原文中说“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

2.C(C项中类比错,应是对比。

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

B项中清明与中元节活动是与文学的原初思考一致,而七夕是节日与文学生产共生)

3.D(A项中文学并不能直接引发人对生命本原的思考,而是要经由审美活动;

B项中“文学作品”“使节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标识”错误;

C项“完全”过于绝对)

4.C(“近四年来连年提升”有误,应该是“近三年来连续提升”。

“又创历史新高”的说法有误,2017年低于2013年)

5.B(A项“大写意”说法有误。

原文是“为绘制‘工笔画’作出贡献”。

C项“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说法有误。

改变文意。

D项“经贸服务”说法有误。

6.

(1)国家层面:

元首外交引领,深化了双边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互利共赢;

建立工作机制。

(2)论坛引领高质量发展:

形成高质量的合作倡议和报告,形成了一份283项的成果清单。

(3)企业合作方面:

强化基础设施、产业、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