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8651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docx

《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docx

药学大专论文临床用药

摘要

合理用药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安全用药问题。

 

第一节药物的不合理应用--------------------------1

第二节怎样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3

2.1药品因素------------------------------------3

2.2患者自身的原因------------------------------3

2.3其他因素------------------------------------4

第三节不良反应如何判断--------------------------6

3.1从时间判断----------------------------------6

3.2从症状判断----------------------------------6

第四节怎样做到安全用药--------------------------8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不良反应。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第一节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

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

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

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

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临床的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第二节怎样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

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

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

如:

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

(2)不良药理作用:

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

(3)药物的质量:

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4)药物的剂量:

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5)剂型的影响:

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

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

(2)年龄:

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

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

(3)个体差异:

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4)疾病因素:

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

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长期用药:

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3)合并用药:

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

(4)减药或停药:

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

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第三节不良反应如何判断

3.1从时间判断

一看用药后数秒至数小时发生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在接受药物后突然发生。

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数分钟至12小时内。

支气管哮喘也常是药物过敏反应的表现,多发生在用药后数秒至数分钟内。

另外,如发生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则可能是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二看用药后1至2周发生的不良反应。

血清病样反应多在首次用药后10天左右发生。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在用药后几小时至28天内发病。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在10天后开始发病。

三看停药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不良反应。

如长期使用心得安、可乐定降血压,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高血压,连续使用抗凝剂突然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高凝状态伴血栓形成等。

四看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如保泰松、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在停药后较长一段时间才发生,白消安引起的肺部病变常在病人用药后1年以上出现,停药后仍可继续发生。

3.2从症状判断

一般而言,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其表现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

如药物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疹,表现与原发疾病的表现可能完全不同。

心得安治疗高血压,在症状控制后停药而发生反跳性高血压,双氢克尿噻在利尿过程中又出现水肿或使水肿加重,此种现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第四节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1)不能轻信药品广告。

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

(2)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

(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

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4)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

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结论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

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徐年卉、林国生、付洁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

2.唐镜波合理用药的评价与实践要点全军临床合理用药研讨班论文摘要汇编1990

3.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

4.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5.曹全英合并用药可能引起的毒副反应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