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教学纪实.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8764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题教学纪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审题教学纪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审题教学纪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审题教学纪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审题教学纪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审题教学纪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审题教学纪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审题教学纪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审题教学纪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审题教学纪实.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审题教学纪实.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题教学纪实.docx

《审题教学纪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题教学纪实.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审题教学纪实.docx

审题教学纪实

“审题”教学纪实

2012-4-27

片段一:

教师出示一个大正方形(如图1),并把它平均分成ABC四块,在ABC三块中又选择完全相同且面积相等的一部分涂上阴影。

请学生们思考问题:

将A部分的空白部分平均分成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学生经过思考,很快便发现了答案,只需要添加一条线即可(如图2)。

将B部分的空白部分平均分成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的三部分。

同样,学生们也很快边发现了答案(如图3)。

将C部分的空白部分平均分成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这时,不要说学生,就连现场听课的老师们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这的确是一道非常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最后由老师直接给出了答案(如图3),现场一片惊叹,确实,这个答案不是学生或者老师一下子就能想得出来。

将D部分的空白部分平均分成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的七个部分。

另外,还给出了一句话——“解答这道题的世界纪录是七秒”,接着电脑便开始记时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家似乎都停止了思考,不知道如何应对。

当时间到时,没有一人想出答案,华老师又出示了答案(如图4),现场所有人都笑了。

不是因为这个答案太高明,而是因为这个答案太简单了,正像学生所说的“我们思维定式了”。

的确,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式太可怕了,它可以打断我们正常的思维,同时把我们带进一个怪圈中走不出来。

就在这样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上课了。

B

B

A

A

片段二:

师:

口算下面各题,(电脑出示)直接写答数。

比一比谁能全部做对。

23×44.8÷215-0.6

24×516×521.7+3

0.3×0.9÷0.3×0.90.9×0.3÷0.9×0.3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不用举手,做好的请坐正。

3分钟后,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己判断。

对的打钩,错的打个问号。

师:

刚才8道口算题全对的请举手。

(有部分学生举手)

师:

(饶有兴趣地数着)哦,不错,共有20位同学全对。

真棒!

全对的同学又没有经验告诉大家?

做错的同学是不是有疑问要请教呢?

请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几分钟后,组织全班交流)

师:

交流后,自己有没有收获?

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

我最大的收获是锻炼了自己口算的能力。

师:

真棒!

还有特别的吗?

(学生在思考)

师:

(发现没人举手,幽默地说)刚才大家说了有收获,但是这个收获呢,却一时不能表达出来,或者说还不想表达,没关系。

这让我忽然想到一首歌:

你虽然不开口说一句话,但是却明白人世间的真假、、、、、、

(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

师:

其实不管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我想都有自己的收获!

不急,等一会儿再表达。

接下来要好好表现了。

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份练习卷,5分钟内,看哪些同学能圆满地解答这些题。

为了公平起见,拿到试卷后,先不要看,等一会儿一起看试卷。

(教师分发试卷,不时风趣地说着:

“真好,没人从试卷的反面偷看。

”稍后学生开始答卷)

师:

(巡视课堂,鼓励学生)同学们写字的姿势真好,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

不好,糟了、、、、、、

(接着,在屏幕上出示了第6题。

听课老师抬头一看,纷纷窃笑,估计很多学生要上当了。

师:

(善意的提醒)不要说话,自己独立做。

师:

时间到。

现在我了解一下,完成的请举手!

片段三:

(没人举手,没有孩子全部完成)

师:

(吃惊地)啊,不会吧?

有什么想法吗?

怎么一个同学也没有做完,我想不会吧。

生:

(生气的)华老师,你在耍我们。

师:

我哪里耍你呢?

生:

(语气坚决地)看了6题,就觉得你在耍我们。

“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

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

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师:

(惊奇地)哦,我真的在耍你们吗?

生:

(非常冷静地)我认为华老师并没有耍我们,因为试卷上第一题—“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已经告诉我们要把试卷读完,如果认真读完试卷,应该可以看到第六题。

师:

(惊喜地)这个小老乡真好,善解人意,真是我的知音。

我又没有耍你们?

开始不是说明白了吗?

生:

(齐读)“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师:

(反问)要做几件事情?

生:

(齐答)两件事情。

师:

刚才我发现了,有的同学做了第一件事情,还有的同学名字也没有写,赶紧去做题了。

刚才要求大家除了写名字,还要求做什么?

生:

还要认真读题。

师:

(感叹地)你看,老师提醒你了,你没有读完,这能怪我吗?

(很多学生低下头,自责状)

师:

现在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

以后解决问题时,先审题,再好好做。

生:

审题太重要了!

生:

要认真把题目读完。

师:

那好,现在请大家完成第4、5、7三题,时间为6分钟。

(学生独立解答,稍后,进行反馈)

生:

第4题:

300-4*60=60(千米)。

师:

还有不同的答案吗?

师:

(对着一个男生,笑着)你的表情特别好,皱着眉头想说话,请你说。

生:

60*4=240(千米)。

师:

(怀疑地)啊,还有不同的答案?

认同第一个答案的请举手!

(大部分学生举起手)同意第二个答案的呢?

(少部分学生举起手)咦,怎么这道题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

(学生都低着头思考)

师:

(笑着问)那你们究竟同意哪一个?

(很多学生改变了自己的选择)为什么改变想法了?

生:

因为“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就是求4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师:

是这样的意思吗?

会画线段图吗?

(学生独立化线段图)

师:

搁笔,大部分同学画好了。

把题目画出来是个审题的好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以在头脑里画图。

看好问题求什么。

把问号标在哪里呢?

生:

(齐答)求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师:

我们一开始以为求什么了?

生:

以为是离乙地多少千米。

师:

是不是有人看到“4小时后离”,就不看了?

(好几位学生在使劲点头)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一位同学回到家,他妈妈说:

“儿子,帮我去……”那儿子撒腿就跑。

妈妈在门口频频招手:

“儿子,你还没听我说去哪儿呢!

”(学生们会心地笑了)最关键的是把题目认真读完,看了一半,不行。

咦,刚才大家就知道了“要认真地把题目读完”的啊?

看来知道并且做到,才能做到更好。

(学生想想刚才的表现,都不好意思的笑了)

师:

做完这题有收获吗?

看来经验是有用的,但要看什么时候用。

把经验用错了地方就是教训。

(学生默默点点头)

片段四:

师:

第5题已经做出答案的请举手。

(全班只有几个人做出来)我就好奇了:

没有答案,一定是碰到难处了。

哪位来说说?

(没有学生响应)

师:

(微笑着)不让会做的说,却让不会做的说,为什么啊?

(有学生认为老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笑了)这就像一个人问路,我们得先问他在哪儿迷路了,是吧?

(学生脸上浮现出明白意思的表情)能把自己碰到难处说出来,那就是水平。

(稍停片刻)

生:

题目太长,没看懂。

师:

你是第一个勇敢地说出自己困惑的人,了不起!

最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上都有一两道题题目很长,那是在考阅读理解能力呢。

生:

“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这边跑……”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生:

小狗第一次遇到小兵的时间可以求,小狗再和小明相遇的时间就不会求了。

生:

我不会求小狗一个跑了多少时间。

(学生说出困惑后,教师都给予鼓励。

然后逐一解决。

关于理解题意,教师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

师:

求小狗跑的时间,可以一段一段地加起来,不过,那样难度挺大。

如果我们的思路不是跟着小狗跑,就好求了。

小狗从什么时候开始跑的,到什么时候结束的?

生:

与小明、小兵同时开始,到小明、小兵相遇结束。

生:

(大部分同学几乎同时恍然大悟)哦,小狗跑的时间就是小明和小兵相遇的时间。

师:

(满意地点点头)困惑解决了,那现在会做了吗?

生:

我是这样做的:

55+65=120(米),1200/120=10(分),240*10=2400(米)。

师:

跟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还有不同的吗?

生:

55+65=120(米),1200/120=10(分),240*10=2400(米),2400*2=4800(米)。

师:

我很好奇这位同学为什么还要用2400乘以2呢?

生:

我认为小兵也带了一条狗,一个两条狗了。

师:

(手指题目)来,我们一起看题目。

(手停在半空,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对,对,对,小兵也带了一条狗,一共两条狗了。

(有部分学生和听课老师先不明白,后来都笑了)

师:

(开心地笑着)“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确实可以理解成两人都

带了小狗。

两只小狗,就走了4800米。

(高兴地摸着孩子的头)呵呵,你叫什么名字?

生:

我叫刘凉风。

师:

这个“凉风”好不好?

(众生笑)你真的太棒了!

敢于独立思考。

来,掌声祝贺他!

我真的没有想到,这可不是华老师有意设计的,

师:

现在我特别想提醒那些刚开始没有做出来的同学,一开始是不是盯着题目里那个省略号在想?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魔术。

“(播放世界著名魔术大师大卫的魔术:

出示六张扑克牌,要求选中一张并记住,几秒钟后,在处十五张牌,果然,自己记得那张牌消失了。

不少学生惊讶的张大了嘴······)知道这个魔术的秘密吗?

生:

知道,看牌要仔细。

师:

怎么仔细?

生:

就想看题目一样。

师:

看仔细,看出什么了?

生:

看出规律来。

师:

你想的那张牌是不是没了?

(生答:

是!

)你想的牌也没了,他想的那张牌也没了···怎么回事?

生:

全换了。

师:

(充满怀疑的)是全换了吗?

生:

(齐)是!

师:

(开心的)真奇妙!

那我们一开始怎么没有看出这一点呢?

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只盯着那张牌。

当我们的眼睛只盯着一个地方看时,我们就会想瞎子一样看不见其他的了。

(众生齐笑)

片段五:

师:

现在请大家交流第七题。

生:

4×3.2=12.8(平方米),12.8+2.8=15.6(平方米),15.6×0.4=6.24(千克)。

(其他同学都笑了,看出来第二步好像不对)

师:

哦,别说人家错了,有不同想法说出来讨论。

生:

4×3.2=12.8(平方米),12.8-2.8=10(平方米),10×0.4=4(千克)。

师:

好!

孩子们,还有不同答案吗?

那究竟是第一个答案对,还是第二个答案对呢?

生:

(齐)第二个答案对。

师:

我们肯定不比人多,也不比声音高,我们只要比较第一个与第二个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看得出来,这也是个本领。

生:

他们解题的第二步不同:

上面是加,下面是减。

师:

对,区别就在这里。

那究竟应该是加上2.8还是减去2.8,减还是加呢?

生:

应该是减,因为窗户上不要涂漆,应该用减法。

师:

说得真逗!

窗户上又不要涂漆,不能用加的。

(学生们都笑了)那应该选哪个结果呢?

生:

(齐)应该是第二个。

师:

(故意放慢速度)第二个答案是对的?

生:

(充满自信地)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不对。

因为题目里说“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要求南墙刷上彩漆。

这样就必须知道房间的高,而题目里没有告诉我们,所以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是错误的。

这道题没法做。

(全班学生主动鼓掌)

师:

(微笑着)佩服,真佩服!

我有两层佩服:

一是刚才大家做试卷时,他只做了一步,后面没有做,我猜他认真审题了;二是在大家声音这么高,意见这么集中的时候,他有勇气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是很不容易的。

掌声!

请大家为他鼓掌!

(师生热烈地鼓掌)

师:

这使我想到了一个数学故事:

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一条船,这只船上装了75头牛、45只羊。

请问船长今年多大了?

(生齐笑)

师:

你们笑什么?

生:

这好像与船长的年龄毫不相干。

师:

“毫不相干”,这个词用得好!

可是,当年一位数学家到全国各地去搞实验,很多人这样解答:

75+45=120(岁)。

有人想船长的年龄不可能这么大,于是用120÷3=60(岁)。

也有人用74-45=30(岁)。

总之90%的人都给出了答案,很少有人发现不能做。

我们班同学都看出来了,佩服,为自己鼓掌!

(学生充满了自信,纷纷为自己鼓掌)

片段六:

师:

上完这节课,现在你有什么收获?

生:

审题时要看清楚题目,不能盲目下笔。

生:

看题目的时候,看清楚条件与问题、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

师:

(板书:

审题)那怎么审题呢?

生:

仔细读条件,看清楚条件与问题是不是相干。

生:

做应用题时,看问题最后求什么。

就像刚才第4题,实际上仔细看了,就明白了。

师:

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学生窃窃私语)

师:

从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

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读题,不能想当然,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盲目判断,经验有时候也会害我们。

我写了一首儿歌,与大家一起分享——

审题

审题不误答题工,

匆匆动笔希望空,

量量关系要读懂,

读完三遍再启动。

(学生们读完,教师接着说)审题就是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已知量和已知量、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有没有关系?

我建议学生,题目一般读三遍,第一遍理解题意,第二遍分析关系,第三遍确认算法。

不能读一遍就动笔,更不能读0.7遍、0.8遍哦。

(全班同学微笑着走出了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