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5937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招教考试教育基础模拟试题一Word下载.docx

10.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学习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为()。

A.个别化教学B.指导性教学C.合作教学D.情境教学

11.教学过程是多种矛盾存在的统一体,其中最基本的矛盾是()。

A.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B.教师与教学手段之间的矛盾

C.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D.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12.我国最早开始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l862年建立的()。

A.福建船政学堂B.天津中西学堂

C.京师同文馆D.南洋公学

13.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模式是()。

A.平行管理B.民主管理C.目标管理D.放任管理

14.乌申斯基指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所以主张在教学中运用()。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5.初中阶段设置()课程。

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D.分科和综合相结合

16.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说:

“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不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

A.热爱学生B.团结协作

C.为人师表D.爱岗敬业

17.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方针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D.教育目的

18.()是人的发展的现实根基与资源。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能动性

19.学校文化从其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为()。

A.观念文化、学生文化和制度文化B.教师文化、物质文化和组织文化

C.精神文化、教师文化和制度文化D.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20.()在其著作《爱弥儿》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A.夸美纽斯B.康德

C.赫尔巴特D.卢梭

21.多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多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作评价,注重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学评价方式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

C.常模评价D.诊断性评价

2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明别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演示法B.讨论法

C.讲授法D.谈话法

23.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苏联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

C.荀子D.夸美纽斯

24.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A.生物起源论B.交往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

25.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B.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26.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和分析的教育家和著作是()。

A.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卢梭《爱弥儿》

27.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B.课外活动

C.生产劳动D.社会活动

28.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的争论。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B.知识与能力

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

29.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B.遗传素质C.环境D.教育

30.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

31.教师讲课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

32.有守恒、思维可逆并达到了去自我中心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3.在个性结构中,始终有道德评价意义并有好坏之分的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意志

34.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

A.个案研究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

35.“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6.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B.惩罚C.负强化D.抑制

3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38.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

39.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神话

40.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高智商一定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C.低智商也可能具有创造性

D.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1.在知识学习中,写作方法的学习属于()。

A.陈述性知识的学习B.心智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D.感性知识的学习

42.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这是注意的()。

A.分散B.转移C.分配D.广度

43.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A.IQ=MA/CA×

100%B.IQ=CA/MA×

l00%

C.IQ=MA/CA×

l00D.IQ=CA/MA×

l00

44.学生思考问题时,思维灵活多变,不容易受习惯、定势的影响,这是发散思维()品质的表现。

A.流畅性B.精确性C.独创性D.变通性

45.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

46.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是()。

A.实践B.反应C.反射D.学习

47.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

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

A.不可逆性B.单维性C.自我中心D.集中化

48.1937年出版《人格:

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的人是()。

A.卡特尔B.塔佩斯C.奥尔波特D.霍兰德

49.感知的快速、思维的精确属于性格的()。

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态度特征

50.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学习动机是()。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内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外部动机

51.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是()学习类型。

A.接受学习B.机械学习C.意义学习D.信号学习

52.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事物潜在作用,这种阻碍理解的因素是()。

A.已有的知识经验B.问题特征C.功能固着D.原型启发

53.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

54.“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

A.初期B.中期C.后期D.各阶段都可能

55.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

56.()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57.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

A.盲目性B.散漫性C.顽固性D.动摇性

58.某小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但喜欢看动画片。

家长规定,只有在进行半小时的锻炼之后才允许看动画片,这样,该学生锻炼时间相应增加。

这是()。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间接强化

59.在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60.初三学生小明在家做作业时,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上学习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闸盒里的保险丝。

这是问题解决的哪个过程()。

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

C.提出假设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师备课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包括()。

A.考虑教学方法B.钻研教材C.做好课件D.了解学生

2.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若干问题,包括()。

A.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B.采用哪些教育方法和手段实现教育目标

C.怎样有效地去组织教育经验

D.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E.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

C.个性和共性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以下关于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有()。

A.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始于德国科学家康德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C.最早的教育学研究机构,是与德国普鲁士王朝的哥廷根大学

D.把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英国哲学家培根

5.新型社会主义师生关系是()。

A.沟通自由B.民主平等C.尊师爱生D.教学相长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的义务有()。

A.遵守法律、法规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C.努力完成学习任务D.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

E.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7.认知策略包括()。

A.复述策略B.计划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8.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学习辅导B.生活辅导C.择业辅导D.科技辅导

9.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点有()。

A.流畅性B.变通性C.稳定性D.独特性

10.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指()。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成绩律

11.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A.知识获得B.知识应用C.知识保持D.知识提取

12.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分为()。

A.原型操作B.原型内化C.原型定向D.原型整合

13.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14.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性格的社会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

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15.以下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A.自省智力B.空间智力C.社交智力D.情绪智力

E.体能智力

16.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A.知识观B.学习观C.学生观D.教师观

17.心智技能培养的基本要求包括()。

A.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B.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C.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D.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E.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

18.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A.强化的内驱力B.认知的内驱力

C.好奇的内驱力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E.附属的内驱力

19.在对创造性个性进行塑造的过程中,可采取的建议有()。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C.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E.保护好奇心

20.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练习分为()。

A.整体练习B.分散练习C.模拟练习D.集中练习

参考答案

1.B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永远牵着他们的手。

2.D教育科学知识有助于教师利用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分析和了解学生特征。

3.D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学思想。

4.D教育的功能决定了教育是永恒的。

5.C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6.C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国际性、终身性、革命性。

其中现代教育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

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7.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都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8.C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一是:

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

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所以教育应要抓住关键期。

9.A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

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

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0.A个别化教学是指以学生个人的水平和学习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11.C教学过程最基本的矛盾是学生和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12.C我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l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13.C本题考查目标管理模式的内涵。

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模式。

故选C。

14.A本题考查教学的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需要儿童直观的去发现,因此他主张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

故选A。

15.D本题考查各阶段课程的设置。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故选D。

16.C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学生具有向师性特点,教师的言行举止、品德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做到为人师表。

17.D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18.B本题考查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先天可能性,要把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还有赖于后天生活的环境影响。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根基与资源。

故选B。

19.D本题考查学校文化的分类。

学校文化从其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

20.D本题考查教育著作。

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21.D本题考查诊断性评价的内涵。

诊断性评价具有配置性评价的含义并且还有另一层内容:

即多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多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作评价,注重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22.B本题考查讨论法的内涵。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明辨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23.A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4.C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25.B略。

26.B本题考查班级组织的发展。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任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和分析。

27.A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28.B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无关紧要;

实质教育论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给学生传授知识,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29.B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30.C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1.A本题考查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教师讲课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32.D本题考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自我中心”的程度也在下降;

在形式运算阶段,个体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思维具有可逆性,并达到了去自我中心。

33.B本题考查性格的含义。

性格是个体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好与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

34.D本题考查观察法的特点。

观察法是在自然的场景下对人的心理行为与言语表现进行直接观察,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全面;

一般在被观察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比较隐秘。

35.C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题干中“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说的是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36.C本题考查的是负强化的知识。

负强化就是通过撤消一个厌恶刺激,来增加预期行为发生的频率。

而惩罚是直接施加一个厌恶刺激,来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37.D本题考查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因此应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8.A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明显标志,对学生行为转变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引导作用。

39.B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说。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来的,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0.D本题考查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然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41.B本题考查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

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

42.C本题考查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