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599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docx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客观题

一、单选题(题数:

35,共 35 分)

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

∙A、《共产党宣言》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资本论》

∙D、《神圣家族》

正确答案:

A

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正确答案:

C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正确答案:

D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 (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

正确答案:

A

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正确答案:

B

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属于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人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正确答案:

D

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正确答案:

D

8、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

C

9、“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  )。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正确答案:

C

10、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正确答案:

C

11、在价格形式发展过程中,“2个面包,2盒酸奶,1块香皂……=1瓶可乐”,表示的是(   )。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正确答案:

C

12、某工厂原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若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增加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则剩余价值率为(   )A.20%    B.100%   C.150%     D.200%

正确答案:

C

13、垄断利润是(    )。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正确答案:

D

14、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   )。

∙A、无产阶级先锋队

∙B、工农联盟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民主

正确答案:

B

15、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

∙A、推翻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

∙B、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C、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D、建设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

正确答案:

C

1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      )。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与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

∙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

正确答案:

D

17.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0 分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正确答案:

C

18. 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

 

∙A、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

∙D、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正确答案:

B

19.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自为性

∙D、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

B

20.毛泽东有句话说: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传,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指的是(     )。

∙A、时间的一维性

∙B、空间的广延性

∙C、时空的无限性

∙D、事物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正确答案:

A

21.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在1927年,实际上就已经在井岗山上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一部分人民已经率先获得了解放。

那么,1927年在解放区实现的是(     )。

∙A、爆发式飞跃

∙B、阶段性质变

∙C、局部性质变

∙D、局部性量变

正确答案:

C

2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正确答案:

A

23. 实践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要素构成的。

客体是指(     )。

∙A、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B、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

∙C、运用、操作实践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D、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正确答案:

A

24.“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的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

”这说明(      )。

∙A、人的认识和能力差别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B、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先天差异

∙C、人的地位是由其出身决定的

∙D、人的差别取决于后天的主观努力程度

正确答案:

A

25.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最主要是由(     )。

∙A、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B、现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C、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决定的

∙D、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决定的

正确答案:

A

26. 真理具有多方面的属性。

其最根本的属性是(     )。

∙A、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B、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C、历史和逻辑相吻合

∙D、过程和结果相印证

正确答案:

A

27.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      )。

∙A、客体的有用性

∙B、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的意义关系

∙C、主体的需求

∙D、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

正确答案:

B

28.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正确答案:

D

29. 在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政治上层建筑

∙D、思想上层建筑

正确答案:

C

30. 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     )。

∙A、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

∙B、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不变

∙C、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减少

∙D、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增多

正确答案:

A

31.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是它的(     )。

∙A、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B、价值的特殊性

∙C、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殊性

∙D、工资的特殊性

正确答案:

A

32.流动资本是指(       )。

∙A、资本家专门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B、资本家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C、不变资本

∙D、可变资本

正确答案:

B

33.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

A、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B、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C、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D、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正确答案:

B

34.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价值中,既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又是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是 (  

A、C

∙B、V

∙C、M

∙D、V+M

正确答案:

B

35.某资本家的企业投入200万元资本,资本有机构成是7:

3,所生产的产品价值为26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   )

∙A、30%

∙B、50%

∙C、100%

∙D、150%

正确答案:

C

二、多选题(题数:

20,共 40 分)

1、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正确答案:

BCD

2、造大楼先在图纸上设计,然后根据图纸造楼,这说明(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D、意识可以创造世界

正确答案:

BC

3、下列命题中体现辩证法思想的有(   )。

∙A、动中有静,静中含动

∙B、物极必反

∙C、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

∙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正确答案:

ABC

4、“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力量

∙D、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变成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

正确答案:

ABD

5、下列各对矛盾中,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

∙A、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BD

6、“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左倾和右倾错误,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受到极大的破坏。

”“由于电磁理论的发现,人们根据这一理论制造了电动机,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从而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这两份材料说明:

(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不同

∙C、社会意识特殊情况下可以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正确答案:

AB

7、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

∙A、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

正确答案:

AC

8、商品的价值是(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

正确答案:

ABCD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

正确答案:

AC

10、垄断价格是(   )。

∙A、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价格

∙B、垄断组织凭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

∙C、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

∙D、保证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正确答案:

ABCD

11.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E、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

CDE

1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使统一体分解

正确答案:

ABC

13.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价格受供求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而又制约供求关系

正确答案:

ACE

1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正确答案:

ABCDE

15.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

∙A、货币资本

∙B、流动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E、商业资本

正确答案:

ACD

16.关于现象和本质,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

∙B、科学研究的任务是要通过现象发现本质

∙C、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D、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正确答案:

ABCD

1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迄今为止经历了(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资本主义经济“滞胀”阶段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正确答案:

ACD

18.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     )。

∙A、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E、价值的存在不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正确答案:

AC

19.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正确答案:

CD

20.“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     )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正确答案:

AB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