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桥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
《文氏桥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氏桥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实验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氏桥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实验报告
文氏桥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刘洁2014180101005
一、实验预习
1、复习应用集成运放实现文氏桥振荡电路的原理;
为了实现正弦波,要加入正反馈;正弦波发生电路的组成为;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环节。
正弦波振荡条件:
|AF|=1;ᵠA+ᵠB=2nπ(n为整数)
起振条件:
a)|AF|>1
b)f0=1/2πRC
c)正反馈
2、设计文氏桥振荡电路,实现正弦信号的产生,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文氏桥振荡电路的设计原理
2、掌握文氏桥振荡电路性能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原理
如下图所示为RC文氏桥振荡电路。
其中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并起选频作用,R1、R2、Rw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条件。
调解Rw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
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D1、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稳幅。
D1和D2要求特性匹配,以确保输出波形正、负半周期对称。
R3的接入是为了消弱二极管的影响,改善波形失真。
电路的振荡频率:
f=1/2πRC
起振的幅值条件:
Af=1+Rf/R1>=3
调整Rw,使得电路起振,且失真最小。
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即可调解振荡频率。
四、测试方法
本次实验设计的测试方法有:
直流电压、交流信号的定量测试。
五、实验内容
1、文氏桥振荡器的实现
根据元件包中所提供的元件,应用集成运放设计并搭建实现文氏桥振荡电路,调解电路中参数使得电路输出从有到无,从正弦波到失真。
定量地绘出正弦波的波形,记录起振时的电路参数,分析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并记录出最大不失真输出时的振幅。
所搭建的文氏桥振荡电路:
1、电路输出从有到无:
输出电路无:
2、从正弦波到失真
正弦波:
失真:
起振时的电路:
负反馈越强,输出波形失真度越高;负反馈适中,输出波形无限接近与正弦波;负反馈太弱,输出波形幅度已经纳米级了。
最大不失真时的振幅:
最大不失真时的振幅为11V左右。
2、研究R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改变R、C参数的大小,用示波器观测起振的正弦输出,分析R、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R=1.6kΩ,C=200nF时
f=1/2πRC=497.36Hz
R=1.6kΩ,C=400nF时
f=1/2πRC=248.68Hz
R=2kΩ,C=200nF时
f=1/2πRC=397.89Hz
R=2kΩ,C=500nF时
f=1/2πRC=159.15Hz
f=1/2πRC,当R或C改变时,频率也会随之改变。
3、稳幅作用的分析
断开稳幅电路中的D1、D2,调解电路参数,使得输出为最大不失真状态,分析D1、D2在电路中的稳幅作用。
断开稳幅电路中的D1、D2,仿真波形会有一段较长时间处于起振。
D1、D2自动调整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维持输出电压幅度的稳定。
六、思考题
文氏桥振荡电路中,D1、D2是如何稳幅的?
具体过程如下:
当输出电压的幅度较小时,两个二极管截止,负反馈系数由Rw、R1、R2决定,当输出电压的幅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候,两个二极管导通,其动态电阻与R2并联,使得反馈系数变大,电压增益下降。
输出电压的幅度越大,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电压增益也越小,从而为此输出电压的幅度基本稳定。
七、实验器材
1、函数发生器一台
2、万用表一台
3、示波器一台
4、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5、电阻、电容、稳压二极管、集成运放、导线若干
6、面包板一个
八、心得与体会
对multisim软件使用更加熟练,学会如何调试元件以及设计电路,并且学会如何确定电路元件中的相关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