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111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docx

《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案试讲稿共三篇

《14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

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

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

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

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

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

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一

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

思考: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

大家理解得非常好!

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的确,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

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维方向借景抒情

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

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整体感知

1.美学家说: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学习目标:

(幻灯)

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

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

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

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

下面,请大家看课文,你们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

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

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

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

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如:

《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面:

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三、分析鉴赏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

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

什么样的景物,会使郁达夫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

(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

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从秋声秋色的角度来写,有何好处?

明确:

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

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3)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色?

(分两组找,讨论)

①明确:

色:

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

提问:

A、本文选择的秋色又有什么特点?

(颜色的格调)

明确:

冷色调。

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

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面对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

冷清。

处处散发着丝丝的凉意。

②明确:

声:

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

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

静。

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

反衬。

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的鸣叫、扫帚扫街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

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

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

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

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

更加孤独,凄冷。

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

“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感悟

1、秋色冷清,秋声寂寞,作者在这样清静的秋色秋声里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

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

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

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

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

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

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

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小院秋天的清晨之景。

男同学在听的时候试着概括一下客观的景。

展示画面二

(预设学生回答)

小院晨景:

天高色青下,驯鸽飞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树,破壁腰静对着牵牛花的兰朵,日光穿过槐树叶透射下来。

院中之人:

清晨,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大碗浓茶,细数日光或静对牵牛及产生的联想(疏落的秋草)。

主观感受:

清闲、寂寞、悲凉。

明确:

同学们回答不错。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

碧绿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

穿着青布长衫坐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望碧空,细数槐叶间透下来的日光,俯身撷牵牛,耳边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

这种“清、静”中略带“悲凉”的情调,体现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质朴美。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

同学们,老师想通过解读“小院秋晨”来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以点带面去分析其他四幅画面的意境。

(板书“以景显情”)

2、国学大师王国维有言: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这跟当时作者的生存环境有关,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为知识分子的郁达夫在30年代中期,思想苦闷,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为了逃避现实,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正是带着这样的心境来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无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内外和谐。

(板书:

“以情驭景”)

五、细节分析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希望大家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

最后,由大家来问问题。

预设问题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

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

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

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慢”“润”“淡”。

预设问题2、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

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

六、深情结语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

“清、静、悲凉”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作者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

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七、联读悟写

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八、教后反思

1、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但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已七十多年了,学生要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味、情味的确有些困难。

“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消除时代隔阂,从而感受人文情怀。

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2、利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把《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对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的分析还可以更到位些,如:

没有点出本文选材的零碎性,五幅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这是为何?

这是本课教学的一点败笔。

不过,我又常常以“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来宽慰自己,不知能否得到同仁们的谅解?

说明

此次编写教案,参考和借鉴了不少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编写方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九、点评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本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高中新课程这一理念,同时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学中突出重点,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可操作性强。

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综合与分析。

本设计在布置预习时,指向具体,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包括形象和情意)的前提下,概括文本的五幅画面,这样,学生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映象。

课堂实施过程主要是分析,对文本的分析是深入理解的过程,即课堂探究的过程。

整体把握有必须依赖于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才能更加深刻,整体与局部又不是绝对的,文本的每个层次相对于整个文本来说是局部,但相对于其内部层次来说又是整体。

本设计通过师生对五幅画面的共同探究、分析,对“清、静、悲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然后通过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成一个整体的,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深入与浅出。

本设计以学生熟悉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运用已学过的课文《荷塘月色》与文本相比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又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层层深入地逐步揭示文本的内核,引向对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对本设计的建议

(一)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

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后,一般要再进行概括整合,这样反过来又促进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也就是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格局。

预设时,在“细节分析”后,再让学生完整地阅读,体味、感悟文本的意蕴,可能是有效果的。

(二)多元解读的把握。

在课堂教学的尾声,预设了“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

”的问题,拟构的情景是“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

这里显现出为“多元”而“多元”的痕迹,既然课堂上师生解读、探讨都是文本的“清、静、悲凉”所蕴涵的情感,怎么还会有同学认为本文是“颂秋”,而且“言之有理”?

岂不是把哈姆雷特解读成李尔王,还言之有理!

如果要比较,让学生举出几个颂秋的文章,也许会更好些。

 

《14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

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

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

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

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

刘禹锡《秋词》

(一) 

(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

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

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

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

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

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

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

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

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

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

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

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

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是悲凉,还是清新?

(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

清、静、悲凉。

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

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一问: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

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

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

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

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

冷色。

四问:

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

冷清。

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

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

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

静。

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

孤独、痛苦。

八问:

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

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悲凉。

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九问:

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

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

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

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

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

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

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

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

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

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

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

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

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14.1故都的秋》试讲稿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了古人有关描写秋天的诗文作品,不知道大家完成的怎么样,有哪位同学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好,右边这位男生你来说。

你找到了欧阳修的《玉楼春》,里面有两句诗“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你非常喜欢,还有柳永写过的《少年游》,“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说的很好请坐下。

还有同学找到了吗?

哦,我听到有同学说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写的也是一个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