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656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1.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互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2.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更长一些时间。

4.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二、主要心理学派及其基本观点

1.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是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代表作《梦的解析》)。

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这种动机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且表现在人们的行动中,这种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特点是将人“病态化”的进行分析。

2.行为主义学派: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后期主要代表是斯金纳。

注重实验研究,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在研究方法上,反对内省法,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可观测的行为,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

特点是将动物实验迁移到人身上,将人“兽化”。

3.认知心理学派:

特别强调刺激与行为之间内在的认知过程以及学习者内在的特征对学习的影响,将行为主义学派的S-R改成了S-O-R(O指学习者的内部集体变量,或称中间变量)。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纳赛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在研究方法上,认知心理学运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将人“机器化”。

4.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主要发起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后期代表人物是罗杰斯。

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还人以本来的面目,研究活生生的、健康的、具有个体特点的个人。

三、教育对象和教育活动的特殊性需要心理学,具体表现?

答:

1.人有区别于其他物质或产品的心理现象(因心施教)

2.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因龄施教)

3.男女学生具有不同的性别差异(因性施教)

4.同年级、同年龄、同性别的学生还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图1最近发展区示意图

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区分为两种:

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其中“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五、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其独立的标志通常认为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

本书把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界定为:

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六、教育、学习、发展三者的关系

三者联系表现在:

教育必须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低于或大大超越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都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

三者区别表现在:

三者分别由教育理论中不同的学科侧重进行研究;三者的主体不同,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图2教育、学习、发展三者关系图示

七、教师的角色

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代教育中,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扮演着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只是学生的促进者、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的角色。

八、教师的威信

教师威信包含:

教师的职业威信、教师的人格威信。

教师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1.威信效应:

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的影响,威信高则从事教育的效果好

2.名片效应:

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

若教育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3.“自己人”效应:

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则会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做“自己人”,由“自己人”所论述的观点,较容易接受。

4.好感效应:

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提高:

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八、教师的教学水平:

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策略式教学。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观摩、微型教学、教学反思。

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生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特点),主要有:

①(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②(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③(学习性质)学生的学习带有一定的被动性;④(学习领域)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涉及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2.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①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学习方式上的特点:

①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③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3.☆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学习即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4.巴普洛夫景点条件反射说

两种反射:

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几个规律性现象:

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

5.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知发现说

强调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教学应遵循四个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提倡发现学习;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布鲁纳是发现学习的创导者。

6.奥苏泊尔认知接受说中的“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奥苏泊尔根据“逐渐分化”和“整个协调”这两条教学原则,提出了“先行组织者”这一具体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血色很难过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了一座知识之桥,使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应用:

根据自己的专业,设计一个先行组织者的案例。

7.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

在学生观众,认为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建构意义。

在学习观中,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界环境中的新的信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中的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改造,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8.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观主张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愉快的、创造性的学习。

(1)意义或经验的学生是重要的学习

(2)学习是愉快的事情(3)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习(4)强调学生自己评价(5)学生自我引导,决定学习什么并自己发动学习活动(6)重视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

第三章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

1.学习动机的构成:

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需要与学期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密切相关。

前者来自内部,是内在动力,后者来自外部,是诱发力、吸引力。

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

学习需要时产生学习期待的前提之一。

学习期待则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主体去达到学习目标。

2.学习动机的类型:

直接近景性动机和间接远景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奥苏泊尔)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

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是内容:

①认知内驱力:

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③附属内驱力: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学习动机的巩固和发展又依赖于学习效果,它们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图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图4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学习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动机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美国心理学家耶尔克斯和道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越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便是著名的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

4.学习动机理论

动机期望理论:

激励力量=效价(学者期望达到目标价值的大小)×期望值。

对学习目标的价值看的越大,估计实现的可能性越高,其激发的动机力量就越大。

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

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在其动机成分中,力求成功的成分比避免失败的成分多一些,反之也成立。

成功概率是50%的任务是力求成功者最有可能选择的。

对于力求回避失败者,成功概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

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从三个维度把归因分为: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自我实现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种: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有低级需要满足时,才可能有更高一层次的需要。

5.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

并做简要说明。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

(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四章知识、技能的学习

1.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

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等五个基本环节。

2.促进大学生知识有效感知的条件:

(1)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

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2)要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

感知规律主要包括:

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和对比律。

3.促进大学生有效的理解知识的条件(途径或方法)

(1)运用正例和反例。

正例的概念:

称为肯定例证,指包括只是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反例的概念:

称为否定例证,指不包括或只包括极少部分知识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2)提供丰富的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4.记忆:

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的类型:

形象记忆、动作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情景记忆。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感觉信息保持在0.25秒----2秒之间的记忆;短时记忆:

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信息数量7±2个组块;长时记忆,保持一分钟以上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5.影响信息编码与知识识记的主要因素

(1)识记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2)材料的性质和长度;(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4)编码组块化;(5)识记的信心;(6)采用多通道、多途径进行识记。

6.知识遗忘的过程、特点与原因

知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脑所储存的信息在数量和内容上都会发生变化。

识记内容在质与量上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遗忘。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再现。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就是信息不能提取或者提取错误。

遗忘的特点:

(1)遗忘是一种普遍的和自然的现象

(2)遗忘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有关(3)遗忘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

(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有关。

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

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

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无关刺激的干扰而造成的(3)同化说:

遗忘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4)动机说:

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是不想记忆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

(5)提取失败说:

遗忘是因为失去了提取线索或者线索错误而导致保持在头脑里的知识信息提取失败。

☆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再学习结束的较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很快,遗忘的内容很多。

接着,这种下降的趋势就变的较为缓慢,遗忘速度有所减慢,数量有所减少,最后则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不再变化。

遗忘曲线对促进学生知识巩固的启发:

(1)及时复习

(2)复习时间的适宜(3)复习次数的适宜与过度记忆法(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7.举例说明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

(1)审题

(2)课题归类(3)重现知识(4)解题

8.促进大学生知识有效应用的条件

(1)指导学生审题

(2)提高学生智力活动水平(3)加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9.技能概念:

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完成特定目标的操作程序,它是通过联系而逐渐熟练掌握的。

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动作技能:

也称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合理、完善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的方式。

(如日常生活中的书写、骑车、旅游、打球等)

智力技能:

又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如阅读、构思、心算、解题、协作等)

10.动作技能形成过程:

认知阶段(做什么及怎么做的问题)、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利用线索的减少;☆动觉控制的加强;运动图示的形成;预见和应变能力的增强。

动作技能的指导:

使学生明确动作技能学习的目的和任务;给学生以正确的动作示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联系方法;给予及时合理的反馈。

第五章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

1.学习策略的基础——元认知

☆元认知就是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认知。

☆元认知主要包括: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知识包括:

有关自我的认识;有关学习材料、任务与目标的认识;有关方法策略的认识。

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过程、元认知的情感体验过程。

元认知监控:

执行监控与结果反思。

2.学习策略

☆含义:

是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

学习策略的构成:

认知(选择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元认知(调控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调控。

3.学习策略的训练

学习计划制定策略应考虑6W和2H:

WHY,WHAT,WHO,WHERE,WHOM,WHEN.HOW,HOUMUCH

4.记忆策略训练

记忆编码策略:

(1)组块——指将输入的看似分散无关的信息加工组合成一个记忆“块”或记忆单位,从而扩大记忆容量的一种策略。

(2)替换——是将不易记忆和难以记忆的项目设法变成有意义、易记住的材料的一种编码策略。

(3)联想——将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使人由一事物回想起另一事物的编码方式。

(4)理解——记忆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系统,需要时又提取出来的过程。

(5)记忆术——在识记某些无关意义的材料时,认为的赋予其意义并加以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即记忆术。

记忆术是一种通过在本无内在联系的项目间建立联系,以增强项目的意义性的策略。

常见的记忆术有:

位置法、首字母缩略词法、谐音法、编织知识网络、描绘事物形象。

5.记忆保持策略

痕迹消退与复习策略:

①及时复习;②多样化复习;③经常复习

干扰说与复习材料和复习时间的组织策略:

①分布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将重要的事情放在首尾进行记忆;④充分利用清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这两段时间进行记忆。

同化说与过度学习:

当我们学习到高级知识后,低级知识可类属于高级知识之中,被高级知识同化和包容,从而导致遗忘,这种遗忘增强了知识的概括性,减轻了记忆负担,简化了认知结构,是有意义的遗忘。

然而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缺乏同化新知识的基础,学习者一开始就没能对新知识加以同化,或者原有知识虽一定程度的掌握,但不巩固、不清晰,不能与所学新知识加以清晰的分化,新知识无法与原有知识区别开来,从而产生遗忘,这是消极的遗忘。

为了避免消极的遗忘,就必须增强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使之与新知识既有关联又明确区分,这需要“过度学习”策略得以实现。

过度学习即所学知识刚刚达到背诵程度后继续进行的学习,这可将所学材料搞熟,以利于长久的保持和应用。

6.记忆策略训练——回忆策略

对识记过的材料进行回忆有两种方式:

一是再现,二是再认。

主要的策略有:

①主动复述“过电影”;②将自己记住理解的知识讲给人家听;③通过自己出题和一题多解主动再现有关知识。

7.思维的一般策略训练内容包括:

①要看到事物的正反面,不要简单的拒绝或接受;②要全面考虑一种情景的所有因素,从整体出发;③要注意一种行为的近期后果和长远后果;④要弄清一种行动的真正目的;⑤按问题的重要性排序,优先解决比较重要的问题;⑥要想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新的可能性;⑦要善于放弃自己的观点而考虑别人的观点。

8.学习迁移概念:

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分类:

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和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我们通常说的迁移指的是正迁移。

9.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功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能组成,这些官能即心理活动的形式。

某种官能在一种学习中能得到训练,就能有效地在另一种学习中发挥作用。

同时,“心灵”又是由各种官能组成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的官能。

认知结构说:

☆认知结构的定义:

学生头脑内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产生直接的影响:

①认知结构的概括性(定义:

表现为在学习新的任务前,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②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定义:

指在学习新的任务前,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原有知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异同是否能清晰辨别);③认知结构的巩固性(定义:

指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

10.☆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答:

①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及其相互间的关系);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基本的标准是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③改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本分的“不断分化”的原则;尊姓“综合贯通”的原则);④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

1.☆创造性的心理解析

几个概念:

创造性:

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

是指一种最重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

真创造:

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类创造:

创造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它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

创造的心理过程:

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然开朗阶段,验证阶段。

创造性的心理特征是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2.☆创造性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表现为:

①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③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④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

①问题表征(问题在头脑里是如何表现的,问题表征反应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它涉及到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抽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与当前状态的关系、可能运用的算子有哪些等等);②情绪状态(个体在怎样的情绪下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对活动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度紧张和过度焦虑等消极情绪状态会抑制大学生的思维活动,阻碍问题的解决,而适度的愉快高兴等积极情绪状态则会为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③动机强度(适度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解决);④定势作用(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⑤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其他的所有功能);⑥原型启发(原型启发式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而能给人获得解决问题启发的事物叫做原型)。

第七章品德心理与教育

1.道德:

是一定社会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品德:

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指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采取行动时所变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品德心理结构(四分法):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2.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1)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理论:

在1930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从儿童的游戏及游戏规则入手,采用观察法和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把道德发展划分为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和公正四个阶段。

柯尔伯格的研究:

采用“两难故事法”,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共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阶段一:

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二: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道德倾向

(2)习俗水平:

阶段三: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四: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倾向(3)后习俗水平:

阶段五:

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六: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

(2)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提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这一认知过程的实质就是替代强化,道德行为的学习也是如此。

影响道德行为的因素主要有:

社会环境、文化关系、客观条件和榜样强化等。

该理论注重实验室实验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习的过程:

(榜样的存在)①注意观察②保持(将所看到的榜样储存在头脑中)③(在头脑中)行为的获得④动机

社会学习论的启示:

①教师本能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②教师为学生所选择的榜样应是可信的、可亲的、可敬的;③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④净化社会环境和大众各种媒体。

3.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1)态度定势的形成(定势是由先前经验所形成的心理倾向性,它在有意无意中影响个体的后继心理状态.态度定势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当前事物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倾向,如赞同与反对、喜爱与厌恶、趋向与回避等心理准备状态);

(2)道德观念的确立(了解道德规范及其意义,能进行道德评价,确立“应当——不应当”的思维方式);

(3)道德感情的培养(☆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培养:

通过具体的道德情景培养直觉的道德情感;通过文艺作品或现金任务培养想象的道德情感;通过说理培养伦理的道德情感);

(4)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信念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