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791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

南昌市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章区域概况及项目背景

一、区域位置及地理概况

南昌市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位于东经115°27'至116°35'、北纬28°10'至29°11'之间。

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与永修、都昌、鄱阳三县共鄱阳湖,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公里,全境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湖中的洗药坞,海拔841.4米。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总面积约740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

南昌市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的省会中心城市,是连接三大重要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际交通廊道。

南昌市下辖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新建区6个市辖区以及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3个县。

其中市辖区下辖红谷滩新区、高新区、南昌经济开发区、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新区。

共有29个街道、47个镇、33个乡,499个社区、1141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29个街道、10个镇、2个乡,389个社区、167个行政村。

2、城市历史沿革

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

南昌先后有豫章(汉)、洪都(隋唐)等称谓,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来繁荣昌盛。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产生活。

至三千年前,北至艾溪湖,南至青云谱,这一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禹贡》属扬州地。

春秋属吴。

战国属楚。

南昌地处吴、楚交界,吴楚相争多在于此。

《左传》记载:

昭公七年(前553年),楚令尹子荡伐吴师于豫章。

秦属九江郡,浔阳,郡治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据《汉书》记载,前202年(汉高祖5年),颖阴侯灌婴奉命驻军当地,修筑“灌城”,次年修筑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公里的黄城寺,城周长十里八十四步,称为“灌婴城”,开创南昌建城史。

 开创了南昌的建城历史,并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

三国时为东吴豫章郡。

291年(晋元康初年),置江州,后移治浔阳。

两晋及南朝时为豫章郡、豫章国。

这一时期,伴随着中原文化南渡,南昌城得到了很大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版图上的重要城市。

589年(隋开皇九年)罢郡置洪州,607年(大业三年)复为豫章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平定地方割据势力林士弘,复为洪州,设总管府。

625年(武德八年),改为都督府。

贞观初属江南道,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742年(天宝元年)改洪州为豫章郡,756年(至德元年)避唐代宗名讳,豫章郡更名为章郡,758年(乾元元年)再称洪州。

建中年间(780-783),置江南西道观察使。

865年(咸通六年),升为镇南军节度使。

五代十国时期,南昌的经济与战略地位愈加凸显,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961年(宋建隆二年)将都城从江宁迁往南昌,号“南都”。

975年(宋开宝八年)复名洪州,1020年(天禧四年)属江南西路。

1030年(天圣八年),江南西路的治所设在南昌。

1163年(隆兴元年),宋孝宗继位前曾封建王于此地,故升隆兴府。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置隆兴路,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更名龙兴路,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元称隆兴路,后又改为龙兴路。

是含今天江西、广东在内的江西行省治所,为全国最重要的十路之一。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南昌、新建2县同城而治。

1914年为豫章道。

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

撤道,析南昌、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辖。

1949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昌,南昌成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江西省直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所驻地。

1949年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区成立,辖南昌、丰城、新建、高安、清江、新淦、进贤(8月从贵溪分区划入)、奉新、安义、靖安(9月从九江分区划入)10县。

[7]  1955年,南昌市设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区。

1958年增设青云谱区,南昌专区南昌(驻莲塘镇)、新建(驻生米镇)2县交由南昌市领导。

1961年增设郊区,南昌、新建2县划归宜春专区。

1971年南昌、新建(驻长堎镇)2县再次划入。

1980年撤销胜利、抚河2区。

1981年增设湾里区。

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来属。

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郊区改名青山湖区,并正式挂牌。

2004年,南昌市区划调整,桃花镇、湖坊镇同盟水产场划入西湖区,塘山镇永和村、公园村、贤湖村、永溪村、长巷村、七里村六个村划入东湖区,湖坊镇楞上村、太和村、热心村划入青云谱区,东湖区青山路街办潘坊等七个居委会、西湖区上海路街办洪钢等二十八个居委会划入青山湖区。

2015年8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新建县,设立南昌市新建区,以原新建县的行政区域为新建区的行政区域,新建区人民政府驻长堎镇新建大道239号。

调整后,南昌市辖3县6区,其中城区由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新建、湾里6个区组成。

名称由来

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

南昌城名数易,别名诸多,汉称豫章,唐称洪州,宋称隆兴,明代定名为南昌。

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设市。

第3章人口与城镇现状

一、规划区范围

自2000年以来,我市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

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11月1日零时,南昌市常住人口总数为504.2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十年共增加了60.84万人,增长13.72%,年平均增长率为1.29%。

全市常住人口的主要年龄结构是:

0-14岁的人口为93.11万人,占总人口的18.47%;15-64岁的人口为37.22万人,占总人口的73.82%;65岁及以上人口为38.89万人,占总人口的7.71%。

全市常住人口的城乡结构是: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31.37万人,占总人口的65.7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是172.89万人,占总人口的34.29%。

与2000年相比,十年间城镇人口共增加了119.8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9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共提高了16.8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68个百分点。

而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与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南昌市城镇人口总量只增加了20.2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02万人;但是,人口城镇化率还下降了1.2个百分点,这说明,南昌近十年来人口城镇化水平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

2013年末,南昌市常住人口为518.42万人,城镇人口总量上升到362.01万人,城镇化率达69.8%,较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4.1个百分点,近三年平均增幅为1.37个百分点,增幅开始趋缓。

(二)城镇化率全省领先,较全国平均水平逐年提高

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由于南昌市是江西的省会城市,相对其他设区市而言,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大,城镇集聚人口的能力强,人口城镇化率最高;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位于第四。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到2013年,我市人口城镇化率为69.8%,比2010年提高4.09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幅度有所提高。

(三)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1、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近年,我市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加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同时,大力发展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和文化、金融、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全市服务业迅速崛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加大。

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基础设施承载力不断增强。

朝阳大桥、南昌文化旅游产业城、象湖隧道等重点工程全面开工,轨道交通一号线、天然气利用工程加速推进,梅岭景区旅游公路沿线环境改造完工,艾溪湖以西市政基础设施、西客站地下出租车通道投入使用,九龙湖新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市政公用设施的加快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中心城区及各县区的城市承载力,有效地提升了城镇功能。

3、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2013年南昌市加大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2%、42.9%。

居民消费支出较多用于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

4、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今年全市实行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通过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力争到2018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的全覆盖。

第四章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城镇经济

一、总体稳定

我市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仍然实现两位数增长。

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利用外资实际到位资金分别增长15.4%、10.5%、9%、19.6%、11.8%和34.7%。

其中,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实际到位资金等四个指标在全省的占比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0.4、0.9、0.4和6.2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利用外资实际到位资金等三个指标增速在全省的排位分别前移了1位、6位和3位,达到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四位。

但经济下行压力超乎我们年初的判断和预期,1-2月,我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分别低于年初计划目标2、3、0.4和12.3个百分点。

二、结构趋优,但增长动力不足

严峻的运行环境倒逼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转型升级,同时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结构得到优化。

农业方面:

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加大经济作物比重。

工业方面:

汽车、电子信息、食品医药行业发展形势较好,企业订单较为充足,新兴产业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

服务业方面:

商贸运行平稳,零售业增长稳中有进,餐饮业降幅持续收窄。

但是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不足。

今年我市出口呈现负增长的原因:

一是部分重点出口企业开工不足,二是去年同期我市贸易型出口较为活跃,出口额基数较大,今年受政策因素影响,县区对贸易出口仍处于观望状态,造成今年同比增速下滑幅度较大。

三、效益向好,但政府财力隐忧

财政收入增幅下滑是全国大趋势,2015年将全面完成营改增工作,同时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务院已经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必然会影响财政收入。

随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实现内需支撑型的持续健康经济增长方式,“还富于民”也势在必行。

由此可以预见,过去那种财政收入增长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的时代也将改变,伴随地方债的严格管控,如何更积极有效地调动社会资本投资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第五章工程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

一、工程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六大系统:

1、能源供应系统:

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暖气等;

2、供水排水系统:

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

3、交通运输系统:

分为对外交通设施和对内交通设施。

前者包括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后者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

4、邮电通讯系统:

如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5、环保环卫系统:

如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

6、防卫防灾安全系统:

如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

二、工程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四大工程

电力电信工程

给排水工程

安全防灾工程

道路交通工程

三、社会性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2、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

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社会性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

社会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

对新建、扩建项目,特别是远离城市的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更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以便项目建成后尽快发挥效益。

 

第六章南昌市发展与建设

南昌市至二零二零年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

做强做大中心城,适度拓展中心城用地,发挥次中心城镇各自特色职能,促进小城镇发挥。

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

由昌南城、昌北城构成,范围约三百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二百五十五万人,包括昌东组团、莲塘组团、望城组团、湾里组团、乐化组团;次中心城镇:

向塘、民和、龙津等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

人口规模十万至二十五万人;

重点建制镇:

文港、温圳、西山、石鼻、樵舍、蒋巷、向塘、李渡、梅岭等九个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两万人以上;一般建制镇:

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数量达三十四个,人口规模为一万人。

各片区功能独特

昌南城:

城市适度发展,重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

其中旧城中心区将不再安排工业项目,实行用地置换,逐步外迁旧城区的污染扰民工厂,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保护“四湖”等历史人文景观与环境;城东片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依托现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优势,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发展技术密集型,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产业。

建设好青山湖、艾溪湖风景区,使城东片区成为集科技文教、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综合新区;城南片区以提高内涵发展为主,形成上规模上等级的主导产业,使该片区发展成为以汽车、飞机、摩托车等行业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物流、仓储、居住综合区;朝阳片区充分利用赣江、抚河、象湖等自然风景资源优势,形成条件舒适、环境优美的集居住、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提升并强化其生态旅游功能,打造文化品牌。

昌北城:

作为城市重点发展新区,将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建设,保证设施配套,城市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集中建设,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形成规模。

吸引和疏散旧城人口和产业,发展外向型工业,保护昌北整体环境。

将充分保护和利用昌北现有良好的山水自然条件,空间布局上重点突出与“山”、“水”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使昌北城成为有独特风貌的现代化新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一百一十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万。

红谷滩中心区集商务、办公、信息、商业、文化、旅游、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市中心区———CBD中心;红角洲片区是以高等教育、体育产业为主导的,集高等教育、运动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科技新城;长片区规划依托县城现有基础,大力发展商贸和文教,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工业小区的规划建设,严格控制片区内监狱及劳改工厂的发展,远期全部迁出,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综合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昌九工业走廊发展重点之一。

搞好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发展综合外向型工业,重点发展机构制造、轻工食品、电子仪表、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昌北城重要的现代工业、文教科研和生活综合区。

第七章各重点城镇简要概况

梅岭镇:

梅岭镇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郊,鄱阳湖西南岸,北与庐山对峙。

山势嵯峨,层峦叠翠,四时秀色,气候宜人。

它以峰峦之旖旎,溪漳之蜿蜒,谷壑之幽深,岩石之突兀,云雾之缠绕,风光之掩映,组成了梅岭“翠、幽、俊、奇”的特色,素有“小庐山”之称。

全镇面积56.4平方公里,至2013年常住人口约为10650人。

辖店前居委会,梅岭、前进、立新、袁家、团结、东昌、风景等7个村委会。

镇政府驻店前街。

位于梅岭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梅岭国家风景名胜区腹地的湾里区梅岭镇,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极具发展潜力,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格独特的精品山城小镇。

向塘镇:

向塘镇是南昌市南昌县下辖的一个镇。

是江西省最大的建制镇,位于南昌市南端,距南昌市东湖区20公里。

全镇辖东风路、正街、通站路、民主街东路、西路、团结街、新街、铁路新村、解放路、蔬菜等10个居委会,棠墅、黄山、河头、黄头、高田、剑霞、梁西、合气、西洛、浃溪、新村、辜坊、丁坊、向塘、南店、荆山、沙潭、山背、璜溪等19个行政村。

316、320、105国道和沪昆高速穿境而过,浙赣铁路道勾东西,京九铁路飞架南北。

总人口15万人。

江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向西货运编组站,南昌铁路局机务段之一的向塘机务段都坐落在境内,既是省会南昌市的南大门,又是全省铁路、公路对外交通的重要吞吐口,向莆铁路通车后,从向塘到福建湄洲湾码头高铁仅需3.5小时。

蒋巷镇:

蒋巷镇位于江西省南昌县北部、赣江下游。

地处东经115°65'、北纬28°32'。

蒋巷镇自古以来四面环水,东临鄱阳湖、南北傍赣江、西接省城南昌市城郊,赣江南、中支流环抱而过。

公路主要有蒋(巷)江(纺)路,水上有赣江航道。

面积241平方公里,统计到2013年常住人口约73446人。

辖蒋巷居委会以及胜利、五丰、立新、联圩、三洞、滁北、山尾、蒋巷、白岸、北旺、柏岗山、洲头、叶楼、高梧、垾上、河边、玉丰等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蒋巷街)。

蒋巷镇自古便有“江南粮仓”的美誉,是传统农业时代的“鱼米之乡”。

镇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交通便捷,电力充足,生态环境优美,栖息侯鸟成群。

近万门程控电话直拨海内外,12.5万亩农田网络成片,1.5万亩精养鱼池星罗棋布,3500亩果园果香四溢,1.25万亩林木绿影婆娑,雄伟的豫章大桥横跨赣江连接城乡于一体,宽阔的水泥公路横穿境内直通省城,京福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境内便达首都北京及东南沿海城市。

这里既是江南闻名遐迩的产粮卖粮第一大镇的所在地,又是省会南昌市的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江西省农业的对外窗口。

石鼻镇:

石鼻镇是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下辖的一个镇。

位于南昌市西郊60公里处,距昌北机场45公里,新祺周火车站35公里,江西最大的九江港口115公里。

北接105国道,南连320国道,万赤公路(省道)和安石公路(县道)穿境而过。

区域总面积99.8平方公里,下辖16村(石鼻、邹家、石楼、果田、联合、对门、堎上、京台、邓家、向坊、潘家、东庄、赤岗、赤石、燕坊、砀山),2个农业生产单位(林场、农科所)和1个居委会。

统计到2013年全镇常住人口22338人。

全镇地形概貌“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耕地面积41585亩,其中水田37770亩,旱地36317亩,农业劳力3600人,可开发水面1.2万亩,其中有各类大小水库41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9座,山塘水库33座,总蓄水量1.2万方),圩堤5条,全长23公里,林木蓄积量10万立方米,石英石、花岗岩、电气石、矿泉等储量丰富,土质主要是红壤(西山岭一带)和沙性土壤(沿南潦河一带)。

西山镇:

西山镇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下辖的一个镇。

位于南昌市以西25公里处,素有南昌“西大门”之称。

镇区中心有江南著名道教圣地----西山万寿宫。

320国道、省道、县道穿越镇区,全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2000年是全省200年重点建设的小城镇。

2005年被南昌市列为1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辖西山街居委会,龙桥村、梅岗村、英山村、群力村、西山村、石堎村、合上村、红桥村、城塘村、言家村、茅岗村、郭溪村、嵩岗村、梓塘村、港田村、草山村、泉珠村、琚塘村等18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西山街,距市区中心30千米。

到2013年全镇常住人口40779人。

全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属典型丘陵地形,现有耕地4.5万亩,林地9.6万亩,大小(山塘)水库153座,全镇生态良好,立体养殖潜力巨大。

特色农产品有优质大米、绿色茶油、保健藠头等。

工业涉及食品、建材类,主要产品有灯饰玻璃、藠头罐头、大理石板材等等,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

有言家岭炮台、九龙山、白仙岭、落瓦街、喻嘉言墓等等,尤以西山万寿宫著名,名斐海外,游客盈门,为道教净明派祖庭。

樵舍镇:

樵舍镇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下辖的一个镇。

地处南昌市北郊,居赣江之滨,距南昌市30公里,属南昌半小时经济圈,东临赣江,南连昌北国际机场。

镇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个国营垦殖场,2个居委会,2013年全镇常住人口39474人。

耕地面积47130亩,其中水田面积33790亩,可供水面养殖面积1.5万亩,林地面积5万余亩。

樵舍镇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水运可通过赣江上至吉安、赣州,下至湖口直达各港口城市。

陆地运输得天独厚,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擦肩而过,乐温高速公路横跨镇内。

镇内公路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1994年根据镇域发展规模由乡改镇,2001年又将七里岗镇并入樵舍镇。

樵舍镇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个体经济产值、人均纯收入五项经济指标逐年增长。

温圳镇:

温圳镇位于江西省中部,进贤县西部,距南昌市40公里,占地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437亩,城区3.8平方公里,整个区域呈东高西低走势,东属红壤丘陵,西为赣抚冲积平原,辖15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109个村小组,104个自然村,2013年全镇常住人口有48958人。

林业面积万亩,履盖率20%。

抚河流域跨越温圳7.587公里,水源充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沙石。

在20世纪80年代,被日本客商认定含泥量微、含硅量高的极有价值的工业原料和建筑材料,曾为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等重点工程指定的建材品类;先后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镇、江西省文明村镇、省市卫生镇、市级文明镇、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全省畜牧业“百强乡镇”。

温圳镇气候温暖适宜,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教育、卫生事业发达,现有公立高中一所,初中一所,小学18所,私立中学2所,在校学生1万余人,中心卫生院与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相配套,镇内设有工行、农行、信用社,网站超过20个。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蒸蒸日上。

90%以上的农民享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延伸到农村。

李渡镇:

李渡镇是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下辖的一个镇。

地处赣抚平原,原抚北五镇,位于进贤县西南部,东隔东干渠与本县长山晏乡为邻;西临抚河与临川区的大岗镇、丰城市的、袁渡镇相望;南与临川区的云山镇、罗针镇相连;北与本县文港镇接壤。

距省会南昌市60公里,进贤县城22公里。

全镇总面积40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居委会、14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2013年常住人口47970人。

通过多年努力,全镇形成了高空礼弹“一盆花”、医疗器械“一根针”、食品加工“一瓶酒”“三个一”特色支柱产业。

文港镇:

文港镇是江西省进贤县下辖的一个镇。

地处赣抚平原,是闻名遐迩的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夏笔都”。

文港东靠316国道、京福高速公路,北邻温厚高速公路,西有抚河流而下,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

全镇辖文港村、张罗村、店头村、渡头村、大河村、沙河村、南湾村、上朱村、前塘村9个行政村和大道社区、沿江路社区、大街社区、花园社区4个居委会。

总面积54.33平方公里(其中小城镇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00亩,人口7万人。

其中城镇居住人口4万人,是城镇化率较高的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