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072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docx

高二生物上册单元检测试题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生物试题(3)【新人教】

命题范围:

种群和生物群落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1.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2.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  )

A.总量将增加      B.环境阻力不变

C.种群密度下降D.保持稳定型增长

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

显变大

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

4.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

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  )

A.ⅠB.ⅢC.ⅣD.Ⅴ

5.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6.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B.有两种说法正确

C.有三种说法正确D.四种说法都正确

7.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

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

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

8.下列几组图中,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

9.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10.分析以下实例,选择正确的答案(  )

①白蚁消化道中生活着以纤维素为养料的鞭毛虫

②白尾鹿遇危险而逃跑时,尾巴高举显示出臂部白斑以告诉同类

③小丑鱼喜在有毒的海葵触手间活动,以求保护

④鸣禽在繁殖季节有鸣叫占区行为,以保证其繁殖所需空间

⑤菜粉蝶为十字花科植物传粉,但其幼虫菜青虫又以十字花科植物的幼叶为食

⑥榕树的气生根能沿着附近其他树木向上生长,但这一过程往往最终把其他树木缠死

可能的答案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种间互助

A

B

①③

C

③⑤

D

①⑤

11.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12.(2011·威海)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实例是(  )

A.苔藓→地衣→草本植物

B.地衣→草本植物→苔藓

C.地衣→苔藓→草本植物

D.草本植物→苔藓→地衣

13.(2011·广州)环境条件变差时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  )

A.层次不变,层次结构简单

B.层次减少,层次结构不变

C.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

D.层次不变,层次结构不变

14.(2011·常州)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有机物总量均不断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与北极苔原相比,热带雨林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强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2011·南京)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但能改变演替速度

16.(2011·北京西城)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

17.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18.(2011·广州)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状态主要取决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组成

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19.(2011·四川)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

②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③1990年紫茎泽兰(一种毒草)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

④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

时增长率最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011·厦门)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km2,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B.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88只/km2

C.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km2

D.由于动物活动能力强,故不宜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的演替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

B.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C.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D.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2.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23.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

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24.(2011·淄博)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25.(2011·安庆)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有关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

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一个呈“S”型增长种群中,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

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即K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下图示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

(1)~(5)题。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__。

(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__________年后开始的。

(4)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__________型。

(5)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一点是__________,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__________点上。

27.(10分)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

2009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

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

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量,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①请填写表中Ⅱ和Ⅲ空白之处的内容。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Ⅰ.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Ⅰ.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________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

Ⅱ.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

Ⅲ.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Ⅲ.______________,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②表中Nt=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

N30=________

只。

(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2)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2011·汕头)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裸岩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

请据此回答问题:

(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________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________的过程。

(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____________。

29.(10分)(2009·宁夏,辽宁理综,32)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身体___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nkJ,则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________kJ。

30.(10分)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

大约每1.5~2小时增殖一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

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

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

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

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5

25

5

25

第三步: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

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

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________,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在观察计数时只记______(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如所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小方格容积为0.1mm2(1mL=1000mm3)。

请推导出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

酵母细胞个数/mL=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BCCAC6-10DADAC11-15CCCAC16-20BDBAC21-25BDDBB

26.

(1)d 

(2)b (3)2 (4)S (5)d b

27.

(1)①Ⅱ.数学形式 Ⅲ.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 ②湖洲地的数量充分、空间充足、缺乏天敌、气候适宜(答出两点即可,或答种群增长不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③3000×(0.0147)30 

(2)退耕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进行生物防治,适当引入天敌

28.

(1)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有机酸 土壤

(3)草本植物阶段

(4)苔藓阶段 苔藓阶段

29.

(1)较强 微小 

(2)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3)竞争 捕食 5n

30.

(1)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

(2)②盖玻片 用滤纸(吸水纸)吸去 ③不被

(3)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400×104×稀释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