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349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7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docx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学案无答案

2.3熔化和凝固

知识梳理

1.熔化和凝固

(1)熔化:

物质从    态变为    态叫作熔化,熔化需要    热量;

(2)凝固:

物质从    态变为    态叫作凝固,凝固需要    热量.

2.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

有一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作  点(或   点),如冰、海波、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

没有固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3.熔化和凝固规律

(1)熔化规律:

晶体在熔化时,不断    热,温度    ;非晶体在熔化时,不断    热,温度    .

(2)凝固规律:

液体在凝固成晶体时,不断    热,温度    ;液体在凝固成非晶体时,不断    热,温度    .

 4.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

类型

晶体

非晶体

熔点和

凝固点

没有

举例

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

沥青、玻璃、松香、石蜡

熔化图像

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物质先变稀,最后成为液体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吸收热量

凝固图像

凝固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放出热量

习题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地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2.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4.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吸热的是(  )

A.夏天刚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鸡蛋,一会儿它的表面附着小水珠

B.在热的饮料中加一些小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

C.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放越小

D.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

5.下列物态在形成过程中吸热且保持温度不变的是(  )

6.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A.初春,薄雾缥缈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D.寒冬,滴水成冰

7.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8.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

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9.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10.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

11.海波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海波的熔点是48℃

B.海波是晶体,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D.在CD段海波处于液态,吸收热量

1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5℃的冰缓慢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的水蒸气,下列所示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13.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14.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80°C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50°C时,晶体开始熔化

15.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

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

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

16.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2min时的温度高于第15min时的温度

C.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混合态

D.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不变

17.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

(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这两个判断(  )

A.只有

(1)正确B.只有

(2)正确C.都正确D.都错误

1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体育场上的“蜡浴”.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下列有关“蜡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凝华放热D.升华吸热

二.填空题

19.某飞机装有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舱门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20.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里面有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填“高”或“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应与  (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相似。

21.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该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  态,此过程中物质  (吸收/不吸收)热量。

22.有一种自发热暖手袋,反复扭曲袋内金属片,袋内液体立即变为固体,此过程要  热量;袋体变凉后,如欲再次使用,只需放入沸水3﹣5mim,袋内会发生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3.某科幻小说中描述一种武功“寒冰掌”:

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

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掌温度应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5℃,按常理这种武功是不可能练成的,理由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4.下面是研究“海波熔化”和“水的沸腾”的实验。

(1)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请根据图象分析,若不计热量损失,小明、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需热量为Q1、Q2,则Q1:

Q2=  ,若小明、小红所选水的质量为m1、m2,则m1  m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丙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  (选填“继续”或“停止”)。

25.小组同学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中的温度计示数为    ℃,水浴加热的好处         ;

(2)小明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

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冰熔化持续了    min.

(3)小明实验后,小华重新加冰、温水,也做了该实验,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丙、丁图像的差异是因为小华在实验中    (回答一点即可).

26.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2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

(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4)小海所在小组在做完实验后,又动手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

①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

②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  ℃左右。

27.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

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

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

28.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分析图乙可知,萘的熔化经历    min;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            .

29.阅读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

过冷水

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冰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结晶核来结晶,

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

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当过冷水中具备

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

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1)水在0℃以下不结冰是因为水中缺少  ;

(2)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过热水是指  ;

(3)动画片海尔兄弟之《冰川危机》中有个片段是:

一个池塘里的水在零下的温度仍未结冰,如果你是编剧,你准备让海尔兄弟怎么做就可以使湖水冻起来  .

30.李悦和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开放日,合作“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冰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可知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喜欢探究的李悦和同学们,接下来撤去部分器材,装置稍加改动并倒掉一部分水,“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图丙,他们发现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需继续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同学们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温度/℃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①请在图丁中坐标纸上用描点法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②根据图像,你发现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要喝一杯奶茶,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A.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B.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________方案的冷却效果较好.

31.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  .

(2)请你找出丙图中哪段图象是错误的  ,水沸腾时的温度如乙图所示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4)若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中,小明发现冰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  .

32.物理合作交流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象,如图甲所示: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计时器和  .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是  (选填“AB”或“DE”)段所对应的温度值.

(3)在AB段所示的过程中,该物体的状态为  .

33.在探究碎冰块的熔化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按老师的要求将水温与冰的温差控制在2℃.

(1)在图示装置的装配中,合理的装配顺序为  (用字母abc回答).

(2)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的测量工具是  .

(3)在图示的装置中,试管中温度计的读数为  ℃.

(4)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数据表格,这个数据表格存在的缺陷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5)在对第(3)和第(4)两步骤进行反思改进后,小明进行了实验、获取了实验数据、画出了如下的b图象,则BC段显示的是冰的  态.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34.小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到第3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9

50

51

52

(2)对冰块加热过程记录的数据如图丙所示,第3min时,物质处于  态。

试管内物质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

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推理是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