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1441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docx

住宅小区土建部分模板施工方案

潇湘名城住宅小区工程

(6#、7#栋及地下室)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单位:

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潇湘名城住宅小区6#、7#栋工程项目部

编制日期:

二0一三年五月八日

潇湘名城住宅小区6#、7#栋及地下室工程

模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潇湘名城6#、7#栋及地下室工程结构施工图;

2、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和行业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04-2002(2011版)

《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0-84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湖南新里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筹建的一类高层建筑,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路中段,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

由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湖南中湘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勘察,长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长沙市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安全监督。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耐火等级为一级。

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31/33层。

建筑总高度6#栋为95.5米,7#栋为96.4米,建筑层高为2.9m,建筑总面积为48553.7m2。

本工程采用的模板及支撑体系:

梁板、柱墙及地下室柱墙均采用18mm厚木模板;支撑体系:

均采用60×80木枋及φ48.3×3.6mm钢管。

三、模板施工方法:

(一)模板设计

1、地下室内外墙墙体模板采用18mm厚的木模板,板四周钉60×80木枋加强板面刚度,同时方便板间接缝处理。

次龙骨采用60×80木枋,间距250。

主龙骨采用2φ48.3×3.6mm钢管,间距600,第一道龙骨距地150mm,采用φ12螺栓固定龙骨。

模板间的接缝粘贴密实,防止漏浆。

外墙连墙柱处也采用18mm厚木模板,并用φ12螺栓长短交替间距600mm加固。

剪力墙模板内支撑杆水平间距每10m,沿立杆斜撑座地,外围剪力墙模外撑采用短钢筋打入地下1-2m,用架管与外模水平加固杆相连结。

内墙采用普通螺栓,外墙采用止水螺栓。

2、剪力墙模板

内剪力墙支模与地下室外墙支模相同,但螺杆不焊止水片,模板上不钉沉头木块,墙厚由对拉螺杆控制。

拆模后亦无需用膨胀水泥砂浆灌实螺杆孔(有防水要求的内墙除外)。

内剪力墙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板与阴阳角模配套使用,由于本工程剪力墙转角及暗柱较多,因此对阴阳角模的尺寸、角度和刚度要求很高,必须按图纸严格放样制作。

墙面支模时,要控制好墙面的垂直度。

墙面垂直度包括平面和立面两方面。

先要在楼面上准确地放出混凝土墙的边线,然后扎筋支模。

支模时,通过吊线垂来控制墙面的垂直度,水平方向上通过水平拉通线来控制。

对调整好的墙模用对拉螺杆和斜撑固定并与梁板满堂支模架连成整体。

电梯井内支模架每三层搭设(拆除)一次,螺杆设置原则同剪力墙。

在电梯井侧壁上预留洞作为内支模架的支撑点,每个电梯井设钢管2根将钢管插入时应同时用木楔挤牢,以防平行移动。

电梯井内模板采用小角模体系,由四块定型阴角模和四块定型大模板组成,如下图所示。

模板在装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以免撬坏边、角而影响周转。

3、梁板模:

本工程梁模采用18mm厚的木模板,梁高大于500mm,小于800㎜时,梁模板加设一道Φ12对拉螺杆,螺杆水平间距为600㎜;梁高大于800㎜,小于1200㎜时,沿梁高设两道Φ12对拉螺杆,螺杆水平间距为600㎜;梁高大于1200㎜时,沿梁高设三道Φ12对拉螺杆,螺杆水平间距为500㎜。

梁底模、板模木枋间距均不大于150mm,梁侧模木枋间距不大于300㎜,支模架采用钢管支模架,梁立杆采用双排立杆,纵向间距不大于800mm;

梁板模散拼散拆,以满足不同形状结构的配模。

支模时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

梁模与柱模连接处,考虑梁模板吸湿后受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要略为缩短,使混凝土浇灌后不致嵌入柱内。

梁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条木,以保证混凝土浇灌过程中,侧模下口不致炸模。

梁板支模示意图

(2)立杆间距

①板:

立杆纵横间距900mm;

②梁:

双排立杆,横向间距800mm,纵向间距900mm;

③ 梁下支撑杆:

梁下设二根支撑钢管,纵向间距900mm;

(3)横向支撑

①扫地杆:

离地200mm,纵横满设。

②中部大横杆:

步高为1500mm,长度6m,对立杆起约束作用,大横杆设置在立杆内侧与立杆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遗漏。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紧连接,接头与相邻杆距离≤500mm,同一平面上步和下步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均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跨内且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500mm。

同一排大横杆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250且不大于50mm。

③梁下承力小横杆:

紧靠立杆设置,且沿梁纵向每两根立杆之间增设一根,承力小横杆下须加设附扣。

⑷剪刀撑

①板:

剪刀撑间距4000mm;

②梁:

剪刀撑设置在梁下,间距2500mm;

4、楼梯模板

本工程主要采用板式楼梯,多位于剪力墙内筒中。

由于剪力墙采用定型大模板施工。

斜板下设两排立杆,纵向间距1000,每2根立杆设置一道斜撑,如图所示。

水平杆步高1500,离地面150高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梯段斜板搁置在4根纵向斜置的钢管上。

所有杉枋间距均不大于200。

 

楼梯支模示意图(1-1剖面图)

5、后浇带支模:

在顶板后浇带处,整个支撑与普通顶板断开,沿整个后浇带搭设。

主次龙骨同普通顶板,在后浇带两侧各支碗扣架一道,间距1200mm,自成独立体系。

后浇带支撑体系与普通顶板支撑体系间用短钢管与各自立杆卡扣连接,既满足整体刚度,又方便拆模时保留后浇带支撑。

(二)、模板设计计算:

本工程主要模板工程初步设计如下:

1、梁模验算:

根据本工程初步设计所采用的梁模支模方案,我部根据最不利原则仅对梁模(350×1000)进行验算: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0米,

基本尺寸为:

梁截面B×D=350mm×10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l=0.8米,步距h=1.30米,

图1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F=1.2×25.000×0.300×1.000×0.300=2.295kN。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3.6。

(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①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25.0×1.00×0.35=7.23kN/m

②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50×0.30×(2×1.00+0.35)/0.35=0.848kN/m

③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1.000+2.000)×0.350×0.300=0.405kN

均布荷载q=1.2×7.00+1.2×1.000=9.402kN/m

集中荷载P=1.4×0.405=0.567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30.00×1.80×1.80/6=16.20cm3;

I=30.00×1.80×1.80×1.80/12=14.58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925kN

N2=3.650kN

N3=0.925kN

最大弯矩M=0.069kN.m

最大变形V=0.2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69×1000×1000/16200=4.259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541.0/(2×300.000×18.000)=0.42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16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25.0/250,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一)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3.650/0.300=12.165kN/m

最大弯矩M=0.1ql2=0.1×12.17×0.30×0.30=0.109kN.m

最大剪力Q=0.6×0.300×12.165=2.190kN

最大支座力N=1.1×0.300×12.165=4.014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00×8.00×7.00/5=49.00cm3;

I=6.00×8.00×7.00×7.00/10=171.5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0.109×106/49000.0=2.224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2190/(2×50×70)=0.93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0.677×10.138×300.04/(100×9500.00×2560000.0)=0.023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176kN.m

最大变形vmax=0.052mm

最大支座力Qmax=3.577kN

抗弯计算强度f=0.176×106/5080.0=34.67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325.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858kN.m

最大变形vmax=1.987mm

最大支座力Qmax=11.685kN

抗弯计算强度f=0.858×106/5080.0=168.99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1.69kN

8.0kN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11.69kN(已经包括组合系数1.4)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129×4.000=0.620kN

N=11.685+0.620=12.304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8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89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l0——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

(1)或

(2)计算

l0=k1uh

(1)

l0=(h+2a)

(2)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7;

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00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

公式

(1)的计算结果:

l0=1.167×1.700×1.50=2.976m

=2976/15.8=188.345

=0.203

=12304/(0.203×489)=123.883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公式

(2)的计算结果:

l0=1.500+2×0.200=1.900m

=1900/15.8=120.253

=0.452

=12304/(0.452×489)=55.66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k1k2(h+2a)(3)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00;

公式(3)的计算结果:

l0=1.167×1.000×(1.500+2×0.200)=2.217m

=2217/15.8=140.335

=0.349

=12304/(0.349×489)=72.09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表1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1

———————————————————————————————————————

步距h(m)h≤0.90.9

k11.2431.1851.1671.163

———————————————————————————————————————

表2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2

H(m)46810121416182025303540

h+2a或u1h(m)

1.351.01.0141.0261.0391.0421.0541.0611.0811.0921.1131.1371.1551.173

1.441.01.0121.0221.0311.0391.0471.0561.0641.0721.0921.1111.1291.149

1.531.01.0071.0151.0241.0311.0391.0471.0551.0621.0791.0971.1141.132

1.621.01.0071.0141.0211.0291.0361.0431.0511.0561.0741.0901.1061.123

1.801.01.0071.0141.0201.0261.0331.0401.0461.0521.0671.0811.0961.111

1.921.01.0071.0121.0181.0241.0301.0351.0421.0481.0621.0761.0901.104

2.041.01.0071.0121.0181.0221.0291.0351.0391.0441.0601.0731.0871.101

2.251.01.0071.0101.0161.0201.0271.0321.0371.0421.0571.0701.0811.094

2.701.01.0071.0101.0161.0201.0271.0321.0371.0421.0531.0661.0781.091

以上表参照: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六、梁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3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4、墙模

本工程柱模、墙模均采用18mm厚的木模板,60mm×80mm木枋加强,间距不大于150mm。

根据上述梁模的计算,对柱、墙模不再对木胶合板本身进行计算,仅对墙拉结杆进行计算;

(1)墙拉结杆计算:

剪力墙最大墙高5.0米(地下室),厚200,采用φ12对拉拉杆,净面积113mm2;拉杆间距为600mm×600mm;

同理计算可知:

F1=0.22×γct0β1β2V1/2

=0.22×24×200/(30+15)×1.2×1.0×31/2

=48.77KN/m2

F2=γcH=24×6=144KN/m2

取小值:

F=48.77KN/m2

乘以分项系数:

1.2×48.77=58.52KN/m2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4KN/m2

乘以分项系数:

4×1.4=5.6KN/m2

总计:

模板侧压力64.12KN/m2

N=64.12×0.6×0.6=23.08KN

σ=N/A=23080/113=204≤f=205N/mm2(可)

六.支模架搭设要求

1.本工程梁板跨度大于4m时,应按规范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2.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斜撑与立杆和大横杆的连接应用旋转扣件,斜撑的纵向接长采用旋转扣件。

钢管接驳长度不得小于1000mm,接驳用扣件不得少于2个,严禁采用铰接接力杆。

接头位置要错开,且须设置在不同的网格内。

3.杆件搭设要求横平竖直,平整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间。

竖杆下部采用定型钢支座垫牢,斜撑下部用木楔塞紧。

所有主受力结点处加设保险扣件加固。

支模架搭设标高控制要求严格,所有立杆要求在搭设前做好标高标识。

项目部技术人员和质安员在支模架搭设完毕以后应参照所提要求和有关规范组织进行详细的检查。

4.拆模

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使用率,应充分利用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处于夏秋季节、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较快的特点,在混凝土浇筑后3~4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即隔根跳拆梁板立杆,未拆部分立杆与所有横杆仍保持支撑状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拆除全部支撑和模板,但对于后浇带、悬挑梁板和8m以上跨梁板,应根据混凝土试验报告结果待混凝土达到100%强度后再拆除。

七、质量保证措施

1、作为施工技术交底和工人培训工作,工人进场由施工员组织开详实的施工方案技术并底会,让每一位班组长和工人同志熟悉工艺和质量要求,对工人进行培训。

2、在生产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必须坚守现场,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处理,把好技术和质量关。

3、把好材料关。

模板、木方材料的进场必须严格把关,符合模板工程的使用要求,模板厚度一致,木方含水率平直度必须达到要求。

施工过程中,所有木坊必须经压刨机处理,以规范木方尺寸,保证模板工程的平整度。

所有竹胶合模板下料后,锯料口必须经平刨机刨平、刨直,以保证模板接缝严密。

用于铺设作调直处理后再使用,钢管槽钢木方、模板上的水泥壳在装模前必须清理干净,以保证装模尺寸准确无误。

4、从严要求:

严格检查验收。

每个班组必须设定班组质检员,每一路构件模板工程施工完毕后,最后通知专职质检员进行模板工程验收,并作好记录。

质量检查必须严格按照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

砼浇捣以前,必须经班组长、施工员、质检员签字认可。

木工班组长:

(支模架搭设责任人)

施工员:

刘宁华

质检员:

王艺苹

5、施工过程中,应不断积累经验,开辟新的思路,只要是对工程质量、进度有益的新方法,在保证安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都应大胆地尝试、不断地改进施工工艺。

6、严格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违章作业,不按技术交底作业的班组,将予以重罚,对模板工程在砼浇捣过程中出现跑模、漏浆较为严重的将处以千元以上的罚款。

总之,为抓好模板工程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