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研究卷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1631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研究卷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杜甫研究卷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杜甫研究卷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杜甫研究卷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杜甫研究卷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杜甫研究卷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杜甫研究卷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杜甫研究卷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甫研究卷子.docx

《杜甫研究卷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研究卷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杜甫研究卷子.docx

杜甫研究卷子

杜甫研究卷子

 

 

————————————————————————————————作者:

————————————————————————————————日期:

 

【天津】2005年杜甫研究试卷及答案

2005年杜甫研究试卷及答案(天津)  雨艨同学手工录入

一、单选选择题

1、王琪最后编定的《杜工部集》是(二十卷本)

六十卷本

三十六卷本

二十二卷本

二十卷本

2、现知第一部编年体杜集《校定杜工部集》的编辑者是(黄伯思)

黄伯思

郭知达

王彦辅

陈浩然

3、宋人蔡梦弼的《杜工部草堂诗》是(五十卷)

十八卷

二十二卷

三十六卷

五十卷

4、宋人徐居仁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是(二十五卷)

十五卷

十八卷

二十卷

二十五卷

5、《杜诗分类集注》二十三卷的注解者邵宝是(明代人)

宋代人

元代人

明代人

清代人

6、主张在精神上学杜,曾慨叹“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皮与其骨”的宋代诗人是(苏轼)

王安石

苏轼

陈师道

陈与义

7、《兵车行》作于(困守长安时期)

读书漫游艺机时期

困守长安时期

陷贼为官时期

漂泊西南时期

8、“三吏”、“三别”作于(任华州司功参军时)

陷贼长安时

任左拾遗时

任华州司功参军时

寓居同谷县时

9、《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体裁是(五古)

五古

五律

五绝

五排

10、《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的体裁是(五排)

五排

五古

七排

七古

二、多选

1、现知宋以前的杜甫集有(樊晃小集

顾陶本)

韩愈本

樊晃小集

顾陶本

高仲武本

韦庄本

2、下列杜诗注本中,出于清代的有(读杜诗说、读杜心解、杜诗镜铨)

读杜诗说

增注杜工部诗

老杜事实

读杜心解

杜诗镜铨

3、在下列与杜甫有交往的人中,曾给杜甫以极高评价的有(高适

岑参

严武)

高适

岑参

严武

郭受

任华

4、《咏怀古迹》五首所咏的古人有(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宋玉

司马迁

诸葛亮

蔡文姬

庾信

5、杜甫一生中最动荡不安的阶段有(弃官司于入蜀时

卜居成都时)

漫游齐赵时

困居长安时

弃官司于入蜀时

卜居成都时

漂泊荆湘时

三、填空题

现知最早的杜诗正集是(六十)卷本《杜甫集》

分体编次,每首诗都分别标明“神品”、“妙品”、“能品”、具品“的注杜著作是(明)代人(胡震亨)的《杜诗通》四十卷

认为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的古人是(元稹),这两句话出自他的(《杜工部墓系铭并序》)

在杜甫生活和创作的四个时期中,创作量最大的是(漂泊西南)时期。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逝世于(公元770)年。

《登高》的创作年代是(大历二年767年),此时杜甫的所在地是(夔州)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句出自杜甫诗(《蜀相》)。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句出自杜甫诗(《客至》)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句出自杜甫诗(《戏为六绝句》)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句出自杜甫诗(《登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出自杜甫诗(《望岳》)

四、作品解题

《画鹰》:

五律,约作于开元29年(公元741年),此时诗人在洛阳。

这是一首题画诗,在对所画雄鹰的威猛姿态、神情进行的呼之欲出的描摩中表现了杜甫出色的概括能力,

尾联“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当时诗人年轻自负和疾恶如仇性格精神的一种自我写照。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七律。

写于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

此时杜甫在在梓州。

作品写闻说:

安史之乱最后被平息的喜讯的狂喜之叹,以及否极泰来美好遐想,表现了饱尝战乱流离之苦的人们对统一太平的歌颂与热盼,这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优秀人作品,也是被后人誉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的作品。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少有表现快乐之诗,从表现手法上看)

名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诸将》五首:

七律,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秋,寓居夔州所作,这一组诗对当今武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不能抵御吐蕃侵扰,借兵回纥,不能屯田自养,只求高官厚禄,不思报效国家,进行揭露抨击,也对王缙、严武有所赞扬,这组诗全以议论为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

《秋兴》八首:

七律,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秋,寓居夔州时所作,前三首由夔州秋景而生发漂泊之感和长安之思,后五首追忆长安夕日景象,归结到困居夔州的艰难境遇。

作品把个人身世与国家盛哀联系在一起,把写景抒情议论融汇在一起,首尾相衔,或即景抒情或以古为喻,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是一组惨淡经营之作,故宋人谓喻之为“兴之入律者宗”历来为人所颂。

名句: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其一)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其二)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其四)

五、简答题

1、简述《前出塞》九首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五古,约作于天宝末年。

作品描写争战生活给广大百姓带来的痛苦,揭露讽刺唐王朝穷兵黩武的拓边政策。

从艺术看,组诗有独创性:

第一、虽然采取常见的乐府旧题,但在体制上具有开创意义,它用九首诗的规模,从征戍者初出家门到旅途征战中直至立功受赏,把征戍生活在的各个环节、顺序串联起来,结构严谨、完整。

第二、作品采用独特的第一人称写法,以一个普通士兵的内心感受为基本叙述线索,再现了战争生活中的各种具体场景和画面,尤其突出了征戍者精神世界的表现,因而较之同类作品,组诗对揭露不仅更显示出一种真切感、立体感,也更具典型性和深刻性。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其一)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其六)

2、简述明人王嗣奭的《杜臆》

3、简要概括杜甫困守长安时期的创作情况

这期间现存作品110首左右,从体裁上看,出现了不少前一时期所没有的五、七言体长篇,动辄200字以上,最长达500字,仅七言古体诗就多达28首,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组诗,如《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等,多达六七十种。

②题材内容也较为丰富,描写时事,表现百姓疾苦,揭露统治者罪恶的作品明显增多,即使是投赠、饮宴一类为数较少的表现个人生活的作品,往往也可以由个人的困迫推移到百姓的苦难。

③诗风发生了变化,悲凉之气几乎充溢在大部分作品中,以忧国忧民为底蕴的沉郁顿挫风格已经初见端倪,但主要还是体现在五七言古体诗中,至于五七言律诗,尚不具备后期作品那种气象雄浑、深沉蕴藉的特点。

总之这十年乃是杜诗的忧国忧民思想基调、写实主义创作方法、沉郁顿挫诗风初步形成的时期。

4、杜甫在哪些方面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

①接受了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力图为官行道,崇尚和选择了一种汲汲入世、有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态度。

②在政治思想上,主要接受了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

这是杜甫认识社会、批判现实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奠定了杜诗忧国忧民思想基调的主要文化因子。

③接受了儒家的爱人、平等待人,特别是同情、关心弱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六、论述题

1、试述和唐人相比较,宋人评杜的新特点

①从北宋到南宋重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有宋一代,几乎所有名人大家都曾极高地评价了杜诗,杜甫与杜诗地位之高达到了空前程度。

②宋人对杜诗的认识全面而深入,从整体的思想精神、艺术成就、艺术风格到具体的诗意、诗法,甚至具体诗句,都有很深入地研究评论,和唐人那种总体上抽象肯定的情况相比,大大深入了一步。

③宋人评杜,尤重杜甫的人格精神,他们特别推崇他的“关心民瘼和忠君爱国精神”,很多人如王安石、苏轼、陆游、文天祥等都坚决反对只把杜甫当作单纯诗人看待,这与唐人更偏重于在艺术上肯定杜甫有所区别。

④宋人不仅是在理论上肯定杜甫,而且比唐人作了更多的实际工作。

如:

整理杜集、编年分类、评点注释,宋人所作的工作很多却具有开创性质。

⑤宋人重杜还表现在比唐人更深入具体的学杜上。

元稹、白居易、韩愈、李商隐等,也只是还在某一方面学杜,而宋人学杜则更自觉也更全面。

像王安石、苏轼、陆游等人都自觉地接受了杜诗和杜甫精神的影响,而且宋代还出现了一个以黄庭坚为首专门学杜的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

2、试论杜甫在政治思想方面对儒家“仁政论”,“民本论”的继承。

①仁政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主张德治、理治,要求施仁于民,民本论又是仁政论的基础。

因为施行仁政就是要把政事重心放到民这一边来,也就是孟子所谓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孟子`进心下》)仁政论和民本论对杜甫政治思想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杜甫明确主张仁政“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之五”“至上躬仁孝之圣,树非常之功,内则拳拳事亲如有阙,外则悸悸然,求贤如不及……虽遭明主,必致之于尧舜,降及元辅,必要之于

,驱苍生于仁寿之城,反淳朴于羲皇之上”也明确标榜“邦以民为本”,(《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杜甫对前代有仁政之誉君主如:

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宣王、汉光武帝、刘备、唐太宗等频频称颂;对历史上那些能够致君以仁的贤臣如:

稷、契、伊尹、吕尚、管仲、乐毅、诸葛亮、魏征、等也极尽肯定。

他自己也“窃比稷与契”(《咏怀五百字》),“决心致君舜上”(《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③孔孟把仁政、民本思想具体化了的爱民、轻刑、尊贤、节俭、薄敛、息兵等主张在杜诗中都有具体的表现,特别是薄敛与息兵更成为贯穿杜甫一生的基本思想。

④当然仁政、民本思想并没有使杜甫在仕途上真正有所作为,但却成为他认识社会,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培养了他作为诗人的忧国爱民之情,并促使了杜诗所独有的两大思想特征。

其一,从仁政,民本思想出发,诗人总是不满于现实并善于发现阴暗面,这就很自然地促成了杜诗所特有的批判特性之一。

其二,接受民本思想就必须把眼光投向人民,关心民瘼,同情百姓,加上杜甫接近底层的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切身体验,也就很自然地促成了杜诗的人民性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