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1836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docx

土木工程材料判断题及选择填空题

绪论

习题一

一、是非判断题

1.含水率为4%的湿砂重100g,其中水的重量为4g。

×

2.热容量大的材料导热性大,受外界气温影响室内温度变化比较快。

×

3.材料的孔隙率相同时,连通粗孔者比封闭微孔者的导热系数大。

4.从室外取重为G1的砖一块,浸水饱和后重为G2,烘干后重为G3,则砖的质量吸水率为W=(G2-G3)/G1。

×

5.同一种材料,其表观密度越大,则其孔隙率越大。

×

6.将某种含水的材料,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分别测得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为最小。

×

7.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是最小。

×

8.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

9.在进行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较小试件的试验结果值偏小。

10.材料在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试验结果值偏小。

×

二、填空题

1.材料的吸水性(吸水率)表示,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2.材料耐水性的强弱可以用(软化系数)来表示,材料耐水性愈好,该值愈(大)。

3.称取松散密度为1400kg/m3的干砂200g,装入广口瓶中,再把瓶中注满水,这时称重为500g。

已知空瓶加满水时的重量为377g,则该砂的表观密度为(2600kg/m3),空隙率为(46.2%)。

4.同种材料的孔隙率愈(低),材料的强度愈高;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闭口)孔隙率愈多,材料的绝热性愈好。

5.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则其密度(不变),表观密度(降低),强度(降低),吸水率(增大),抗渗性(变差),抗冻性(变差)。

6.材料作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偏低,而小试件相反,其原因是(大试件存在缺陷的机率大)和(尺寸效应)。

三、单选题

1.普通混凝土标准试件经28d标准养护后测得抗压强度为22.6MPa,同时又测得同批混凝土水饱和后的抗压强度为21.5MPa,干燥状态测得抗压强度为24.5MPa,该混凝土的软化系数为()。

A.0.96B.0.92.C.0.13D.0.88

2.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渗透的性质。

A.水B.潮气C.压力水D.饱和水

3.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该湿砖所含水量为()g.

A.131.25B.129.76C.130.34D.125

4.材料的耐水性指材料()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A.在水作用下B.在压力水作用下

C.长期有饱和水作用下D.长期在湿气作用下

5.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松散密度ρ0”,则存在下列关系().

6.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提高.

A.耐久性B.强度及导热系数C.密度D.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

7.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

A.>0.95B.>0.85C.>0.75

8.含水率为5%的砂220kg,将其干燥后重量是()kg.

A.209B.209.52C.210

9.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表观密度A>B,则A材料的保温效果比B材料()。

A.好B.差C.差不多

10.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吸水率().

A.增大B.减小C.不变化D.不一定增大,也不一定减小

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

一、是非题

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2.生石灰熟化时,石灰浆流入储灰池中需要“陈伏”两周以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制得和易性良好的石灰膏,以保证施工质量。

×

3.生石灰在空气中受潮消解为消石灰,并不影响使用。

×

4.石灰浆体在空气中的碳化反应方程式是

5.建筑石膏最突出的技术性质是凝结硬化慢,并且在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

×

6.水玻璃硬化后耐水性好,因此可以涂刷在石膏制品的表面,以提高石膏制品的耐水性。

×

7.建筑石膏板因为其强度高,所以在装修时可用于潮湿环境中。

×

8.水玻璃的模数值越大,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

9.由于建筑石膏硬化时略有膨胀,故必须加骨料一起应用。

×

10.石膏板具有轻质、绝热和防火等性能。

11.所有的气硬性胶凝材料都是不耐水的。

12.石灰陈伏是为了降低石灰熟化时的发热量。

×

13.在空气中贮存过久的生石灰,可以照常使用。

×

14.石灰消化时体积会产生较大的收缩,所以石灰从来不单独使用。

×

二、填空题

1.建筑石膏硬化后,在潮湿环境中,其强度显著(下降),遇水则(溃散),受冻后(破坏)。

2.建筑石膏硬化后(孔隙率)大、(强度)较低,建筑石膏硬化体的吸声性(好)、隔热性(好)、耐水性(差)。

由于建筑石膏硬化后的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在遇火时,制品表面形成(蒸汽幕),有效阻止火的蔓延,因而其(防火性)好。

3.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量),体积发生显著(膨胀),石灰硬化时放出大量(水分),体积产生明显(收缩)。

4.当石灰已经硬化后,其中的过火石灰才开始熟化,体积(膨胀),引起(开裂)。

5.消除墙上石灰砂浆抹面的爆裂现象,可采取(陈伏)的措施。

6.水玻璃的模数越大,其溶于水的温度越(高),粘结力(强),常用水玻璃的模数为(2.6~2.8)。

7.建筑石膏是(β)型的(半水)石膏,硬化后的石膏的化学成分是(CaSO4·2H2O)。

8.普通建筑石膏水化反应理论需水量为(18.6%),实际加水量为(60%~80%);高强石膏需水量较普通建筑石膏(小)。

9.石膏板只能用于室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耐水)性差。

10.石膏具有凝结硬化(快),硬化初期具有体积(膨胀)的特性,故其适于墙面粉刷、塑像等。

11.石膏板较木质板材的优点是因为石膏板具有(防火性)好的特性。

12.石膏制品应避免用于(潮湿)和(温度)较高的环境。

13.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制成混合砂浆,掺入石灰膏是利用了石灰膏具有(保水性)好的特性,从而提高了水泥砂浆的(和易性)。

14.水硬性与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区别在于他们产物的(耐水性)不同。

三、单选题

1.石灰的消解(熟化)过程中()。

A.体积明显减小B.放出大量热量

C.体积膨胀D.Ca(OH)2作用形成CaCO3

2.()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石灰B.石膏C.菱苦土D.水玻璃

3.为了保持石灰的质量应使石灰储存在()。

A.水中B.潮湿的空气中C.干燥的环境中D.蒸汽的环境中

4.建筑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CaSO4·1/2H2O)。

5.为了加速水玻璃的硬化,应加入(氟硅酸钠)作促硬剂.

四、多选题

建筑石膏具有()等特性。

A.质轻B.强度较高C.凝结硬化快D.吸湿性强E.凝固时体积略有膨胀

第三章水泥

习题

一、是非题

1.由于矿渣水泥比硅酸盐水泥抗软水侵蚀性能差,所在在我国北方气候严寒地区,修建水利工程一般不用矿渣水泥。

×

2.硅酸盐水泥水化在28天内由C3S起作用,1年后C2S与C3S发挥同等作用。

3.高铝水泥制作的混凝土构件,采用蒸汽养护,可以提高早期强度。

×

4.因为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故运输和储存时不怕受潮和雨淋。

×

5.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

6.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

7.活性混合材料掺入石灰和石膏即成水泥。

×

8.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与含碱量高的骨料反应,形成碱-骨料反应。

×

9.凡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均对硅酸盐水泥有腐蚀作用。

×

10.水泥和熟石灰混合使用会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

×

11.水泥熟料中含有的游离氧化钙必定是过火石灰。

12.检测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时,当试饼法与雷氏法有争议时,以试饼法为准。

×

14.水泥石硬化很长时间后,水泥中游离氧化镁和三氧化硫才开始生成产物,此时水泥石强度已经能抵抗它所造成的破坏,故在试验测试时,就不用再测了。

×

15.水泥石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与水泥的细度,而与拌和加水量的多少关系不大。

×

16.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大、抗冻性好,因此其特别适用于冬季施工。

17.因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所以运输和贮存中不怕受潮。

×

18.水泥强度等级是依据水泥试件28天的抗压及抗折强度来确定的。

×

19.抗渗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选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

20.所谓的矿渣水泥是指由粒化高炉矿渣加入适量的激发剂制成的。

×

21.活性混合材料之所以具有水硬性,是因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硅。

×

22.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

23.水泥水化放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这样更有利于水泥水化,所以工程中不必考虑水化热造成的影响。

×

24.抗硫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中,C3A的含量一定比普通水泥的少。

25.火山灰水泥耐软水侵蚀性好,而且抗渗性好,故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修建大坝宜选用火山灰水泥。

×

26.铝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大,所以不宜采用蒸汽养护。

27.水泥和熟石灰混合使用会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

×

28.铝酸盐水泥水化热大,早期强度发展快,适用于永久性的冬季抢修工程。

×

29.铝酸盐水泥耐热性好,故其在高温季节使用较好。

×

30.使用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后期的养护更为重要。

31.快硬硅酸盐水泥不适用于水工工程。

二、填空题

1.活性混合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这些活性成分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起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

2.活性混合材料包括(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两大类,其主要成分为(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

3.引起硅酸盐水泥腐蚀的基本内因是水泥石中存在(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以及(水泥石本身不密实)。

4.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有(凝胶体)和(晶体)体,一般认为它们对水泥石强度及其主要性质起支配作用。

5.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存在(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及(石膏)过多,相应的可以分别采用(沸煮)法、(压蒸)法及(温水长期浸泡)法对它们进行检验。

6.抗硫酸盐腐蚀、干缩性小、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宜选用(粉煤灰)水泥,紧急军事工程宜选用(高铝)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宜选用(火山灰、粉煤灰、矿渣)水泥。

7.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其提供(氧化钙);粘土,其提供(氧化铝和氧化硅);调节性原料是铁矿粉,其提供(氧化铁)。

熟料粉磨时还要掺入适量(石膏)。

8.常用水泥中,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Ⅰ)、(P·Ⅱ),普通水泥代号为(P·O),矿渣水泥代号为(P·S),火山灰水泥代号为(P·P),粉煤灰水泥代号为(P·F),复合水泥代号为(P·C)。

10.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硅酸盐相矿物组成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中间相矿物组成为(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简写为(C3S)、(C2S)、(C3A)、(C4AF)。

11.在硅酸盐水泥矿物组成中,水化放热量最大且最快的为(C3A),其次为(C3S),水化放热量最小,最慢的为(C2S)。

对前期强度起决定性影响的为(C3S),对后期强度提高有较大影响的为(C2S)。

12.改变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可制得具有不同特性的水泥,提高(C3S)含量,可制得高强水泥:

提高(C3S)和(C3A)的含量,可制得快硬早强水泥:

降低(C3S)和(C3A)的含量,提高(C2S)的含量,可制得中、低热水泥;提高(C4AF)含量,降低(C3A)含量可制得道路水泥。

14.增加用水量将使水泥的凝结硬化时间(延长)。

15.提高环境温度能(加快)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

16.减少石膏掺量能(加快)水泥凝结硬化速度。

17.检验水泥安定性的方法沸煮法分为(试饼)法和(雷氏)法两种。

当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发生争议时以(雷氏)为准。

18.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法)表示,其他品种的掺混合材硅酸盐水泥用(筛析法)表示。

细度越大,水泥活性(越高),但细度过细,水泥硬化过程中易引起(开裂)。

19.水泥初凝时间是指自(加水拌和时)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为止所需的时间,规定初凝时间的作用是为了(方便施工)。

终凝时间是指自(加水拌和时)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为止所需的时间。

20.在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入适量石膏后,石膏可与水泥熟料水化生成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钙矾石),减少了(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缓)水泥浆的凝结速度,但如果石膏加入量过大会造成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后果。

21.掺混合材料硅酸盐水泥的水化首先是(水泥熟料)的水化,然后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与(混合材料)发生反应。

故掺混合材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为二次反应。

22.水泥熟料中掺加活性混合材可使水泥早期强度(降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水化热(降低),耐软水腐蚀性(提高)。

23.硬化后水泥石结构主要是由(凝胶体)、(晶体)、(未水化水泥颗粒)和(气泡)组成结构体。

24.引起水泥石腐蚀的内因主要是由于水化产物中含有(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及水泥石的(不密实)所造成的。

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增强水泥石的密实度)和(加保护层)。

25.水泥的水化热多,有利于(冬季)施工,而不利于(大体积)工程。

三、单选题

1.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

A.C2SB.C3SC.C3AD.C4AF

2.为了调节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常掺入适量的()。

A.石灰B.石膏C.粉煤灰D.MgO

3.火山灰水泥()用于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工程。

A.可以B.部分可以C.不可以D.适宜

4.用蒸汽养护加速混凝土硬化,宜选用()水泥。

A.硅酸盐B.高铝C.矿渣D.低热

5.高铝水泥最适宜使用的温度为()。

A.80B.30C.>25D.15

6.生产水泥时,若掺入过多石膏,可能获得的结果是()。

A.水泥不凝结;B.水泥的强度降低;C.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D.水泥迅速凝结。

7.在标准条件下测试水泥凝结时间,其值受()因素影响。

A.时间;B.水泥矿物组成;C.温湿度;D.加水量

8.生产水泥时,掺入石膏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水泥强度;B.防止体积安定性不良;C.增加产量;D.调节凝结时间。

9.水泥强度等级检验时,采用标准试体的尺寸为()。

A.150×150×150;B.40×40×160;C.50×50×50;D.70.7×70.7×70.7

10.水泥强度检验时,按质量计水泥与标准砂是按()的比例,用()的水灰比来拌制胶砂的。

A.1:

2;B.1:

2.5;C.1:

3;D.0.5;E.0.45;F.0.6

11.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矿物含量最高。

A.C3S;B.C2S;C.C3A;D.C4AF

12.()属于非活性混合材料。

A.磨细石英砂;B.粒化高炉矿渣;C.烧粘土粉

13.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中()含量过多。

A.C3S;B.游离氧化钙;C.氢氧化钙;D.C3A

14.欲制得低热水泥,应限制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矿物含量。

A.C3S;B.C2S;C.C3A;D.C4AF

15.经沸煮法测定,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引起的。

A.游离氧化钙过多;B.氧化镁过多;C.石膏过多

16.()水泥泌水严重,抗渗性差。

A.火山灰;B.矿渣;C.粉煤灰

17.铝酸盐水泥最适宜的硬化温度为()。

A.10;B.15;C.20;D.25

18.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混凝土宜优先选用()。

A.普通水泥;B.矿渣水泥;C.火山灰水泥

19.在江河桥梁建设中,不易采用()水泥,拌制混凝土。

A.普通水泥;B.矿渣水泥;C.火山灰水泥

20.为了制造快硬高强水泥,不能采用()的措施。

A.加大水泥比表面积;B.提高石膏含量;C.增加C3A和C2S的含量。

21.道路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选用水泥时的主要依据是()。

A.水泥的抗压强度;B.水泥的凝结时间;C.水泥的水化热;D.水泥的抗折强度

22.宜用蒸汽养护的水泥是()。

A.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B.硅酸盐水泥;C.快硬水泥;D.高铝水泥

23.在拌制混凝土选用水泥时,当()时,需对水泥中的碱含量加以控制。

A.骨料表面有酸性污染物;B.骨料中含非晶体二氧化硅;C.用于制作盛酸性介质的设备

四、多选题

1.影响硅酸盐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熟料组成B.水泥细度C.储存时间D.养护条件E.龄期

2.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有()。

A.白云石B.粘土C.铁矿粉D.矾土E.石灰石

3.硅酸盐水泥腐蚀的基本原因是()。

A.含过多的游离氧化钙B.水泥石中存在Ca(OH)2

C.水泥石中存在水化铝酸钙D.水泥石本身不密实

4.矿渣水泥适用于()的混凝土工程。

A.抗渗性要求较高B.早期强度要求较高

C.大体积D.耐热E.软水侵蚀

第四章混凝土

习题

一、是非题

1.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也一定相同。

×

2.在结构尺寸及施工条件允许下,尽可能选择较大粒径的粗骨料,这样可以节约水泥。

3.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归根结底是总用水量的多少,主要采用多加水的办法。

×

4.混凝土制品采用蒸汽养护的目的,在于使其早期和后期强度都得到提高。

×

5.混凝土拌合物中若掺入加气剂,则使混凝土密实度降低,使混凝土的抗冻性变差。

×

6.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

×

7.在其它原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愈多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愈高。

×

8.在常用水灰比范围内,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质量越好。

9.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减水剂,不减少用水量,则可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可节约水泥的用量。

×

10.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

11.级配良好的卵石骨料,其空隙小,表面积大。

×

12.混凝土的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是说明混凝土质量的离散程度的。

×

13.用高等级水泥配制低等级混凝土时,如果混凝土的强度刚好能得到保证,但混凝土的耐久性不易保证。

14.表观密度相同的骨料,级配好的比级配差的堆积密度小。

×

15.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越大,则该砂的级配越好。

×

16.级配好的骨料,其空隙率小,表面积大。

×

17.若砂试样的筛分曲线落在规定的3个级配区的任1个区中,则该砂子的级配和粗细程度都是合格的,适宜用于配制混凝土。

×

19.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保持W/C不变增加水泥浆量,可增大拌合物流动性。

20.若增加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墙厚,则加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降低。

×

21.普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割线弹性模量,而不是切线弹性模量。

×

22.当混凝土的水灰比较小时,其所采用的合理砂率值较小。

×

23.同种骨料,级配良好者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

24.流动性大的混凝土经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

×

25.当砂子的细度模数较小时,混凝土的合理砂率值较大。

×

27.水灰比很小的混凝土,其强度不一定很高。

28.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灰比和骨料的种类。

×

29.混凝土中掺加入活性矿物外加剂,由于有效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因此,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获得提高。

30.原则上不影响混凝土的正常凝结硬化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水都可用于拌制混凝土。

×

31.混凝土掺加粉煤灰会降低其早期和后期强度,因此,掺量受到限制。

×

32.混凝土现场配制时,若不考虑骨料的含水率,实际上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33.重混凝土主要用于需要高强混凝土的结构。

×

34.轻骨料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大的变形能力。

35.结构设计时,各种构件的受力分析是以所用混凝土的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为依据的。

×

36.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最基本因素是水泥浆的体积和稠度。

37.若按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进行配比设计,则混凝土实际上只能达到50%的强度保证率。

38.良好的骨料级配应使骨料堆积后具有最小的空隙率和最大的比表面积。

×

39.混凝土的徐变特性对预应力混凝土是不利的。

40.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选用碎石。

41.所有混凝土受力破坏时,都是沿石子和水泥石的粘结界面破坏的。

×

42.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应掺加减水剂。

43.道路混凝土是按照抗折强度设计的。

44.木质素系减水剂不适用于蒸养混凝土。

×

45.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必然会增大其坍落度,提高强度并节省水泥。

×

4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水灰比是依据水泥的强度等级和石子的种类确定的。

×

47.由于表观密度小,轻骨料混凝土只能用于承重结构。

×

48.拌制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二区的砂。

49.没有低水化热水泥,就不能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

二、填空题

1.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有(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水)。

水泥浆起(润滑)、(粘结)作用,骨料起(骨架)作用。

2.骨料的最大粒径取决于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疏密)。

3.混凝土的碳化会导致钢筋(锈蚀),使混凝土的(碱性)及(耐久性)降低。

4.通用的混凝土强度公式是();而混凝土试配强度与设计标号之间的关系式是()。

5.轻骨料混凝土浇注成型时,振捣时间应当适宜,不宜过长,否则轻骨料会(上浮),造成分层现象。

6.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其中(流动性)通常采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法两种方法来测定,(粘聚性)和(保水性)则凭经验目测。

7.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其标准试件尺寸为(150mm)。

其标准养护温度为(20±3℃),湿度(>90%),养护(28)天测定其强度值。

8.混凝土用砂当其含泥量较大时,将对混凝土产生(增大收缩)、(降低强度)和(降低耐久性)等影响。

9.在原材料性质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是(水泥浆的多少)、(水泥浆的稀稠)、(砂率)和(温度)等。

10当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粘聚性尚好,有少量泌水,坍落度太小,应在保持(W/C)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水泥浆)用量。

11.当混凝土拌合物有流浆现象时,同时坍落度锥体有崩塌松散现象时,应保持(用水量)不变,适当增加(砂率)。

12.某工地浇筑混凝土构件,原计划采用机械振捣,后因设备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