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练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1941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经纬网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纬网练习题.docx

《经纬网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纬网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纬网练习题.docx

经纬网练习题

经纬网练习题

【基础训练】

1、地球仪上,经纬度的分布规律

A.纬度分布从南向北增大B.纬度分布在北半球向北增大,在南半球向南增大

C.经度分布,从0º经线向东向西增D.经度分布在东半球向东增大,西半球向西增大

2、关于纬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纬线都自成圆圈B.纬线长度都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纬线都相互平行

3、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

B.20°W~0°~16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

C.180°经线在东半球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4、关于分界线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º23′N66º23′º,180º

ººN,60ºS

5、甲地(0°,90°E)、乙地(60°N,90°E)、丙地(0°,40°E)、丁地

(60°S,40°W)与本初子午线的距离最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地球上某点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26′N,160°EB.23°26′S,160°E

C.23°26′N,20°WD.23°26′S,20°W

7、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P点的位置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

读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8~9题。

8.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D.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9.对下面两图中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西半球的北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的南半球B.B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

C.A、B两点一年中各受到一次太阳直射D.C、D两点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

10、读右图,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点B、b点

C、c点D、d点

 

【难度提升】

11、该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12右图中G点位于H点的

A、东北方向B、正西方

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

下面是四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①所在方格B.②所在方格C.③所在方格D.④所在方格

 

右图是两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甲与乙面积的大小是

A.甲与乙相等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不能确定

16、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右图中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幅经纬网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90°W,则c点位于b点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

18、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150°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

A.ab>cd>ac=bdB.cd>ab<bd<ac

C.ac>bd>ab>cdD.bd=ac>ab=cd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图,据右下图回答19-22题。

19、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A.回到M点B.在M点的正东方

C.在M点正西方D.在M点东南方

20、M和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

A.4444kmB.3333kmC.2222kmD.1823km

21若一架飞机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为

A、40ºN,60ºEB、50ºN,120ºEC、40ºN,100ºED、50ºN,120ºW

2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

23、右图中外面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A到B方向是:

向西南

B、从C到D方向是:

先向东北后向西南

C、从A到B的方向同从C到D的方向相同

D、从A到B的方向同从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

 

【高考真题】

(2014·天津·)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ºE,40ºN)起飞,7小时后途径a地(165ºW,67ººW,42ºN)

24.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机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

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

C.非经a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 

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 

(2010·北京)下图中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读图,回答下题。

25.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B.5°C.8°D.10°

26.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27.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⑤D.④和⑤

28.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B.②C.④D.⑤

(2009·江苏)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

球为“水半球”)。

读图回答下题。

29.“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30.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经络腧穴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

1.五输穴

2.一源三歧

3.经络

4.一夫法

5.募穴

二、判断题:

(请在正确的叙述前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乳中穴在乳头正中央,可以针灸。

()2.委中穴为治疗腰背痛的有效常用穴。

()3.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冲、带脉各有1个郄穴,人体共有16郄穴。

()4.任脉从曲骨至神阙每隔1寸都有1个穴位。

()5.原穴在阳经排列在输穴之后,在阴经是以输为原。

()6.外踝直上3寸,腓骨后缘取悬钟。

()7.针刺至阴穴可治疗胎位不正。

()8、十二经脉在头部的分布,手足三阳联系头,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9、脏腑有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亦有相应的表里相合关系。

()10、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经络是人体运行__________,联络__________,沟通__________,贯穿__________的经络。

2.十二经脉循行规律是手三阴经从__________,手三阳经从__________,足三阳经从__________,足三阴经从__________。

3、腧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腘横纹到外踝尖为_____寸。

5、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横纹为_____寸。

6、中府穴在距前正中线旁开_____寸,平_____间隙。

7、列缺穴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_____寸。

8、治汗要穴是_____,止痛要穴是______,转胎要穴是_____,强壮保健要穴是______。

四、单选题: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答题表格中,每题1分,共20分)

1、与大肠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A、肺经B、心经C、肝经D、肾经E、脾经

2、经络系统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二皮部E、十二经筋

3、有调节、总任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

4、有调节、总任全身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

5、有调节、总任全身阴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

6、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没有十二正经那样的循环流注关系B、没有专属的腧穴 C、无表里配属 D、其走向除带脉横行外,都是自下而上运行 E、不直属脏腑

7、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

A、循行走向B、离入出合C、奇恒之腑D、一源三歧E、别道奇行

8、足太阴脾经与足厥阴肝经在内踝上几寸前后交叉:

A、9寸B、8寸C、7寸D、6寸E、5寸

9、任脉的别络散布于()

A.胸部B.腹部C.胸腹部D.胸胁部E.以上都不是

10、行于腰腹,主约束诸经脉的是()

A、带脉B、阴维脉C、阴跷脉D、任脉

11、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A、8寸B、9寸C、5寸D、13寸E、12寸

12、在下列特定穴中,治疗腑病应选用:

A、原穴B、下合穴C、五输穴D、八脉交会穴E、络穴

13、以两手虎口交叉定取列缺,属于:

A、动作标志取穴法B、食指同身寸法C、简便取穴法D、手指同身寸法E、骨度分寸取穴法

14、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为()

A、络穴B、输穴C、原穴D、俞穴E、郄穴

15、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腧穴称为()

A、络穴B、输穴C、原穴D、俞穴E、郗穴

16、拇指同身寸是指:

()

A、以患者拇指第一节的长度作为1寸

B、以患者拇指第一节的宽度作为1寸

C、以患者拇指第二节的长度作为1寸

D、以患者拇指第二节的宽度作为l寸

E、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17、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B、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C、经穴中带有"俞"字的腧穴均是背俞穴

D、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E、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

18、脏会穴是()

A.章门B.中庭C.中脘D.下脘E.中极

19、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穴是:

()

A、三间B、人中C、二间D、合谷E、阳溪

20、急性咽喉疼痛的首选穴位及针刺方法是:

()

A、鱼际艾灸B、尺泽毫针刺C、少商点刺D、列缺平刺E、孔最拔罐

五、多选题: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答题表格中,每题2分,共20分)

1、冲脉称之为()

A、气海B、髓海C、小海D、血海E、十二经之海

2、足三阳经是指()

A、大肠经B、小肠经C、胃经D、胆经E.膀胱经

3、手三阴经是指()

A、肺经B、肝经C.心经D、脾经E、心包经

4、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点是()

A、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

B、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

C、无统摄有关经脉气血作用

D、无协调阴阳作用

E、对经脉气血无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

5、常用骨度分寸中,两者距离度量为8寸的有()

A、耳后两完骨之间B、两乳头之间C、歧骨至脐中D、季肋以下至髀枢E、腋以下至髀枢

6、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络,加:

(BDE)

A、带脉络B、脾之大络C、冲脉络D、督脉络E、任脉络

7、十二经别循行分布规律为:

()

A、离B、入C、出D、输E、合

8、大肠经的循行包括()

A.起于大指之端B.上肩C.入缺盆D.贯颊E.入上齿中,还出挟口

9、入齿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B.手阳明大肠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少阳胆经E.手少阳三焦经

10、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可治疗()

A.咳嗽B.胸痛C.咽喉肿痛D.手臂内侧前缘痛E.胁肋痛

六、简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2.腧穴的治疗作用是什么。

3.试述腧穴的分类及各类腧穴的特点。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五输穴:

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为“五输”。

2.一源三歧: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故称为“一源三歧”。

3.经络:

是指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体,沟通内外上下,调整人体各部功能的通路。

4.一夫法:

以患者第二至第五指并合,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其两侧间距离为一夫,折作3寸,用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5.募穴:

指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穴位。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三、填空题

1、气血、脏腑、内外、上下

2、胸走手、手走头、头走足、足走胸腹

3、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4、16

5、12

6、6寸,第一肋

8、复溜、合谷、至阴、足三里

四、单选题

1-5ABACD6-10BDBBA

11-15ABCAC16-20ECABC

五、多选题。

1-5DECDEACEABBC

6-10BDEABCEBCDABABCD

六、简答题

1、简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其交接规律是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2.腧穴的治疗作用是什么。

答:

(1)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

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3.试述腧穴的分类及各类腧穴的特点。

答:

腧穴一般可分为三类:

(1)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即十四经的腧穴,称为经穴。

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

(2)奇穴:

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

(3)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是按压痛点取穴。

这类腧穴既无具体位置,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灸的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