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2101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docx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同名15933)

 

武汉大学

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研究

 

研究生姓名庐阳凌

学号2013******

导师姓名毛大伟

系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政治学理论

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入学时间2013年9月

毕业时间2015年7月

 

注:

本表可复印,可另加附页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研究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总体思路。

近年来,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体现着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但是现今关于民主化改革的理论观点驳杂繁多,这给决策者和民众带来许多困惑,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因此,从理论上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可行机制、方法显得日益重要。

卢卡奇是二十世纪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晚年的民主理论,是通过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的直接观察和分析所得出的理论,这对同样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便具有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他对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分析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都具有独到之处,有助于我们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强势话语体系时,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并获得关于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研究方法和具体规划的理论启示,避免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走弯路。

因此,本文以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作为选题,就是要发掘卢卡奇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问题的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服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从国际范围来看,对卢卡奇研究主要在其哲学思想领域,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一提出就在西方引起了巨大反响。

最初对它的研究主要是共产党内的理论家,如顿凯尔、库恩·贝拉、德波林、卢波尔、巴麦尔、季诺维也夫等人。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对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研究达到了高峰阶段,以至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卢卡奇热”。

《历史与阶级意识》曾被梅劳·庞蒂称为是“西方共产主义的圣经”。

纵观西方对卢卡奇的研究过程,对其阶级意识理论的研究始终占主导地位。

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代表理论而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学者们一直争论的焦点,而对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卢卡奇的晚年著作《审美特性》、《民主化的进程》和《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约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之后四、五十年才出版。

而且在此之前,人们就已经对阶级意识理论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争论,即使在卢卡奇晚年的三部著作相继出版之后,人们对卢卡奇阶级理论的研究也没有停止。

根据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料,截至2007年12月,该馆共收藏有以“Georg.Lukács”为主题的图书23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对卢卡奇早年文学思想或美学思想的专门研究,或是对卢卡奇生平与思想的一般性概述。

在这些概述性的著作中,绝大部分是对其早年阶级意识理论的分析和评论。

对于西方学者的这种研究倾向,中共中央编译局的学者杜章智认为:

“西方研究者之所以这样倾心于青年卢卡奇,主要不是由于卢卡奇发展中的实际差别,而是由于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处境同青年卢卡奇及其时代之间有极其相似之处”。

因此,由于种种原因,卢卡奇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国内研究现状: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我国学界才陆续介绍和评述卢卡奇的著作及思想,并很快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达到高潮,随后进入平稳的深入研究阶段。

从这30年的研究来看,国内对卢卡奇的研究的重点仍放在其早期思想之上。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索引光盘和中国期刊专题全文数据库所收集的资料,从1978年到现在,国内发表的标题中带有“卢卡奇”或“卢卡契”的论文共有481篇(不含译文、美学方面的论文)。

其中专门介绍和研究卢卡奇早年思想的论文共有332篇,约占7l%。

同时,截至2007年,国内学者还在大陆出版了卢卡奇思想评传、研究专著约20种,另有超过30种的思想史论著辟专章讨论了卢卡奇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或文艺学思想。

学术界以如此大的激情投入对一个当代西方思想家的研究,这种情况近30年来是比较罕见的。

国内学者偏重研究卢卡奇早年的思想状况,其中多是对卢卡奇生平及其思想的一般性介绍或是对卢卡奇早年思想的专门研究,国内研究卢卡奇,关注焦点通常集中在卢卡奇的总体性、物化和阶级意识三个核心范畴上。

但是对于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研究很少,截至目前只有卢卡奇的《民主化进程》(TheProcesSofDem0cratizati)中译本一部,北京大学哲学系张翼星《卢卡奇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2004年5期、孟偲《对卢卡奇晚年社会主义民主化思想的探讨》、佟德志《经济发展与民主化的进程——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复合性理论评析》,这些极少的作品涉及了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算是对卢卡奇晚年政治思想研究的开端,这说明,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研究应该得到重视,这是他晚年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复兴马克思主义的尝试,值得我们将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点。

(三)主要参考文献:

1、《卢卡奇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张翼星,[J],《求是学刊》2004年5期

2、《对卢卡奇晚年社会主义民主化思想的探讨》孟偲,[J],《教学与研究》2014年3期

3、《作为救赎人的自由的批判武器——卢卡奇无产阶级意识理论新读》刘卓红、陈永盛,[J]《学习与探索》2014年2期

4、《论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赵司空[J]《江淮论坛》2008年3期

5、《经济发展与民主化的进程——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复合性理论评析》佟德志,[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5期

6、《卢卡奇阶级意识的实践维度》孙乃龙,[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期

7、《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基于《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再认识》包红梅,[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3期

8、《卢卡奇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探析》张夺,[J]《理论月刊》2013年2期

9、《卢森堡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先驱的民主观》周穗明,[J]《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1期

10、《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

卢卡奇的重新发现》汤姆·洛克莫尔、孟丹,[J]《现代哲学》-2011年4期

11、《试论卢卡奇的历史概念》刘璐璐,[J],《学术交流》-2011年5期

12、《卢卡奇的晚期哲学》阿格妮丝·赫勒衣俊卿,[J],《求是学刊》-2011年5期

13、《卢卡奇在何种意义上论述日常生活本体》李霞,[J],《学术研究》-2012年7期

14、《让卢卡奇从晚年自传的阴影中走出来:

一种方法论反思》张亮[J],《学术研究》2005(3)

15、《试论卢卡奇朝向黑格尔的精神圣地之政治性蕴涵》张文喜,[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3期

16、《卢卡奇哲学视阈中的历史概念分析》曹峰,[J],《江西社会科学》2010(5)

17、《国内卢卡奇研究七十年:

一个批判的回归》张亮,[J],《现代哲学》2004年(4)

18、《国内卢卡奇研究的两种模式及其超越》张亮,[J],《河北学刊》2009年29(4)

19、《总体性与非同一性——论阿多诺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批判》王福生,[J],《人文杂志》2008(3)

20、《卢卡奇的理性历程及启示》李俊文,[J],《学术交流》2009(10)

21、《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社会民主》林育川,[J],《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1期

22、《卢卡奇的整体性思想探析》乔瑞金、崔丽华,[J],《理论探索》2007年5期

23、《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及其对修正主义思想的批判》丁匡一,[J],《长江论坛》2012年2期

著作类

1、《民主化进程》[匈牙利]乔治·卢卡奇(Georg.Lukács)[M]著寇鸿顺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

2、Lukacs.G.TheProcesSofDem0cratizati[M].N.Y.:

StateUniverSityofNewYork,1991.

3、《为卢卡奇申辩——卢卡奇哲学思想若干问题辨析》张翼星[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4、《卢卡奇与马克思》孙伯揆[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卡奇自传》.杜章智译.[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6、《格奥尔格·卢卡契.卢卡契谈话录》[M].伊斯特万·艾尔希编.郑积耀等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7、《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卢卡奇,[M].下卷.白锡垄,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

重.

8、《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M]商务印书馆1999.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本文试图通过对乔治.卢卡奇《民主化进程》一书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进行梳理,了解卢卡奇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认知、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方式的论述,达到对卢卡奇关于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的全面认识,并指出这一思想对现时代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指导意义。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卢卡奇阐述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著作《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背景的研究;第二、对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价值、社会主义民主特征的研究;第三、对卢卡奇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方向的研究;第四、对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意义的阐述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全面、深入地理解卢卡奇哲学思想全貌和卢卡奇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发掘卢卡奇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的概括、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方向问题及其对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如何做到在尊重原著的思想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避免一般化的介绍,这是本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分析法

这是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是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开始研究前,进行了搜集资料、整理观点、分析相关问题等工作。

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有关问题得出自己的见解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2)比较研究法

比较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

在对卢卡奇关于社会主义民主论述方面,将其和马克思、列宁的观点加以对比,指出其同异点,进而对其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方面的贡献加以评价。

技术路线:

本文拟采取的技术路线是:

文献的查询——文献整理、加工——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在文献查询阶段主要是通过校内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再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加上笔者的探索性思考,形成论文内容。

可行性分析:

(1)在研究生期间能够认真读书,积累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具备了查阅文献资料和整理消化及吸收相关资料的素质和能力。

(2)近来收集并阅读了大量与本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专著和论文,对选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资料较为丰富,理论准备相对充实。

(3)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对论文的写作能够进行悉心的指导并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论文的写作和完成。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本论文的特色。

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使马克思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哲学,之后社会主义政治实践成为历史性议题,社会主义民主如何发展,其最终方向是什么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卢卡奇在继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方向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反思,然而国内外学者大多关注卢卡奇的哲学思想而对其政治思想的研究则较少,本论文尝试探讨卢卡奇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这本身就是本论文的特色。

第二,本论文的创新。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对卢卡奇研究模式上,对卢卡奇思想的研究目前国内有两个派别,主要为马克思主义模式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模式,“马克思主义模式”的目的是为了追寻、评价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卢卡奇,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模式”的目的则是为了还原作为一个有着巨大影响的当代西方思想家,这两种模式都是思想史的研究方式。

本论文的研究不将自己定位于某种模式,而将对卢卡奇民主思想的研究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对其思想的解读,阐述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现实的指导意义。

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2014年6月——9月:

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阅读阶段

2014年10月——12月:

撰写论文的初稿

2015年1月——2月中旬:

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的修订和完善

2015年3月初——2011年3月底:

论文的再次修改和完善

2015年4月:

论文定稿

 

三、论文大纲

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研究

导论

(一)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现状

(二)本文的基本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理论背景

(1)、复兴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尝试

(二)现实背景

(1)、对东欧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的历史思索

第二章、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内容

(一)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价值的思想

(1)、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人的解放的中介环节

(2)、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利益矛盾的政治机制

(二)、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的再民主化思想

(1)、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历史进程

(2)、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再民主化

(三)、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实践方向的思想

(1)、资本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的错误选向

(2)、苏联式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误区

(3)、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要与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相联系

第三章、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评析

(一)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的延续

(1)、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政治理念

(2)、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是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理论

(二)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思考

(1)、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实践经验的总结

(2)、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是对后马克思时代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探索

(三)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个性

(1)、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体现了其总体性方法论的特点

(2)、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强调民主向日常生活的回归

(3)、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强调市民社会对民主的决定作用

第四章、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意义

(一)、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理论意义

(1)、有利于克服人们对社会主义民主教条式的认知

(2)、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实践意义

(1)、社会主义国家要将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结合起来

(2)、社会主义民主要不断探索民主的实现机制

(3)、探索适合一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持续稳步发展的民主路线

 

四、研究基础

1.已参加过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在学习西方哲学时,对卢卡奇的思想比较感兴趣,因而也对其进行了比较多的关注和思考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笔者目前通过中国知网和图书馆的书籍掌握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也查询到了卢卡奇的著作集和最新出版的《民主化进程》这本书的英文版和中文版。

尚欠缺的条件是:

目前国内外对卢卡奇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已掌握的资料大部分都是与论文选题间接相关的资料,而直接相关的资料很少,给论文的完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五、导师或指导小组意见

 

导师签名: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