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3378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点 总结.docx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和背诵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内环境主要组成成分及与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模型)

体内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的判断

细胞名称

直接内环境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液、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液、血浆

2.细胞外液的成分(以血浆为例)

要点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呼吸酶、H2O2酶及与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细胞外直接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有孔道内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尿液、消化液、汗液等)。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影响因素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b.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要点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②肾小球肾炎③局部代谢活动增强

④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液⑤毛细淋巴管堵塞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很多缓冲对如HCO3-、H2CO3。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如图所示,与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外物质交换最为密切相关的四大系统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2)内环境功能:

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名师指导:

(1)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的参与。

(2)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受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和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

1.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

实质: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a、调节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b、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负)反馈调节,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C、调节能力: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血浆pH维持稳态的机制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

大脑

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

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

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它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下丘脑

其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脑干

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脊髓

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它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2.外周神经系统

(1)组成:

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①脑神经和脊神经

a.脑神经:

与脑相连,人的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b.脊神经:

与脊髓相连,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c.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②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③自主神经系统:

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人体兴奋时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

副交感神经:

人体安静时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减慢,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增强

a.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是一类传出神经,并非一根传出神经。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元

树突:

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

轴突:

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神经胶质细胞:

(1)数量是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2)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3)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反射弧的组成与功能

反射弧的结构

结构特点

功能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

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运动神经元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

温馨提示

(1)判断某种神经活动是否是反射活动要看两个要素:

①要有适宜的刺激;②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2)脊髓中低级中枢的活动一般要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3)一个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要点反射弧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2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种类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概念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

生活过程中“学习”来的,后天性的反射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不消退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适应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是一种低级的神经活动

大脑皮层,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意义

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多变的环境

举例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

联系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名师指导

(1)条件反射建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

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退。

(2)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来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第三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传导形式:

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

传导过程:

传导特点:

可以双向传导,即图中a←b→c。

要点:

兴奋的传导方向

(1)在神经纤维上(离体条件下):

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

(2)正常反射活动中:

只能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所以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a.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b.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要点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变化原理分析

要点.神经纤维膜外离子浓度对膜电位的影响

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的正常分布如图:

(1)若膜外的Na+浓度升高,则膜内外Na+浓度差会增大,动作电位的峰值会升高(曲线中C点上移);反之,会下降(曲线中C点下移)。

(2)若膜外的K+浓度降低,则膜内外K+浓度差会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会增大(曲线中A点下移);反之,会减小(曲线中A点上移)。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

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

常见类型

其他突触类型:

轴突—肌肉型、轴突—腺体型

传递过程图解

传递形式: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传递特点:

a.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b.突触延搁: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教材拓展

(1)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

胞吐,利用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2)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被前膜回收。

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②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信息传导被阻断。

(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

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后膜对Cl-的通透性,Cl-进细胞,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得更大,突触后膜更难以兴奋。

要点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电位的测量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测量结果

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

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

(2)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1.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1)刺激a点,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bc=cd),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的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1)刺激b点(ab=bd),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第四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1)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左右交叉、前后倒置)。

(2)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精细正比)

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脊髓、脑干等的共同调控,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如图所示)。

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

(1)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2)大脑皮层通过脊髓控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从而控制排尿。

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1语言功能

2学习与记忆

概念:

学习和记忆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实质:

动物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记忆的过程

(1)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2)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要想长久地记住信息,可以反复重复,并将新信息与已有的信息整合。

3情绪:

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教材拓展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是脑中重要的神经递质,抑郁症患者上述神经递质分泌量减少。

抗抑郁症药物主要是神经递质的回收阻断剂,即阻断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回收以增加其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活动正常进行。

第三章第一节激素和内分泌系统

1激素的发现

(1)沃泰默的观点:

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结论: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一种化学物质。

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2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

(1)内分泌腺:

无导管,其分泌物(统称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再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靶器官或靶细胞发挥作用。

(2)外分泌腺:

有导管,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去(消化道、体外)。

常见的有各种消化腺、汗腺、皮脂腺、乳腺。

激素的种类

(1)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高等动物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

第二节激素调节的过程

1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的平衡

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

名师指导

(1)血糖平衡既受激素调节,也受神经调节,但激素调节起主导作用。

(2)胰岛素是目前所知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糖尿病

(1)症状:

“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2)发病机理:

1型糖尿病:

胰岛功能减退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2型糖尿病:

可能是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缺乏或异常,胰岛素并不缺乏

温馨提示:

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的机理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分级调节过程

(1)三级腺体:

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三种激素:

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3)两种效果:

“+”“-”分别表示促进、抑制。

2.调节机制

(1)分级调节:

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应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体轴,靶腺体还有肾上腺皮质、性腺。

(2)负反馈调节:

(3)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3激素调节的特点

(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4)微量和高效:

名师指导

(1)激素并不提供能量,也不组成细胞结构、不起催化作用,更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只是作为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2)激素发挥作用后,迅速转移或被酶灭活。

项目

激素

神经递质

化学

本质

蛋白质、多肽、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NO等

产生

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

活细胞

神经细胞

作用部位

靶细胞或靶器官

细胞内外

突触后膜

作用后

被灭活

不发生改变

被降解或移走

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二者联系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提示: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形式,但体液调节不等于激素调节。

2体温调节

原理: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体温调节的模型

(1)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相关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有关激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

(4)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安静时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脑,运动时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

(5)皮肤散热(辐射、传导及蒸发)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方式。

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相关中枢: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3)有关激素: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另外,当大量丢失水分使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第四章第一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骨髓:

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

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扁桃体、淋巴结、脾:

内含多种免疫细胞

(2)免疫细胞:

各种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3)免疫活性物质:

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

教材拓展

(1)抗原:

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发特定的免疫反应,这类物质称为抗原。

抗原是进入生物体的大分子异物,多数是蛋白质;一种抗体只能对应一种抗原。

(2)抗原呈递细胞:

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PC)。

(3)抗体: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能随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到全身各处。

(4)细胞因子:

主要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作用弱,范围广

有特异性;作用强,范围窄

包括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联系

①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②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③二者共同承担机体的防御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

指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

(2)免疫自稳:

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3)免疫监视:

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第二节特异性免疫

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一组蛋白质,病原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免疫系统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它们的。

2体液免疫

(1)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2)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导致机体患病之前就将它们消灭.初次免疫浆细胞只来自B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浆细胞除来自B细胞的分化之外,记忆细胞也能更快地增殖分化出更多的浆细胞。

结果:

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形成沉淀等,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

要点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和患病程度如图所示。

提醒 多次注射相同疫苗可以增加记忆细胞的数量,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名师指导

(1)通常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2)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抗原呈递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特异性。

(3)再次免疫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4)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又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3细胞免疫:

当某些病原体(如病毒、胞内寄生菌等)进入细胞内部后,就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结果:

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暴露出病原体,继而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5.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信号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与受体(一般是蛋白质)特异性结合。

要点据材料信息判断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①若材料中出现细胞毒性T细胞、靶细胞、移植器官、肿瘤细胞、胞内寄生菌(如麻风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表示细胞免疫。

②若材料中出现浆细胞、抗体、血清治疗、抗毒素等表示体液免疫。

③若材料中出现吞噬细胞和T细胞,则无法界定。

第三节免疫失调

1过敏反应: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作过敏原。

机理

(1)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找出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2自身免疫病:

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抗原加以排斥或致其损伤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机理(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

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损伤。

3免疫缺陷病:

指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①先天性疫缺陷病:

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②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如艾滋病;大多数免疫缺陷病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AIDS)的流行与预防

(1)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是一种RNA病毒。

(2)致病机理: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3)主要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HIV的感染

第四节免疫调节的应用

1疫苗:

是指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1)减毒疫苗:

丧失致病能力,毒性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菌或病毒。

常用的有卡介苗、牛痘疫苗等。

接种一次且接种量少,免疫时间长,效果好。

(2)灭活疫苗:

强抗原病原微生物用理化方法灭活后制作而成。

常用的有伤寒疫苗、狂犬疫苗等。

制备简单,保存时间长且相对较安全。

接种量大且需多次接种。

2器官移植:

面临的问题:

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等。

(1)组织相容性抗原: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带有的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

(2)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名师指导

(1)免疫学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2)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区别

项目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时间

病原体感染前的预防

病原体感染后的治疗

注射

疫苗(经处理的抗原)

抗体、细胞因子、血清等

目的

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

直接注射免疫活性物质,增强人体抵御病细胞原体的能力

第一节植物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科学家

实验

实验结论

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从而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

脂片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

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名为生长素

要点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生长素的产生不需要光照,即有光、无光均可产生。

 

要点各种处理方式对生长素运输与分布的影响

植物激素: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