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390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docx

财商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

财商:

激活孩子的财富基因

中国一句老话“君子言义,小人言利”的影响,中国的家长总觉得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离金钱越远越好,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乱花钱,会“剥夺”孩子们掌控钱的机会。

比如要买什么东西,统统向父母伸手要,孩子们得到的压岁钱,家长们也会全数地收回去。

因此好多的孩子养成了花钱就伸手,一有钱就赶快花光的习惯,而缺乏对消费的规划意识。

至于理财能力,家长们认为长大了可以无师自通。

可是事实远非如此,对于很多年轻人,我们看到的是:

月光族:

每月挣的钱花得光光的。

啃老族:

自己挣不来钱,或者不愿意去挣钱,或者挣得不多,但要花钱,怎么办?

找父母要。

卡奴族:

拥有很多信用卡,把信用卡里的钱统统花光了,又像奴隶一样想着怎样去还钱。

赖贷族:

贷款上学、贷款买车、贷款买房,但到最后不去还贷。

而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对于金钱的态度和使用更是另我们担忧:

恼人的攀比:

小学生发请柬开派对让家长为难

为钱犯罪:

16岁男孩为“换”零花钱盗窃万余元首饰

高消费低龄化:

初中女生一月花光两万元

富二代挥霍:

留学“富二代”挥霍令人忧

再穷不能穷孩子:

“开学账单”数目惊人财商教育缺失

我们的课题调查中也有不少孩子深感欠缺理财教育:

陈莘,保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方向。

毕业后被英国牛津大学录取为硕士生,师从莫顿学院院长、世界著名美术考古学家杰西卡•罗森爵士;一年后转为博士生。

“父母没有教我如何购物,如何理财”

小学时,大概是担心我随便在路边小摊买零食不卫生,父母就总是对我说:

“想吃什么、想买什么,回家来告诉父母,我们给你买,千万不要自己在外面买呀。

”自那以后,我就养成了“十指不沾人民币”的习惯。

直到高中,我仍然甚少自己拿着钞票到商店柜台去买东西。

记得高中时我爱吃巧克力威化,可每次自己到学校小卖部去买,总是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喊个柜台大姐都犹豫半天,声音还小得像蚊子叫;好不容易买完了,找回来的零钱,我半天也数不明白。

买个零食尚且如此,更别提买文具、买衣服之类的“大件商品”了。

同学们都说:

“哎哟,你真省钱,什么都不买。

”我心里喊冤:

“我哪里是会省钱,我这是不会花钱呐。

幸好,父母在我高三毕业的那个假期发现了我这个“金钱不能自理”的大毛病,赶忙补救,带着我上街指导我购物。

此时,“长期不花钱”对我的负面影响已经相当严重,我不懂得跟小贩讨价还价,不懂得快速计算、比较商品的价格,不懂得为自己挑选合身的衣服,更别说买菜的时候不懂得挑菜挑肉了,真真无奈。

后来,我还是在北京念本科期间才逐步锻炼出独自到超市采购、逛街的“本事”。

再后来,我在留学期间学会了为自己的开销记账,学会了处理个人的银行业务。

还好,这个“理财”课,补得还算及时。

我由此得了个教训:

父母担心孩子的安全卫生,不让孩子碰这个做那个,这固然是好意,可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包括以往我们常说的洗碗扫地等家务劳动,也应该包括购物理财这种“技术活儿”。

下面我们先从什么是财商说起。

一财商

财商(FinancialQuotient)一词最早由美国作家兼企业家罗伯特•T.清崎(RobertT.Kiyosaki)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提出。

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

财商就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它包括:

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财商教育,是教孩子怎样认识金钱和使用金钱,长大后能驾驭金钱,我们现在所说的积累财富的高低并不能代表驾驭金钱的能力。

根据美国肯塔基大学等几所大学的研究发现,彩票中奖者破产概率是普通人破产的两倍,说明这些人即使占有了很大的财富,但是没有足够的财商而无法驾驭这笔金钱,最后可能会沦落到比之前更悲惨的境地。

财商教育就是在我们鼓励孩子勇往直前的同时,要告诉他们可能潜在的风险,以及在此之前培养他们对风险的认知。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一则报道要颠覆很多人的常识。

2003年7月,年仅16岁的考利•罗杰斯幸运地中了彩票大奖,赢得了近190万英镑奖金。

但是仅仅时隔6年,她已经挥霍掉了所有奖金并面临破产。

甚至6年中她曾两次企图自杀。

曾经风光无限的罗杰斯如今生活困窘,为了维持生计,她不得不同时做3份清洁工作。

全世界的彩民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中大奖,但是中了大奖后的生活可能更不幸福,原因就在于,如果从小没有培养起理财能力,给你再多的钱也守不住。

财商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培养孩子具有自立、自觉创造财富的信念,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恪守市场规则树立诚信的道德操守;二是树立理财的观念。

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以名人的事例来启发孩子的财商,培养其最初的财富理念;三是传授相关的知识。

传授一些与财商有关的基本财务知识及简要的经济学原理。

二培养孩子的财商

孩子年龄越大,财商似乎越低,8~10岁以下的孩子尚且还有一些成人没有的思维方式,孩子年纪越大思维束缚越多。

国际上普遍认同3~12岁的孩子是接受财商教育的最佳年龄。

财富观

培养财商的知识和方法都是建立在正确的财富观上的。

对于金钱的认识,还是应将其放在货币、消费工具的位置上,而不是凌驾于一切事物或情感之上。

比如“有钱就是幸福”“给我花钱就是爱我”等思想是片面的。

对于金钱的获取,应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比如创业、抽奖都得到了100万,但是途径不同,价值不同,前者是自己的劳动,后者是运气。

这些应逐渐让孩子明白。

1.学会花钱

让钱花得明明白白,比如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会很慎重地货比三家,改掉冲动购物的坏习惯。

郭诚,保送上北京大学化学系;大学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和科技竞赛奖。

毕业赴美留学,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买冰棒”——教孩子如何花钱

商业社会里,与钱打交道是必不可免的,懂得如何花钱与如何赚钱是同等重要的。

有调查显示,富翁们不一定是最会赚钱的人,但一定是很会用钱的人。

拥有良好的用钱态度是现代人幸福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

但这种技能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在孩子对钱拥有模糊概念的时候就开始。

郭诚小时候,有一次和奶奶去公园闲逛,看见路边各式各样的零食和冷饮,就想让奶奶也买一些。

但奶奶坚决地说:

“不好,吃零食和冷饮对小孩子的健康没有好处。

”郭诚有些失望,虽然不是很明白奶奶的话,但他知道奶奶一旦说了“不”,就一定不会买了。

逛了不多久,来到了一个书摊前,奶奶发现郭诚对一张万国国旗的图片很感兴趣,就问他:

“喜不喜欢?

这些图片上印的是各国的国旗。

郭诚兴奋地对奶奶说:

“我要认识每个国家的国旗,还要画出来。

奶奶赞赏地说:

“好,郭诚真棒!

我们买一张回去一起学好不好?

说着毫不犹豫地为郭诚买下一张。

郭诚一只手拿着图片,一只手牵着奶奶,心满意足地笑了。

小学阶段,我们更是非常谨慎地给郭诚零花钱。

每次把钱交到他手上时,都会叮嘱他不能乱花钱,要求他一定不能把钱花在游戏机室或娱乐场所,只能买对自己学习有用的东西。

而对于买书,我们是从不吝啬的。

每次去逛书店,他所挑中的书籍,一般我们都会全部买下。

有一次,郭诚上三年级时,书店到学校推销,他对几套文学名著爱不释手,于是就向同学借了两百多元把书买了下来。

晚上他惴惴不安地向我提起这件事,我虽然感到意外,但还是鼓励他说:

“很好,钱就是要用到有用的地方。

给孩子积极的消费行为以鼓励,不正是父母的职责吗?

通过生活中无数次这样的小事,把钱尽量少地用于物质享受,而是用于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的地方,已成为郭诚的人生信条之一。

从小学到中学毕业,他从不要求什么时髦的打扮和穿着。

如果球鞋、衣服等破了,妈妈说买新的吧,他坚持要补好继续穿。

他喜欢到处旅游,相片中可以看见他最喜欢的服饰是华附、北大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校服。

他认为人的内涵绝对要比外表的形象更重要。

在外面读书,经济完全由他自己掌控,但是我们总觉得他比别人用钱少。

例如在北京四年期间,他放假回家从来没坐过飞机,有几次还和同学一起坐火车硬座,我们担心他累着,而他却说可以和很多人聊天,不会感到劳累。

我们都觉得他有自己的消费观,这让我们非常放心。

收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我们全家都很高兴。

为他感到骄傲之余,同时也觉得毕竟是第一次远离家里,必须做好准备。

作为家长,我们认为孩子的自立和自理能力非常重要,于是开学前的暑假里很注意培养他在这方面的能力。

中学的时候虽然他也寄宿,但是家里都为他准备好了一切,并不需要他操心。

我们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列出要带的东西的清单,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

他一开始并不觉得很困难,但是随着清单越来越长,很多东西要整理,还要他自己去商店挑选,他有些忙不过来了。

我们于是教他收拾东西要有条理,购物要“货比三家”等等。

等到行李箱准备好,他也明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道理,觉得很多事情要亲历亲为,才知道很不容易。

后来,他在北京读书的时候,生活方面就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一直到了出国留学,他都能够应付自如。

2.记账

有财富之神称号的洛克菲勒,他从小就有记账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陪伴他到老,现在,他的账本就是洛克菲勒研究中心最详细的一份资料

建立一个记账簿,让孩子记录下由谁给的,给了多少钱。

记录下每天的现金支出,并每月做一次总结,做一次比较,家长跟孩子一起分析账本,那些钱花得好,花得有价值;哪些钱可以节省下来,花在更需要的地方。

和孩子制定开销计划,并根据开销计划来支用零用钱,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较早的了解理财的重要性,同时也能让孩子懂得珍惜财富。

而且坚持记账是对毅力的一种约束和培养,有毅力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取得成功。

3.挣钱

可能有人会问,一个小孩子能从哪里挣钱呢?

这里提出三个方面,供您参考:

一是靠劳动挣钱,比如假日练摊;二是靠竞赛挣钱,只要参加了什么竞赛获奖,奖金和奖品全部归我;三是靠积累挣钱,比如生活中注意收集废品,孩子卖了之后可以归自己。

还有的家长问:

孩子干家务,是不是可以付费,这个问题留到后面再细说。

4.储蓄

储蓄实际上就是通过资金的不断沉淀,最终形成一个资金的蓄水池,只要流入的资金大于流出的资金,那么这个蓄水池的水量将会越攒越多。

现在有很多“月光族”、“卡奴”不断兴起,消费的观念也是“透支未来”,这样的消费观固然很洒脱,但是却并不理智。

因此,帮孩子开个银行户头,从小教授孩子储蓄的意义,也能确保孩子拥有正确的消费观。

当孩子想买自己心仪已久的一人贵重物品时,父母可以跟他说,把零花钱储存起来买。

让孩子体验“积少成多”的乐趣,还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有选择性消费”的意义。

5.理财

教给孩子一些理财技巧零存整取、12张订单法等。

当孩子达到一定年龄,让孩子接触一些投资类的模拟游戏或直接投资,让他们对投资开始有第一手经验。

吴惟为,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毕业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

“算计息”——教孩子学会理财

那天,在我岳父母居住的那栋宿舍楼门口值班的胖阿姨见到了我儿子,就逗他:

“小家伙,你存了那么多钱,是不是借些给婆婆啊?

儿子回答道:

“你天天上班,不是有钱吗?

为什么还要向我借?

“唉!

”胖阿姨故作无奈地说:

“还没发薪水呢。

你不是说存了100元吗,先借给婆婆买菜吧。

儿子颇正经地说:

“那是一张定期单,借给你也不能用的。

“那你到银行取了出来不就可以借给我了?

儿子侧着头想了想:

“那我不是亏利息了?

除非你还钱的时候一并还利息。

喔!

这时候连我们做父母的都感到有趣了。

胖阿姨继续逗他:

“不算利息行不行呀?

“不行。

”儿子态度颇强硬的。

“好吧,算利息就算利息。

多少?

”轮到儿子咽了声。

他求援似的望着我俩。

准确地说,是望着天天与利息打交道(在银行工作)的妈妈。

他妈妈说:

“婆婆有困难你就应该帮助她,怎么能算利息呢?

“可以不算婆婆的利息。

但我要知道那100元究竟有多少利息。

”儿子的倔脾气又上来了。

他妈妈只得说:

“8元6角4分。

“哦。

婆婆,我不收你利息了。

什么时候拿钱过来借给你?

胖阿姨见儿子认真起来,不敢再逗他了:

“你下次回来再说吧。

我还有10元,先用来买菜。

晚上一回家,儿子就缠着他妈妈,要学计利息。

当时,银行用的是月利率制。

要想五岁的儿子容易理解和计算,必须教会他把月利率转为年利率。

要避免运用乘法和除法,就必须学会小数和两位数、三位数的加减。

就拿儿子那100元定期存款为例,月利率是7.2‰,用7.2加两次0.72转换成年利率8.64%,就得出利息8.64元了。

其他几百元几千元的整数,如此类推,运用加法也容易计算出利息了。

妻子就是用这种化繁为简的方法教会了儿子计利息,儿子还由此喜欢上加减的心算方法。

6.投资

具体操作方面,父母可将孩子的压岁钱或零花钱存入专门的账户中,带着孩子做一些基金投资或者是保险投资,随时让孩子查看投资账户中的情况,让孩子亲自参与投资,亲眼见证投资带来的收益。

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孩子了解财富的意义,并且能够懂得可以通过合理运用使财富增值。

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定要身体力行,并且不断学习新的理财知识和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四罐理财法”由加拿大理财专家阿德利亚•切利尼•里耐克发明。

她认为理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四个罐子,贴上储蓄、消费、投资和慈善四个标签。

当孩子得到一笔资金时,把这笔资金分成四份,分别放到这四个罐子里。

从此,开始培养他们对理财的兴趣。

关于投资,告诉孩子可以作为自己的教育基金储备,专为完成自己的理想所用。

消费,让孩子在每花一分钱之前,区分“需要”和“想要”之间的差别,然后再进行消费,可以进行有效控制。

慈善基金则让孩子可以享受到通过金钱帮助别人,或分享财富带来的快乐。

儿童自主性发展与消费理财目标设定

3-6岁

花钱心理:

“像大人一样”,“用钱”更多地是为了实现像大人一样的感觉

教育目标:

(1)初步认识钱币及用途;

(2)尝试简单的消费。

教育引导:

(1)用家庭游戏的方式,模拟各种场景(比如:

超市、银行、商店等),帮助孩子认识钱币,懂得基本的消费行为及礼仪;

(2)给孩子少量的钱币,让他/她享受“大人”的感觉,比如:

自行去买饮料等。

7-10岁

消费心理:

“像同伴一样”,“用钱”更多是寻求与同伴有共同的行为方式、交流话语

教育目标:

(1)能完成基本的日常购物;

(2)懂得有选择性地使用零用钱;

(3)懂得储蓄。

教育引导:

(1)利用各种场景,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用钱,让孩子学习消费;并在事后和孩子讨论过程,总结利弊;

(2)让孩子完成不同数额的购物尝试,体验有选择的消费;

(3)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用钱,让孩子自主消费,并做家庭分享;

(4)鼓励孩子的理性消费,比如:

花费的好则奖励更多的零用钱。

11-14岁

消费心理:

“我长大了,我需要独立消费”,“用钱”是自我管理生活的需要与象征

教育目标:

(1)能有计划地使用零用钱;

(2)能理解父母辛苦,懂得通过“劳动”换取零用钱;

(3)能用零用钱做有意义的事情。

教育引导:

(1)实行“零用钱预算制”,由孩子提前做出“消费计划”,提交父母审核批准;父母可以与孩子辩驳交涉,决定实际数额;

(2)给予一定的家庭责任,比如分担家务,以此增强对“零用钱”的珍惜与善用;

(3)鼓励孩子参与学校或社会事务,让孩子用零用钱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

向灾区或贫困地区捐款等。

※按年龄培训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9岁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的商品,如滑板车等

  11岁通过商业广告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的概念

  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13岁明白通胀通缩,了解理财渠道可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14~18岁跟家长一起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家长进行指导

18岁根据自身情况,开始独立进行商业和投资操作

实战:

组织聚会:

要花多少钱购买派对用的美味点心?

要花多少钱为来宾准备一份贴心的小礼物孩子逐项分解费用的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财务项目案例。

当一天家长:

孩子会更加了解家庭如何运转,钱是怎么流动的,家庭开销的庞杂,在支出前就会进行主动思考。

三国外财商教育

国外很多国家,学校和家庭都比较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的财商。

在犹太人的教育中,财商教育是他们最重要的教育,这也是他们比其他民族更为成功的关键因素。

美国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先生也指出了美国人成功的原因:

“美国人有一个共识:

在诸多成功中,赚钱最能培养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必须从小教孩子理财,培养他们的财商。

”在美、英等发达国家,财商教育是中小学的必修课。

1.法国:

培养计划用钱的本领

当孩子正式上学后,家长们便给孩子开设一个专门的账户。

他们认为,与其让孩子每次向家长苦苦“乞讨”,还不如定期给孩子一笔零用钱并限制消费范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计划用钱”的理财本领。

“独立账户”不仅为孩子的合理消费提供了实习场所,而且也可帮助孩子培养合理储蓄的良好习惯,即所谓的“该消费时就消费,该节约时就节约”。

2.英国

作为发达国家,英国人的这种精打细算不完全是为生活所迫。

英国税率和物价都很高,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低,英国人的平均工资折合人民币计算,每人每月能挣3万多元。

但他们认为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自然,英国人把他们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了下一代,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

在英国父母的观念里,让孩子们感受金钱的来之不易,远比让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家长的给予来得重要。

所以,家长一般都会将家庭的经济状况告知孩子,父母如何给孩子零花钱也会取决于家庭状况,家境比较好的孩子,零花钱会多些,家境差的就会少些。

但不管是多是少,孩子们的零花钱都应该通过劳动来换取。

因为父母担心,一旦金钱是不劳而获的,孩子们将不能理解金钱和劳动之间的关系,不知珍惜所得,进而逐渐变为纨绔子弟。

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

有三分之一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

  

3.德国

德国家长们关于孩子零花钱很有一套理论。

他们通常定期守时地把零花钱交给孩子,既给孩子一种“守信用”的印象,又方便孩子安排理财计划。

无论孩子是否听话乖巧,都有权得到零花钱,家长并不把零花钱当作奖惩手段。

但所买的东西必须不是危险或是不健康的(比如小刀、香烟等),毕竟孩子年纪尚小,这些约束是必须的。

德国人天性严谨,家长说给多少零花钱就给多少,如果孩子过早花完,就算追在大人屁股后面来讨要也没用。

因为这是违反约定的行为。

父母还会和孩子交谈,看看为什么会这样,然后一起商量今后如何避免。

此外,很多家长还鼓励孩子在银行开设账户,让自己的孩子和亲戚朋友的孩子进行储蓄竞赛,孩子们也大多有具体的储蓄计划和目标。

40%的男孩省钱买电脑和软件游戏;17%的儿童称自己省钱是为了买玩具;15%的孩子勒紧裤腰带准备买手机;另外18%志向远大,称他们省钱是要买汽车、摩托和轻骑。

德国教育专家还提醒家长教会孩子正确区分愿望和需求。

愿望是指通过广告和其他儿童的炫耀所产生的对某一物品的渴求。

而需求指的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物品。

比如说:

我近视,我需要一副眼镜,这是需求。

但如果我要一副昂贵的镜架,那就是愿望。

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物品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孩子正确领会这一区别,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莫大的帮助。

4.日本:

自力更生、勤俭持家  

在日本,很多家庭每个月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用钱,家长会教育孩子节省使用零花钱以及储蓄压岁钱。

而在给孩子买玩具时,无论高收入的家庭还是低收入的家庭,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

在孩子渐渐长大后,一些家长会要求孩子准备一个记录每个月零用钱收支情况的账本。

他们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

等孩子年龄大一点鼓励孩子打工挣钱。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

“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打工挣钱。

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的是日本的金钱教育中强调一种责任感。

日本教育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学生的家务劳动是学生应尽的义务。

如果孩子干活要付钱的话,这就是对家庭关系的扭曲。

有的家长因孩子学习好而赏钱,这无疑是一种贿赂。

孩子是否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成绩的好坏、能否升入名牌学校等等,同家长给孩子零花钱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是教育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5.美国:

教孩子理财

美国人认为,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一声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

他们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与人分享钱财。

其实,美国小孩在幼儿园或者学校就通过各种游戏知道了金钱的概念和价值,但作为家长,通常还是会用以下4招教孩子如何理财:

帮孩子建立理财目标

美国家长通常会问孩子长大以后的理想是什么?

当然,每个孩子的理想都不尽相同,有的想成为医生,有的想当消防员,有的想当律师……此时,家长会趁机追问孩子,这些人靠什么生活呢?

看着孩子一脸茫然的时候,美国家长会借此机会告诉孩子,职业目标与理财规划是并行不悖的,无论将来干什么,存钱、投资比单纯挣钱更重要。

美国家长告诉孩子们今后的理财目标以后,通常会和他们制定一个理财计划。

其实,家长在和孩子互动的同时,会发现很多乐趣。

如果家长碰巧有位朋友是理财规划师的话,那就可以把他介绍给孩子。

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原来存钱与投资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鼓励孩子从小挣钱

在美国,鼓励孩子打工是教会孩子处理财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

并教导小孩通过正当的手段赚钱。

不管家里多么富有,男孩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父母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做小保姆去赚钱。

另外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或者捐赠,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剩余物品全部捐给慈善机构。

教会孩子如何节俭过日子

美国畅销书《邻家的百万富翁》告诉人们,如果想变为富翁,单靠挣钱是不行的,而要靠平时的存钱与投资才能成为富翁。

所以,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勤俭过日子。

例如,有的小孩喜欢吃冰淇淋,如果买一杯要花50美分的话,家长就告诉他:

“你想吃可以,但是今天只能给你25美分,等到明天再给你25美分时,你才能买来吃。

教孩子学会储蓄

使孩子有储蓄意识的一个最好方法就是为孩子建立个“小银行”,使他拥有一张储蓄卡。

为孩子办了储蓄卡后可耐心地诱导他把口袋里的零钱存进去,并告诉他坚持下去,要为他的储蓄卡负责任,在没有必要花费时不要随便动用卡里的钱。

为了使孩子坚持下去,你可以采取鼓励方式,如允许他把家长给的零花钱的1/3用于买零食等消费,其他则必须存入。

孩子在有“甜头”的情况下会去储蓄的,长期坚持下去,储蓄意识将扎根在孩子脑中。

6.犹太人

  说起犹太人,一般会想到的国家是以色列,其实,犹太人的渗透力和生存力非常强,目前,全球经济圈中的很多精英,都是犹太人。

比如现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全球外汇、商品和股票投资家索罗斯,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通讯社创办人布隆伯格……

  犹太人财商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延后享受的理念。

所谓延后享受,就是指延期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自己未来更大的回报,这几乎是犹太人教育的核心,也是犹太人成功的最大秘密。

犹太人是如何教育小孩的呢?

“如果你喜欢玩,就需要去赚取你的自由时间,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学业成绩。

然后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赚到很多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昂贵的玩具。

如果你搞错了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