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8309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古文精编Word格式.docx

)蛇死焉。

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

犬彷徨嗥吠(há

ofè

i),往复路间。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

载归家,二日乃苏。

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

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翻译】

华隆喜欢射猎,喂养了一只狗,外号叫“的尾”,每次他去打猎它都跟随自己。

后来有一次,华隆到江边,被一条大蛇围绕全身。

于是狗将蛇咬死。

但华隆浑身僵硬的卧在地上毫无知觉。

“的尾”在他周围心神不宁地吼叫,在华隆的家至江边的路上走来走去。

家人对这只狗的举止感到奇怪,于是就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

看见华隆就要窒息地蜷缩着,将他送回家。

两天后才苏醒。

在他还没有苏醒之前,狗一直都没有吃饭。

从此他十分爱惜狗,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义犬救主的故事,表现的是狗对主人有耿耿忠心,从而赢得了主人加倍的喜爱。

可以引申出“关爱是相互的”、“付出就有回报”等道理。

【注释】华隆:

人名怪:

感到奇怪好:

喜欢委地:

倒在地上后:

后来,以后

咋(zé

):

咬弋:

射畜:

养将自随:

带着它跟随自己;

将:

带,领遂:

于是,就仆:

到无所知:

一点也没知觉嗥吠(há

o):

吼叫彷徨:

徘徊往复路间:

在华隆的家至江边的路上走来走去

因:

于是你闷绝:

窒息乃:

才惜:

怜苏:

苏醒亲戚:

亲人、亲属

/4、千金市马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

过了三年,仍无一点收获。

这时,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竟然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

“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

”国君点头同意。

不到三个月,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可是当他要买马时,这匹千里马却死了。

他思虑了一会儿,仍然花费500金,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

他带着千里马的头回宫向国君复命时,国君见是马的头,非常生气,怒斥道:

“我要的是活马,你买这死马回来有什么用?

不是白费了500金吗!

”侍臣笑道:

“请国君息怒,金不是白费的。

一匹死马您都愿意昂价买了,这消息传开,人们都会相信您是真心实意喜爱良马的国君,而且识货,说话算话。

这样,一定有人自己 

上门献马。

”后来,不出一年,国君果真得到了三匹别人主动献来的千里马。

注释:

①君人:

君主。

②涓(juān)人:

宫廷里侍从人员,太监。

③反:

通“返”。

④报:

报告。

⑤安事:

何用。

⑥捐:

丢掉,白白扔掉。

⑦以:

认为。

⑧不能:

不到,不满。

⑨期(jī)年:

一整年。

⑩三:

几匹。

严其多,不是确指。

11.市马:

买千里马。

人们不要总是看到眼前利益,应该要为长远做考虑。

延伸成语:

千金买骨,意为用重价购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重视人才,渴望求得人才的愿望。

 

/5、鹦鹉救火

有鹦鹉飞集① 

他山,山中禽兽辄②相贵重③,鹦鹉自念:

虽乐不可久也,便去。

后数日,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④,飞而洒之。

天神言:

“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

”对曰:

“虽知不能,然尝侨居⑤是山,禽兽善行⑥,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天神嘉感⑦,即为灭火。

(选自刘义庆《宣验记》)

一只鹦鹉从别处来到这座山,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对它很友善,鹦鹉自己想:

此处虽好,却不是自己久留之地。

鹦鹉便离开了。

不久,这座山发生火灾。

在远处的鹦鹉看见后,将身子钻进水里,要用羽毛上的水珠浇灭火山。

天神说:

“你虽然有志气,但是力量微不足道。

”鹦鹉回答说:

“我也知道我这点力量救不了火,但我曾经在这山上居住过,山里的动物们曾待我如兄弟,我实在不忍心见它们遭遇火灾,只好尽我所能来帮助它们!

”天神对鹦鹉的话很感动,就把大火灭掉了。

①集:

栖息。

②辄:

总是。

③相贵重:

尊重它。

相:

指代鹦鹉。

④濡羽:

沾湿羽毛。

⑤侨居:

寄居,寄住。

⑥善行:

行为善良。

⑦嘉感:

赞扬并受感动。

这个故事跟愚公移山有点像,但更加入了感人的友谊。

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是不容易的,如果有贵人相助就简单得多,但是贵人(天神)并不是随意帮助别人的,所谓天助自助者,自己不努力,是不能寄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6、罴说

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罴。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

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

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貙闻其鹿也,趋而至。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貙(chū):

一种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野兽。

罴(pí

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

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胆入药。

亦称“棕熊”、“马熊”、“人熊”。

被发:

披散毛发,被(pī),同“披”。

绝:

极。

为:

模仿。

寂寂:

清静无声。

罂火:

装在瓦罐中的灯火。

罂:

一种小口大肚的罐子。

火:

燃烧。

感:

召唤,引诱。

伺:

等候

趋:

快步行走。

亡:

而:

表承接。

捽(zuó

揪住。

捕:

搏击,抓、扑。

挽:

拿来。

害:

伤害。

【翻译】鹿害怕豺狗,豺狗害怕虎,虎又害怕罴。

罴的样子为头上披着长发,好像人—样站着,非常有力而且会严重地伤害人们。

楚国的南部有个打猎的人,能用竹笛模仿出各种野兽的叫声。

他悄悄地拿着弓、箭、装火药的罐子和火种来到山上。

模仿鹿的叫声来引诱鹿出来,等到鹿一出来,就用火种向它射去。

貙听到了鹿的叫声,快速地跑过来了,猎人见到豺狗很害怕,于是就模仿虎的叫声来吓唬它。

豺狗被吓跑了,虎听到了同类的叫声又赶来了,猎人更加惊恐,就又吹出罴的叫声来,虎又被吓跑了。

这时,罴听到了(声音)就出来寻找同类,找到的却是人,罴就揪住他、搏击他、捉住他、撕裂他,最后把他吃掉了。

这篇文章写一个猎人企图用竹管吹奏出鹿鸣的声音来诱杀鹿,结果反而招来其他猛兽,最终被罴所食。

这则寓言有力地讽刺了社会上那些 

不学无术、缺少真本领的人。

/7、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人曰:

“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

“何为?

”人不对。

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于是退而疾耕。

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逾)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当》)

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

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相识的朋友。

(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

他想得到一条好狗。

想要得到好狗,可是家里没钱。

于是别人对他说:

“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

”猎人说:

“为什么?

”别人不说。

猎人自己思考,岂不是我努力耕作获得的钱就可以买好狗了吗?

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屡屡打到野兽。

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

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全部都是这样。

1.齐:

齐国。

2.好猎:

喜好打猎。

好:

喜欢,喜爱。

3.旷日持久:

旷日:

荒废时日。

旷:

荒废,耽误。

形容荒废时间,拖得很久,浪费时日。

4.知友:

相互认识的朋友5.里:

邻里6.故:

原因。

7.恶:

恶劣,不好的。

8.良:

良好。

9.对:

回答。

10.无以:

没有办法。

本文指没钱买狗。

11.疾耕:

努力耕田。

12.独:

只13.入:

回到家14.出:

到外15.宜:

应该16.所以:

因此。

表示原因

17.唯:

只;

仅18.逾:

超越19.田:

通“畋”,畋猎,即打猎

20.市:

买21.人不对:

对,回答。

22.还:

回家23.则:

可是

24.过:

超过25.愧:

愧对26.所以:

思考27.则:

28.百事:

许多事情29.然:

这样

①有了问题,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有效地解决。

②凡事要努力,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8、杜处士好画

[原文]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②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

一日曝③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④掌大笑曰:

"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今乃掉⑥尾而斗,谬⑦矣!

处士笑而然⑧之。

古语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⑨也。

杜处士好画-----------选自《苏东坡文集》

【注释】1.杜处士:

姓杜的读书人。

2.所宝:

所珍藏的画。

宝,这里是动词,珍藏。

3.戴嵩:

唐代画家,韩滉弟子

4.锦囊玉轴:

以玉为轴,用锦囊盛起来。

5.曝:

这里指打开书画晾晒。

6.拊fǔ掌:

拍手。

拊,拍。

7.搐chù

:

收缩,此指"

夹"

抽缩

8.掉:

摆动。

9.掉尾:

翘起尾巴。

10.谬:

荒谬。

11.然:

认为……是对的。

12.改:

改变。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

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

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

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有句古话说:

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

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意义:

就是说无论做什么都要问其熟练的人。

观点:

1.从杜处士角度的收获:

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2.从戴嵩角度的收获:

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3.从牧童角度的收获:

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9、扬州郭猫儿

【原文】扬州郭猫儿,善口技。

庚申(清康熙19年)中,余在扬州,一直挟猫儿同至寓。

比(及至)唤酒酣,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

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俄闻父呼其子曰:

“天将明,可以牵猪矣。

”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

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xú

n)剥声,历历不爽也。

父又谓子曰:

“天已明,可卖矣。

”闻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

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然一声,四座俱寂。

【注释】

①善:

擅长,善于

②庚申:

清康熙19年,公元1680年。

③挟:

邀请,偕同。

④酣(hān):

酒喝得很畅快

⑤屏:

屏风。

⑥比:

及、到。

⑺寓:

住所。

⑧置:

设置;

安放

⑨饲:

喂养,喂食,泛指家禽。

⑩燖(xú

n):

用热水烫后去毛。

砉(huā):

拟声词,哗的一声,常用形容破裂声、折断声、开启声、高呼声等

翻译:

扬州有个叫郭猫儿的,擅长表演口技。

庚申年间,我(《虞初续志》作者郑澍若)在扬州时,某次参加一场宴会,郭猫儿也应邀出席。

酒过三巡,一位朋友偕同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略献薄技以助兴,主人爽快地答应了。

郭猫儿于是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不放置灯烛,坐在屏后,主客也安静下来,等着表演开始。

很长时间没有声音,过了一会儿(同《口技》中“少顷”),很多只鸡(被惊吓得)乱叫,种种不同的声音各有各的特点。

接着,少年的父亲过来敲门说:

「天快亮了,还不起来杀猪去卖!

」少年挣扎着起身后,到猪圈里喂猪。

只听群猪吃食、嚼食、争食之声,他的父亲烧水、进炉、倒水声,此起彼落。

没多久,少年捆来一头猪,那猪被绑时的嘶叫声,少年磨刀、杀猪声,猪被杀、出血声,烫猪褪毛声,都历历在耳,没有差错。

最后,做父亲的对少年说:

「天已大亮,可以拿去卖了。

」不一会,即听到把肉放到桌案上的声音,接着又听到了卖了肉后数钱的声音,有买猪头、猪内脏、猪肉的,也有讨价还价声、买卖双方数钱声。

正当热闹滚滚时,突然,啪!

的一声,四周都安静下来。

内容分析:

试分析本文与林嗣环《口技》的异同。

与课文一样,本文也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一对父子晨起喂猪、杀猪、卖肉的过程。

不同的是在写法上课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本文则是正面描写为主。

10、蜜中鼠屎案

原文:

孙亮①出②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③至宫中藏取蜜渍梅。

蜜中有屎。

召问藏吏,藏吏叩头。

亮问吏曰:

“黄门从汝求蜜耶?

”曰:

“向求,实不敢与。

”黄门不服,侍中④刁玄、张邠bīn启:

“黄门、藏吏辞语不同,请付狱⑤推尽⑥。

”亮曰:

“此易知耳。

”令破鼠矢⑦,矢里燥。

亮大笑谓玄、邠曰:

“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

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

”黄门首服⑧,左右莫不惊悚。

1孙亮:

吴国皇帝。

2出:

路过。

3黄门:

太监

4侍中:

官职名称。

5启:

陈述。

6狱:

司法机关。

7推尽:

彻底查问。

8矢:

同“屎”。

9首服:

自认服罪。

10渍:

浸泡

11左右:

上下不等;

在文中指身边左右的大臣

12苑:

皇帝游猎的花园。

13惊悚:

惊讶、感到害怕的

14因:

于是,因为

15耳:

罢了

16向:

早些

17汝:

18至:

19方:

正要

20.若:

如果,若是

21.藏吏:

管理仓库的官吏

孙亮路过西边的花园,正在吃生梅,于是就派太监到宫中的仓库拿蜂蜜来浸泡梅子。

但是蜜里有老鼠屎。

孙亮把藏吏召过来审问,藏吏跪在地上叩头。

孙亮问管仓库的官吏说:

“太监向你要过蜜吗?

”管仓库的官吏回答:

“太监早先索要过,可是在下实在不敢给。

”太监不服罪,宫中官员刁玄、张邠陈述:

“太监、管仓库的官吏说的都不同,请让司法机关彻底查问。

”孙亮说:

“这很容易知道。

”孙亮叫人破开老鼠屎,老鼠屎里是干燥的。

孙亮笑着对刁玄、张邠说:

“如果鼠屎之前在蜜里,里面和外面都应该是湿的;

现在外面湿,里面干燥,一定是太监所做的。

”太监自认服罪,左右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惊讶害怕的。

本篇讲了孙亮由蜜中老鼠屎的湿干进行推理、明辨忠奸的故事。

告诉我们:

对于形式复杂的事物只要全面分析、推理,开动脑筋,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就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11.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周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

蒙云:

“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论世祚zuò

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精穷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翻译】吕蒙为吴国效力后,吴国的主公孙权劝他学习,吕蒙于是以《易经》为主,看了很多的书籍。

有一次他在孙策家里喝酒喝多睡着了,忽然在梦中将《周易》背诵了一遍,然后突然醒了过来。

大家都问他怎么回事。

吕蒙说:

“我梦到了伏羲、文王、周公和我谈论国运兴衰的事情,日月运行的道理,都非常的精妙,我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有背诵这篇文章罢了。

”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1王:

指孙权。

2宗:

主要的。

3向:

古意,刚才;

今意,朝着。

4世祚(zuo):

指国运。

5道:

道理6玄:

深奥。

7政:

只,仅仅。

文意理解:

吕蒙的好学体现在:

①博览群书②梦中诵书

12.《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

“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

“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翻译】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从楚山中得到一块含有美玉的璞石,就把它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命令玉匠鉴别。

玉匠一看就说:

“这只是一块石头。

”厉王大怒,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后,卞和又把那块璞石献给了武王。

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

“这只是一块石头。

”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

而后,武王驾崩,文王登位。

卞和竟然捧着那块璞石,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血也哭了出来。

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派人前去调查原因,那人问他说:

“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哭得如此悲伤呢?

”卞和回答说:

“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悲伤,而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把忠诚的人称为骗子,这才是我感到悲伤的原因啊!

”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块璞石,果然从那块璞石中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于是命名这块美玉为“和氏璧”。

【注释】①选自《韩非子·

和氏》②和氏:

相传名为卞和,春秋时楚国人,和氏璧发现者。

璞:

含玉的石头。

③厉王:

春秋楚国国君,名冒,公元前757—741年在位。

④相:

鉴别,鉴定⑤玉人:

雕琢玉器的工匠。

鉴别。

⑥诳:

读kuá

ng。

欺骗。

⑦刖:

读yuè

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

⑧薨:

读hōng。

古代大臣或诸侯的死。

⑨武王:

名熊通,公元前740—690年在位。

⑩文王:

名熊赀,公元前689—677年在位。

⑾泣:

这里指眼泪。

⑿奚:

为什么。

⒀题:

品评,这里是被判定的意思。

⒁贞士:

坚贞之士,忠诚正直的人。

⒁理:

治理,这里指对璞石进行雕琢。

⒂奉:

读pěng,同“捧”。

⒃夫:

读fú

,语气词。

卞和泣玉意思是:

为真理不能被人所认识而伤心落泪。

精选考题:

1、通过识马、相玉,《马说》和本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

2、.《马说》以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

《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

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

《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

13.桓公伐孤竹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

“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

”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

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

隰朋说:

“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

”果然找到了水源。

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聪明的人学习知识,不更是大错特错了吗?

管仲、隰(xí

)朋:

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

孤竹:

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反:

通“返”,返回。

放:

放开,解脱羁绊让老马自己随便走。

遂:

最终,终于。

得道:

找到道路。

不难:

不以为难,意思是愿意。

过:

过失。

伐:

攻打。

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14.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

(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

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

“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

”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

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1.逮:

到,及。

2.穿壁:

在墙上打洞。

3.以:

用。

4.邑人:

同县的人。

5.大姓:

大户人家。

致:

给。

6.文不识:

人名,姓文名不识。

7.佣作:

做工辛勤劳作。

8.偿:

报酬。

9.怪:

以……为怪;

对……感到奇怪。

10.愿:

希望。

11.得:

得到。

12.资给:

资助给。

13.偿:

14.书:

读书。

15.遂:

于是就。

16.大学:

大学问家。

成语:

凿壁借光从字面上来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很刻苦的样子。

启示:

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