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728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docx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设计题目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

专业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基于STC51系列单片机的实验平台开发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内容与要求:

利用STC51系列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开发一套软、硬件结合的单片机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电路原理图设计,主要包括集串口通信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LED发光二极管模块、键盘等接口电路的设计,并能够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模拟实际电路效果仿真。

2.学习集成电路等芯片的焊接方法与技巧,进行实际元器件的识别,进行电路板焊接。

3.在KeilC环境下,进行软件设计。

主要包括流水灯、数码管、定时器、键盘的控制等功能程序设计。

4.针对所开发的实验板,结合器件选择、原理图设计、硬件焊接、软件编程调试、软硬件联调等方面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

董锦凤

2012年6月20日

课程设计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设计过程

1.电路原理图设计,主要包括集串口通信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LED发光二极管模块、键盘等接口电路的设计,并能够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模拟实际电路效果仿真。

实验原理图如下

集串口通信模块

 

数码管显示模块

 

LED发光二极管模块

 

开关

 

电源

 

2.软件设计

主要以定时器中断为主,因为进入定时器中断的频率为20赫兹,所以在定时器中断中判断是否需要流水灯的控制和清零。

定时器0中断流程图如下

 

3.仿真结果

当按下P3.2对应的开关时,因为P3.6对应开关闭合选择流水灯模式为正向流动

 

当按下P3.2对应的开关时,因为P3.7对应开关闭合选择流水灯模式为逆向流动

 

其余时间秒表正常计数

当按下P3.3对应的开关时,秒表清零

课程设计总结:

在平时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仅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即使知识是很扎实的,实际应用并不是这样的。

本次的实际经验之后,让我对单片机定时赋初值有了更新的认识,对程序的循环顺序、结构类型都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对真正硬件的连接也有了认识,不再将自己的知识局限于自己狭隘的空间中。

对于单片机,我们课本学习的是80C51,但是这次做课程设计用的是89C52,这样不仅使我们掌握了80C51,而且对89C52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在课堂上学习的都理论的,跟实际永远有一定的差距,不实践就不会发现问题。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把课堂上学习的东西都用到了实践中,例如:

定时/计数器的应用与中断。

学习的时候不怎么理解,但是在实践中应用了以后就自然了解了。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受益匪浅,而且都是实际的东西。

这次设计实验,使我对这学期学所学51系列的单片机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硬件的应用以及C语言知识的回顾,更加熟悉了89C51单片机的每个管脚功能,而且对硬件电路的布线以及焊接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次课程设计,我在理论和硬件以及实践上懂得了很多,也明白了一个团队的合作精神可以让我们战胜所有的困难。

附录:

源程序

#include

sbitP3_2=P3^2;

sbitP3_3=P3^3;

sbitP3_6=P3^6;

sbitP3_7=P3^7;

unsignedcharled[1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nsignedcharwei[4]={0xfe,0xfd,0xfb,0xf7};

unsignedcharmod[8]={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unsignedcharduan[4];

unsignedintcount;

unsignedintmin,sec;

unsignedchari,flag,k;

voiddelay(unsignedinttime)

{

unsignedcharj;

for(;time>0;time--)

for(j=0;j<125;j++);

}

lsd()interrupt0

{

if(P3_6==0||P3_7==0)

{

delay(10);

if(P3_6==0||P3_7==0)

{

k=0;

flag=1;

if(P3_6==0)

k=k+2;

if(P3_7==0)

k++;

}

}

}

time_0()interrupt1

{

TH0=0x3c;

TL0=0xb0;

if(P3_3==0)

{

min=0;

sec=0;

}

if(flag)

{

if(k==2)

{

for(i=0;i<8;i++)

{

P1=mod[i];

delay(300);

}

flag=0;

P1=0;

}

if(k==1)

{

for(i=0;i<8;i++)

{

P1=mod[7-i];

delay(300);

}

flag=0;

P1=0;

}

}

duan[0]=min/10;

duan[1]=min%10;

duan[2]=sec/10;

duan[3]=sec%10;

for(i=0;i<4;i++)

{

P2=wei[i];

P0=led[duan[i]];

delay(10);

}

count++;

if(count==20)

{

count=0;

sec++;

if(sec==60)

{

sec=0;

min++;

if(min==60)

{

min=0;

}

}

}

}

voidmain()

{

count=0;

min=0;

sec=0;

flag=0;

k=0;

TMOD=0x01;

EA=1;

ET0=1;

EX0=1;

TH0=0x3c;

TL0=0xb0;

TR0=1;

while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