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739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docx

电工学Ⅰ电工技术

电工学(Ⅰ):

电工技术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是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基础。

本章以电阻电路为例,

讨论几种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如电源等效变换法、支路电流

法、结点电压法、叠加法、戴维宁定理及诺顿定理等。

1.1电路

1.1.1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1.电路的组成

电路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的。

最简单的电路模型如图11所示。

其中电池是电源,

它们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供给用电负载——电珠。

图11最简电路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发电机是电源,给电路及用电设备提供能量;电灯、电动机、电炉等是负载,它们取用电能,分别把电能转变为

光能、机械能、热能等。

变压器和输电线及开关等中间环节是联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它们起传输分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2.电路的作用

(1)利用电路可以实现能量的传输、分配和转换。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组把热能、水能、原子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变压器、输电线路和开关输送和分配到用户,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又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光能和热能等。

(2)电路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传递和处理信号。

通过电路元件,可以将信号源施加的信号变换

或加工成所需要的输出信号。

例如,电子设备中放大器的作用是把微弱的输入信号加以放大

,成为满足工作需要的输出强信号。

无论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还是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其中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电流)称

为激励,它驱动电路工作;在激励作用下,电路中某一元件上的电压或通过

元件的电流称为响应。

激励表示电源供给电路的能量,响应表示在电路某

一元件上消耗的能量。

1.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

电流是电荷有规则的定向运动而形成的,在数值上它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

某一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设在时间dt内通过某一导体横截面S的电荷量为dq,则电流为

i=dq

dt(11)

如果dq

dt为常数,即电流不随时间而变化,则称之为恒定电流,常用大写的字母I表示,即

I=Q

t(12)

式中,Q是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S的电荷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用符号A表示。

如果每秒钟有1

C(库[仑])的电量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则这时的电流就是1A。

电流的较小单位是mA(毫安)或μA(微安),在电力工程中,有时用到较大的电流单位是kA(千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mA=10-3A,1μA=10-6A,1kA=103A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相反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但在分析

较为复

杂的直流电路时,往往难于事先判断某支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对于交流电路而言,其方向

随时

间变化,在电路图上无法用一个箭标来表示它的实际方向。

因此,在电路分析中,常常任意

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正方向,称为参考方向。

所选电流的参考方向并不一定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

当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其参考方向一致

时,电流为正值;反之,当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其参考方向相反时,电流为负值。

本书中电路图上所标的电流方向都是参考方向。

电流的参考方向除用箭标表示外,还可用双下标表示,如Iab表示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向b。

如果参考方向选定为由b向a,则为

Iba,两者间相差一个负号,即

Iab=-Iba(13)

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选取电流I的参考方向从a到b,若计算结果I>0,则

表示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如图12(a)所示;若计算结果I<0,则

 

图12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

表示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如图12(b)所示。

 

参考方向是电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电流的实际方向是客观存在的,而参考方向则是根据分析计算的需要任意选取的,参考

方向一经选定后,在全部分析计算过程中就必须以此为依据,不能随意变动。

(2)同一电流,若参考方向选择不同,则二者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即

Iab=-Iba。

因此,电流值的正负只有在选定参考方向下才有意义。

(3)电路中的基本公式和结论,都是在一定的参考方向下得出来的。

因此,在应用这些公式

和结论时,必须注意参考方向的选择。

2.电压

在电场中,如果电场力使电荷移动一段距离,则电场力对电荷做了功。

为了衡量电场力对电

荷做功的能力,引入电压这一物理量,用字母U或u表示。

电压

的定义是:

如果电场力把正电荷Q从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为W,则电场中A点到B点的电压为

 

UAB=W

Q(14)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

对于较高或较低的电压,工程上还常用kV(千伏)、mV(毫伏)或

μV(微伏)做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kV=103V,

1mV=10-3V,

1μV=10-6V

电压也有正、负之分,这是因为如果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是电场力做功,那么单位

正电

荷从B点移到A点必定是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或者说电场力做了负功。

二者相差一个负号。

电场力移动单位正电荷做功如图13所示。

电场强度方向从左指向右,电场

力(移动单位正电荷做正功)的方向由A指向B,所以A、B两点间电压的实际极性为A正B负,用

双下标记为UAB。

由前面分析可知

UAB=-UBA(15)

因为电路及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所以电路中任何两点间都有或大或小(甚至可以为

零)的电压作用。

在进行电路分析时,电压的实际极性往往无法预知。

为了计算

和研究问题的方便,应选定一个参考极性,并且规定:

当电压的实际

极性与所选参考极性一致时,其值为正;反之,当电压的实际极性与所选参考极性相反

时,其值为负。

在选定的电压参考极性下,电压值的正、负可以反映出其实际极

性。

电压的极性习惯上有两种表示方法,如图14所示。

 

图13电场强度与电压的实际极性

 

图14电压参考极性的表示

 

(1)用“+”、“-”号表示。

“+”极对应高电位端,“-”极对应低电位端。

(2)用双下标表示。

如图14中Uab,前标a表示高电位端,后标b表示低电位端。

这两种表示方法含义相同,可以通用,实际使用时可任选一种或两种。

须强调指出的是,在未标出参考极性的情况下,其电压值正负

 

图15电压电流的关联方向

是毫无意义的。

在分析电路时,

某一元件或某一段电路上的电流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后,

其电压的参考极性通常与电流的参考

方向为关联方向(电源端电压除外),即电流从电压正极端流入,负极端流出,如图15所示。

3.电位

若在电路中任选一点作为参考点,则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之

间的电压,数值上就等于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路中该点移到参考点所做的功。

电位常用

符号V表示,例如把A点的电位记作VA。

参考点一般为

电位点,所以A点的电位为

 

VA=UA0(16)

 

电位的单位与电压相同,也是V。

在同一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以任意选定,但在电力工程中,常取大地作为参考点,并令其电位为

零。

因此,凡是外壳接地的电气设备,其机壳都是零电位。

有些不接地的设备,在分析问题

时,常选许多元件汇集的公共点作为零电位点,并用符号“⊥”表示;接大地则用符号“”表示,以示区

别。

参考点选得不同,各点的电位值也不同。

电路中任何两点A、B间的电压等于A、B两点的电位差,即

UAB=UA0-UB0=VA-VB(17)

这说明,参考点不同时,电路中各点电位虽然不同,但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电位差)却

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例11]在图16中,已知E1=5V,E2=

20V,E3=30V,E4=15V,E5=60V,R1=7Ω,R2=20Ω,R3=15Ω。

求图中a、b、c、d、e各点的电位,进而求各支路电流I1、I2和I3。

 

图16例11题图

解:

根据电位的概念,可以直接写出

Va=E1=5V,

Vb=E2+Va=20+5=25V

Vc=-E4=-15V

Vd=-E3+Vc=-30+(-15)

=-45V

Ve=Vd-E5=-45-60=-105V

由各点电位可计算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为

I1=Ubd

R1=Vb-Vd

R1=25-(-45)

7=10A

I2=Uac

R2=Va-Vc

R2=

5-(-15)

20=1A

I3=Ve

R3=-105

15=-7A

4.电动势

由上述讨论可知,在电场力作用下,正电荷总是

从高电位向低电位移动,在外电路中从正极

移向负极。

在图17所示电路中,a、b两个电极板分别带有等量异号电荷,因此a、b之间就存在着电场,其方向由a指向b。

假若用导线经过一个灯泡将两个电极联接起来,则在电

场力的作用下,正电荷就要从a极经过灯泡移到b极(实际上是电子从b极经灯泡移到a极)从而形成电流。

如果只有电场力对电荷作用,

 

图17电动势

那么随着电荷的移动,两个极板上的正负电荷中和

,逐渐减少,它们所产生的电场也逐渐减弱,直至为零;相应地,流过导线的电流也逐渐减小

,最后为零。

要想维持电流流动,必须有一种外力把正电荷源源不断地从低电位处移到高电

位处,即从负极b移回到正极a。

这个任务是由电源来完成的。

在电源内部,由于其他形式能

量的作用产生一种对电荷的作用力,叫做电源力。

正电荷在电源力的作用下

,从低电位移向高电位(不同的电源中,电源力的来源有所不同。

例如,电池中的电源力是

由电解液与极板间的化学作用产生的;发电机的电源力则是由电磁作用产生的)。

在此过程

中,电源力将克服电源内的电场力而做功。

用以描述电源力克服电场力做功这一特征的物理

量称为电动势,其数值等于电源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

所做的功。

电动势的单位是V。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外电路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流从高电位的a端(正极)经负载流向

低电位的b端(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是从低电位的b端(负极)流向高电位的a端(正极),

如图17所示。

这样,在整个闭合的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的连续流动。

特别指出:

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都是代数量,是标量而不是矢量。

 

1.2电路的功率及相关计算

电路接通后便可进行电能和非电能的转换。

电能产生于电源,当用电设备接到电源上,电场力就移动电荷形成电流并且做功,用电设备

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源提供的电能等于负载消耗的电能的总和。

1.2.1电路的功和功率

在图18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Uab就

 

图18求电功率示意图

是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a点

经负载移到b点所做的功,即

A=Uabq(18)

 

为了衡量电流做功的快慢,即能量转换的快慢,引入功率的概念:

单位时间

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功率,当电压U、电流I为关联方向时,有

P=A

t=Uq

t=UI(19)

 

即功率大小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当负载两端电压U、电流I为非关联方向时,有

 

P=-UI(110)

 

对于电阻负载来说,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

 

P=UI=I2R=U2

R(111)

 

式(111)说明,当通过电阻R的电流I一定时,消耗在电阻上的功率与其阻值成正比;

当电阻上电压一定时,消耗在电阻上的功率与其阻值成反比。

负载电阻越小,它所消耗

的功率就越大。

因此,平常说“负载大”是指负载元件在电路中消耗的功率大,并非指“负

载电阻大”,而是指“负载电流大”。

 

计算功率时应注意U的参考极性与I的参考方向。

当U和I为关联方向时,按式(19)计算;当U和I为非关联方向时,按式(110)计算。

计算结果若P>0,表示

元件吸收功率,起负载作用;若P<0,表示元件发出功率,

起电源作用。

式(19)和式(110)普适于任何性质的负载。

如果电压的单位为V,电流的单位为A,则功率的单位为

W(瓦[特])。

1W=1V·1A

工程上,较大的功率常用kW(千瓦)和MW(兆瓦)为单位,小的电功率也可用mW(毫瓦)、μW(微瓦)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MW=106W,1kW=103W,1mW=10-3W,1μW=10-6W

[例12]计算图19所示电源的功率,并说明它是吸

收功率还是产生功率。

解:

图19(a)中,U=15V,I=2A,且U与I为关联方向,故

P=UI=15×2=30W>0,吸收功率。

此时电源处于充电状态。

图19(b)中,U与I也为关联方向,故P=UI=15×(-2)=-30W<0,产生功率,电源处于对外供电状态。

图19(c)中,U与I为非关联方向,故P=-UI=-(15×2)=-30W<0,电源产生功率。

 

图19例12题图

1.2.2电能

功率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而电能是指一段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如果某用电设备

的功率为P,使用时间为t,则其消耗的电能为

 

W=Pt=UIt(112)

式中,若P的单位为W,t的单位为s,则电能W的单位为J(焦)。

若U与I为非关联方向,则

W=-IUt(113)

电能的单位是

kW·h(千瓦·小时),生活中常称之为“度”。

1度=1kW·h=3.6×106J

1.2.3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这是因为

电流通过导体时,克服导体电阻的阻碍作用,对电阻做了功,促使导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电能转换成热能,使导体的温度升高。

在导体中,若电能完全转化成热能,则在一段时间内,导体所发出的热量就等于同一时间内它所消耗的电能。

因此,有

 

Q=Pt=UIt=I2Rt=U2

Rt(114)

式中,Q的单位也为J。

电流的热效应在日常生活和现代工业生产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阻炉、

各种电热器、电焊、电烙铁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为生活和生产服务的。

然而电流的热效应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因为各种电气设备中的导线

等都有一定的电阻,通电时,电气设备的温度会升高,温度过高时,就会损坏绝缘,甚至烧毁设备。

因此电气设备能产生的最大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电流热效应的限制。

1.3电路的基本状态

由前面分析可知,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路的电流和功率都取决于负载。

负载不同,

电路将处于不同的状态。

了解电路的基本状态及其特点,对于正确而安全地用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电路有三种基本状态,即通路、开路和短路。

1.3.1通路

图110(a)所示电路中的开关闭合后,由电源和负载构成的闭合回

路称为通路或有载工作状态。

这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E

RL+r0(115)

 

图110通路及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一般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0的值是一定的,由式(115)可见,负载电阻RL越小,则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在负载工作状态下,负载电流的变化将引起端电压的变化。

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IRL=E-Ir0(116)

由式(116)可知,当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0不变时,随着负载电流I的增加,

端电压U将减小。

把这种端电压随着负载电流变化的情况绘成U=f(I)曲

线,称为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如图110(b)所示。

其斜率与电源内阻r0

有关。

将式(116)各项乘以电流I,则得到功率平衡式:

 

UI=EI-I2r0

或P=PE-ΔP(117)

式中,PE=EI,为电源产生的功率;

ΔP=I2r0,为电源内阻上损耗的功率;

P=UI,为电源供给负载的功率。

[例13]在图111所示的电路中,

 

图111例13题图

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125V,端电压U=115V,电流I=4A,求PE、P、ΔP和电源内阻及其压降

Ur0。

 

解:

由已知有

PE=EI=125×4=500W,P=UI=115×4=460W

ΔP=PE-P=500-460=40W

Ur0=E-U=125-115=10V

r0=Ur0/I=10/4=2.5Ω

 

1.3.2开路

当电路某点断开或开关断开(或保险丝熔断)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如图112所示。

电源开路时,外电路的电阻为无穷大,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源的端电压等于电动势,电源对外不输出电能。

 

图112开路

开路时,电路的特征为

 

E=U0

RL=∞

I=0

P=UI=0

(118)

1.3.3短路

 

短路就是负载或电源两端被电阻近于零的导体直接接通。

短路可能发生在电路的任意处,但最严重的是电源短路,

如图113所示。

在电源两端发生短路时,

电流不经

负载,而直接从电

源的正极经短路线(电阻为零)流向负极。

由于电源内阻r0很小,

因此电流很大。

IS=E/r0称为短路电流。

短路时,电源所产生的电

动势全部消耗在内阻上,又由于外电路的电阻为零,所以电源的端电压也为零。

短路时,电路的特征为

 

图113短路

 

RL=0

U=0

IS=E

r0

P=IU=0,PE=ΔP=I2Sr0

(119)

 

短路时,电源中有极大的电流通过,这将使电源过热,从而使其烧毁。

因此,在工作中

必须尽力防止发生短路事故。

[例14]如图113所示,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120V,内阻r0

=0.3Ω,导线电阻rl=0.4Ω,负载电阻RL=8.9Ω,求:

(1)电路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电流I;

(2)当负载两端发生短路时,电源中通过的电流I′S;

(3)当电源两端发生短路时,电源中通过的电流I″S。

解:

(1)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I=E

r0+2rl+RL=120

0.3+2×0.4+8.9

=12A

(2)负载两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

 

I′S=E

r0+2rl=120

0.3+2×0.4

=109A

(3)当电源两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

I″S=E

r0=120

0.3=400A

1.4电路基本定律

线性电路(由线性元件组成的电路,其电压与电流呈线性关系)最基本的定律是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它们客观地描

述了电路中各部分电流、电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1.4.1欧姆定律

1.一段电阻电路的欧姆定律

图114为一段电阻电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

在试验中发现,电阻

 

图114一段电阻电路

 

中电流的大小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者的比值即为该电阻的阻值。

在电压

、电流的关联方向下,其表达式为

 

R=U

I(120)

这就是一段电阻电路的欧姆定律。

它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数学形式来表达,即

I=U

R,U=IR,R=U

I

需要指出的是,在选择U和I的非关联方向时,上述欧姆定律的数学形式应加一负号

2.含源支路的欧姆定律

在图112中,电源内部的一段电路(即含有电源电动势的一段电路)称为含源支路

,电源外部的电路是一段电阻电路。

若已知E、r0和U0的数值,则

可求得电源输出的电流为

I=E-U0

r0(121)

式(121)称为含源支路的欧姆定律。

 

1.4.2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同欧姆定律一样,也是电路中的重要定律,而且是分析电路中电压或电

流关系的普遍规律。

它是德国物理学家古·基尔霍夫于1845年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何电路(包括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的电压或电流,在任何瞬间都满足基尔霍夫定律。

1.几个电路名词

为便于介绍基尔霍夫定律,先介绍几个有关电路的名词。

(1)支路电路中的每个分支叫做支路。

同一支路上流过的电

流相同。

(2)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叫做结点。

支路就

是接在两个结点之间的一段电路。

(3)回路电路中任何一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凡是内部不含

有支路的回路叫做网孔。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因为电流具有连续性,在电路的任一结点上均不可能发生电荷持续积累的现象,所以流入结点的电流之和必然等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之和,即

∑I入=∑I出(122)

上式称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又称基尔霍夫

第一定律。

式(122)可改写为

∑I=0(123)

 

图115KCL的推广

 

式(123)表明,任一结点上所有电流的代数和(通常规定流入结点的电

流为正,流出结点的电流为负)为零。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也可推广到包含几个结点的一个封闭区域。

例如图115所示的电路中,

已知I1=5A,I2=10A,电阻R1、R2、R3的大小未知,同样可由KCL来计算I3的大小。

为了方便,在封闭区内标上电流I4、I5、I6,对内

部三个结点,应用KCL可以列出式子:

 

I1-I4-I5=0

I2+I5-I6=0

-I3+I4+I6=0

将上述三式代数相加,即有

 

I1+I2-I3=0

上述结果与把封闭面看成一个广义结点,应用KCL列方程的结果完全相同。

不难求得

I3=I1+I2=5+10=15A。

这就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推广应用。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当直流电路中各个电动势、电阻一定时,电路各段都具有定值电压。

若把单位正电荷沿任

一回路绕行一周(即由电路的任一点出发再回到原出发点),则其电压的变化必为零,亦即

它所获得的能量与放出的能量必相等。

由此可见,在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绕行一

周,回路各段电位升的和等于各段电位降的和,即

∑U升=∑U降(124)

上式称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又称基尔霍夫

第二定律。

显然,它也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式(124)还可以改写为

∑U=0(125)

式(125)表明,对于电路中任何回路,在任何时刻沿回路各段电压降的代数和

等于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回路中各元件的性质无关。

[例15]如图116所示,已知E1=12V,E2

=3V,R1=4Ω,R2=3Ω,R3=5Ω,R4=6Ω,求流过回路中

的电流I。

 

解:

整个回路中流过的是同一电流I,设其

参考方向如图116所示。

选顺时针为绕行方向,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得

E1=E2+I(R1+R2+R3+R4)

则I=E1-E2

R1+R2+R3+R4=12-3

4+3+5+6=0.5A

电流为正值,说明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不仅适用于闭合回路,而且还可以推广应用于任何假想的回路,即可以

推广用来求电路中非闭合回路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