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4992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docx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

第一章远古及东文明古国的教育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起源于劳动说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4.青年之家5.《吠陀经》6.楔形文字

二、填空题

1.外国教育史是以自古迄今的外国教育理论和()及其()为研究对象的。

2.在原始社会的教育过程中,传递()经验和传递()传递()经验,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3.在东文明古国,()学校设立在国所在地的皇宫里,()学校设在大寺庙里。

4.文士学校是在古代()国出现的一种学校;古儒学校是在古代()国出现的一种学校。

5.奴隶制社会与原始社会教育最本质的区别是()、()和()完全脱节。

三、选择题

1.主“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

A.孟禄B.达尔文C.利托尔诺D.汤姆逊

2.主“教育心理起源说”的是()

A.利托尔诺B.沛西.能C.孟禄D.汤姆逊

3.学校教育产生在人类的()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晚期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4.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最早发生于人类社会的()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四、判断题(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ⅹ”)

1.外国教育史是以欧州教育发展为中心的。

()

2.一般认为,教育首先起源于劳动,并为生产劳动服务。

()

3.教育起源于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

4.动物界存在着教育现象,例如大猫教小猫捉老鼠。

()

5.学校是在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

()

6.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完全脱离,这是奴隶社会教育与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的区别。

()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

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东文明古国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东文明古国学校教育的类型有哪些?

5.东文明古国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六、论述题

1.简述外国教育史的历史分期和发展主线。

2.怎样正确理解“教育起源”问题?

3.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形式、容与基本特征。

4.简述古代东学校的类型及其教育特征。

5.论述学校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智者派2.荷马史诗3.精神助产术4.《理想国》5.《雄辨术原理》

二、填空题

∙柏拉图写了与雅典的()相对立的社会政治著作()

∙“产婆术”是古希腊()创造的一种以()为特征的法。

3.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通过()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

4.在古雅典,()学校教给儿童文学及简单知识,()学校教儿童弹唱。

5.古罗马西班牙籍的教育家是(),他的教育代表作是()。

6.《雄辩术原理》是一部()教程,也是一部()著作。

7.在西欧封建社会长达一千多年之久的历史时期,西欧的()学校已不复存在,()学校成了唯一的学校教育组织形式。

三、选择题

1.古希腊的阿加德来学园是()创办的

A.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

2.智者派提出了古希腊课程中的()

A.“前三艺”B.后四艺C.《荷马史诗》D.《伊索寓言》

3.斯巴达教育要把氏族贵族子弟训练成为()

A.公民B.绅士C.武士D.骑士

4.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A.武士B.士农工商C.哲学家D.公民

5.培养演说家与政治家,主要发生在古罗马的()

A.政时期B.早期C.中晚期D.帝国时期

6.古罗马帝国时期,主要培养()

A.农夫和军人B.官吏和顺民C.演说家与政治家D.哲学家和武士

7.《雄辩术原理》是古罗马教育家()所撰写

A.西塞罗B.塞涅卡C.奥古斯丁D.昆体良

8.古代罗马修辞学校最重要的课程是()

∙体操B.音乐C.逻辑学D.雄辩术

9.罗马时期的办学形式,主要以()为主

A.家庭教育B.私立学校C.官办学D.书院

四、判断题(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ⅹ”)

1.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通过酷的军事体育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体格强壮的武士。

()

2.“产婆术”是柏拉图创造的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相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法。

()

3.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教育年龄分期的思想。

()

4.在西教育史上,“文雅教育”是由柏拉图最先提出的。

()

5.罗马学校的教师大都从希腊奴隶中选拔的。

()

6.修辞学校是以培养演说家、雄辩家为主要目的。

()

7.罗马帝国时期的培养目标是演说家和政治家。

()

8.《雄辩术原理》是一部雄辩术的教程,也是一部教育著作。

()

9.昆体良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

()

五、简答题

1.斯巴达教育体系的特点在?

2.雅典教育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3.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在?

4.格拉底“产婆术”的特点是什么?

5.柏拉图设计的学校教育制度有特色?

6.亚里士多德是怎样划分儿童的年龄分期的?

7.古代罗马帝国时期教育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8.总结昆体良培养雄辩家的目标具体容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试分析斯巴达、雅典教育的异同,雅典教育繁荣的历史原因及其启示。

2.试分析柏拉图培养“哲学”的教育思想体系。

3.简述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理论要点。

4.古代罗马帝国时期教育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5.总结昆体良培养雄辩家的目标具体容是什么?

6.关于教师,昆体良有论述?

第三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骑士教育2.自由七艺3.骑士七技4.欧洲中世纪大学

5.经院哲学6.唯名论7.唯实论8.文艺复兴

9.人文主义教育10.快乐之家11.《愚人颂》12.《巨人传》

13.《乌托邦》14.《大教学论》15.《泛智论》

16.“自然适应性原则”

二、填空题

1.经院哲学部存在着()论反对()论的斗争,这对于中世纪后期的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有很大影响。

2.骑士教育是结合()与()为一体的一种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

3.中世纪的大学在一开始具有()性质,还享有一定的()。

4.中世纪的大学实行自治,由()或()组成行会,管理学校部的事务。

5.西欧早期封建教育带有明显的()与()的特点。

6.文艺复兴时期,对于资产者来说,他们从一开始就具有()和()的两面性。

7.英国的弗.培根的唯物主义()和()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提出来的。

8.1423年至1448年期间,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建立的()学校,被称为“快乐之家”。

9.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容由()迅速转向(),它热烈地向现实生命提供一切所能迸发的精神力量。

10.十六世纪,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家拉伯雷所写的(),热情赞颂了()教育的理想。

11.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人文主义思想家()是当时欧洲北部最典型、最伟大的()。

12.最先揭开改革“战幕”的是()国改革家()。

三、选择题

1.奥古斯丁是()时期的神学家

A.古罗马末期B.中世纪早期C.中世纪后期D.文艺复兴时期

2.中世纪将教育和武士教育合为一体的教育是()

A.教会教育B.武士教育C.骑士教育D.世俗教育

3.托马斯.阿奎那的代表作是()

A.《忏悔录》B.《上帝之城》C.《旧约全书》D.《神学大全》

4.萨莱诺这所中世纪最早的大学诞生于()国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

5.阿拉伯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叫()

A.白塔尼B.花拉子模C.安萨里D.穆罕默德

6.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A.《吠陀经》B.《圣经》C.《古兰经》D.《大藏经》

7.“唯名论”是一种具有()倾向的经院哲学派别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实用主义D.实证主义

8.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是()

A.法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

9.建立孟都宫廷学校——“快乐之家”的教育家是()

A.蒙里B.维多里诺C.拉伯雷D.莫尔

10.法国人文主义学者拉伯雷撰写了()

A.《乌托邦》B.《太阳城》C.《巨人传》D.《散文传》

11.文艺复兴的思想旗帜是()

A.自然主义B.战斗无神论C.人文主义D.人道主义

12.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创始人是()

A.弗.培根B.罗.培根C.霍布斯D.洛克

13.最先揭开改革“战幕”的是德国的()

A.加尔文B.马丁.路德C.斯图谟D.斯

14.改革时期梅兰克吞创立了()

A.文法中学B.拉丁中学C.文科中学D.实科中学

15.实科中学在德国最早是由()教派办起来的

A.加尔文派B.路德派C.虔信派D.耶会派

16.伊拉斯谟是欧洲()国的人文主义者

A.德国B.尼德兰C.英国D.法国

17.西班牙军官、天主教狂热信徒罗耀拉于1534年创立了()

A.虔信派B.清教C.耶会教团D.加尔文教

18.《大教学论》是()教育家的代表作

A.培根B.拉待特克C.夸美纽斯D.弥尔顿

19.夸美纽斯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是:

()

A.《母育学校》B.《父母必读》C.《人的教育》D.《泛智先声》

20.夸美纽斯一生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A.自然教育思想B.泛智思想C.要素教育思想D.心理学化思想

21.夸美纽斯为6-12岁的儿童设计的学校是()

A.母育学校B.国语学校C.拉丁语学校D.大学

22.夸美纽斯设计的拉丁语学校是为()岁准备的

A.0—6岁B.6—12岁C.12—18岁D.18岁—24岁

23.夸美纽斯在教学组织上,总结提出了()

A.个别教学制B.小队教学C.道尔顿制D.班级授课制

24.夸美纽斯极为重视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B.直观C.彻底与巩固D.量力性

四、判断题(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ⅹ”)

1.骑士教育是结合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

()

2.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教育远远高于同一时期拜占廷和阿拉伯的教育形式。

()

3.中世纪教授的七艺与古希腊教育中学习的”七艺基本相同。

()

4.经院哲学部的“唯实论的斗争,对于中世纪后期的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有很大影响。

()

5.中世纪的大学在一开始时具有自治性质,还享有一定的特权。

()

6.中世纪的大学没有入学面的国籍限制,游学的风气十分盛行。

()

7.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容主要表现为批判封建旧文化,发展资本主义新文化。

()

8.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是资产阶级教育实践的开始。

()

9.法国教育家维多里诺建立了孟都亚宫廷学校。

()

10.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拉伯雷撰写了《巨人传》。

()

11.蒙旦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思想家和散文作家、教育家。

()

12.莫尔的代表作是《太阳城》,康帕拉的代表作是《乌托邦》。

()

13.罗哲尔.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创始人。

()

14.最先揭开改革“战幕”的是德国的马丁.路德神甫。

()

15.加尔文在教育问题上,主实施义务初等教育,也要求教授4R(读、写、算、)学科,并强调用国语教学。

()

16.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大教学论》以及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父母必读》。

()

17.“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一生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的核心。

()

18.人生来便具有“学问”、“道德”和“虔信”的“种子”。

()

19.夸美纽斯十分强调进行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

20.夸美纽斯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把人从出生到成年接受教育分为三个时期,每期七年,各由相应的学校进行教育。

()

21.“直观性原则”是夸美纽斯极为强调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

22.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创立的。

()

23.夸美纽斯据说的教学用书,包括供学生使用的教科书,以及帮助教师进行工作的教学指导书两种。

()

五、简答题

1.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在?

3.中世纪大学对当时社会发展的意义在?

4.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古代阿拉伯教育有特色?

6.古代阿拉伯教育的贡献有哪些?

7.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维多里诺教育实践的特点有哪些?

9.莫尔的教育观点的要点是什么?

10.改革对教育的主要影响在?

11.耶酥会派办教育的措施有哪些?

12.夸美纽斯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基本容是什么?

13.夸美纽斯“泛智论”思想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14.夸美纽斯关于班级授课制的要什么?

15.夸美纽斯直观教学原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6.夸美纽斯确立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六、论述题

1.简述阿拉伯教育对世界教育的贡献。

2.试析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当时社会发展的作用。

3.试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在教育的表现。

4.试评莫尔及路德的教育观点。

5.简述夸美纽斯“泛智论”思想的容及意义。

6.简述夸美纽斯确立班级授课制的意义及要求。

7.试析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第四章近现代英国的教育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2.公学3.《福斯特教育法》

4.《巴尔福教育法》5.《巴特勒教育法》6.《教育漫话》

7.《白板说》8.绅士教育

二、填空题

1.1902年的“巴尔福教育法”,确定了()国的()教育领导体制。

2.17世纪哲学家()提出的“绅士教育”理论,反映了这一时期()发展的趋势。

3.18世纪来,英国非国教派的传教士()和国教派教士()发明了“导生制”这一教学形式。

4.1870年由英国国会正式颁布的()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

5.英国著名的古典大学()和(),被称为“比英国还老”的大学。

6.洛克认为绅士应是有四项特质:

德行、()礼仪和()。

7.第一所幼儿学是由()国伟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创办的。

8.英国公学,事实上是一种()学校,并很快发展为只限()才能入学。

9.英国的大学都是由()学院组成的,教学大多采用()。

三、选择题

1.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了()

A.自然教育B.绅士教育C.要素教育D.科学教育

2.18世纪末,英国的“星期日学校”是由()倡导的

A.洛克B.罗伯特.欧文C.罗伯特.雷克斯D.凯沙图华兹

3.18世纪末,英国传教士兰卡斯特和贝尔发明了()

A.导师制B.雷制C.导生制D.道尔顿制

4.英国的“公学”事实上是一种()学校

A.私立学校B.公立学校C.平民学校D.贵族学校

5.英国近代最早提出科学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洛克B.斯宾塞C.怀特海D.罗素

6.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撰写了()

A.《爱弥尔》B.《教育论》C.《教育漫话》D.《人的教育》

7.英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式的标志是()法案的正式颁布

A.巴尔福法案B.福斯特法案C.巴特勒法案D.哈多报告

8.二战后英国教育改革的总的指导文件和法律基础是()

A.福斯特法案B.巴尔福法案C.哈多报告D.巴特勒法案

9.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

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学校三轨制D.多元制

四、判断题(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ⅹ”)

1.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的“绅士教育”的理论,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

2.1902年的“巴尔福教育法”,确定了英国由统一领导与地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

()

3.1781年,热心于贫民儿童教育的传教士罗伯特.欧文仿照学校式首创了“星期日学校”。

()

4.18世纪末,英国非国教派的传教士兰卡斯特和国教派教士贝尔发明了“导生制”这一教学形式。

()

5.1870年由英国国会正式颁布的“福斯特法案”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式的标志。

()

6.英国的“公学”事实上也是一种私立学校。

()

7.英国著名的古典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被称之为“比英国还老”的大学。

()

8.英国大学的教学大多采用“导生制”。

()

五、简答题

1.“导生制”的主要特点和教育措施有哪些?

2.洛克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有意义?

3.洛克关于德行培养的法是什么?

4.洛克关于智力培养的法是什么

六、论述题

1.简述英国近现代学校发展概况及经验教训。

2.洛克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及其意义是什么?

3.试评洛克的体育、德育和智育的理论。

第五章近现代法国的教育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朗之万-瓦龙法案2.基佐教育法案3.费里法案4.大学区制

5.爱弥儿》6.自然教育

二、填空题

1.历史学家基佐主持制定了大力发展()和()的法案,并于1833年6月颁布施行。

2.十九世纪初,法国设立中央办的()和地办的()这两种中等学校。

3.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来源有三个面:

自然、()和()。

三、选择题

1.19世纪初,拿破仑在教育上实行了典型的()体制

A.地分权制B.中央集权制C.中央、地共权制D.自治制

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撰写了著名教育哲理小说()

A.《林哈德与笃德》B.《爱弥儿》C.《教育诗篇》D.《巨人传》

3.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狄德罗B.爱尔维修C.卢梭D.夸美纽斯

4.1959年,戴高乐政府出台了()教育法令

A.朗之万法案B.教育改革法令C.富尔法案D.哈比改革

四、判断题(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ⅹ”)

1.历史学家洪堡德主持制定了法国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教育的法案,并于1833年6月颁布施行。

()

2.十九世纪初,拿破仑在教育上实行了高度地分权的领导体制。

()

3.费里曾两度出任法国的教育部长,他主持制定了1881年和1882年的教育法令,即后来在法国历史上实施最久的费里教育法。

()

4.十九世纪初,法国设立了中央办的公学和地办的文法学校两种中等学校。

()

5.启蒙运动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舆论准备。

()

6.1762年出版的《爱弥尔-论教育》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写的一部教育哲理小说。

()

7.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来源有三个面,即来自然,来自围的人们和来自外界的事物。

()

五、简答题

1.法国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怎样形成的?

2.基佐法案的要点有哪些?

3.费里法案的要点有哪些?

4.郎之万一瓦龙法案的主要容是什么?

5.卢梭“自然教育”包括哪些容?

6.卢梭的感官教育有特点?

7.卢梭的知识教育思想的要点有哪些?

8.卢梭是怎样论述劳动教育的?

六、论述题

1.简述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各政党提出的几种教育改革案和革命后“基佐法案”的容。

2.卢梭关于自然教育的革新观点有哪些?

其意义在?

第六章近现代德国的教育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泛爱主义教育2.文科中学3.实科中学

4.《普通教育学》

二、填空题

1.文科中学系议改革时期由梅兰克吞创立的()和斯图谟创建的()演变而来。

2.泛爱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国的教育家()。

3.新的柏林大学是由()和()联袂创建并领导的。

4.赫尔巴特把人的兴趣分成六种:

经验的、()的、审差的、()、社会的和的兴趣。

5.赫尔巴特把兴趣分成四个阶段,即注意、()、探求和()。

6.赫尔巴特把教学程序分成四个阶段:

()、联想、()和法。

7.赫尔巴特在道德教育容面提出培养五种道德观念:

心自由、()、善意、()和正义的观念。

三、选择题

1.泛爱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巴泽多B.康德C.洪堡德D.赫尔巴特

2.19世纪初,对德国各级学校进行整顿和改革的是()

A.黑格尔B.洪堡德C.费希特D.赫尔巴特

3.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A.《人的教育》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普通教育学讲授纲要》D.《教育论》

4.德国近代着重讲授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学校是()

A.文科中学B.实科中学C.文实学校D.文法学校

5.在教学的形式阶段上,赫尔巴特提出了():

A.三阶段论B.四阶段论C.五阶段论D.六阶段论

6.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第斯多惠C.福禄倍尔D.洪堡德

7.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统一教育制度,是在()案中体现出来的。

A.《基本法》B.《汉堡协定》C.《玛宪法》

D.《基础学校规程》

8.文科中学系改革时期由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漠创建的文法中学演变而来。

()

四、判断题(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ⅹ”)

1.实科中学着重讲授实际生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必需的实用知识。

()

2.泛爱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教育家福禄倍尔。

()

3.洪堡德在担任公共教育部长期间,开始了对各级学校的整顿和改革。

()

4.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的任务是以五种道德观念作为主要容,努力形成学生“完美”、“善良”的道德品质。

()

5.赫尔巴特把兴趣分成六种:

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的兴趣。

()

6.赫尔巴特把教学程序分成四个阶段,即注意、期待、探求和行动。

()

7.赫尔巴特把任兴趣分成四个阶段:

明了、联想、系统和法。

()

五、简答题

1.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改革有大的举措?

2.德国中等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哪几种主要学校类型?

3.赫尔巴特要培养的“五种道德观念”指而言?

4.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包括哪些容?

5.赫尔巴特所指的人的“六种兴趣”有哪些?

6.赫尔巴特是怎样论述“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

7.赫尔巴特关于道德教育的法有哪些?

8.赫尔巴特关于儿童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六、论述题

1.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改革有大的举措?

2.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体系有可借鉴及批判之处。

第七章近现代美国的教育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设计教学法2.进步教育运动3.文纳特卡制4.道尔顿制

5.《主义与教育》6.《明日之学校》7.“做中学”

二、填空题

1.美国麻州教育厅长()被称为()之父。

2.1958年,美国()颁布了战后的重要教育大法,即著名的()。

3.杜威批判传统教育是以()、课堂和()为中心的教育。

4.现代教育是以活动教学、()和()为中心的教育。

5.美国现代教育的领导体制仍是(),()不是领导全国教育之责。

6.《今日美国中学》是美国()教育流派的教育家()的代表作。

三、选择题

1.美国独立前,移植的主要是()

A.法国教育B.英国教育C.德国教育D.荷兰教育

2.被称为“美国公主学校之父”的是()

A.贺拉斯.曼B.帕克C.杜威D.克伯屈

3.美国的教育领导体制,是典型的()

A.中央集权制B.地分权制C.中央地共权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

4.帕克实验、试行的教学制度是()

A.设计教学法B.昆西教学法C.道尔顿制D.雷制

5.1917年,美国颁布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法案是()

A.权力法案B.史密斯-休士法C.史密斯-列弗法

D.1785年土地法令

6.1958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战后主要教育大法,为()

A.毛雷尔法B.史密斯-休士法C.国防教育法D.高等教育法

5.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了()

A.回旧教育B.生计教育C.终身教育D.自由教育

6.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国民教育与主义》B.《主义与教育》

C.《人的问题》D.《同年的秘密》

7.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杜威的主是()

A.教师中心论B.儿童中心论C.双主体论

D.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8."道尔顿制"是()教育家提出的

A.克伯屈B.渥特C.华虚朋D.帕克赫斯特

9.美国教育家华虚朋提出的教学法是()

A.雷制B.文纳特卡制C.道尔顿制D.双校制

四、判断题(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ⅹ”)

1.国独立前,整个殖民时代的教育贯穿一个特点,即完全是宗主国法国教育的移殖。

()

2.美国麻州教育厅长贺拉斯。

曼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