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124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泰伯篇第八.docx

论语泰伯篇第八

【题解】

本篇取“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句“泰伯”两字为篇名。

前此数篇以“仁”为中心展开论述,本篇以“圣”为主要内容,兼及贤人、君子、士的一系列道德标准。

本篇共21章,孔子言论有16章,曾子谈话5章,孔子在本篇内较为集中地阐述了他心目中的6位圣人:

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

尧是圣人中境界最高的,“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其仁如天。

”系圣之仁者;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选于众,举皋陶。

”善用人才,系圣之智者;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身体力行,事必躬亲,系圣之勇者;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谦冲信睦,“义之与比。

”举义旗而抗暴,系圣之义者,武王“有治乱之臣十人”,确立周代天下,系智勇兼备之圣人;周公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摄政七年,健全礼制,是孔子心目中尽善尽美的圣人。

尧是最高的圣人,周公是最完美的圣人,而且有足够的文献可资参考。

其次与曾子一起谈到贤人、君子、士的道德标准和一系列要求,兼及对小人行径的分析。

【原文】

8.1子曰:

“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②。

民无得而称焉。

【注释】

①泰伯:

又作太伯。

周朝的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

古公有三个儿子:

太伯,仲雍、季历。

季历的儿子就是姬昌〔后来的周文王〕。

传说古公预见到姬昌有圣德,想把君位传给他。

长子太伯为实现父亲的愿望,便与二弟仲雍出走,避居于句吴,使季历和姬昌顺利继位。

姬昌继位后增强了周的国势,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

②三:

泛指多次。

【语译】

孔子说:

“泰伯,他真可说是到达了仁德的最高境界,多次将王位让出不受,百姓简直不知如何赞扬他才好。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泰伯“至德”的赞扬。

儒家文化的“德”,是虚位概念,包含的具体内容有很多。

诸如:

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谦、慎、勇、直、敬……等等,均是“德”的具体内容。

“至德”是儒家文化道德要求的最高境界,《论语》全书中“至德”仅出现两次。

一次赞扬泰伯,一次赞扬周文王〔参见8.2〕,泰伯是周文王父亲季历的长兄,泰伯与文王是叔侄关系,泰伯让位给季历是兄让弟,大让小。

泰伯的“至德”表现为“谦让”,“三以天下让”。

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以下让上,以下位敬上位,文王的“至德”表现为“仁敬”,以“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敬,可谓大敬,泰伯不仅谦让王位,连让王位的美名也让了。

民众知其德高而欲称赞,却无从赞誉,不为名而行善,“善行无辙迹”,为善而不着于善,这正是泰伯“至德”的境界。

【原文】

8.2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③。

君子笃于亲④,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⑤,则民不偷⑥。

【注释】

①礼:

时中,恰当,也指礼度。

②葸〔xǐ〕:

害怕,害怕。

③绞:

指言语尖刻、刺人。

④君子笃〔dǔ〕于亲:

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亲族,笃,忠厚。

⑤故旧不遗:

君子不遗弃他的老同事,老朋友。

⑥偷:

薄。

这里指感情淡薄。

【语译】

孔子说:

“谦恭而不以礼节之,就会白辛劳;谨慎而不以礼节之,就会胆小懦弱;勇猛而不以礼节之,就会犯上作乱;率直而不以礼节之,就会尖刻伤人。

君子如能厚待亲人,则人们就会趋向仁德;不遗弃旧朋老友,则民情就不会淡薄。

【解读】

本章较复杂,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恭、慎、勇、直四德与礼的关系;二、“亲”与“仁”的关系;三、礼与仁,礼与中的关系。

“恭”大而言之,孔子侧重强调有三:

①“居处恭。

”②“貌思恭。

”③“其行也恭”。

居处,外貌,行动,必须要恭敬,朱熹认为“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内。

”郑玄认为“不懈于位曰恭”。

恭与仁、与智、与勇三德相配,有仁者之恭,智者之恭,勇者之恭,也就是说仁、智、勇三者在“恭”的应用上表现各有不同。

“慎”,一般说表现在言谈举止上,即“慎言”,“慎行”,如孔子说:

“敏于事而慎于言。

”亦如“恭”一样,仁、智、勇三者在慎的应用上呈现不同的状态。

“勇”有四勇,仁者之勇,智者之勇,勇者之勇,匹夫之勇。

“直”有四直,仁者之直,智者之直,勇者之直,直者之直。

只有“仁者”之恭、慎、勇、直四德符合礼度。

其余的各种状态与“礼度”均有一段距离,勇者之恭、勇者之慎、匹夫之勇、直者之直,直接表达“劳”,“葸”,“乱”,“绞”四种弊端。

“仁”主于内,礼主于外。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乐”均是仁德的外化,“礼”相对于四德来讲,四德主于外,礼又主于内。

四德与礼,礼与仁之关系是层层内化。

“亲”“旧”与“仁”的关系,“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入则孝,出则弟。

”“仁者,爱人。

”“仁”首先是表现在“孝悌”。

“爱人”也从孝悌开始,然后是“泛爱众”,“故旧不遗”,所以“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亲”,“民”“旧”均是仁者关爱的对象,与“仁者”的关系是施爱与被爱的关系,君子施仁,由“亲”及“旧”,“民”,有亲疏之别,但仁者施仁爱之心则应“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泽被天下。

“礼”与“仁”,“礼”与“中”的关系,诸多研究家认为:

“君子以下,当自为一章,乃曾子之言也。

”朱熹认为:

“此一节与上文不相蒙”,即不相连属。

笔者以为:

“君子”前后两节,文气贯畅,义脉相属。

全书谈的是“德”与“礼”,“德”与“仁”,“仁”与“中”的关系,简言之,“君子”前谈的是“仁德”与“中”的关系,“君子”后谈的是仁德的具体运用,全章以“仁德”为中心展开论述。

君子前谈“仁”与“礼”,君子后谈“仁”与“用”,“用”亦属“礼”。

前后各有侧重而已,无所谓“不相蒙”。

另“礼”与“中”的关系,《礼记•仲尼燕居》记孔子说:

“夫礼,所以制中也”,“礼为求中之器。

”〔吴林伯语〕礼是用来确定是否符合“中”的标准的器具。

【原文】

①,召门弟子曰:

“启予足②!

启予手!

《诗》云③: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小子④!

【注释】

①曾子:

姓曾,名参,字子舆。

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6岁。

疾:

病。

②启:

此指掀开被子。

③《诗》:

三句诗引自《诗经•小雅•小旻mǐn》,意思是做人要小心谨慎才能防止灾祸。

④小子:

对弟子的称呼。

【语译】

曾子得了重病,叫来弟子们说:

“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

《诗经》说: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从今以后,我知道可以免于祸害了。

小子们!

【解读】

本章曾子谈“全体贵生”。

曾参小孔子46岁,年纪不大就随父亲曾皙师从孔子,并随孔子周游列国。

他性格内向,处事谨慎,略显迟钝,孔子说他“参也鲁”。

他强调“内省”工夫,对“仁孝”,“礼仪”研究颇深。

尤以研究孝道著称于后世,他对孔子的孝作了极大的发展,“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而且孝,是一切社会行为的普遍适用法则,无所不在,无所不用,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节谈的意思比较简单,也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经》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

”“全体贵生”谓之孝。

【原文】

8.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①。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动容貌②,斯远暴慢矣③;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④,斯远鄙倍矣⑤。

笾豆之事⑥,则有司存⑦。

【注释】

①孟敬子:

鲁国大夫仲孙捷,孟武伯的儿子。

问:

慰问,看望。

②动容貌:

使自己的容貌严肃。

③斯远暴慢:

就防止粗暴傲慢。

斯:

代词,那。

暴:

急躁,粗暴。

慢:

傲慢。

④出辞气:

说话注意言辞和语气。

⑤鄙倍:

粗野。

倍:

本义即“背”。

背理,错误。

⑥笾〔biān〕豆之事:

指祭祀礼仪方面的具体事项。

笾:

竹制的祭器。

豆:

木制的祭器。

⑦有司:

主管某方面事务的小官吏。

【语译】

曾子患了重病,孟敬子去探望他。

曾子对他说:

“鸟快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很悲切。

人快要死的时候,他的话很和蔼。

君子对道的尊崇有三点要注意:

容貌严肃庄重,可防止粗悖傲慢;表情端正,就近于老实守信;讲话注意言辞声调,就可防止鄙陋背理。

陈设礼器之类的事,自有主管祭祀的部门管理。

【解读】

本章是曾子对鲁国大夫孟敬子谈个人行为礼仪诸项要求。

曾子病重,大约他自己预感生命垂危,临近死亡,不待孟敬子发问,就主动“言曰”,“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曾子性格内向,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主动抢着说,相当于临终遗言,可见其语言的重要性。

而且曾子要说的是“行为礼仪”的话,他却不直奔主题,而是绕着弯子,先发一通似乎与主题无关的宏论: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由“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设喻,推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强调其言辞的和蔼,强调其内容的重要。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一句总起,接着三句顺序相接的话构成一组排比句,但凡由“数词”总起的句子,都是讲授者深思熟虑的话,何况是临终遗言。

“贵乎道”的“道”,即行为礼仪。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礼容外貌端庄恭敬,那么就远离暴虐怠慢;减少暴慢之辱,端正仪容气色,满脸诚恳,那么就接近诚信,增加人们对你的信任;言辞舒缓,语气谦和,那么就远离粗俗鄙陋,减少鄙倍之祸。

邢邴疏云:

“人之相接,先见容貌,次观颜色,次交语言,故三者相次而言也。

”为什么曾子强调与人交往的“容貌”,“颜色”,“语言”呢?

因为“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需要通过外部一系列的动作神态表现出来,正如《大戴礼记•四代》所说:

“盖人有可知者焉,貌色声众有美焉,必有美质在其中者矣;貌色声众有恶焉,必有恶质在其中者矣。

”内质与外美协调一致。

曾子强调其外美,孔子在《易传》中也告诉我们: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一个内心不老实,诡诈多疑的人,从容貌、颜色、语言一系列外部表情都可以表现出来。

话又说回来,孟敬子来探望一个弥留间的重病人,曾子自言自语滔滔不绝,是不是对天漫语而无所指呢?

不是,是因为孟敬子,平素狂傲,举动任性,出言粗鄙无理,曾子明知这类人不可教,不能教,不屑教;但仍寄一线希望,喋喋不休,可见其拳拳仁慈之心,曾子的话是否仅仅只对孟敬子而言呢?

千百年后的我们,在曾子所告诫的内容中又能体会出一些什么呢?

【原文】

8.5曾子曰: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假设无,实假设虚;犯而不校①。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②。

【注释】

①犯而不校〔jiào〕;别人冒犯了自己却不计较。

校:

计较。

②吾友:

前人大多认为,此处的“吾友”指颜回。

也有人认为,称“吾友”是说自己不具备这种德行的意思。

【语译】

曾子说:

“不仗己之能还向比自己才能低的人求教,不仗己之多识还向比自己知识少的人求教;拥有某种学问却如同没有这学问一样,知识学问充实却表现得空虚;受到别人挑衅也不去计较。

从前我的朋友中就有人这样去做过。

【解读】

本章曾子谈为人的三种品德,一是勤学好问,二是务实谦虚,三是以德报怨。

第一种美德,勤学好问。

一部《论语》差不多都是弟子问,老师答的“问答式”的语录体,孔子认为整天学习不去思考,也不知道提问的人,我真不知道该把他怎么办。

他说:

“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卫灵公篇》孔子强调学习要多“问”。

子夏也说: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仁道”都在“问”“思”之间啊!

可见“问”的重要性。

孔子在《易传•文言》中说: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聚”、“辨”、“居”、“行”也离不得“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谈的也是朋友交往,问学之乐,因此,《中庸》中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思”“辨”“行”也是离不得一个“问”字。

“问”的范围广且深,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而“不耻下问”的学风,实在是不容易。

另外,对孔子“问学”的内容,也有一个“度”的理解和运用,你在做学生阶段,不妨多问,不耻下问。

但步入社会生活,尤其是进入仕途官场,你就要慎言慎问而多思了。

比方子张向孔子学习如何做官,孔子则告诉他: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孔子在这里谈的都是“多闻”,“多见”,“慎言”,“慎行”,不是教你“疑则问,问则获”,而是教你“阙疑”,“阙殆”,意即保留有疑心的地方,保留有糊涂危险的内容。

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或官场上遇事多思,多看,多听,不盲目下断言,不匆忙,不造次,不急着去问。

“问”也是有范围的,也是有一定的时间或空间的限制。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谈的也是对时间或空间的限制。

第二项美德谈的是谦虚。

谦虚是美德,孔子一向鄙薄把“没有当作有,把空虚当作充盈,把贫困当作奢泰”的人,他认为不是“有恒”的人,不能做“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而应该像曾子说的做到“有假设无,实假设虚”,意即“有如同没有,充实如同空虚”。

第三项美德是“以德报怨”。

对待怨恨的态度,一向是有三种方式:

“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以直报怨”。

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曾子迂讷,为人厚道,他主张应该更宽厚一些,“以德报怨”,“犯而不校”,冒犯你却不计较。

三项品德,是修身之要,为政之本,为人之准的,前两项是“修己”“自治”,后一项是“安人”“治人”。

【原文】

8.6曾子曰:

“可以托六尺之孤①,可以寄百里之命②,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与③?

君子人也!

【注释】

①六尺之孤:

未成年的君主。

六尺,古代的六尺相当于现在四尺多一些,六尺高还是小孩子。

孤,孤儿。

②百里:

指诸候国。

③与:

通“欤”。

表疑问的语气词。

【语译】

曾子说:

“可以把未成年的幼主托付给他,可以把方圆百里的地方的命运交给他,在生死关头而不动摇屈服。

这就是君子吗?

这就是君子啊!

【解读】

本章曾子谈托孤寄命、大节不夺的君子。

托孤寄命,大节不夺,不仅需要“至德”“大才”,而且需要“大位”“大智”。

有“德”,临大节而无篡逆之心;有“才”,方可托六尺之孤;有“位”,方可摄理国政,以“寄百里之命”;有“智”,方能化险为夷,不辱使命;四者缺一不可。

诸如:

伊尹之于成汤,周公之于成王,诸葛亮之于刘禅,均能托孤寄命临节不夺。

“假设文天祥,史可法诸君,虽尽心竭力,继之以死,而终于君亡国破,则虽时数之不齐,究于可托可寄之义有间矣,圣门论人未尝不才德并重。

”〔程树德《论语集释》〕又如:

鲁隐公受托孤之命于鲁惠公〔鲁隐公为偏房所生之子〕,却贼死于辅佐之孤,隐公之幼弟桓公之手,鲁隐公虽能托孤寄命,大节不夺,却也死于非命,终于“称名不彰”,不得正果。

曾子感慨“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一个感慨而兼疑句的句子,“君子人与?

”道出为“君子”之难。

一个“君子人也”的判断句,言其虽然难,也只有君子之“德”“才”“位”“智”兼备的人,才堪重任。

一疑一断之间,道出了托孤寄命、大节不夺的艰难。

【原文】8.7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②,不亦重乎?

死而后己③,不亦远乎?

”【注释】①弘毅:

胸怀阔广,性格刚毅。

【原文】

8.7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②,不亦重乎?

死而后己③,不亦远乎?

【注释】

①弘毅:

胸怀阔广,性格刚毅。

②仁以为己任:

即“以仁为己任”。

③已:

停止。

【语译】

曾子说:

“士人的心胸不可以不宽广,意志不可以不坚毅,因为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啊,把行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重大吗?

奋斗终生,直到死才算了结,不遥远吗?

【解读】

本章曾子谈“弘毅”之士。

朱熹说:

“弘,宽广也。

毅,强忍也。

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程子说:

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

又曰:

“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

曾子所说的话,到这里为止,一共是五章,第5章是对前4章的总结,“以能问于不能”所说的三种品德,“好问”“谦睦”“宽容”是谓“弘”,“托孤寄命,临节不改”是谓“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全身而归,“死而后已”是谓“远”,动容貌,正颜色,顺辞令,“仁以为己任”是谓“重”。

“弘”“毅”“远”“重”,乃曾子仁德修炼之全部。

【原文】

8.8子曰:

“兴于《诗》①,立于礼,成于乐②。

【注释】

①兴:

起。

这里是振奋的意思。

②成于乐:

孔子关于“乐”的内涵离不开礼。

他将音乐视为其教育的最后阶段。

【语译】

孔子说:

“用《诗》来振奋志气,用礼来做为立身原则,用乐来达成完美的人格。

【解读】

本章孔子谈修身立世三步曲。

“兴于《诗》“,沉潜涵咏于《诗》,兴起好善惩恶之心,养其内质。

“立于礼”,恭敬谦逊于“礼”,周旋节文于外,养其外美。

“成于乐”,喜惧哀怨于“乐”,浸润潜移默化于内,直温宽简优渥于外,兼有内质而具外美。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正是由内而外,内外结合的修身三步曲。

【原文】

8.9子曰:

“民可使由之①,不可使知之。

【注释】

①由:

从,遵从。

【语译】

孔子说;“对于普通百姓,可以让他们的行为遵循礼法,却无法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解读】

这一章文字,颇多异解。

轻民说:

“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

”与《史记》西门豹之言相近: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只能“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

教民说:

应断句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即“老百姓可以使用的时候,就使用他;不能使用的时候就教导他。

”孔子的“有教无类”,以及“举善而教不能”,均属此意。

大道说:

大道高深莫测,日用而不知,其道可用而不可知。

三说并录,聊备参考。

【原文】

8.10子曰:

“好勇疾贫①,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②,乱也。

【注释】

①疾:

恨。

②已甚:

太过分。

【语译】

孔子说:

“崇尚勇武而仇视贫穷,就会犯上作乱。

对不仁的人,欺侮得太过分,不留余地,也会导致祸乱。

【解读】

本章文字理解起来,颇有一些曲折。

先看第①句,“好勇疾贫,乱也。

”省略主语“君子”,补齐应为“君子好勇,君子疾贫”,“乱也”则是因为君子好勇而疾贫,贫者起而乱之,祸乱者是贫者,贫者祸乱是因为有位之君子恃勇逞强,以强凌弱,而贫者起而反之,好勇而疾贫是乱的直接原因。

孔子告诫有位之君子当以仁以德恤众恤贫,否则,祸乱丛生。

第②句,“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也省略主语“君子”,全句需稍作调整,即可理解为“君子对不仁之人疾之已甚,乱也”,这句作乱的人是“不仁之人”,“不仁之人”是“小人”,作乱的人是“小人”,作乱的原因也是在位的君子“疾之已甚”,“不仁之人”和“贫者”均属地位低下或无德之小人,“疾贫”或“疾小人”均是致乱的根本原因。

那么如何对待小人,便是本章探讨的重要内容了。

君子对待小人,历来有四种方法。

一、“疾之”,即痛恨小人,对待小人采取“疾之已甚”的方法,确实不可取。

鲁隐公遭受其同父异母的弟弟桓公的杀害,就是因为对待小人羽父的方法不恰当,而遭受杀身之祸。

羽父先是讨好隐公,要隐公杀害己成年并准备接隐公之位的桓公,隐公怒斥,羽父转而挑拨桓公,结果桓公杀害了代其理政的兄长隐公。

隐公遇难,就是对小人“疾之已甚”的结果。

这类案例历朝历代颇多。

二、“远之”,《易传•遁卦•象辞》认为:

“君子应该远离小人,不讨厌他们,而显得庄重。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孔子认为选择邻居也应以有仁德的人为邻居,不能与不仁之人为邻,“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尤其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禅的告诫,“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要刘禅远离小人。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弃家产而远离齐国,也是远离小人的典范。

三、“见之”,对小人采取“敬鬼神而远之”的方法,对于管理能力一般的人来说,是个可取的方法,但对有高智慧的人来说,不如主动前去化解矛盾。

《大易缉说》认为:

“失马逐之,则愈逐愈远;恶人激之,则愈激愈睽。

故勿逐而可自复,见之而可免咎也。

”意思是矛盾不应该激化它,应该主动前去化解,越是激化,矛盾〔睽〕越深,对恶人“见之而可以免咎”。

孔子见南子、孔子还礼于阳货、孔子欲见判臣公孙弗扰以及佛肸,均是圣人主动化解矛盾的典型案例。

“见之”是对待小人的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四、“和之”,对待小人近而和之,近而化之,是对小人的最高境界,孟子在《万章篇》中为我们描绘了柳下惠与小人相处的典型形象,现将译文抄录如下:

柳下惠不以侍奉坏君为可羞,也不以官小而辞掉。

立于朝廷,不隐藏自己的才能,但一定按原则办事。

自己被遗弃,也不怨恨,穷困,也不忧愁。

同乡下人相处,高高兴兴的不忍离开。

他说:

‘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在我旁边赤身露体,哪能就沾染着我呢?

’所以听到柳下惠风范的人,胸襟狭小的人也宽大起来了,刻薄的人也厚道起来了。

晋文公历经流亡19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终于入主晋国,初入晋宫,正有人想加害于他,却有一个曾经多次加害他的叫“寺人披”的太监找到晋文公,乞求恕罪,晋文公起初怒斥于他,后来还是采用了近而和之的方法,善待小人,结果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因此,孔子说: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鲁隐公是其证,“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柳下惠,晋文公是其证。

如何对待小人,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有一段论述,妙不可言抄录如下,以备浏览:

君子所得不同,故其所行亦异。

有小人于此,仁者怜之,义者恶之,礼者处之不失体,智者处之不取祸,信者推诚以御之而不计利害,惟圣人处小人得当可之宜。

【原文】

8.11子曰: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骄且吝②,其余不足观也已。

【注释】

①周公:

姓姬,名旦。

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曾辅佐成王治理天下,相传他制定了西周礼乐制度。

②使:

假使,假设。

吝:

吝啬。

【语译】

孔子说:

“即使有周公那样好的德才,如果既骄傲又自私,那其他的德行也就不值一评了。

【解读】

本章孔子谈“骄且吝”的毛病。

孔子对于人类的毛病,列举颇多,如“好胜、自吹、怨恨、贪欲”,又如:

“主观臆断,判断绝对,闭塞固执,唯我独是”。

孔子对单项出现的毛病,常持一种客观冷静甚至略有几分宽容的态度,他对于双项不协调的毛病,却有一种主观愤懑不可抑制的否认态度,如“狂妄而不正直,幼稚而不老实,样子诚恳却又不守信用”等。

又如本章的“骄且吝”,外表狂妄自大,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实际上吝鄙悭啬,鸡眉小眼,抠斤掐两。

单项的毛病如关羽,他英勇仗义,盛气凌人,骄矜自大,因骄傲而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他的缺点单一而鲜明,颇有个性,仍然不失人们对他的景仰和信任。

项羽和关羽相比就大不相同了。

项羽则是既骄傲且吝啬。

他“力拔山兮气盖世”,骁勇无敌,平生所历战阵,无一败北,垓下一战却败得不可收拾,究其原因,“骄且吝”。

骄,表现在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凭勇力横征天下。

吝,表现在奖赏不明,吝啬小气,对攻城略地的战将封爵授印,却把爵印抓在手里,“把玩不舍”,直至玩旧。

对战士受伤生疮,他又亲吸脓血,显出一副“妇人之仁”,这种既骄且吝的人,岂有不败之理?

关羽败得令人敬仰,项羽却败得令人憎恶。

关羽狂则狂矣,却不吝啬小气,项羽不仅狂,而且小气,岂有不令人生恶之理?

诸葛亮将孔子“骄且吝”用在兵法分析上,他告诫他的战将说: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

将不可吝,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矣。

骄傲的反面即是谦虚,有关谦虚,孔子在《韩诗外传》卷三中有一段文字,十分精妙,抄录以供浏览:

德行宽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广阔者,守之以俭;禄位尊盛者,守之以卑;人众兵强者,守之以为畏;聪明睿智者,守之以愚;博识强记者,守之以浅。

贫者可以骄,富人不能骄;无权者可以骄,有权者不能骄;无国者可以骄,有国者不能骄;无知者可以骄,有识者不能骄。

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

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

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

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贫贱哉!

【原文】

8.12子曰:

“三年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