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332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docx

医院急诊服务流程

急诊服务流程

120接诊(院前急救)或自行来院→急诊护士测T、P、R、BP,观察神志→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医生立即接诊查体→完善检查:

1轻中症:

输液、治疗、取药、留观,好转离院。

留观期间病情加重者则住院、手术、ICU;

②危重:

立即进入抢救室进行抢救→心肺复苏、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心电监护→住院、手术、ICU。

急诊服务时限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超声检查自开出检查单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大型设备检查自开出检查单到出具结果时间≤2小时;血、尿、大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自开出检查单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免疫、血凝等检验项目自开出检查单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检查自开出检查单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

急诊和临床医技科室药房等配合流程

一、急诊有患者需要会诊时立即电话通知各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派出会诊医师前去会诊,时间小于10分钟。

二、急诊有危急症患者抢救需要临床科室协助的,立即电话通知各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派医师前往共同抢救。

三、急诊有危急症患者需要住院者,提前联系临床科室,准备病房和做好接受患者的准备,有担架员及急诊医务人员共同护送患者到病房,并和临床医生做好交接。

四、急诊有危急症患者需要检查者,各医技科室做到随叫随到,先检查后收费。

发现危急值时及时通知急诊首诊医师,并做好记录,快速做出检查报告。

五、急诊有危急症患者需要抢救者,药房要做到,随用随取,先用药后收费,并做好记录。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

一、分级依据

(一)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

决定病人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

(二)急诊病人占用急诊医疗资源多少: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不仅仅是给病人排序,而是要分流病人,要考虑到安置病人需要哪些急诊医疗资源,使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二、分级原则

根据病人病情评估结果进行分级,共分为四级:

级别

标准

病情严重程度

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

1级

A濒危病人

——

2级

B危重病人

——

3级

C急症病人

≥2

4级

D非急症病人

0~1

注:

“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是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补充依据,如临床判断病人为“非急症病人”(D级),但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占用2个或2个以上急诊医疗资源,则病人病情分级定为3级。

即3级病人包括:

急症病人和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的“非急症病人”;4级病人指“非急症病人”,且所需急诊医疗资源≤1。

(一)1级:

濒危病人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医疗资源进行抢救。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

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二)2级:

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和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

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

急诊科需要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

严重影响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7/10),也属于该级别。

(三)3级:

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

病人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

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附录A)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四)4级:

非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1个)(附录B)的病人。

如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病情分级上调1级,定为3级。

三、分级流程

结合国际分类标准以及我国大中城市综合医院急诊医学科现状,拟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判别及病人需要急诊资源的情况,将急诊医学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三区”,将病人的病情分为“四级”,简称“三区四级”分类。

(一)分区

从空间布局上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

红区、黄区和绿区。

1、红区:

抢救监护区,适用于1级和2级病人处置,快速评估和初始化稳定。

2、黄区:

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3级病人,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置病人,当出现病情变化或分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应诊,病情恶化的病人应被立即送入红区。

3、绿区,即4级病人诊疗区。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和分级流程(见图一)。

图一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和分区图

注:

①ABC参见分级标准;②生命体征异常参考指标见附录A;③急诊医疗资源指在获取急诊病人的主诉后,根据主诉及所属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资源配置,评估病人在进入急诊科到安置好病人过程中可能需要的急诊医疗资源(附录B)个数。

附录A

生命体征异常参考指标(急诊病情分级用)

(规范性附录)

<3个月

3个月-3岁

3-8岁

>8岁

3-6月

6-12月

1-3岁

心率

>180

>160

>140

>120

<100

<90

<80

<70

<60

<60

呼吸*

>50

>40

>30

>20

<30

<25

<20

<14

血压-收缩压(mmHg)**

>85

>90+年龄×2

>140

<65

<70+年龄×2

<90

指测脉搏氧饱和度

<92%

注:

*评估小儿呼吸时尤其要注意呼吸节律;**评估小儿循环时须查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和紫绀,病情评估时血压值仅为参考指标,有无靶器官损害是关键,血压升高合并靶器官损害,则分级上调一级;成人单纯血压升高(无明显靶器官损害证据)时,若收缩压>180mmHhg,则病情分级上调一级;要重视低血压问题,收缩压低于低限者分级标准均应上调一级。

 

附录B

列入急诊病人病情分级的医疗资源

(规范性附录)

列入急诊分级的资源

不列入急诊分级的资源

Ø实验室检查(血和尿)

Ø病史查体(不包括专科查体)

ØECG、X线

ØCT/MRI/超声

Ø血管造影

ØPOCT(床旁快速检测)

Ø建立静脉通路补液

Ø输生理盐水或肝素封管

Ø静脉注射、肌注、雾化治疗

Ø口服药物

Ø处方再配

Ø专科会诊

Ø电话咨询细菌室、检验室

Ø简单操作(n=1)

如导尿、撕裂伤修补

Ø复杂操作(n=2)

如镇静镇痛

Ø简单伤口处理

如绷带、吊带、夹板等

 

急诊科留观制度

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需急诊观察的患者,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留观时间三级医院一般不超过48小时,二级医院不超过72小时。

2、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应当根据病情严密观察、治疗。

凡收入观察室的患者,必须开好医嘱,按格式规定及时书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包括、检验、影像)及时处理经过,必要时及时请相关专业会诊。

3、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病随时查房。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指出重点工作。

4、急诊室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患者,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映情况。

5、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床患者,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必要情况书写记录。

 

门(急)诊医师接诊

按病情需要留观者:

医师开具留观通知书

病人到收费处办理留观手续

病人持门(急)诊病历、检查报告单和留观通知书到门(急)诊护士站

护士接待并安排床位

护士按医嘱配制药品为患者治疗

护士遵医嘱让患者服药和告知注意事项

护士要注意每个留观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告知医师处理

继续密切观察、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