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444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课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并结合平时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重点

难点

1、教给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强调自主,,形象强化。

教具

学具

插图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认真预习——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认真作业——学好语文的基本方法

预习

要求

复习已经学过的习惯。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一、复习导入

  复习已经学过的习惯。

二、看图,认识预习的意义,明确预习的要求

1、想:

我们为什么要预习呢?

预习有什么好处呢?

2、对于我们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看书中的图: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

在干什么?

(2)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

*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学生字新词

三、学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1长城和运河》

1、看书中的图,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是怎样做的?

   

2、尝试预习

(1)出示预习的步骤

(2)用以下步骤进行预习

  第一步:

试读课文,用“——”画出生字新词,提问:

画出了生字新词,你会怎样处理?

  第二步:

生再读课文,出示长句子,学生读,难读通顺。

小结

  第三步:

学生再读课文,质疑。

3、总结

四、提出课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看第三页最后一幅图,问:

谁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五、总结全文

  自觉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一、复习导入

复习已经学过的习惯。

二、看图,认识预习的意义,明确预习的要求。

生答:

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能力。

 

读预习要求。

 

三、学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1长城和运河》

1、看书中的图,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是怎样做的?

   (动嘴读课文,动手画生字新词,动脑想课文内容,动口问疑难问题。

2、尝试预习

 

四、提出课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看图说图意。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一、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完成作业?

二、出示《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中的:

“认真完成作业”一条。

学生讨论“认真”指的是什么?

三、师生共看第四页下图:

1.观察后,说说,以下作业认真吗?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教师指导写词、抄诗、抄句子和习作的格式的不同。

3.说说看了范本作业,有何感想?

四、观察第五页图。

1、观察第五页的四幅小图。

(1)说说图上的同学完成的是哪些作业?

你做过哪几类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作业分课内和课外,口头和书面。

  明确学习语文有很多途径,不光读书、写字、还可以剪贴报纸,收集资料。

(2)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

2、观察第五页下图。

(1)读读黑板上的字,说说有什么想法。

(2)将自己的寒假作业拿出来,认为不认真的内容进行修改。

  

一、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完成作业?

  明白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二、学生讨论“认真”指的是什么?

三、师生共看第四页下图:

1.观察后,说说,以下作业认真吗?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教师指导写词、抄诗、抄句子和习作的格式的不同。

3.说说看了范本作业,有何感想?

四、观察第五页图。

1、观察第五页的四幅小图。

(1)说说图上的同学完成的是哪些作业?

你做过哪几类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作业分课内和课外,口头和书面。

  明确学习语文有很多途径,不光读书、写字、还可以剪贴报纸,收集资料。

(2)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

2、观察第五页下图。

(1)读读黑板上的字,说说有什么想法。

(2)将自己的寒假作业拿出来,认为不认真的内容进行修改。

课题

1、长城和运河

课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重点

难点

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

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具

学具

课件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连绵起伏曲折

蜿蜒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天堂

预习

要求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一、导入新课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课题)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学生说名字。

生齐读课题。

简介长城、运河。

各自轻读课文

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逐个读这些词语。

说词语意思

齐读出示的生词

读课文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课文赞颂了我国的哪两大建筑工程?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

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

的?

为什么要这样看长城?

2、阅读探究:

(1)比较句子: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2)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3)你觉得长城怎样?

可用哪两个词概括它的特点?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

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4)“祖先”该怎么理解?

比较句子: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5)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3、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4、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5、指名读,生评议。

6、齐读.

7、学用结合,延伸拓展

三、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作者在蓝天中除看到了长城奇异的景象外,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

运河奇异在哪些方面?

2、探究: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什么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

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

5、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6、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7、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8、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四、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

五、作业

1、多音字组词:

行曲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听写生字词。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突出中心)

 

(惊喜地)

(赞美地)

(敬佩并自豪地)

 

让学生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等词写一段话。

 

听读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有关句子。

 

想一想:

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

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完成作业。

课题

2、美丽的南沙群岛

课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重点:

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

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具

学具

课件

板书设计

位置祖国的最南端迷人的世界

3、美丽的南沙群岛海洋生物

物产矿产资源

海洋动力

预习

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

3、体会美景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

1、出示课件,师述:

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

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

(指名读好课题)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

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矿产仅曾母暗礁蓝玉合壁海龟

(2)开火车读词语,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曾”,并组词。

(3)联系课文和日常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星罗棋布:

像星星似的罗列(分布,陈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辽阔:

宽广,空旷。

浩瀚:

广大。

浩渺:

形容水面辽阔。

搏击:

奋力斗争和冲击。

生息:

1、生活;生存。

2、繁殖(人口)3、使生长。

繁衍:

逐渐增多或增广。

难以计数:

难以:

不容易。

计:

(计算。

数:

A、查点。

B、计算。

C、列举。

用之不竭:

竭:

尽,完。

拿不完,用不尽。

形容非常丰富。

美誉:

誉:

名誉。

美好名声。

合璧:

指把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而配合得很适宜。

心旷神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4)齐读词语,读好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5、交流答案。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南沙群岛是祖国的,也是。

2、在课文中划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2、全班交流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字:

“阔”字是半包围,门字框里面是个“活”;“屿”的第五笔是竖折弯钩;

“龟”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4、生描红生字,师巡回指导,纠正姿势。

 

齐读课题。

 

生:

从“美丽”知道了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南沙群岛有很多岛屿。

 

提出问题:

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

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

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

等等。

 

思考并带着问题读自由轻声读课文

 

学生试读课文。

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所画句子,齐读句子.

学习生字词

1.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识记词语,描红。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先请同学们听写几个词语。

(2)(幻灯片出示词语)生对照幻灯片上的词语,自己批改。

(3)全对的学生表扬自己“我真棒”。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相机板书)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感知课文

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交流出示:

“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体会什么?

(3)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之多?

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

——二百多座、星罗棋布。

相机理解“星罗棋布”。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

(5)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

交流,理解词语“生息繁衍”。

朗读第三句话。

过渡:

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也去迷人的南沙群岛欣赏一番,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

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等会请你谈谈感受。

2、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

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2)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出示:

A、“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B、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

(3)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总分写法。

(4)师讲述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练习用总分方式来说话: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有章鱼,海星,乌贼、美丽的珊瑚等等。

她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锌、天然气等。

她贮藏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有风力、潮汐等。

(4)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吗?

(5)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

(6)小结:

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7)过渡:

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读,思考:

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交流出示: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3)作者是怎么描写迷人的南沙的呢?

指名读。

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流。

(4)看图交流:

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了南沙的五彩缤纷。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法写出浪花的洁白喜人。

(5)谁想把这么美的景色读给大家听?

(试读,赛读)

(6)南沙景美,写南沙的文字也美。

请同学们看着图,把优美的景色与文字记在脑海里。

(7)看到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由衷地说——将来的南沙群岛……

三、发展练习。

1、游历了南沙群岛,我们对它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老师请位同学做小记者,现场采访一下你们这些游客?

2、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2、3自然段。

2.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3、仿段练习

课文的第2、3自然都是围绕中习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学习第2、3自然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听写词语。

 

指名回答。

 

体会出南沙群岛美,像晶莹透亮的珍珠,从“一串串”三个字体会出岛屿之多。

(2)边读边想象。

结合理解“星罗棋布”。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学。

 

指名回答,理解词语“蕴藏”“用之不竭”。

朗读,体会总分写法,并

练习说话。

老师或学生扮演记者对游客(学生)进行采访或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南沙群岛作介绍。

 

练习背诵。

 

讨论交流。

 

指名读。

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流。

 

生接说最后一句。

 

学生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

 

完成作业。

课题

3、庐山的云雾

课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往返”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重点

难点

1、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词语。

2、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教具

学具

课件

板书设计

景色十分秀丽

变化无常流连忘返

云雾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预习

要求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一、揭题。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

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师背)知道它赞美什么?

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3课,板书:

庐山的云雾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1、你们看,这就是庐山!

2、听老师范读课文。

3、听后提问:

庐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2)理解词语。

秀丽:

清秀(美丽而不俗气)美丽。

尤其:

表示更进一步。

缠绕:

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

弥漫:

充满,布满。

变幻:

不规则地改变。

变幻无常:

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千姿百态: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瞬息万变:

瞬:

一眨眼;息:

呼吸。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

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一泻千里:

泻:

水往下直注。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四蹄生风:

:

形容跑得很快。

流连忘返:

舍不得离开,忘记了回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五、教学生字词

1、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瀑、罩

2、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

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读题。

 

看插图。

边看插图边听。

生自由发言。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

每段写了什么?

 

理解词语。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讨论: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描红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

第一句:

“秀丽”是什么意思?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

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

第二句:

“尤其”是什么意思?

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

指导有感情

第三、四句:

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云多)启发想象:

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

3、小结:

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

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

(板书:

千姿百态)

5、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

(打比方)

6、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8、小结:

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讨论学法:

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总结全文

1、配乐朗读全文。

2、小结:

本文用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导用“流连往返”造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默读、思考。

 

指名回答,互相交流。

 

“特别”。

用换词的方法理解。

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引读:

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

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

(读书回答)

 

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用“流连往返”造句。

 

作业:

背诵全文

体会意境

课题

习作1

课时

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看例图,读例文,了解图文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