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449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通风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通风工程学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日

组员及任务分配

姓名

学号

任务

得分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

1.1设计题目1

1.2设计资料1

1.3设计内容2

1.4注意事项2

1.5参考资料3

二、方案确定4

2.14

三、设备选择5

3.15

四、设计计算6

4.16

五、轴测图7

参考文献8

附录9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某厂酸洗电镀车间通风系统设计

1.2设计资料

1.工业槽的特性:

标号

槽子名称

槽子尺寸(mm)

长×宽×高

溶液温度(℃)

散发的有害物

1

化学除油槽

1200×800×900

60

碱雾

2

镀锡槽

1200×500×900

65

碱雾、氢气

3

镀银槽

1200×500×900

20

氰化物

4

镀锌槽

1200×800×900

60

碱雾、氢气

2.抛光轮:

排气罩口尺寸为300*300(高)

3.土建资料:

1.3设计内容

1、工业槽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排风罩的计算与选取(控制风速、排风量、排风罩的类型);

(2)系统划分,风管布置(不影响操作);

(3)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计算一个最远和一个最近的支路,并平衡);

(4)选择风机与配套电机(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

(5)画出通风系统轴测图。

2、抛光间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与计算

本设计只有抛光间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

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尘等。

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1)排风量的计算

一般按抛光轮的直径D计算:

L=A·D(m3/h)

式中:

A——与轮子材料有关的系数,布轮:

A=6m3/h·mm,毡轮:

A=4m3/h·mm

D——抛光轮直径(mm)。

抛光间有一台抛光机,每台抛光机有两个抛光轮,抛光轮为布轮,其直径为D=220mm,抛光轮中心标高1.2m,工作原理同砂轮。

抛光轮的排气罩应采用接受式侧排气罩,排气罩口尺寸为300*300(高)。

(2)通风除尘系统的阻力计算;

(3)选定除尘设备、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相关参考资料须作为附录放在报告正文后面);

(4)画出通风除尘系统轴测图。

1.4注意事项

1.排风系统为一个系统,除尘设备可设置在室外;

2.排风系统的结构布置应合理(适用、省材、省工、不影响操作);

3.全班共分8个小组,每组5人左右,每个小组交一份设计报告,扉页上写明小组成员姓名、学号、承担任务,这将会关系到个人得分结果;

4.设计报告应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参考资料等几部分,格式请参照本文档(可做适当修改)。

撰写完成后请打印并装订成册,由班长统一收取上交;

5.正文应包括设计原始资料、方案确定、设备选择、设计计算、轴测图等部分;

6.计算部分可采用合适的计算表格,并附必要的计算说明和计算公式,说明符号代表的意义和单位,标注引用数据的来源;

7.轴测图必须用CAD软件画,并遵循工程图学制图规范。

可直接打印成图纸然后装订在报告中相应位置;

8.参考文献书写要规范。

9.各小组严禁相互抄袭,若发现有两小组报告内容完全一样,所有两小组成员最高只得及格分!

1.5参考资料

本课程讲义ppt、《通风工程》、《工业通风与除尘》、《采暖通风工程常用规范》、《实用通风设计手册》、《简明通风设计手册》等。

更多资料请自己上网搜索。

二、方案确定

2.1

系统划分:

根据图可知,由于化学除油槽、镀锡槽、镀银槽、镀锌槽、抛光工部分布在走廊两侧,考虑到经济等因素,将它们分成两个系统,分别设置净化设备。

风管布置:

各个槽由相应的风管支管连接,然后接到干管上,由干管输送到净化设备,再经风管、风机排放。

三、设备选择

3.1

电化学除油槽

因B=800mm>700mm,采用双侧条缝式槽边排风罩。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200mm、250×250mm、200×200mm。

本设计选用E×F=250×250mm。

查附录1“镀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可得

控制风速vx=0.35m/s

总排风量L=2νxAB(B/2A)0.2=2×0.35×1.2×0.8×(0.8/2×1.2)0.2=0.540m³/s

每一侧的排风量L’=L/2=0.540/2=0.270m³/s

假设条缝口风速v0=9m/s

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f0=L’/v0=0.270/9=0.030m²

条缝口高度h0=f0/A=0.030/1.5=0.020m=20mm

f0/F1=0.030/0.25×0.25=0.48>0.3

为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分布均匀,在每一侧分设两个罩子,设两根立管。

因此f´/F1=f0/2F1=0.030/(2×0.25×0.25)=0.24<0.3

阻力△p=ζν2ρ/2=2.34×92×1.2/2=114Pa

镀锡槽

因B=500mm<700mm,采用单侧条缝式槽边排风罩。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200mm、250×250mm、200×200mm。

本设计选用E×F=250×250mm。

查附录1“镀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可得

控制风速vx=0.35m/s

排风量L=2vxAB(B/A)0.2=2×0.35×1.2×0.5×(0.5/1.2)0.2=0.353m³/s

假设条缝口风速ν0=10m/s

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f0=L/ν0=0.353/10=0.035m²

条缝口高度h0=f0/A=0.035/1.2=0.029m=29mm

f0/F1=0.035/0.25×0.25=0.56>0.3

为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分布均匀,设三个罩子,设三根立管。

因此f´/F1=f0/3F1=0.035/(3×0.25×0.25)=0.187<0.3

阻力△p=ζν2ρ/2=2.34×10²×1.2/2=140Pa

镀银槽

因B=500mm<700mm,采用单侧条缝式槽边排风罩。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200mm、250×250mm、200×200mm。

本设计选用E×F=250×250mm。

查附录1“镀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可得

控制风速vx=0.25m/s

排风量L=2vxAB(B/A)0.2=2×0.25×1.2×0.5×(0.5/1.2)0.2=0.251m³/s

假设条缝口风速ν0=9m/s

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f0=L/ν0=0.251/9=0.028m²

条缝口高度h0=f0/A=0.028/1.2=0.023m=23mm

f0/F1=0.028/0.25×0.25=0.448>0.3

为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分布均匀,设三个罩子,设三根立管。

因此f´/F1=f0/2F1=0.028/(3×0.25×0.25)=0.149<0.3

阻力△p=ζν2ρ/2=2.34×9²×1.2/2=114Pa。

镀锌槽

因B=800mm>700mm,采用双侧条缝式槽边排风罩。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200mm、250×250mm、200×200mm。

本设计选用E×F=250×250mm。

查附录1“镀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可得

控制风速vx=0.4m/s

总排风量L=2vxAB(B/2A)0.2=2×0.4×1.2×0.8×(0.8/2×1.2)0.2=0.616m³/s

每一侧的排风量L’=L/2=0.616/2=0.308m³/s

假设条缝口风速ν0=10m/s

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f0=L’/ν0=0.308/10=0.031m²

条缝口高度h0=f0/A=0.031/1.2=0.026m=26mm

f0/F1=0.031/0.25×0.25=0.496>0.3

为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分布均匀,在每一侧分设两个罩子,设两根立管。

因此f´/F1=f0/2F1=0.031/(2×0.25×0.25)=0.248<0.3

阻力△p=ζν2ρ/2=2.34×102×1.2/2=140Pa。

四、设计计算

4.1

五、轴测图

参考文献

[1]王汉青.通风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50114-2001).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6]冶金工业部建设协调司编.钢铁企业采暖通风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7]陆耀庆.供热通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8]唐中华。

通风除尘与净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附录

附录1渡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

附录2部分常见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

附录3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