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513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第一章基本要求

制药工程专业专升本综合课科目考试由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满分分,其中理论测试满分分,技能测试满分分。

理论测试部分考生可从如下10门课程中选择3门,技能测试部分可从如下5项技能中选择2项技能进行考核。

一、考试科目

1.理论部分

《化工原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微生物制药工艺》、《制药企业管理与GMP实施》、《药物合成技术》、《化学制药工艺及反应器》、《工业微生物》、《生物化学》

2.技能部分

《分析化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制药工艺操作》、《药物合成实验》

二、参考书目

1.《化工原理》郭俊旺等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分析化学》席先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有机化学》汪小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分析化学实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生物发酵技术与设备操作》黄儒强編,化学工业出版社

6.《发酵生产技术》于文国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7.《制药分离工程》宋航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8.《制药单元操作技术·下》于文国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9.《制药企业管理与实施》杨永杰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10.《生物化学教程》王镜岩、朱圣庚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1.《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

12.《药物合成技术》李丽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13.《药物合成反应》张建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14.《化学制药工艺及反应器》陆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15.《化学制药工艺学》计志忠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第二章考试内容及要求

理论部分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考试大纲(100分)

一、固液分离技术

1.发酵液的预处理

1.1预处理的原理及方法

1.2发酵液的相对纯化方法

2.固液分离

2.1过滤分离的原理及方法,板框过滤机、转鼓真空过滤机与离心过滤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2.2沉降分离的原理、离速管式离心机、蝶片式离心机、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细胞破碎技术

1.细胞破碎技术实施

1.1破碎方法

1.2破碎中的工艺问题及处理方法

2.包涵体

2.1包涵体的概念

2.2包涵体蛋白的分离过程

三、萃取和浸取技术

1.溶剂萃取

1.1萃取的基本原理:

相似相溶原理、影响因素

1.2分配系数、分离因数定义

1.3萃取分率的计算

1.4溶剂萃取的方式

1.5溶剂萃取过程中的工艺问题及处理:

乳化及破乳

1.6管式混合器、混合澄清槽、筛板萃取塔、蝶片式离心萃取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2.浸取

2.1浸取原理:

扩散理论、影响浸取的因素

2.2多功能提取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浸取过程及浸取率的计算

2.4浸取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

增溶及固体物料的预处理

3.新型萃取技术

3.1双水相萃取:

双水相定义、双水相萃取原理、双水相萃取操作过程

3.2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液体特点、超临界萃取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及分离方法

3.3反胶团萃取:

反胶团定义、反胶团萃取原理、反胶团萃取操作过程

四、沉淀技术

1.蛋白质沉淀的基本原理

2.蛋白质沉淀的基本方法

五、吸附及离子交换技术

1.吸附

1.1吸附的基本原理:

吸附力,吸附平衡及吸附速率,线性、朗格缪尔及弗罗因德利希吸附方程,吸附影响因素

1.2常用吸附剂

1.3吸附质的解析方法

1.4吸附搅拌罐、固定床吸附器、移动床和流化床吸附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5吸附操作类型

1.6吸附工艺问题及处理

2.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2.1离子交换平衡

2.2离子交换的选择性

2.3离子交换过程和交换速度

2.4影响离子交换的因素

3.离子交换树脂

3.1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3.2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3.3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质

3.4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特性

3.5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3.6有关计算:

密度、树脂用量计算

3.7正吸附离子交换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离子交换工艺

4.1离子交换工艺过程

4.2离子交换操作方式

4.3离子交换工艺问题及处理:

中毒、分层。

六、膜分离技术

1.膜及其应用

1.1膜的分类及性能:

膜的分类;膜通量、截留分子量、截留率的定义

1.2膜组件的类型。

2.膜分离过程

2.1膜分离过程的机理

2.2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2.3膜分离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

压密、水解、浓差极化、膜污染

3.典型膜分离技术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透析、电渗析、渗透蒸发基本原理

4.液膜分离技术

4.1液膜类型及膜相组成

4.2乳化液膜制备及分离机制

4.3乳化液膜分离工艺

七、结晶技术

1.结晶的基本原理

1.1饱和和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1.2成核

1.3晶体生长

1.4晶习及产品处理

2.结晶的类型

分批结晶、连续结晶、重结晶、分级重结晶工作原理

3.结晶操作控制内容及方法

4.结晶设备

搅拌结晶罐、蒸发结晶器、真空结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八、蒸发与干燥技术

1.蒸发

1.1蒸发的基本原理:

蒸发机理、体系构成、影响因素

1.2蒸发的操作方法

1.3蒸发设备:

管式薄膜蒸发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列文式蒸发器、离心式薄膜蒸发器、强制循环式蒸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4蒸发工艺问题及处理

2.干燥

2.1干燥的基本原理:

湿空气、湿度、相对湿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结合水、含水率等基本概念,干燥阶段,干燥速率及影响因素

2.2干燥的操作方法:

对流干燥、冷冻干燥

2.3干燥设备:

气流式干燥器、喷雾干燥塔、流化床干燥器、沸腾造粒干燥器等结构及工作原理

2.4干燥工艺问题及处理。

九、色谱技术

1.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1.1分离原理

1.2基本概念:

分配系数、洗脱容积、色谱图、保留时间(体积)、死时间(体积)、区域宽度、峰面积、分离度、柱效等

1.3色谱分离分类

2.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性相互作用层析、亲和层析原理与操作

十、电泳技术

1.基本原理

2.电泳的分类

《微生物制药工艺》考试大纲(60分)

一、培养基的制备

1.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1.1基本概念:

培养基、前体、糊化、液化、老化、糖化、焦糖化

1.2培养基成分及作用

1.3培养基类型

1.4培养基的选择依据

2.工业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工艺及生产操作过程

2.1培养基设计原则

2.2淀粉水解糖制备原理及工艺

2.3主要设备:

配料罐、喷射加热器、层流罐、糖化罐结构及工作原理

2.4培养基配料操作过程

2.5培养基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6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手段

二、无菌空气的制备

1.基本原理

1.1基本概念:

深层过滤、临界气流速度、布郎运动、拦截、穿透率、绝对除菌、容污空间、填充系数

1.2制备的基本方法

1.3过滤除菌的原理

1.4过滤介质

2.无菌空气的制备过程

1.1制备工艺

1.2主要设备:

袋式过滤器、填料式过滤器、油浴洗涤器、水雾除尘器、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旋液分离器、填料分离器、膜过滤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3无菌空气生产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3.无菌空气制备相关问题分析及处理手段

3.1影响因素

3.2常见问题及其处理

三、灭菌

1.灭菌原理

1.1基本概念:

纯种培养、致死温度与致死时间、湿饱和蒸汽、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热阻、实消、空消、连消、美拉德反应、假压力、死角

1.2灭菌的方法

1.3湿热灭菌原理

2.灭菌过程

2.1主要生产设备:

种子罐、机械搅拌式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鼓泡式发酵罐、气升式发酵罐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2.2灭菌操作过程:

实消、空消、连消

3.灭菌操作相关问题分析及处理手段

3.1影响培养基灭菌的因素

3.2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手段

四、种子的制备

1.种子制备过程

1.1基本概念:

种子培养、扩大培养、种子及发酵、接种、接种量、接种菌龄、双种法、倒种法、混种法、种醪

1.2种子制备工艺及生产操作过程:

实验室种子制备、生产车间种子制备,接种量的确定,接种龄的确定,种子罐级数的确定,接种的方法,种子质量判断的方法,种子质量控制措施

2.种子培养相关问题分析及处理手段

2.1种子培养过程中影响因素

2.2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手段:

菌种生长发育缓慢或过快,菌丝结团,菌丝粘壁,种子代谢异常,生产菌株的变异或衰退,种子质量差

五、微生物发酵及工艺控制

1.发酵基本原理

1.1基本概念:

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生长期、生产期、临界比生长速率、生长不相关型、生长部分相关型、代谢产物型、生长相关型、二次或隐性生长、菌体生长型、维持、维持因数、呼吸商

1.2发酵方法

1.3发酵动力学:

计算分批发酵的菌体比生长速率、基质消耗速率、产物的比生成速率。

2.发酵过程及其工艺控制

2.1发酵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2.2发酵过程工艺控制方法。

3.发酵过程相关问题分析及处理手段

3.1染菌及其防治、处理

3.2发泡及其控制

3.3发酵液异常及其处理

4.发酵过程参数的检测

4.1传感器类型

4.2发酵过程的自动控制方法

六、环境保护及“三废”的防治

1.发酵工业废气的处理的一般处理方法

2.发酵工业污水的处理

2.1基本概念:

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2.2发酵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

3.发酵工业废渣的处理

3.1废菌渣的处理方法

3.2污泥的处理

七、青霉素的生产

1.青霉素理化性质、作用及应用范围

2.生产原理

2.1青霉素产生菌的培养

2.2青霉素的生物合成过程

2.3发酵工艺及影响因素分析

2.4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过滤方法

2.5青霉素的提取、精制方法

3.青霉素生产工艺过程

八、氨基酸的生产

1.谷氨酸理化性质、作用及应用范围

2.生产原理

2.1谷氨酸产生菌的培养

2.2谷氨酸的生物合成过程

2.3发酵工艺及影响因素分析

2.4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过滤方法

2.5谷氨酸的提取、精制方法

3.谷氨酸单钠的生产工艺过程

九、维生素C的生产

1.理化性质、作用及应用范围

2.生产原理

2.1产生菌的培养

2.2的生物合成过程

2.3发酵工艺及影响因素分析

2.4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过滤方法

2.5的提取、精制方法

3.二步发酵法生产工艺过程

《制药企业管理与GMP实施》考试大纲(100分)

一、药事管理及GMP概述

1.药品、保健品、假药、劣药、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含义;

2.药事管理的含义及组成,药事管理机构及职能

3.中国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及分类

4.质量、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含义及内容

5的基本原则

6认证的产生及程序药品的特殊性。

二、制药企业机构及人员管理

1.制药企业机构设置及职责

1.1制药企业常见的机构设置

1.2质量管理部门职责

1.3生产管理部门职责

1.4物料管理部门职责

1.5工程部门职责

1.6人事部门职责

1.7行政部门职责

2.制药企业人员资格及培训

2.1企业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资格要求

2.2企业人员培训的原则

2.3企业人员培训的模式

2.4培训的内容

三、厂方设施与设备系统管理

1.公用工程和制药用水系统的要求

1.1公用工程主要内容

1.2给排水系统的规定

1.3)制药用水的分类

1.4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定义及要求

1.5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工艺流程

1.6纯化水、注射用水的质检与贮存

1.7电气设施的设计规定

1.8工业气体的输送、纯化

1.9蒸汽锅炉、管网及设备的要求

1.10系统的要求

2.药品生产设备系统的管理

2.1制药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原则

2.2制药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要求

2.3制药设备使用、清洁和状态标示的规定制药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原则

2.4器具、仪表及控制设备的校准。

3.药品生产车间的规定

3.1药品生产工艺布局要求

3.2洁净区的规定

3.3空气净化系统的形式、分类和消毒措施

3.4人员净化方法和程序

3.5物料的净化方法和程序

四、物料与产品的管理

1.物料的管理

1.1原辅料的管理

1.2包装材料的管理质量标准

1.3物料订货与采购流程及要求

1.4物料管理记录要求

2.产品管理

2.1中间产品与待包装产品

2.2成品管理

2.3特殊品、回收品及不合格产品的管理。

五、生产管理以及质量管理

1.生产管理

1.1生产管理原则

1.2生产前管理工作

1.3生产后清场管理

1.4生产管理记录要求

1.5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措施

1.6生产操作管理

1.7包装操作管理

2.药品质量管理

2.1质量体系的种类、内容和特点

2.2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

2.3质量控制的内容

2.4取样的程序及要求

2.5检验的操作规程及记录

2.6留样的规定和实施

2.7实验室管理规定

2.8物料和产品放行要求

2.9变更控制

2.10偏差处理

2.11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

2.12供应商的评估和批准

六、验证的管理

1.验证的原则要求

2.验证的分类和适用范围

3.验证的实施步骤

七、文件的管理

1.文件的类型及关系

2文件的种类

3.文件的制定要求

4.文件的标识

5.质量标准内容

6.工艺规程的内容

7.批生产记录内容

8.批包装记录内容

9.标准操作规程内容

八、自检

1.自检的意义

2.自检的程序

3.自检的内容

《药物合成技术》考试大纲(100分)

课程概述

1.药物合成技术的主要特点,药物合成反应的分类。

2.导向基的作用、类型。

3.原料药生产过程基本知识及相关要求。

4.药物合成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1原辅材料的准备与预处理技术

1.1药物合成所用原料的特点与质量要求;试剂的分类与选择方法;危险原辅材料的安全防护技术。

1.2常用溶剂的性质与分类;溶剂的作用和选择方法;重结晶溶剂的选择方法。

1.3固体催化剂的种类、影响因素、选择与要求;酸碱催化剂的作用原理及应用;相转移催化反应原理、催化剂及其在生产、科研中的应用;酶催化剂及应用。

2卤化技术

2.1卤素、次卤酸(酯)、卤代酰胺、卤化氢卤化剂对烯烃加成的机理、影响因素、反应规律及产物特点。

2.2芳烃侧链、烯丙位卤取代反应的条件及影响因素;羰基α-位卤取代的机理、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芳环卤取代反应的规律、反应条件及实现选择性卤取代所采取的方法。

2.3醇羟基、羧羟基的卤置换方法,常用卤化试剂;醚类、卤代烃的卤置换方法。

2.4新型卤化试剂及其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

典型卤化反应应用实例分析,工艺操作理论依据,典型产品操作规程。

3烷基化技术

3.1卤代烃为烷基化试剂制备混合醚的原理,选择原料、试剂的方法;酯类、环氧乙烷类、醛、酮烷基化试剂的应用。

3.2伯、仲、叔胺的制备方法,反应、反应的原理、反应过程、特点及适用范围。

3.3烷基化反应的反应规律及影响因素;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烷基化的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芳烃氯甲基化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3.4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及其特点,相转移催化技术在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3.5典型烷基化反应应用实例分析,工艺操作理论依据,典型产品操作规程。

4酰化技术

4.1羧酸、羧酸酯、酸酐、酰氯酰化剂的特点、适用范围、使用条件及其在酰化、酰化中的应用;针对不同的被酰化物,选择酰化剂、反应条件的方法。

4.2酰化反应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反应的用途、适用条件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活性亚甲基化合物α位酰化的原理、反应条件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4.3混合酸酐、活性酯的概念及酰化机理,常用的混合酸酐、活性酯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4.4“选择性酰化”的概念、原理及主要方法,常用的选择性酰化剂。

4.5新型酰化剂及其在医药科研、生产中的新技术与应用。

4.6典型酰化反应应用实例分析,工艺操作理论依据,典型产品操作规程。

5缩合技术

5.1醛、酮化合物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的类型、自身缩合、交错缩合的概念、主要影响因素、反应机理及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5.2活性亚甲基化合物亚甲基化反应(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了解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5.3反应的反应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5.4反应的反应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在合成中的应用。

5.5反应的反应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5.6了解酯缩合反应的类型,掌握酯-酯缩合反应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了解酯缩合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5.7反应的反应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5.8反应的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5.9氯霉素生产中缩合工段的生产工艺实例分析,典型产品操作规程。

6氧化技术

6.1液相催化氧化的原理、影响因素及试剂、反应条件的选择方法;氯霉素中间体对硝基苯乙酮的生产工艺分析;气相催化氧化方法及其应用。

6.2锰化合物氧化剂的特点、应用范围;铬化合物氧化剂的特点、选择性及其应用。

6.3过氧化物氧化剂的特点、产物结构、操作注意事项;卤素氧化剂氧化甲基酮制备羧酸的方法;异丙醇铝-丙酮氧化剂的特点、应用。

6.4生物氧化的概念、氧化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7还原技术

7.1金属复氢化物还原醛酮的条件及操作要点;活泼金属(碱金属、锌、铁)还原剂特点及应用;异丙醇铝-异丙醇还原剂的使用条件、影响因素、主要应用;硫化物还原剂。

7.2催化加氢类型及特点;常用催化剂;催化氢化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7.3催化氢化设备的结构、特点;高压釜的安装方法;高压釜催化氢化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高压催化氢化反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8手性药物制备技术

8.1手性药物的拆分原理与常用的拆分方法;外消旋化、不对称分子与非对称分子、光学纯度、对映体、比旋光度等相关概念。

8.2结晶法拆分外消旋体的原理,光学纯度检验及贮存的方法;诱导结晶的生产工艺过程,拆分过程中需要测定的数据及方法。

9药物后处理、“三废”治理及资源综合利用

9.1溶剂萃取、吸附、过滤、蒸馏、浓缩、结晶、色谱分离等药物后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过程、操作注意事项。

9.2“三废”处理的常用方法及达到排放标准的依据。

9.3常用溶剂的回收方法及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化学制药工艺及反应器》考试大纲(60分)

1.绪论

1.1化学制药工艺的研究对象、学习内容和方法。

1.2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及其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

1.3国外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和趋势,以及我国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前景。

2.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选择

2.1工艺路线的设计方法,包括追溯求源法、分子对称法、类型反应法、模拟类推法、文献归纳法5种。

2.2工艺路线选择依据,包括原辅材料的来源,反应条件和操作方式的确,单元反应的次序安排,技术条件和设备要求,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几个方面。

2.3工艺路线的改造途径,包括更换原辅料,改善工艺条件,修改合成路线,缩短反应步骤,改进操作方法,减少产品损失,采用新技术、新反应。

2.4工艺路线的评价内容及方法。

3.化学制药生产工艺条件的探索

3.1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化学制药过程原料配比、加料次序、温度、压力、时间、值等工艺操作及参数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3.2小试完成的内容;小试的基本方法。

3.3中试放大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中试放大研究的任务;中试放大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3.4合成药物产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包括确定计算基准、收集相关基础数据、物料衡算等;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基本措施;原辅材料、中间体的质量监控内容;实验室条件与工业生产条件的异同;由实验室放大到大批量生产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3.5生产工艺规程;原料药岗位操作法;工艺规程与岗位操作法的区别;工艺规程与岗位操作法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4化学制药反应器

4.1反应器的类型;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式。

4.2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及附属设备的结构、特点、材质、功能,熟悉其日常维护要点;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大小和数量确定的依据;设备之间的平衡关系。

4.3不同类型反应器的特点;设备选型应考虑的问题。

4.4单个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半间歇操作的几种形式。

4.5常用搅拌器的结构、特点、应用范围、安装方法及提高搅拌效果的措施。

5化学制药厂“三废”的防治

5.1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的概念、废水由来及污染控制指标;防治污染的主要措施。

5.2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工艺过程。

5.3废气和废渣的处理方法。

6典型药品生产工艺

6.1氢化可的松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原辅材料的制备、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措施。

6.1诺氟沙星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工艺改造的途径;原辅材料的制备、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措施

6.3对硝基苯乙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影响因素、工艺过程、操作要点;对硝基-α-乙酰氨基-β-羟基苯丙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工艺过程;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原理、影响因素及工艺过程;熟悉氯霉素生产过程原辅材料的制备、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措施。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60分)

1.蛋白质化学

1.1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1.2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特点(凯氏定氮法);

1.3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名称、分类、性质;

1.4肽键和肽链、肽链的N端和C端;

1.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6蛋白质空间结构、化学键及与功能的关系;

1.7蛋白质溶液的胶体性质及两性解离性质(等电点的概念及计算);

1.8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变性的定义及变性后性质的改变。

2.酶

2.1.酶的化学本质及酶催化特点;

2.2.酶促反应的机理:

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中间产物学说,诱导契合学说等基本概念;

2.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抑制剂、激活剂;理解米氏方程、米氏常数的意义;

2.4酶可逆抑制类型及影响;

2.5酶活单位、酶活力、比活力的概念;

2.6酶原及酶原激活;同功酶。

3.核酸

3.1核酸的分类及生物学功能;

3.2核酸的组成(与分子组成的异同点),核苷酸、碱基的分类、缩写及结构;

3.3核酸的一级结构,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

3.4二级结构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碱基配对规律和生物学意义;

3.5的种类及结构特点();

3.6核酸的基本理化性质。

4.糖、糖代谢

4.1糖的种类及功能(典型五碳糖、六碳糖、多糖,基本结构);

4.2糖无氧酵解反应过程、关键酶及生理意义;

4.3糖有氧分解过程、特点及生理意义(三羧酸循环);

4.4磷酸戊糖途径及生理意义;

4.5糖原合成与分解;

4.6糖异生途径的主要步骤及生物学意义;

4.7血糖(肝脏、肌肉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5.生物氧化

5.1掌握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特点与意义;

5.2体内生成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

5.3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组成、排列顺序;H2O的生成、的生成)

5.4影响氧化磷酸化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6.脂类代谢

6.1脂类概念、种类,血浆脂蛋白类型;

6.2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的水解;

6.3饱和脂肪酸β氧化反应原理及过程;

6.4脂肪酸合成的反应原理及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