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5717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docx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管理制度

1总则

为了使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运行并持续改进,对所有活动及服务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辨识与评价,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因素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工区所有活动及服务所产生的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因素有关的危险源、环境因素的二次辨识,评价活动;不适用于本工区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初始辨识、评价。

3职责

一、工区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清单的审核与批准.

二、全工区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分为二级和一级管理。

1、工区负责对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管理。

2、我工区二级管理的工程负责对工区位辨识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管理。

3、工区负责对本项目辨识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

三、工区安质部是本办法的主控部门,负责指导工区、各部室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调查评价,并汇总调查评价结果,编制并发放《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负责组织评价工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编制工区《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经工区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到各部室与工区属各架子队.

四、工区安全管理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针对工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工区安全管理处每一年定期组织机关各相关部室和所属各队伍,更新识别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并对出现本规定情况时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更新评价。

六、工区领导负责对本工区办公场所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

七、工区技术质量处负责对推广“四新”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和环境破坏进行评估.

八、工区各部室、工区属各部室负责对本部门分管业务工作范围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并分别报工区安质部汇总。

九、工区所属各架子队负责对本工区范围内的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

十、工区根据《已辨识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和本工区已辨识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负责对本项目施工生产、办公、生活区域内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二次识别、评价。

项目工程部负责编制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的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工区安置部负责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4识别和评价方法

一、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一)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1、工区工程施工、服务及管理活动中的环境因素。

2、工区所使用的服务、产品中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即相关方的)。

(二)识别环境因素考虑的因素

1、三种时态

1)过去:

过去发生并遗留至今的环境因素。

2)现在:

现在正在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

3)将来:

将来会产生的环境因素。

2、三种状态

1)正常:

指正常的产品、活动和服务中产生的环境因素,如施工机械的噪声。

2)异常:

指非正常但可预见的产品、活动和服务中产生的环境因素,如施工机械检修。

3)紧急:

不可预见何时发生且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如火灾。

3、要考虑的八个方面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废弃物管理、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地其它环境问题及社区问题。

(三)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采用工艺过程分析与现场排查、员工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贯彻生命周期思想并体现污染预防.工艺过程分析法是根据各个工艺过程,识别、排查出每个过程的环境因素.

(四)环境因素的评价

1、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

1)环境影响规模;

2)严重程度;

3)发生的频次;

4)影响持续的时间;

5)控制情况;

6)相关方的要求;

7)对组织公众形象的影响程度。

2、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1)采用是非判断法

凡符合下列原则之一,可直接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①超标排放;

②资源、能源、材料消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③可回收利用的危险废弃物而未回收利用;

④有节约潜力,且对企业发展有直接影响;

⑤潜在的、发生后对环境会造成较大影响或财产损失;

⑥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⑦过去超标排放,后建立治理设施,做到达标排放;

⑧社区居民投诉较多;

⑨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能源而没有回收利用;

⑩发生过污染事故或伤亡事故。

2)专家评价法

由工区安全管理处组织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的环保专业人员3-5人根据(第四条、一、(四)、1)所列评价依据和专家的经验与学识对《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评出“是非判断法”涵盖不了的部分重要环境因素,所做会议记录由专家签字确认。

3)采用打分法进行评价

(五)环境因素评价打分法

1、污染物及噪声排放的评价

1)内容及取值

①法规符合性

超标a=5;

未超标但接近标准a=3;

未超标a=1.

②发生频率

持续发生b=5;

间断发生b=3;

偶然发生b=1.

③影响范围

超出社区c=5;

周围社会c=3;

场界内c=1.

④影响程度

严重d=5;

一般d=3;

轻微d=1.

⑤社区关注度

非常关注e=5;

一般关注e=3;

基本不关注e=1。

2)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当a=5或b=5或c=5或d=5或e=5或总分Σ(a+b+c+d+e)≥14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2、能源、资源消耗的评价

1)内容及取值

f:

万元年产值消耗量

大f=5;

中f=3;

小f=1。

g:

可节约的程度

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g=5;

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g=3;

较难节约g=1.

5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当f=5或g=5或总分Σ(f+g)≥7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6、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一)危险源辨识范围

为充分辨识危险源,根据工区主要活动和服务过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特点,对容易导致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中毒、火灾、职业病等方面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包括进入作业现场的相关方人员的活动,使用的设备、设施、物资等)。

(二)危险源辨识应考虑的因素

1、三种状态

1)正常(例如:

每天的正常施工过程);

2)异常(例如:

设备维修、检修);

3)紧急(例如:

火灾、爆炸、坍塌)。

2、三种时态

1)过去(例如:

已经发生过的伤害事故);

2)现在(例如:

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

3)将来(例如:

作业将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变更,新工艺使用时的安全控制状态)。

(三)危险源辨识方法

使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1、询问、交流

通过询问有工作经验的人,发现其工作中的危害。

从发现的危害中初步分析出工作所存在的危险.

2、查询有关记录

查阅组织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

3、现场观察

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从事现场观察的人员,要求具有安全技术知识和掌握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

4、获取外部信息

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识出组织存在的危险。

5、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分析组织成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

(四)风险评价

1、采用半定量计值的评价方法分析每个危险源导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程度的大小。

评价方法采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进行.

2、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

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个因素指标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其简化公式是: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

但在考虑系统安全时,绝对不发生的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的将“发生事故可能性小"的分数定为0。

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

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

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危险性越大.因此将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将非常罕见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

5,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分别规定出若干中间值,如表2所示。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

5

非常罕见暴露

C-发生事故的后果

在工区范围内所有的活动、服务过程中,因各种过失酿成机械设备损坏和安全设施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按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即人员受到伤害的程度、经济损失额度的变化范围进行界定(经济损失系指直接经济损失,泛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损坏财产的价值)。

由于范围广阔,所以依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规定分数值为1-100,如表3所示

表3发生事故的后果(C)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300万元

40

3-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100万元

15

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30万元

7

伤残/经济损失1~10万元

3

重伤/经济损失1万元以下

1

轻伤(损失1~105工日的失能伤害)

D—危险性分值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性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分值和总分的评价。

根据情况,总分在400以下,认为是低度风险,采用加强培训提高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检查等方法进行管理。

如果风险分数值在400以上,是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重大风险,如表4所示。

表4风险等级划分

D值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备注

>7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操作

5

重大风险

500-7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4

400—500

显著危险,需整改

3

100—400

一般危险,需注意

2

低度风险

<10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

7工作程序

一、危险源、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

(一)工区安全管理处组织进行全工区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初始辨识、评价,编制并下发工区《已辨识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确定工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

重要环境因素要对应到国家、行业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

工区相关部室掌握并保存与本部门分管业务工作范围相关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价表。

(二)各架子队安全管理部门在工区《已辨识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基础上,组织进行本工区范围内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确定本工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要对应到国家、行业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

形成本工区《环境因素汇总表》和《危险源汇总及风险评价表》,下发各架子队参考执行。

对于工区《已辨识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指南)》中未列入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应上报工区安全管理处。

各架子队相关部门分管业务工作范围相关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价表。

(三)工区在工程中标后、开工前,由工区经理组织对该项目施工区域、施工过程、工区驻地生活区域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二次识别和评价。

(四)工区在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时候,应根据工区《已辨识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并参考本工区《环境因素汇总表》和《危险源汇总及风险评价表》,针对本工程的特点、业主的合同要求和地方的特定要求进行二次识别和评价,编制出本项目的《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重大危险源清单》.对于项目未列入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工区可直接补充。

(五)项目施工过程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以安质部为主,工程部协助。

工程部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应反映出本工程环境因素、危险源的相关内容,同时编制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表,确定本工程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或管理方案.编制的《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一份按规定及时交到本项目安保部汇总。

评价出的本工程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应一式三份,一份留底,一份报上级机关对口主管部门,一份交到本工区安质部汇总。

(六)工区其他方面的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由各部门负责,其编制的《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一份按规定及时交到安保部以便汇总。

评价出的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应一式三份,一份留底,一份报上级机关对口主管部门,一份交到本工区安质部汇总。

(七)工区安质部汇总、编制本工区的《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由项目总工审核,工区目经理签字后报本工区安质部。

(八)各架子队安全管理部门应协同相关部门对项目上报的《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进行审核,确定工区所评价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是否适宜,确定工区制定的控制措施、管理方案的实施性是否可行。

(九)各架子队相关部门应对各项目对口部门上报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清单进行汇总、备案,以有针对性地对项目进行指导、帮助.

一、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更新

(一)定期更新

1、每一年由工区安全管理处组织各部室和工程部开展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工作。

2、工区各部室及工程部组织有关人员按要求对施工全过程所涉及到的活动、设备、设施及办公室、生活区、试验室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编制《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留底后上报工区安全管理处。

3、工区安全管理处对上报的《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进行评审后,形成全工区《已辨识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指南)》.

4、工区安全管理处依据工区《已辨识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指南)》,确定工区重要环境因素和需控制的危险源,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上报主管领导审批。

(二)不定期更新

1、遇下述情况,应考虑是否需要更新《环境因素汇总表》和《危险源汇总及风险评价表》:

1)工区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较大变化(如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开发新产品等);

2)有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被更改;

3)内审、外审及管理评审提出要求;

4)出现事故、事件、不符合;

5)施工工艺发生变化;

6)相关方抱怨或提出合理要求;

7)设备、设施发生较大变化;

8)其它情况需要时;

2、发生上述情况时,如需要更新,应按本规定第五条、二、

(一)的要求进行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工作。

(三)记录保存

工区安全管理部和工程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保存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更新的记录.

8本办法由安质部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1、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

2、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

3、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重大危险源清单

环境因素调查表

ZJSGJ-JL-AQC-HD--

序号

活动/工序

作业

环境因素

频率

环境影响

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要求

时态

状态

法规符合性

发生频率

影响范围

影响程度

社区并注度

产值年消耗量

可节约程度

综合分

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

工区:

表AQ-B-1

序号

过程

(区域)

行为(活动)、设备或环境

危险危害因素分类

潜在危险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控制措施

状态

时态

评价

方法

是否

可接受

正常

异常

紧急

现在

将来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工区:

表AQ-B-4

序号

环境因素

排放去向

环境影响

活动/区域/设施

控制措施计划

责任工区

审批:

审核:

编制:

日期:

重大危险源清单

ZJSGJ—JL—AQC—ZW—-

序号

过程(区域)

行为(活动)或设备、环境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伤害(事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风险等级

L

E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