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636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与区域规划.docx

城市与区域规划

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城市化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在统计学意义上,中国已成为“城市化”国家。

城市化进程对于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共同富裕下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分为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

从静态层面上来看,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等同于区域经济差距,关注的是区域发展空间上或结构上的不平衡性;从动态层面上来看,区域发展不平衡关注的是区域发展时间上的不平衡性,因此,区域发展不平衡涵盖了区域之间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而学术界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常常选择从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距等方面进行具体描述。

我国区域发展现状为:

沿海地区较内地发达、东部较中西部发达。

省区之间的差距、南北差距及城乡差距。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如经济设施等。

2.、地区经济结构。

如第三产业的比重。

3.、人民生活水平。

如消费、享有的社会福利、配套设施等。

4.、人均收入。

主要原因:

1.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开发建设程度的不同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

2.工业基础,技术条件的差异导致发展不平衡

3.生态建设以及市场化运作程度等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

4.经济发展政策导致发展不均衡

5.人才流动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

6.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的不均衡影响

7历史原因,先富带后富,以及区域早期已有的优势。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中国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首先要在现有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重点解决四大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因为,目前中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由前述这四个区域战略构成的。

然而,这四个区域战略主要是针对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分别制定的,其目的是解决这几个区域如何加快发展,尤其是加快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发展,从而缩小其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异。

但这几个区域战略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关联,在促进四大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方面存在缺陷。

所以,进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创新,弥补现有的四大区域战略的不足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这个方面,本文认为研究和制定多极网络发展战略(覃成林,2006),构建多极网络空间组织体系(覃成林,2011),形成多极带动、空间相对均衡、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化的协调互动发展格局,是可行的办法之一。

其次,需要把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政策与区域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利用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构建有利于东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分工格局,形全国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由于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受四大区域之间及其内部工业发展差异的影响,因此,需要把解决好四大区域之间及其内部各省市区之间工业发展的差异问题作为相关战略或者政策的重点。

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多数省市区而言,在今后的发展中仍应把加快工业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

就是在东部地区内部,大力发展工业仍然是其发展中区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从而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此外,需要根据本地情况,科学指导各区域有选择地发展服务业。

需要说明的是,限于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对农业和工业没有做进一步的行业细分,因此,本文关于农业、工业行业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的认识是笼统的。

这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城市化是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其动力机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以前,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家的政策、宏观经济布局、大型项目建设等政府行为,即“自上而下”的一元化动力机制;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促进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存的二元化动力机制;同时,由于我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之中,经济转型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对城市化的影响也不可避免;之后,我国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在城市建设中企业和居民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逐步由二元转向多元化。

特别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日益提高,许多国际因素也将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加深、跨国公司的扩展、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金融业务的扩大、外国直接投资的委托加工贸易的增加、信息经济一体化。

 

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点:

(1)、“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

“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强调的是政府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主导地位,其中政府的行政决策及相关的制度安排起了主要作用,包括生产力的宏观布局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规划、开发区的建设等方面的政府行为,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安排。

这一机制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我国城市化的绝对动力,现在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其经济基础是计划经济。

(2)、“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

“自下而上”动力机制凸显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民自身要求加入城市化进程的强烈需求。

其经济基础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

国家体改委中国小城镇课题组以我国改革开放后小城镇飞速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动力。

结论是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社区各种收入的增长直接产生了农村城市化的动力。

表现在:

农民自身要求加入城市化进程的强烈需求;社区发展的公共需求也是小城镇发展的强烈动力。

(3)、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

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肯定了政府、企业、农民以及城市居民等各种经济主体对城市化及郊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外力型和内力型的动力机制:

外力型和内力型的动力也叫推、拉动力机制,该机制强调城市化动力产生的内因和外因。

(5)、产业结构演进型动力机制: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结果,工业化又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升级的结果,特别是在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日趋突出。

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扩大城市的规模,提升城市的质量,将成为继工业化之后城市发展的新一轮动力机制。

(6)、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

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从比较利益的角度,强调区域要素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7)、制度变迁形成的动力机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社会的各项制度也处于变革之中。

特别是与计划经济直接相关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制度、各种社会福利保险制度等的变革,以及市镇设置标准的下降和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8)、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城市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

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也不能例外。

同时,城市化的外延表现为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张、城市人口数量的膨胀;城市化的内涵则强调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

人口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在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规则教育)。

教育是农业劳动力提高素质步入现代城市生产活动的前提,是农村人口打破传统生存和生活观念,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

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支撑的城市化是低质量的城市化,是没有发展后劲的。

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上。

城乡二元体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影响分析

答:

二元体制指我国城乡之间因实行相互独立的不同政策而形成的一种不平衡的社会状态;它是我国50年代在户口管理、粮油供应、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城乡区别对待的政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封闭的社会结构非常态。

城市化进程是各种积极资源向特定区域聚集的过程,也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转变其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个动态过程;城市化进程优势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综合国力持续增长的过程。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质量的高低是该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就是人口的城市化。

1、二元体制对城市化进程的制约作用

1)二元结构制约了经济资源在社会中的合理有序流动

2)二元结构制约了社会资源在全社会领域的优化配置

3)二元结构制约了农村生产方式现代化进程

4)二元结构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5)二元结构制约了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6)二元结构制约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

7)二元结构对城市化进程其他方面的制约作用

2、促进城市化

1)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

2)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和经营权制度的改革

3)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4)改革就业制度

5)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6)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7)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共享

答:

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含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科学技术等方面,但是城乡一体化中公共服务设施共享不是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实施均等化,而是存在差异性、顺序性,因此政府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区分轻重缓急、确定行动的优先顺序。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是指在农村和城市享有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社会环境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题,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通过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确定合理计划,逐步实现农村居民公共服务供求平衡,避免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的相对平衡。

城乡公共服务配置主要特征包含三个方面

1)重点性2)相对性3)长期性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对于缓解由于城乡差距造成的社会矛盾,缩小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生存和发展机会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我们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分析:

1、宏观政策—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

1)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保证城乡居民拥有平等的身份

二元户籍制度形成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这-?

制度把城乡居民分为割裂的两个部分使得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在享有公共服务时具有身份的优越性和条件的偏向性,导致极大的城乡贫富悬殊。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逐渐认识到二元户籍管理体制与现行经济体制的不匹配,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户籍制度的有序改革可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经济收入,并且,工作到一定期限的农民工可以成为城镇居民,平等的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要做到根除非农村户口和农村户口本身所附带的各种权益差别,保证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摆脱户口属性的限制,实行全国统一的公民身份,逐渐取消户籍制度,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2)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在城市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农村则是“农民自保型”,但是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能,政府也应该承担起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

因此,首先要转变城市倾向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把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包括在国家的统一制度中,实现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依据公共产品的性质不同,采取不同的制度,纯公共服务由政府直接提供,而准公共服务则可以考虑市场进入,还应该积极探索民间资本和外国投资的来源渠道,逐渐转变为公共财政为主要力

量的同时,各方其他主体也都参与其中的多元供给机制,提供供给效率。

纯公共服务要由政府负担,准公共服务政府可承担70%左右,中间性准公共服务政府承担50%_。

在方式上可以尝试合同承包、招标采购等多种供给方式,这种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可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有助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2、中观政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均衡的财政体制

1)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

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首先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这样才能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各级政府的事权。

中央政府应该负责全体社会居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而各地方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应有地方政府财政来负担,各地各级政府在公共活动的共同实施中统一规划的由中央政府支出,属于因地制运情况的应有地方政府支出。

另外,根据不同类型公共服务的不同性质,各级政府相应承担不同的责任,

例如,在教育和医疗服务这两方面的财政支出应由中央、省级和乡镇政府来共同承担,而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主要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提供,县级政府管理。

依据以上方法,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事权,能够使各级政府清楚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改变三级政府权责不清的的混乱局面,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2)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和管理力度

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中央与省两级财政对尤其要对县乡级倾斜。

首先是转移支付模式的创新,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制度主要的目的是调节不同区域之间财政收入水平

的差距,通过转移支付来共同提高各地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短时间内与东部地区同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国除了要实行中央向地方的转移支付,还要加强东部地区向落后的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东西部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共同实现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和谐发展的过程如图6所示。

其次是转移支付形式的完善。

税收返还制度的实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如果继续实施则利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因此需要取消这中过渡性的转移支付制度。

3)改善县乡财政困境以保证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

县乡财政困难在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西部大部分县乡存在负债,例如,2008年武功县债务余额累计为10242力'元,而甘肃省会宁县则达到17675力‘元I,这就要求坚.持“省直管县”的原则,乡镇政府才能提高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其一,在财力分配上,适度向乡镇倾斜,加大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探索“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共幵支不足的问题,以减轻农民负担。

其二,政府要加大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力度,严禁截留挪用、做到专款专用,对财政困难的县乡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

其三,改善县乡财政解困的体制环境,撤并冗繁的行政机构,伍缩财政供养的闲散行政人员,把之前庞大的行政经费多用于农民,把财力留给基层,给县乡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减轻村民的负担

3、微观政策—协调服务型政府与农民利益表达的关系

1)畅通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渠道

为避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农村居民实际需求的失衡,达到农民的需求能够反映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的目的,我国需要进一步建立畅通的需求表达机制,使代理人的行为有效。

为避免农民利益表达代理人的稀少化和无效化,应该加大农村人大代表的比例,人大代表的工作要更公开透明,深入民情,代理人要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意愿。

在十七大的全国人大代表中,按规定至少应有农民代表815名,但实际上只有252名?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每一全国人大代表代表相同的城乡人口数,为做到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农民工与官员代表比例应做到一升一降‘。

而有关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要积极听取民众的意见,对于关乎农村居民需求和利益的切身政策要改变我国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创造条件让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其中,使农民的利益需求能够真正影响到公共服务政策的制订。

另外,村委会作为农民利益表达的代表,不能一味的成为上级政府机构的附属,要让社会能真正了解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

政府要建立规范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以正规的渠道让他们有机会通过组织化的声音表达他们的利益需求。

村委会以及上级政府要根除一切形式上的制度,真正做到农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代理人

2)形成基层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机制

在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公共服务。

因此,要彻底改变地方政府的“GDP政绩观”,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政绩观”,一方面要改变政府的执政理念,提高政府官员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政府的行为,把农村居民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的满意程度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因素。

甴于现有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涉及到基本公共服务并不多,因此需要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在其中的权重,把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以增加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视程度。

简述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空间结构在物质空间上的反映形式,是城市空间布局和密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城市实体三维形状和外观的表现。

历史上每一次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都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根据交通工具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对应关系,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1.步行—马车时代———团块状形态的巩固和指状形态的雏形

2.早期有轨电车———指状形态的加强

3.市郊铁路时代———串珠状郊区走廊的生长

4.汽车阶段(非高速公路)———郊区化加速和同心环状结构再次重建

5.高速公路———指状形态的重现和多核心模式的出现

6.快速轨道交通———产生高密度点状的放射轴线

如何从城市空间结构层面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历来治理交通拥堵的方案,都是着眼交通系统本身,可以归纳为增加交通供给和抑制交通需求两大类。

前者表现为大规模投资建设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拓宽街道,增加公交车,采用智慧交通系统等;后者表现为对家庭汽车的限购、限行,人为抬高用车成本。

跳出交通系统本身,从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影响交通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

从道路交通方面考虑:

提增加城市道路面积率、路网密度,增加道路交通容量、减少机动车密度、减少无效低效交通运输量。

尤其表现在快速轨道交通的设计及运行上,合理布置站点,有效与临近大型商业办公区域相结合,起到良好的疏散人流作用。

从城市人口方面考虑:

有效降低人口密度,不是单方面指抑制人口的增长及流入,而是有机的引导人口分散,形成围绕大城市的卫星城镇。

从建筑方面考虑:

让城市住宅、办公、学校、商店等异质功能点近接,形成满足符合市民消费、工作、教育半径的辐射区域,减少远距离的行程对城市交通压力带来的影响;同时,因地制宜,形成的建筑群体规模应符合该区域的实际人口、消费情况,避免不适量的建筑服务群带来的过多人流对周围区域的交通不利影响

优化空间结构缓解交通拥挤的原理分析、经验借鉴以及对上海的现实意义

2.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解决交通问题的原理分析

2.1.1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结构的定义

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网络在理性组织原则下的表达方式,是城市结构空间维度的反映。

其基本内涵包括密度、城市布局与城市形态。

交通结构主要表现为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居民出行方式的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结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2.1.2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结构的影响作用

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密度、功能结构布局和空间形态是决定城市交通需求的根

源,包括决定交通需求的总量水平、交通源的空间分布和交通方式的选择,从而从宏观上决定了城市交通系统的结构和基础。

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对城市交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特大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的时期,有必要对其深入分析。

在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发展沿建成区边缘向外摊大饼扩展,人口和城市经济活动高密度布局,导致交通源空间分布高度集中,交通问题十分突出。

国外发达国家在2O世纪上中叶以前以及我国在1980年以前城市空间发展主要属于这种类型。

在多中心空间结构中,卫星城和新城的建设改变了城市的空间格局。

通过人口与工业企业等的郊区化,新城业区和居住区的建立,以及卫星城与中心城之间快捷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建设,有效地分流了中心城的交通量。

综合上述分析,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同的空间结构必然要求有相应的交通结构与之相适应。

而交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二者的协调关系紧密相关。

城市规模越大,交通问题的解决越难以依靠传统的供需思维,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依赖性也越大,因而通过空间结构优化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对于特大城市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当前我国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必然要求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方面寻找出路,即城市布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通过新城的建设疏解中心城的交通压力

“小城镇”战略的利弊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农村经济的复苏与初步发展,小城镇发展问题一度引起各界重视,从费孝通先生1984年提出“小城镇,大问题”,到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以及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表明了党中央始终把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小城镇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多年实践探索的充分肯定和总结升华。

一、小城镇的战略地位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型和乡村型居民点之间的一种居民点类型,它是乡村商品经济的产物,

一头联结乡村,一头延伸到城市,成为城乡间生产要素双向交流的“中介”,在经济结构上具有

城乡结合的特点,不仅成为乡村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也成为文化、科技和服务中

心.其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

(1)在居民点体系上,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的基础;

(2)在城乡关

系上,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和乡村的结合部;(3)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小城镇是推动我国乡村现代

化的前沿阵地。

“利”的分析

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

小城镇建设在我国乡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和意义:

(l)将加快我国乡村城镇化的进程和提高城市(镇)化的水平;

(2)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

动力,改善了我国城乡人口结构;(3)促进乡镇企业集聚小城镇,获得集聚经济效益;(4)促进区

域经济增长,推动我国生产力空间布局格局的演化;(5)推动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加速城

乡经济一体化进程;(6)有利于横向经济联合,推动产业的空间转移,也便于统一防治工业污染,改善生态环境;(7)有利于推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城市文明向乡村传输、扩散,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一)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一元,有助于城乡融合及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文化方式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发达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中国大中城市进城门槛过高,城市容量有限,尤其是随着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下岗职工、相关分流人员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这将使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大,从而势必影响到农村低素质人口向大中城市的转移,因而特殊的中国国情决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和城市化推进,相当程度上还得依赖于小城镇。

同时由于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生长点,具有联系城乡和低成本的特殊优势,其必将成为中国低素质农村人口转移的最佳选择地。

(l)小城镇的发展,打破了长期存在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为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开辟了新路。

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交流和联系,促进了“城一镇一乡”三段梯度结构的形成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小城镇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旧格局,促进了二元结构向一元制和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

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能够充分发挥其城乡经济的网络功能,促进城乡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