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6703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 I.docx

中考科学二模试题I

2019-2020年中考科学二模试题(I)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l-35.5、Na-23、Ca-40

试题卷

1、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 )

 

A.用排水法集气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D.检验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原子转变成离子过程中电子数发生改变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镁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水完全凝固后得到冰的质量仍为8g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物种

亚科

桃花

桃属

李亚科

蔷薇科

樱花

樱桃属

李亚科

蔷薇科

海棠花

苹果属

苹果亚科

蔷薇科

4.春天来了,百花盛开。

走在花海中,常常会发现许多花长得很像,尤其是桃花、樱花和海棠花。

为了更好得认识这些花,小李同学特地去搜寻了相关的资料(见表),请根据小李找的资料来辨析一下这些花,表述中正确的是(▲)

A.桃花和海棠花的亲缘关系比樱花近,共同特征更多

B.樱花和桃花都属于李亚科,该分类等级所拥有的物种比属多

C.桃花和樱花都属于李亚科,该分类等级比科更高

D.樱花和桃花都属于李亚科,该分类等级所拥有的物种比科多

5.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光屏、透镜和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在屏上所成的像为:

(▲)

A.倒立缩小实像B.正立放大虚像

C.倒立放大实像D.倒立放大实像

6.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小铁钉受到的重力约为5NB.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D.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

7.寒冬季节,小明在睡觉前脱掉身上穿的毛线衣,听到毛线衣上发出“噼啪”的响声。

如是想到了老师上课所讲的静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上,使玻璃棒带正电

B.用两根一样的橡胶棒在头发上摩擦后,两根橡胶棒会相互排斥

C.带负电的橡胶棒能吸引细小碎纸屑,说明碎纸屑带上了正电荷

D.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磁铁带有电荷

8.即将从学校退休的张老师最近发现自己的小腿很痒,并且皮肤表层有像蚯蚓一样的突起,经医生诊断后认定为静脉曲张,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站立后引起下肢静脉血管瓣膜损坏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她到医院检查时医生给她做了“大隐静脉瓣功能试验”(如图)。

在图中,当用橡皮管困住大腿上部时发现橡皮管下部的皮肤血管鼓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选出错误的是(▲)

A.静脉瓣的功能与困住大腿的橡皮筋功能类似,都是阻止血液流回心脏

B.出现试验中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静脉在皮肤表层

C.该试验中鼓起的是静脉

D.该试验原理和静脉采血时在手臂绑橡皮管是一样的

9.构成大脑的主要组织是(▲)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

10.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是(▲)

A.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B.生石灰与水反应

C.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D.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1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半夜西部天空,月面朝西的上弦月B.上半夜东部天空,月面朝东的下弦月

C.上半夜西部天空,月面朝西的娥眉月D.上半夜东部天空,月面朝东的残月

12.同学们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了解到物体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

同学们认真观察了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并讨论了篮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下面几种看法中正确的是(▲)

A.刚抛出时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大

B.

最高点时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小

C.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所受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D.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所受合力先增大后减小

13.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14.如图是小麦种子的萌发实验装置,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是利用右侧玻璃管中的墨滴移动情况来判断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强度的

B.甲装置在该实验中作为对照组

C.该实验在光照或黑暗环境中进行都可以

D.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甲装置中的墨滴向右移动

15.可用于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钡溶液B.盐酸C.氯化钡溶液D.硝酸银溶液

16.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乙没有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与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甲比丙

反应慢。

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丙>甲>乙

17.风是空气的水平

运动,其运动方向是(▲)

A.低气压处流向高气压处B.高气压处流向

低气压

C.相互对流D.静止不动

18.如图,a、b、c、d所指处为人体的不同部位,其中胃所

在的位置是(▲)

A.aB.bC.cD.d

19.氢化钙(CaH2)是一种重要的制氢剂,与水发生反应:

CaH2+2H2O=Ca(OH)2+2H2↑,

在以上反应的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很独特的是(▲)

A.CaH2B.H2OC.Ca(OH)2D.H2

20.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有些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只有一个冲程是不用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这个冲程是( ▲ )

A、压缩冲程B、做功冲程C、吸气冲程D、排气冲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分)

21.(3分)在土家山寨,每年腊月三十这天,要给果树喂年饭。

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派两个小孩出来,一个端碗白米饭和菜,另一个拿一把沙刀。

两人来到吊脚楼边的果树下,先用沙刀在树干上砍一条缝,然后往树缝里塞进一点饭菜。

据说这样果树就会多结果。

在树干上砍一条缝,来年就会结更多果实,这样的做法▲(填“有”或“没有”)科学依据,理由是:

▲。

22.(6分)“ALS冰桶挑战赛”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而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活动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

(1)当人被冰水浇遍全身时,会出现一些生理效应来

维持体温,请写出其中一种生理效应▲,此反应的效应器是▲。

(2)渐冻人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俗称,有20%的病例是由于基因和DNA变化而引起的,生理学中这类病例属于▲病。

23、(4分)如图设电池的电压U恒定不变,先用手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使其不转动,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I1,然后放手,当电动机正常转动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

该玩具电动机正常转动时消

耗的电功率▲,该电动机正常转动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用字母表示结果)

24、(6分)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液体。

其中甲、乙、丁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

图甲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图乙将小球A用一段不计质量的细线与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该容器的液体中;图丙将小球A放在丙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悬浮;图丁将小球A放在丁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小球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底接触。

则四个图中容器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小的是▲;物体A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25.(6分)溶液的微粒构成决定其性质,溶液的宏观组成是其成分计算的依据。

(1)氯化钠晶体是由 ▲(填微粒符号)构成的。

氯化钠溶于水,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 ▲ ;

(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 ▲ 克;

(3)粗食盐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

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氯化镁的质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6.(5分)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调查,甲醛污染大部分是由板材产生,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夹芯板、地板、家具等都可能释放出甲醛。

我国的国家检测标准:

“El级板材相当于甲醛释放量为1.5mg/L;E0级板材的甲醛释放量为0.5mg/L。

”E1级与E0级最大的区别就是甲醛的释放量,El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五分之一。

目前,化学家已能从马铃薯中提取植物胶做板材的黏合剂,有效地减少了甲醛的排放。

试根据上述资料填空:

(1)如图为甲醛的比例模型,则其化学式为 ▲ ;其碳、氢和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 ,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 ▲ ;

(2)从检测标准可知,资料中的相关信息有误,实际上El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了 ▲倍。

(3)专家指出,治

理室内甲醛污染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活性炭和开窗通风。

因为活性炭的结构特点是孔隙多,具有很强的▲性。

三、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55分)

27、(8分)实验课上,同学们把两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连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灯发光.此时,一同学不小心把L1的玻璃外壳打破了,结果L1熄灭,L2却更亮了。

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提出猜想:

猜想一:

可能L1处发生开路;猜想二:

可能L1处发生短路。

 

(1)请你按照图乙电路图连接图丙的实物图。

(2)小明认为猜想一是不正确的。

小明判断的理由是▲。

(3)针对猜想二,同学们找了二只电压表,分别并联在L1,L2两端,如图乙所示,假如猜想二成立,则两表的读数是怎样?

▲。

(4)实验发现两个电压表均有明显读数,且L1两端电压比L2两端电压小。

说明猜想二也不正确.请你分析L1熄灭、L2更亮的原因可能是▲。

28.(5分)生物小组在“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活动中,作出了如下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

[作出假设]光照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实验方案]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韭菜

蒜苗

处理方法

去叶后用不透明黑色薄膜袋套住

去叶后用透明薄膜袋套住

环境条件

置于有光照的适宜地方

置于有光照的适宜地方,经常浇水

实验现象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方案完成以下问题:

(1)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假设进行研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的变量有▲个,而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原则。

(2)请你根据假设重新修订这个实验方案:

▲。

29、(10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某班物理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1)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要素.

(2)他们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已测得木块A的质量为100g,测定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F与相应的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2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图象。

 (g取10N/Kg)

(3)根据你作出的图像所得出的结论判断:

当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为3.00N,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应为▲

N。

钩码与木块A之间的摩擦力为▲N。

(4)若拉动木块B做加速运动则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0.(10分)二氧化碳是同学们熟悉的气体。

如图1、图2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简易装置及“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

(1)试指出图1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

②▲。

(2)如图2所示,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震荡一段时间。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②震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是 ▲ ;

(3)为进一步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②在盛有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③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其中实验①的作用是 ▲ ;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 ▲ ;该现象说明:

 ▲ 。

31.(12分)从含有大量硫酸亚铁、少量硫酸铜以及不溶性杂质的工业废水中回收金属铜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操作步骤和目的如下表,请填出表中未完成部分。

操作步骤

目的

(1)将废水过滤

(1)▲

(2)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2)▲

(3)▲

(3)将Cu和过量的铁粉与FeSO4溶液分离

(4)将过滤后的固体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

(4)▲

(5)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

(5)▲

(6)▲

(6)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32.(10分)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人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让许多人的目光转向自制食品。

小刘妈妈用酸奶机自制酸奶。

每天喝着自制的酸奶,但是口味总比买的酸奶差点,小刘想通过自己的研究改进酸奶制作工艺,提高酸奶的品质和口感。

资料显示:

每ml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他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后,将买来的盒装鲜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和时间,让其进行发酵。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容器放在开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2)乳酸杆菌的营养方式是▲(选填“自养”或“异养”)。

(3)小刘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

每次采用相同的原料,分别设置七个温度(2℃、10℃、25℃、38℃、42℃、53℃和60℃)进行发酵,分别在6小时后取样,制作装片观察A乳酸杆菌的数目,并记录。

方案二:

采用相同的原料,设置温度为38℃进行发酵,然后每隔一个小时进行取样,制作装片观察A乳酸杆菌的数目,并记录。

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写出小刘想研究的问题是▲。

(4)实验后小刘将方案一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请指出小刘在该实验中的不足之处:

▲;

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表

温度

2℃

10℃

25℃

38℃

42℃

53℃

60℃

生长情况

-

-

++

++

+

+

-

注:

++表示生长极好;+表示生长良好;+表示菌体很少;-表示无菌体

 

(5)方案二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上图中,请问小刘应该将发酵的时间控制在▲小时内。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5分)

33、(6分)如图为节目演出时利用干冰营造出来的舞台效果,使表演者如同身处险境,“烟雾”缭绕。

请利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使舞台产生“烟雾”缭绕现象的原理。

 

34.(6分)如图,为一举重杠铃。

小明同学在一次体育课上举杠铃的过程中,他觉得自己右手力量要大于左手的力量,于是在举重过程中想让右手再多承担一些压力,则他的右手应该向▲(右端/左端)移动。

(2分)

(1)在一次举重过程中,小明同学双手将杠铃举过头顶,在他举着杠铃站立时左右两手间距离为1m,左手距离左侧杠铃0.4m,右手距离右侧杠铃0.6m,若此时小明左手竖直向上举的力为350N,则小明同学所举杠铃总质量为多少千克?

(2分)

(2)若小明同学体重50Kg某次举起的杠铃总重只有30kg,在由蹲下到起立的举重过程中,杠铃高度升高了1.8米,而自身重心升高了1米,则在该次举重过程中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分)(g=10N/Kg)

 

35、(6分)小欣的家人从海外带回来一个旅行电热壶,下表是说明书。

(1)大军说这个壶在中国不能直接使用,请你解释其原因?

额定电压

120V

额定功率

600W

容积

1L

(2)小欣提出可以将此壶串联一只电阻使用,

请你帮他计算出该电阻的阻值?

(3)若此壶正常工作,至少需多长时间才能

将一壶20°C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烧开?

(C水=4.2×103焦/千克°C)

 

36.(7分)将36.5克CaCl2和NaCl的混合物放入236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32.5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

(1)生成CaCO3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7、(10分)杭州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五水共治”是推进杭州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其中“治污水”是我市首要治水重任。

细心的小杰同学发现小区旁的小河中的水发黑发臭,他想了解小河中水体污染的原因,如是用洁净的玻璃瓶采集了水样进行研究。

(1)小杰想测量一下水体的酸碱度,他从玻璃瓶中倒出部分水样到烧杯中将一PH试纸放入,然后取出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同学指出小杰操作存在错误,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2)小杰同学发现水样中有较多绿色小颗粒物。

经过过滤后,将绿色小颗粒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小颗粒物有细胞壁、叶绿体等完整的植物细胞结构。

他初步判断这些绿色小颗粒物是藻类植物,那么这些绿色小颗粒物与小区石头上的苔藓在植物体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3)小杰通过过滤收集了较多的绿色小颗粒物放入稀碳酸氢钠溶液中,组装了如图装置,将整套装置放置在光照条件下4小时后,量气管中液面下降,水准管中液面上升。

则此时量气管中气体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强;小杰将右侧水准管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量气管中液面将▲(填“下降”“上升”或“不动”)。

(4)小杰总结出小区旁的小河被污染主要是水中▲元素过多,才造成藻类植物过多,从而引起水中有机物过剩,出现发黑发臭现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B

A

B

B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D

A

D

B

C

A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分)

21、(3分)答案:

(1)有;将树干砍一条缝伤了外树皮的韧皮部(或筛管),就阻止了部分有机物向下运输,可以在果实中保留更多营养(答案合理即可:

关键词为韧皮部或筛管、阻止有机物或养分向下运输)

22、(6分)答案:

(1)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皮肤。

(或战栗、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骨骼肌)

(2)遗传

23、(4分)答案:

UI2I2/I1

24、(6分)答案:

丁丙F丁=F乙>F甲=F丙

25、(6分)答案:

(1)Na+、Cl﹣;自由移动的离子;

(2)200(2分);(3)不变;增加。

26、(5分)答案:

(1)CH2O;6:

1:

8;53.3%;

(2)2(3)吸附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5分)

27、(8分)

(1)

(2)L1与L2串联,当L1开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L2不能工作。

(3)V1无示数,V2有示数。

(4)L1玻璃外壳被打破,灯丝温度降低,电阻减小;导致L1功率减小,所以熄灭;电路中总电阻减小,导致通过L2的电流增大,功率增大,所以更亮。

28、(5分)答案:

(1)3;单一变量(或唯一变量)

(2)甲组、乙组选择同样材料(同样多株韭菜或蒜苗);甲组放在阴暗、适宜的温度,乙组放在光照充足、适宜的温度。

29(10分)

(1)猜想与假设

(2)

(3)1.20

(4)不变

30、(10分)答案:

(1)导管伸入橡皮塞太长了;导管进入液体内,气体无法导出;铁夹应该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收集气体的试管没有固定等;

(2)①产生白色浑浊;CO2+Ca(OH)2═CaCO3↓+H2O(2分);②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促进石灰水充分吸收CO2(3)作为对照实验;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2分)。

31、(12分)答案:

(1)除去不溶性杂质

(2)将CuSO4中的Cu置换出来(3)将反应的混合物过滤(4)将过量铁粉转化为硫酸亚铁(5)分离Cu和FeSO4溶液(6)将FeSO4溶液蒸发结晶。

32、(10分)答案:

(1)杀死容器内原有的微生物

(2)异养

(3)方案一:

温度对A乳酸杆菌生长有什么影响?

或者A乳酸杆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多少?

或者发酵的最适宜温度是多少?

方案二:

A乳酸杆菌最适生长时间是多少?

或者发酵的最适宜时间是多少?

(4)实验次数过少,存在偶然性

(5)8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5分)

33、(6分)喷洒出的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液滴,呈现“烟雾”缭绕现象。

34、(6分)左端

(1)87.5千克

(2)51.9%

35、(6分)

(1)不能,该电热壶额定电压不是220V,不能在家庭电路中使用

(2)20欧姆

(3)560秒

36、(7分)解:

设参加反应CaCl2的质量为x,生成CaCO3和NaCl的质量分别为y、z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106100117

x132.5g×20%yz

解得x=27.75gy=25gz=29.25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

(1)生成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