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6818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9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1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方案和方法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意义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位于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中部,路线走向呈东西走向,全长约2167米。

它的建设将配合该片区土地的开发,为改善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交通环境、投资环境、提升沿线土地开发价值,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对完善该片区道路交通网络骨架发挥作用,从而带动高新区乃至整个城市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1.1.2设计概况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由株洲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

设计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道路、雨水排水、污水排水、人行道、绿化、亮化、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等设施一应俱全。

本段从K0+000起至K2+167.442止,全长2167米,设计标准路幅为20m,断面布置为:

3米人行道+7米机动车道+7米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20米。

本设计道路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为30km/h,设计荷载为BZZ-100。

本道路平面大致呈东西走向,全线路线有四处圆曲线;最大纵坡为3.5%,最小竖曲线半径为1600m。

路面下基层为20cm厚水泥稳定砂砾(4%)、上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砂砾(5%)。

路面采用沥青砼,结构为:

沥青透层、沥青封层、8cm厚粗粒式沥青砼(AC-25)、4cm厚改性沥青砼(AC-13)。

1.1.3沿线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路线所在区域是典型的丘陵坡地,地形起伏不大。

2、气象,水文

株洲市规划路四(湘芸路--规划路九)新建工程地处株洲市开元区,位于湖南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分明,气候特征是温和、湿润、多雨。

风向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正南风。

3、地震

本工程根据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设计地震特征周期为0.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VI度区)。

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规定,大中型构造物可考虑简易防震设施,其他可不设防。

1.1.4施工用水、用电

1、道路沿线需架设低压线路,由业主提供电源,沿线不方便布置的施工区域,自备发电机。

2、业主与相关部门协商,提供施工用水。

1.1.5本施组编排的依据

1、业主与我单位共同签订的工程承包施工《合同书》、设计图纸。

2、现场踏勘、调查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3、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CGF40-2004)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作业。

4、我单位现有技术力量、队伍素质、机械装备、财务实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及多年来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1.1.6、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各具体项目实施方案过程中,充分研究、分析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本合同段建设任务。

3、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

在各道工序施工中,认真自检,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指令,尊重业主和设计代表意见,严格管理。

4、坚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

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5、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安排上,以专业队为基本组成形式,机械化作业为主,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先进优良设备之优势,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配置,以达到整体优化目的。

6、实施项目法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对生产资源及生产诸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安全及社会信誉等预期目标。

1.2现场踏勘

1.2.1现场踏勘

1、沿线地势起伏高差大,多为回填弃土,软基土及淤泥,少量池塘。

2、在K0+840处与响合路平交,,在K1+225.302处与栗雨路平交,在K1+810.885处与栗合路平交,。

3、施工中应注意恢复原有水系,保证排水畅通。

4、沿线围挡施工时必须处理。

5、地上,地下附着物:

各地上、地下附着物如挡墙、护坡等的石头,能够利用的就近集中堆放,不能利用的运至弃土场。

6、各种树木、灌木丛:

进场后迅速砍伐各种树木并清走,为测量放线创造通视条件。

1.3总体部署

1.3.1施工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

保证达到合格工程,争创优良工程。

2、工期目标:

根据合同要求,工程540天完工。

3、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设备隐患。

4、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执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创文明现场样板工程。

5、服务目标:

与建设、设计、质监、监理各方密切配合,使业主和政府满意。

1.3.2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工程由公司总承包,项目部具体实施,其组织机构如下:

质检组

1、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全权负责,下设项目副经理、办公室,并直接负责合约计量组的工作。

其中项目副经理下设技术部和工程部,各职能部门根据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行其工作职责,并履行应尽的义务。

技术部:

全面负责工程的质检工作、试验工作、测量工作以及负责各种资料文件的编写、整理和汇总。

下设质检组、试验室、测量组和资料室。

工程部:

负责工程的具体施工工作以及施工物资和设备的供应,并强化安全措施,不定期组织安全施工检查与教育工作。

下设施工组、物资组、设备组和安全组。

办公室:

负责办公工作,生活卫生保健、膳食供应及生活区防疫工作,负责员工生活区的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保障后勤供应。

合约计量组:

负责预算、计量和结算的具体工作。

项目经理部下辖6个施工队,分别是:

1个路基土石方施工队、1个防护排水施工队、1个管线及路灯施工队、1个绿化施工队、1个路面施工队,1个交通工程施工队。

六个施工队总人数120人,其中各类管理人员10人,专业技术人员5人,技术工人80人,普工40人。

1)、路基土石方施工队,共20人,负责本标段K0+000~K2+167.442范围内的路基土石方的施工;并负责管段内施工便道的修建、保养。

2)、防护、排水施工队,共20人,负责本标段K0+000~K2+167.442范围内的防护、排水的施工;

3)、管线及路灯施工队,共20人,负责本标段K0+000~K2+167.442范围内的电力及路灯管线的施工;

4)、绿化施工队,共20人,负责本标段K0+000~K2+167.442范围内的绿化的施工;

5)、路面施工队,共20人,负责本合同段K0+000~K2+167.442范围内底基层、基层、路面面层的施工;

6)、交通工程施工队,共20人,负责本标段K0+000~K2+167.442范围内的交通标线、标志标牌、安全设施标牌的施工。

1.3.3施工总体思路及施工顺序:

1、施工主导思想

根据工程的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先土石方后排水、先点后面、先局部后整体,分施工段平行流水交叉作业。

2、施工顺序安排:

见总体施工部署框图

1)、先土石方后排水:

先填切路基形成排水及构筑物施工工作面,再反开挖进行排水管道的施工。

2)、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土石方调配、挖运施工。

3)、先局部后整体:

构筑物排水分两个工作面,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最后路基、路面全线摊铺。

 

竣工验收

路基施工

`

 

1.4施工前期准备

1.4.1施工现场准备

1、组织先遣人员进行项目部及工程处的驻地建设。

2、布置好临时工棚作为设备、材料堆放场地。

3、对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水系调查,如发现设计遗漏或不合理的排水或灌溉用水处理方案,立即以文字报告形式向业主、监理和设计院汇报,并提出适当的处理办法或变更设计。

4、拟根据原材料进场道路,架设施工电源。

5、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施工用水采用自来水,并适当利用水车送水解决。

6、对现场的地质、地形进行调整核实。

7、混凝土搅拌站、料场的场地处理及设备安装。

选定沥青混凝土生产厂家。

8、配备好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1.4.2施工技术准备

1、校核测量仪器,对全线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密。

2、复核横断面,计算现状土方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方调配。

3、绘制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施工布置图,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4、对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

5、对拟采用的填料按规范要求进行取土样试验,测定其填料最小强度、最大干容量、最佳含水量等。

6、对拟采用的砂、石进行试验。

7、对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进行试验。

8、对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进行试配。

1.4.3材料机具准备

1、挖机、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压路机等机械开工前进入现场。

2、发电机组进场调试。

3、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运达现场。

1.4.4运输便道

1、根据各个作业面的不同特点,施工便道主要修筑在如下几处:

1)、K0+000~K2+167.442施工便道,长度约2167米;

2)、至弃土场的施工便道将根据弃土场的位置、现场情况再行确定。

2、便道标准:

以15t自卸汽车能正常通行且时速按20km/h考虑,便道宽度为6.0m。

清淤清表或抛石后上部填筑30cm厚泥结卵石。

村民出入道路根据现场情况及业主批复再行确定。

3、其它辅助施工便道及临时便道根据施工需要修筑。

1.5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和方法

1.5.1施工部署

1、路基土石方工程开挖和回填同步作业。

2、计划使用挖机2~4台、推土机2台、压路机2台、羊角碾1台、专用渣土车10-15台。

3、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砍伐灌木林→清表施工排水沟→软基处理→机械开挖→机械填土碾压→边坡成型。

1.5.2施工准备

1、运输便道:

本工程运输便道利用已有道路与自修便道相结合形式作为对外运输通道。

若现有路基不能满足承载要求,则先进行加固、加宽及整修,以保证运输机械的正常通行。

2、各施工段在其施工的路幅范围附近租用好临时生活设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3、对投入各施工段的机械设备进行调试与检修,确保机械设备能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行。

4、路基开挖前,在路基两侧边线处,挖150×150cm的排水沟;在路基清表后,根据现场情况,每隔40m用人工挖120×100cm的横向排水沟并与两侧边沟相通,排干路基地表60cm以内的地下水,晒干原地面。

1.5.3主要施工方法

1.5.3.1测量放样与测量控制

挖红线沟:

进场放线后,派专人沿路线的红线挖400×400mm的沟,分清道路线路范围。

1、测量放线与桩点的保护:

1)、工程开工前对控制点进行导线、水准复测,根据施工用地开挖边界沟,标明征地界线,对进场人员进行测量交底,避免超过征地边界。

2)、对全线横断面进行复测和补测,并绘制出横断面图,对全线水塘、水渠等淤泥区进行测量,绘出平面图并标明面积大小。

3)、对控制点进行加密,保证施工过程中相邻两点间能通视。

4)、机械施工过程中易碰撞碾压到的测量控制桩应严格保护,在路基范围内的中线桩及水准点,都要引测至施工活动区域以外,并设置标志予以保护。

对关键桩号做好控制点,便于该桩遭到破坏后及时恢复。

5)、进场前,应对所有测量仪器送有关单位校核,确保施工测量仪器能正常使用。

2、线路测量:

1)、开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导线、中线、水准点进行复测,对横断面检查与补测,根据施工要求增加水准点。

2)、全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控制桩由导线控制,当导线点间距太大不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全路段导线要完全闭合,并不得超出一级道路1/15000的规范要求。

3)、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进行放样,包括路基用地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的具体位置,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填(+)或挖(-)高度。

4)、对高填深挖地段,每挖填50cm,复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检测边坡坡度。

在挖填一定高度后,采用放样定位样板、边坡架的方法修坡。

5)、在土方挖填施工时,边桩处设立明显填、挖标志,并在不大于200m间距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设立控制桩。

1.5.3.2路幅清障

开工前对施工现场地上、地下及空中障碍物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根据施工进度制定出排除各种障碍的时间,积极配合业主做好拆迁、征地、排碍等工作。

在路基界限范围(包括借土区)清除树根、杂草、灌木丛、垃圾、有机物残渣,并堆放在业主指定的弃土场。

1.5.3.3清除表土与淤泥

1、施工前,先在路幅两侧各开挖一条宽1.5m、深1.5m的排水沟,将施工区雨水、地下水有组织排至附近池塘和沟渠中,土渠坡度1%。

2、清表:

场内菜地及农田表层耕植土及苗木需首先清除,采用推土机、挖机辅以人工配合,清理掘除施工范围内的表土、草皮、树木、树根、建筑垃圾等不适材料,成堆后由挖机装车运至场外弃土区,原地面清表后晒干碾压。

3、清淤泥:

鱼塘、水田、水沟先用抽沟(120×100cm)抽水法排水,排不尽的积水用污水泵或泥浆泵排干。

大面积淤泥则在底处挖降水坑,将污水泵或泥浆泵置于坑底,降低地下水位,然后将淤泥进行翻晒,待土体基本干燥后,再进行挖运,此过程淤泥需二次装运。

1.5.3.4施工场地排水

1、原地面排水(路基施工过程中)

路基开工前,在填筑路基两侧边线外,挖150×150cm的排水沟;在路基地表上,每隔40m用挖120×100cm的横向排水沟或盲沟并与两侧边沟相通,排干路基地表60cm以内的地下水,晒干原地面保证原地面的压实度和承载力。

在挖方路基两侧边线外,挖70×100cm截水沟,以防山水冲刷而破坏已挖边坡稳定。

整理好因路基施工切断的原有道路和农田排灌水系统,在施工过程中作好临时排水处理。

2、路基排水(路基成型后)

1)、挖方路基坡顶做截水沟,截水沟断面为70×100cm,采用急流槽将水有组织排向道路排水系统。

切方路基旁开挖边沟,内采用7.5号水泥砂浆砌片石。

2)、填方路堤下在坡脚挖边沟,内采用7.5号水泥砂浆砌片石。

将路基边坡流水及盲沟泄水有组织排入农田排灌水系统。

3)、路基填筑时做成路拱,形成3%左右的横坡,以利路基排水。

3、路基特殊情况排水处理

1)、涌水处理:

在涌水的地方,挖排水沟将水引出场外。

排水沟为120×150cm,在原地面压实前,涌水坑及排水沟内四周铺渗水土工布包裹砾石形成渗沟,然后与原地同时填土压实。

2)、水塘处理:

路基通过水塘的地区,将塘水抽干,晒干后将淤泥清干净在路基填筑前铺筑100cm厚的片石,再在其上铺筑50cm厚砾石或透水材料,后借土分层回填。

1.5.3.5土方调配

全路段挖填不平衡,总挖方约为7.9万方,路基填方约为37万方,清淤清废换填量约为6万。

1、其中K0+000~K0+060、K0+300~K0+780、K0+860~K1+120、K1+380~K1+520、K1+580~K1+820、K1+980~K2+162段主要为填方,K0+060~K0+300、K0+780~K0+860、K1+120~K2+167.442、K1+120~K1+380、K1+520~K1+580、K1+820~K1+980段主要为挖方。

需外借土方约37万方。

1.5.3.6试验路段的施工

1、在试验路开工前,选择能代表整个标段施工特点的地段作为试验路段,将用于填筑的材料进行所需的各种试验。

包括土的液、塑限,塑性指数、颗粒分析、CBR值、重型击实试验、最佳含水量试验。

2、将试验结果以及试验路堤试工方案、施工位置、设备及人员组织等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在所选定位置铺试验路,做好试验路段各种原始数据的记录。

4、将试验路所得的压实系数、压实遍数、方法、施工现场的最佳含水量、各工序的组合形式、合理的机械配备方式等数据整理成文,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以后全面施工的依据。

1.5.3.7切方区开挖

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作业,开挖时采用横挖法或纵挖法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并在台阶面设置2%纵横坡以避免雨季积水。

当运距在100m以内时,直接采用推土机推运或装载机挖运。

运距在100m以外时用铲运机或挖掘机和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对于零星土方可用推土机推土堆积再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

在施工中要根据边坡桩及时刷坡,避免超欠挖。

2、石方开挖

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用机械直接开挖的均采用挖掘机开挖

3、切方区施工注意事项

1)、质量标准:

0-30cm压实度≥92%

宽度:

+200mm,0

中线高程:

±20mm

横坡:

±20mm且有大于±0.3%

平整度:

20mm

2)、开挖前,放出路线的中线和坡顶的边线,清表后先做土样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哪些土可以作为回填利用方,哪些土为弃方。

3)、土方开挖采用单层横向全宽掘进法,从一端向前开挖,每开挖一层即对此层边坡进行修整,保证路堑的放坡。

4)、土方采用机械开挖,每施工段不少于2台挖掘机、1台推土机,2台压路机,土方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土。

5)、土方开挖至距设计标高30cm时暂停挖掘,待回填区到96区时,与回填区的96区同时施工。

6)、路堑开挖,无论为人工或机械作业,均须严格控制路基设计高度,若有超挖,应用与挖方相同的土壤填补,并压实至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7)、、如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压路机压实达不到设计要求,则采用换土方法,将表面50cm内的两层土挖走外运后,换上能满足要求的填料,然后压实达到设计要求。

1.5.3.8路基填筑

质量标准:

路床0-80cm压实度:

≥92%上路堤80-150cm压实度:

≥91%

下路堤150cm以下压实度:

≥90%中线高程:

±20mm

平整度:

20mm宽度:

+200mm,0

横坡:

±20mm且不大于±0.3%填挖交界处压实度:

≥92%

路基填筑前先进行测量放线,并清理现场,再按路基断面每边增加100cm放好边线桩,才能开始填筑。

路基填筑采用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翻晒→机械碾压→面层修整→检验签证。

1、基底处理:

地表清理后,先压实再进行填筑,必要时应将松土翻松,土块打碎,然后找平压实,经过水坑、水田或低洼地段时应根据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在路堤底部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以保证基底稳定。

2、路基填土高度低于1.6m的低填路段,或部分零填挖路段,为保证路基不处于潮湿甚至过湿状态,路基填筑前采用超阶级挖换填处理。

3、分层填筑:

在基底处理好后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压实,如地面不平,由最低处填压起,须压实检验合格再填上层,填筑厚度土方应控制在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石方不大于50cm,且不小于10cm,具体填筑厚度以试验路段的试验数据为准。

4、摊铺平整:

先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再用平地机整平到规定的一致厚度再碾压,每层填土表面应保证2%左右横坡,以便排水。

5、洒水和晒干,根据填料的取样试验、试验段测量数据和最佳含水量参数,确定是否对填料进行洒水和晒干,填料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

6、碾压:

碾压采用振动型压路机分层进行,先从路缘向中心,再从中心向两侧依次进行,前后两次轮迹,必需重叠15-20cm,接头处重叠80-100cm,前遍与后一遍的接头应错开,不允许漏压和留死角,保证压实均匀。

7、检测:

为确保路基压实质量,必须跟踪检查填土含水量及压实度,始终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碾压,确保达到压实度,路基以下80cm以内压实度大于等于92%,80cm以下压实度大于等于91%,压实度的检测方法和步骤按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

8、路堤路床局部地段采用换土、加石灰,上铺碎石土或30cm砂砾进行处治。

9、在结构物管涵缺口处填土,采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

填料采用砂类土或渗水性土,填筑长度为两侧每边不小于2倍圆管涵孔径长度,分层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

涵顶填土50cm范围内用小型静载压路机进行压实,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当涵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1.0m后方让重型机械和汽车通过。

10、在填方和挖方结合部,当地面横坡陡于1:

1.25时,在路床范围分层铺设2层土工格栅,如路基易滑动或受力的方向较明确,采用单向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满铺于开挖台阶上,锚固长度不小于是2米,当接合部的原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时,设置截水沟、排水沟。

截水渗沟底面和背水面应铺设防渗土工膜,顶面和迎水面铺设渗水土工布。

11、对于半填半挖路基,为了减少路基纵、横向不均匀沉降,在挖方路基路槽下超挖80cm后再以土方或石屑回填。

对于填方路基部分,当地面坡度陡于1:

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并在台阶底部挖成向内倾斜大于4%的反坡。

若地下水、裂隙水较发育,为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的破坏,在填挖交界处设置横向渗沟,并与挖方路段纵向渗沟连接共同排除地下水。

12、路基施工工艺框图见6.2.1。

1.5.3.9挖方段边坡、边沟处理                   

1、质量标准:

边坡坡度:

不陡于设计规定;沟底高程:

0mm,-30mm;沟底宽:

不小于设计规定。

2、按设计开挖线和设计边坡进行挖方,挖方段边坡形式不采用单坡,放缓低边坡,逐渐过渡到最大高度的边坡坡率,形成纵向连续的弧形坡面,横向上放缓最上一级边坡,修整呈弧形坡面,使挖方路段两侧形成相对独立的馒头形岗丘,从而与周围山坡相协调,减少工痕迹。

3、依照设计在边坡顶部设截水沟,碎落台和边坡脚设排水沟,将雨水有组织排入雨水管道。

1.5.3.10填方段边坡整治

1、质量标准:

边坡坡度:

不陡于设计规定;沟底高程:

0mm,-30mm;沟底宽:

不小于设计规定

2、路基形成前的护坡

路基施工完94区,对路基边坡进行修整,每填完一层路基要做15×20cm的挡水埂,用编织布覆盖边坡排水沟,使路基表面水有组织排出。

3、路基形成后的护坡

填方路基坡面:

低填路基横断面尽量采用流线形,取消路堤路肩边缘、坡脚的拆角,即从土路肩到路堤边坡坡脚的边坡表面线形为:

弧曲线(圆曲线)---直线---抛物线形,边坡外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并在路堤坡脚处设置边沟。

1.5.3.11软基处理

本工程线路穿越地带为小丘陵地,小山包为挖方区,山包之间的底洼地带为回填区。

本地区地下水丰富,山包上的地下水、地表水均流向回填区,回填区的原地面土质长期为水所浸泡,并有多处涌水,同时回填区基本为稻田、鱼塘,原地面处理较为复杂。

1、降水:

在回填路基两边,挖150×150cm通长纵向排水沟,并横向挖沟与纵向排水沟相连,降低回填区地下水。

2、涌水处理:

涌水的地方,将四周的淤泥用挖掘机挖运至场外,挖排水沟将水引出场外。

排水沟为120×100cm,在原地面压实时,涌水坑及排水沟内,铺土工布、填砂砾改为盲沟,与原地同时压实。

3、水塘处理:

路基通过水塘的地区,将塘水抽干,晒干后将淤泥清干净,根据淤泥深度确定施工方案,再铺填粘土回填。

4、清淤、清表:

排水沟挖好后,区域内的淤泥及杂物用挖掘机装运至弃土区。

5、含水量高地基处理:

原地面土被疏干后,含水量还过高,面积较小时,用换土处理,大、面积的含水量过大,则在原地面上铺50cm砾石,碾实夯实,达到设计要求。

6、软基处理:

如软基厚度小于3m时,将对其进行清除,铺30㎝以上砂砾或透水材料。

如软基厚度大于3m时,且长期在地下水位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