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技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011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技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教师技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技能.docx

《教师技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技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技能.docx

教师技能

绪论

一、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化的标准研究

一般认为,一个专门化的职业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1.提供重要的社会服务,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2.具有一套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体系;

3.在本领域的实践活动中个体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

4.进入该领域需要经过组织化和程序化过程;

5.有典型的伦理规范。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研究

二、学习内容

(一)知识背景--教师职业技能的内容

1.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

2.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

3.教学工作技能(本课程内容)

4.班主任工作技能

----教育部《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2001年5月

(二)本课程的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以一课时的教学为单位、立足于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1.教学设计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3.说课听课评课技能训练

三、学习方式

四、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行为要求

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

●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改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为梯形式或马蹄形排列,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空间。

●改革传统的教案书写方式(即以知识的单一传授为主线),尝试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

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在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面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成人所期待的完美的答案。

课堂教学不追求最佳化,不追求一步到位,树立长远的教育目标,而不是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某一个知识点上。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相联。

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基础上的。

——作业的设计要丰富多样,不要强迫学生做过多的机械式的训练。

倡导学生用多样的方式如绘画、语言、符号、文字等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教师应该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对学生施以个别辅导。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不固执己见。

●任何时候教师的言语都应富有激励和启发。

应该努力去发现学生对答中能够给予肯定的东西,并巧妙地维护学生的自尊。

●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任何时候的评价和小组活动都应给困难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注重学科间的相互协作和沟通,发挥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

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学习态度、行为规范进行严格训练,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不进行“分数排队”,淡化学生人际间的比较。

差异是一种财富,学生表现出来的差异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以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历程。

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生活

●与学生共同建立一个信念:

这是我们的班级,我们应当竭力使之变成最好的。

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设计班级的形象与精神追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

●变革原有的班干部设置,尝试建立班级事务委员会,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自主管理事务,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机会,同时学会从其他同学提供的服务中汲取营养。

●班会要提供一个学生们的想法受到认真对待的场所,让学生通过学会在集体中间表达自我而养成自尊。

教师要竭力营造一个道德集体,作为外在的支持,来滋养、巩固学生正在形成的良好品格。

●尝试建立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各种班级小社团,要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优势。

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帮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如书面作业、墙壁作品以及课上、课下自我才华的展示、交流。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敢于否定所谓“权威”的定论,敢于奇思妙想。

●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并及时提供支援。

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耐心地回应。

与学生沟通时,表示尊重和关怀,不要忽视有特别需要和需要多些指导的学生。

●教师应学会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新课程要取得长久成功,必须依赖学校之外的力量:

学校与社区共同努力,来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要。

通过成立“家长团”,为课堂教学之外寻找适当的资源和榜样。

开展“亲子助学计划”,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多方支援,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学生的教育“共同体”。

  (刘可钦作者为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校长、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19日第3版)

 

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技能

一、教学目标的构成

(一)教学目标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

如:

给出有关战争的是非题,学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过程与方法

如:

给出在一操场上建筑工程设计的描述,生成完成任务所需时间与所需工人数之间的关系的表达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

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并能谈出自己的感受。

注意:

一节课的目标未必大而全,具体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灵活选用。

(二)陈述教学目标的要素

1.行为主体:

学习者;

2.行为动词:

描述学生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3.行为条件:

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4.表现程度:

用以评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行为动词的选用

行为动词的选用要与教学目标的类型和层次紧密相连,是科学表述教学目标的关键。

(一)行为性目标:

用可观察、测量的行为陈述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

2.技能目标:

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例证、类推等。

操作——完成、制定、解决。

绘制、安装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二)表现性目标

这类目标所反映的要求往往不是一节课、一单元所能达到的。

在叙写时一般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学生习得什么。

具体包括:

1.过程与方法

经历、感受、参与、写出、寻找、探究、解决问题、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映(认同)——认可、接受、欣赏、关注、选择、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三、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

不应该陈述教师打算做什么。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

3.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

如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四、注意事项

1.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2.设计的基本顺序是:

学习任务—目标类型—目标层次—行为动词—叙写

3.涉及领域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可以有综合性目标,也可以有单项目标。

第二章教学过程设计技能

第一部分教学程序设计

一、设计目的

确定教学程序,明确各步骤(环节)的教学任务,选择确定教学方法。

二、设计思路

第一步:

确定学生的原有基础(起点)和终点目标;

第二步:

分析“使能目标”,即学生为达到终点目标而需掌握的前提性知识技能目标;

第三步:

分析“支持性条件”,即学生为掌握高一级的目标需要的学习动机、认知策略等。

三、设计方法

(一)内容有序化

起点能力→使能目标1→使能目标2→……→终点目标

(二)序列问题化:

将各子技能分别设计成问题,构成问题系列

(三)问题主体化:

利用支持性条件,设计各子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观察、思考、操作、讨论、自学、讲解等),反映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和途径。

注意:

教学程序设计的关键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与新的学习内容发挥固定、粘合作用的知识点向新的学习内容的过渡。

第二部分教案的编写

教案的编写就是上述教学程序设计的活动性、实用性和文本化。

一、教案的具体内容

一般包括: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标:

课型、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教案的主体部分,反映教、学的实际活动

作业设计等

注意:

教学过程是对师生课堂教学活动直接的实质性反映,不要写成介绍性的间接说明。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技能

第三章课堂导入技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一、课堂导入的基本功能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其主要作用表现为:

定向功能——明确教学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激励功能——激发求知欲,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心理倾向。

二、基本途径

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途径:

1、现实生活

2、知识延伸

3、人工设计情境

 

第四章课堂讲解技能

课堂讲解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

一、讲解要求

形式维度

内容维度

发音准确

准确性

语流连贯,流畅

组织性

语速适中

逻辑性

态度和蔼,富于情感

形象,通俗

二、讲解中的常见问题

1、过短的时间呈现过多的内容

2、讲述时间过长,超出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

3、讲述内容缺乏组织性、逻辑性

4、讲述不顾及学生的知识基础

5、讲述没有激发出学生有意义地理解知识的心理倾向

三、注意事项

教师课堂讲解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学科术语的正确运用

2.通俗易懂

3.感情充沛而不做作

4.防止语句冗长

5.没有不必要的重复

6.没有口头语和多余的语气助词

第五章课堂板书技能

(讲述过程中经常伴随的教学行为)

一、课堂板书的主要形式

(一)要点式

(二)总分式(三)表格式(四)对比式(五)线条式

(六)图解式

二、课堂板书注意事项:

1、布局合理

2、板书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3、板书形式与学生年龄特征相匹配

4、板书的适时性

5、板书要预先设计

6、板书字迹要工整、清晰、醒目,必要时可采用不同的颜色

7、不要连续长时间板书

第六章课堂提问技能

课堂提问是课堂师生交流的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一、课堂提问的基本类型

从课堂提问的目的来讲,课堂提问可以划分为下列主要类型:

1、复习回顾型

2、探索求知型

3、应用拓展型

4、评价体验型

二、课堂提问的基本过程及要求

(一)发问

基本要求是:

1、问题的目的——明确

2、问题的性质——启发性,激发学生思考

3、问题的清晰度——准确清晰

4、发问的次数——适当

5、问题的难度——适中

6、发问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

(二)侯答

侯答强调的是教师发问后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以便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一般侯答的时间有:

侯答时间Ⅰ:

教师发问后,学生回答前的时间,3--5秒

侯答时间Ⅱ: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出反应之前的时间。

国外的研究认为,侯答时间在1-2秒,称为质疑式;3秒以上,称为对话式。

(三)叫答

叫答有可预见的叫答与随机叫答两种,课堂上教师要注意:

1、尽量避免自愿回答—“大声喊”

2、叫答的范围要广,面向中等,顾及全体,使每个学生尽量机会均等

3、问题的难度与被叫答学生的水平相适应

4、不同学生可以回答同一个问题

(四)理答

理答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角度讲,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论是正确、错误或者是无应答,教师都不要急于给予评价,可以针对学生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转问、追问或探问,然后教师再给予积极的或消极的评价,最后教师还要对有关的知识、方法进行“再组织”,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

所谓转问,就是同一个问题向另一同学发问;

所谓探问,是对同一学生继续发问。

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教师要对原问题重新措辞后提出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问题;或者将原问题分解,简化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或者提供回答线索;或者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

所谓追问,就是学生的回答即使正确的情况下,教师也可再提问一个问题,就正确答案进行追问。

所谓再组织,是指教师在理答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回答重新组织概括,给学生一个明确、清晰、完整的答案。

教师不应把学生正确的答案和错误的答案同时摆到学生的面前,而应重述正确的答案,这样可以避免班上某些同学误把错误回答当成正确回答。

(施良方《教学理论》,p208)

第七章课堂反馈强化矫正技能

课堂教学活动应是一个能够不断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动态系统,反馈、强化作为两个紧密联系的过程,是课堂调控的基础和前提,而矫正活动则是课堂反馈强化的必然延伸,是课堂自我调控的落脚点。

一、基本要求

1.反馈的时效性:

即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上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迅速了解教与学的活动状态。

2.评价的科学性:

即进行信息反馈的手段应是科学的,以准确掌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缺陷的实质及其产生原因。

3.矫正的有效性:

一是要准确,针对存在问题的实质采取有的放矢的矫正措施;二是要有力度,一针见血,切实达到使学生纠正错误、深化理解的目的。

二、注意事项

1.要准确把握反馈评价的时机,随时了解学与教的态势。

2.要提高调控矫正的有效性,切实改善并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3.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评价矫正中的作用。

 

第八章课堂结束技能

 

课堂结束环节的主要功能在于对整节课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系统地总结概括、提炼升华,促进学生知识理解的深化和拓展,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

一、基本要求:

(一)基本内容: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结束主体:

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

(三)基本类型:

封闭型,开放型

二、课堂结束的基本形式

1、总结全课,归纳系统

2、分析比较,辨析求新

3、抽象概括,深化升华

4、启发诱导,体验励志

5、巧设悬念,引申拓展

6、自我总结,交融启发

7、面向过程,由表及里

当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单纯使用哪种形式的现象是很少的,大多是上述形式的综合应用。

注意:

课堂结束的核心是总结,总结的基础是概括,概括的前提是挖掘,挖掘的前提是高深的知识素养。

教师要善于从现象看到本质,从具体看到一般,从局部看到整体。

第九章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技能

有人研究认为,非言语交流占全部交流的80%,是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重要表现。

一、课堂非言语运用的基本类型

面部语

体态语

服饰语

空间与运动语

适宜停顿

二、课堂非言语运用的基本要求

面部语

微笑,亲切;坚定,意志

体态、运动语

动作要有控制;位置方便教学,符合学生心理;舒展,大方

服饰语

整洁,美观,大方

适宜停顿

掌握时间的长短,时机

关键:

1、把握分寸,过简呆板,过繁令人眼花缭乱;

2、自然,是表现内容,而不是表现自己。

三、教师的行动基本功

(一)站立

1、站立的姿态:

2、站立的视觉覆盖面3、站立的定位

(二)走动

(三)展示

(三)演示

(四)倾听

(五)师生双向交流

(六)师生的多向交流

(七)对学生行动的调整

 

第三部分说课听课评课技能

第十章说课技能

一、说课的涵义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评委,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二、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和“为什么要教”。

即在个人钻研教材及有关教学资料的基础上,说明本节课的基本教学内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等。

(二)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

即紧紧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说明拟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具体怎样运用、其依据(包括理论的和实践的)是什么,要使用的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是什么等。

这部分内容可单独说明,也可以融合到“课堂教学程序”中一起说明。

(三)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和“为什么这样学”。

即说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具体怎样进行学习,如可以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实践操作、自学等。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具体教学活动由哪些环节构成,每个环节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及其依据是什么,以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

(五)说板书设计

说明板书的内容及结构,可以伴随着说课的进程做出说明,也可单独介绍。

三、说课的几种模式

(一)“五说”模式

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

(二)“三说”模式

说“教材”、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法指导”和“说教学程序”三个部分。

(三)“二说”模式

“说教材”,“说教学、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合并起来,作为一个程序合称为“说教学程序”。

一般说来,按“五说”模式说课,由于说教法与学法时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同步进行,容易导致说课内容的前后脱节或重复,因为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本身就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程序”的安排也自然应该联系具体的教法和学法进行。

如果前面已经把教法和学法说的很清楚了,后面又联系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就会显得重复。

但如果不系统说明教法和学法,又可能会导致一堂课的教学设想和整体思路不明确。

所以这几个模式要根据说课的具体要求和实际内容灵活确定,没有固定的要求。

四、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1、要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说课稿。

说课稿不宣过长,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

2、说课与上课不同,说课稿与教案不同。

虽然相互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

首先面对的听众对象不同。

上课是面向学生,而说课是面向同行、专家或评委。

其次要求的内容不同。

教案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具体活动的设计,反映的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技术,只需说明如何“做”,不需也不能说明“为什么”;而说课稿是对教学过程的介绍,要有针对性的阐述理论依据。

也就是说,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延伸。

第三详细程度不同。

教案为适应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要求内容具体、详细,以利于课堂教学;说课为满足听说教师的需要,只需对教学方案作纲目式、摘要式、论理性的述说,课堂上对学生展现说明的问题可少说或不说。

第四目的要求不同。

上课的关键是切实组织起学生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而说课的目的是说明自己的教学思路及其依据,向听众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

3、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

4、说课要适当配合板书。

避免泛泛而谈,口头空讲,影响说课的效果。

5、说课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模式。

除上述模式外,有的还要求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说明“学情”等,这要根据说课的实际需要灵活安排。

第十一章听课评课技能

一、听课

(一)听课步骤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二)听课要点

1、“听”教师的教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

(2)新课如何导入;

(3)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

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是否采取了灵活而有效的矫正措施?

(5)课堂练习是否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针对性?

(6)课堂总结是否到位,能否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深化和迁移?

(7)渗透了哪些教学思想?

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2、“听”学生的学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并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3)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如何?

二、评课

一般说来,评课要从下列方面考虑: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2)从教学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教学措施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教材处理上分析

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

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

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看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即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看板书

(2)看教态

(3)看语言

(4)看教具操作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一是教学效率高,有效利用40分钟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

三是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注意:

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

第四部分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

第十二章集体教育技能训练

(一)训练目的

了解建设班级集体的几个重要环节,掌握组建班级集体的主要方法;了解开展各种常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能实际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了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掌握对其训练的一般方法。

(二)训练内容

1、组建班集体的技能

(1)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计划内容:

工作任务、时间安排、实施方案及注意的问题等。

(2)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近期、中期、长期目标。

(3)选拔、培养和使用班级干部。

(4)协调好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5)培养优良班风。

(6)组织、指导班会和团队会。

2、组织各种活动的技能

(1)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掌握课外活动的类型、形式及要求。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其它集体活动。

3、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技能

(1)掌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2)掌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方法和要求。

(三)训练方法、途径

1、到小学见习,听班主任介绍、观摩班、团队会等,使学生对如何组建班集体和开展集体教育,有感性认识。

2、给学生提供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文字、音像资料。

3、课上模拟训练。

4、教育实习期间,实习班主任工作。

第十三章个别教育技能训练

(一)训练目的

能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善于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进行个别教育。

(二)训练内容

1、了解学生的技能

(1)观察法。

(2)与学生谈话。

(3)调查访问。

2、心理咨询的技能

(1)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2)掌握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和技能。

(3)心理咨询与一般教育相结合。

3、操行评定的技能

了解和掌握操行评定的时间、内容和方法。

4、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

(1)应急能力。

(2)稳定局势能力。

(三)训练方法、途径

1、课上模拟训练。

2、学习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