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050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 精品.docx

最新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份月考精品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2018年9月份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是以下哪个朝代的百姓诅咒统治者的话?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2、春秋时,楚国修建了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该水利工程位于:

A、成都平原B、黄河流域

C、渭河流域D、淮河流域

3、我国历史上完成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主要是通过:

A、兼并战争B、变法运动

C、国家统一D、赋税改革

4、战国七雄中位置处于最南边的是

A、秦国B、楚国C、齐国D、赵国

5、《后汉书》载:

“班超定西域……遣甘英穷临西海而还。

”“西海”是指:

A、地中海B、红海C、波斯湾D、巴尔喀什湖

6、最早对月食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科学家是:

A、沈括B、张衡C、僧一行D、郭守敬

7、下列有关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江南迅速开发B、士族庄园经济占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发达D、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8、秦始皇、隋炀帝在政绩方面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②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

③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工程④开创制度为后世沿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

A、马来半岛B、马六甲海峡

C、印度半岛南端D、波斯湾

高三月考历史第1页(共8页)

10、唐朝贞观时期,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

这主要是指:

①科举制的延用②三省六部制完备③府兵制的健全④租庸调制实行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1、唐朝开元年间,江南某地发生洪灾,需要修筑堤防。

在唐朝的中央机构中,具体负责执行这项工作的是:

A、吏部B、户部C、礼部D、工部

12、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

A、邸店  B、店肆  C、货栈  D、柜坊

13、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

A、猛安谋克制B、“蕃汉分治”

C、行省制度D、八旗制度

14、北宋科举制与前代相比,主要的不同之处有:

①首创武举和殿试②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③命题仅限于“四书”“五经”④严格考试方法,实行糊名法

A、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15、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做到:

A、见到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的公文B、观看悲剧《窦娥冤》的演出

C、借助指南针进行远洋航行D、阅读科技著作《梦溪笔谈》

1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夺将帅权力D、削减地方权力

17、下列官职中与秦朝的太尉职能相近的是:

A、(唐)节度使B、(汉)刺史

C、(宋)枢密使D、(明)都指挥使

18、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加强军队训练B、整顿改革吏治

C、限制官僚特权D、改革科举制度

19、下列地区在历史上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①新疆②西藏③广东④黑龙江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①③②④D、③④①②

20、不属于明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B、设立锦衣卫

C、废行省设立三司D、设立东厂西厂

高三月考历史第2页(共8页)

21、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22、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人口从汉代以来大体在五六千万左右,清康熙末年只有二三千万,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激增至三亿多,道光十四年(1834年)超过四亿,导致人口激增的直接原因是:

A、清朝管辖区域扩大B、农耕面积大量增加

C、地丁银制度的推行D、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23、清朝前期巩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重要措施有:

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②派驻藏大臣③设置宣政院④册封达赖、班禅⑤设总督、巡抚

A、②④B、①③C、②④⑤D、①③⑤

24、下列对“八旗制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

B、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伐、组织生产的职能

C、为努尔哈赤建立清朝作出了巨大贡献

D、有利于满族的形成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5、中国古代某个朝代在制定刑律时,增加了经济立法内容,并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这个朝代是:

A、秦朝B、东汉C、唐朝D、明朝

26、筒车在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灌溉工具创制于:

A、三国B、南北朝C、唐代D、南宋

27在我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于今天的:

A、西安B、洛阳C、北京D、南京

28、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学巨著是: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农政全书》

29、下列表述中不符合鸦片战争前夕形势的是:

A、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B、自然经济在中国仍然占统治地位

C、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D、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在激增

30、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的禁烟主张主要是因为:

A、白银大量外流B、危害人民健康

C、危及清朝统治D、破坏自然经济

高三月考历史第3页(共8页)

31、表明鸦片战争开始与结束的史实分别是:

A、英舰封锁珠江口;英舰列队架炮于南京下关江面

B、虎门销烟;中英两国代表在南京议和

C、英军进犯天津白河口;道光帝派钦差大臣赴广东和谈

D、英舰封锁珠江口;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32、太平天国定都以后,为巩固革命大本营而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A、北伐        B、西征        C、东征       D、摧毁江南大营

33、英国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的侵略权益有:

①在通商口岸建教堂②英舰任意出入通商口岸

③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④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

34、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是:

A、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B、中国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

C、独立主权部分丧失,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D、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

35、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矛盾有两对B、由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C、决定了中国革命任务的双重性D、中外矛盾自始至终占主导地位

36、1860年,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遭洗劫焚毁,制造这一罪恶的

西方国家是:

A、英法     B、法俄    C、英美    D、英俄

37、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的依据是: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38、《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区别是:

A、是否学习西方B、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C、是否译书学习科技D、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39、中英《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各通商口岸位于:

A、长江口南北沿海地区          B、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    

C、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          D、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

40、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仿制西方武器,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深入了解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民觉悟,摆脱封建牢笼

高三月考历史第4页(共8页)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2018年9月份月考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第Ⅰ卷的答案请填在答卷的答题栏内。

2.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号、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40分)

第41题

第42题

第43题

总分

二、非选择题:

(第41题11分,42题17分,43题12分,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今郡县,倍多于古。

或地无百里,数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引自《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司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司、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

……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之甚也。

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员。

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一开贡举,每放近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引自《包拯奏报》

材料三、据有关资料记载:

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

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523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为1:

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991万,官员已增至2.25万人,官民之比为1:

2613;清康熙时(注:

指康熙初年)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万,官民之比已高达1:

911。

——引自《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

高三月考历史第5页(共8页)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

(不得照抄原文)(4分)

 

 

(2)扼要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

(2分)

 

(3)分析上述历史现象的危害及其历史教训。

(5分)

 

高三月考历史第6页(共8页)

42、我国古代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不断变化发展,对加强中央集权和澄清吏治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许多弊端。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史实说明西汉监察制度是怎样继承秦制,又有所变化的?

(2分)

就其作用而言,谈谈你对西汉监察制度的认识。

(2分)

 

(2)隋唐为什么推行科举制?

(2分)简述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

(5分)

 

(3)结合明清科举制度的内容和目的,分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实质。

(4分)

 

高三月考历史第7页(共8页)

43、明清之际和鸦片战争时期,反映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思想分别是什么?

(2分)分析其各自产生的原因(8分)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分)

 

高三月考历史第8页(共8页)

山东惠民二中高三年级上学期2018年9月份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B

B

C

B

C

B

D

D

D

D

B

A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B

B

D

C

C

A

C

D

C

C

B

C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C

C

D

A

C

D

C

B

二、非选择题:

(第41题11分,42题15分,43题14分,共40分)

41、

(1)现象:

滥设郡县等官僚机构,官吏的委任越制超编,官员数量越来越多;官民之比畸形发展,官多民少的现象日益严重。

(4分)

(2)根本原因: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和强化的必然产物。

(2分)

(3)危害:

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影响收支平衡;官场人浮于事,不仅影响办事效率,而且易于滋生腐败现象。

(3分)

教训:

必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2分)

42、

(1)秦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西汉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2分)

西汉的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制止官员的腐败,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西汉的大一统,但不可能从根本上制止腐败。

(2分)

(2)原因:

随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势力的兴起,隋朝建立后废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

(2分)

过程:

隋文帝创立科举制;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考,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5分)

(3)内容:

八股取士;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

(2分)

实质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2分)

43、

(1)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2分)

(2)原因: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②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分)

向西方学习新思想:

①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使林则徐等认识到空谈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

(4分)

(3)影响:

①反封建民主思想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起了启蒙作用。

②向西方学习思想,引导了先进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走向。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